周永章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跡,全國婦孺皆知。有一位英雄,同樣也是在戰爭年代舍身炸碉堡,時間比董存瑞早兩年多,都鮮為人知。他就是被陳毅元帥稱為“徹頭徹尾的共產主義英雄”陳金合。
陳金合,1921年出生在山東滕縣善莊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年時代,父親早逝。為了生計,他打過短工,當過和尚,學過打鐵。1939年,陳金合參加八路軍,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歷次戰斗中,他勇敢堅強,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屢建戰功。柏山戰斗中,他舍身炸敵碉堡,獻出了年僅24歲的生命。
1945年10月,蔣介石為了搶奪抗日勝利果實,派部隊沿山東津浦路北上,企圖分路向我山東解放區進犯。國民黨九十七軍進至我魯南微山湖畔的夏鎮后,以部分兵力占領了柏山。柏山高約200米,是微山湖以東方圓數十里平原上唯一的制高點,它控制著臨城、夏鎮、滕縣之間的鐵路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年11月11日,為了粉碎國民黨軍的陰謀,阻敵北進,時任我津浦路前線指揮部司令員兼總指揮陳毅命令:山東野戰軍第八師(舟山警備區部隊前身),拔掉柏山敵據點。
當日深夜11時,陳金合所在的二十三團向柏山據點發起攻擊。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攻擊部隊占領了敵據點前后院落,一部分敵人被迫退守在東北角一個高大堅固的大碉堡里,以多挺機槍瘋狂地阻擊我突擊部隊前進的道路,企圖固守待援。此時,敵碉堡的門被堵死。我突擊部隊用于攻堅戰的主要武器炸藥包已用完;僅有的一架云梯尚夠不到敵碉堡的第一層槍眼;遠處不斷傳來增援敵軍的槍炮聲。如不能立即炸掉眼前的敵碉堡,敵增援部隊一到,我突擊部隊將面臨險境。團長命令:“迅速解決戰斗,否則部隊要馬上撤離柏山!”
危急關頭,正患惡性瘧疾、發著高燒的一營二連機槍班班長陳金合挺身而出,抱起全連僅存的一個快速手雷,就要去炸敵碉堡。連長陳應壁急忙說:“那是快雷,你一定得接好,再拉火繩子!”陳金合回答:“我知道!”在火力掩護下,他抱著手雷,迅速穿過敵火網,把手雷送到敵碉堡下,接好一條繩子,跑下來一拉,那繩子斷了,手雷沒有爆炸。
這時,東方微明。敵援軍的槍炮聲越來越近,碉堡內的敵軍更加猖狂,不停地用機槍掃射。團指揮部的馬參謀跑步趕來,傳達上級的緊急命令:“敵人增援部隊迫近,若10分鐘不能攻占柏山,立即撤出戰斗。”戰況萬分緊急,指戰員們陷入了難言的焦急中。據參加此次戰斗的原舟山軍分區司令員朱永良等八路軍老戰士后來回憶:我軍歷來善于打夜戰。那天凌晨,啟明星似乎比往日要亮。陳金合望著天空閃爍的晨星和匍匐在身后戰壕的突擊隊戰友,仿佛全身增添了勇氣和信心,他雙手緊握拳頭,牙咬得“咯咯”響,再次向連長請戰:“再讓我去一趟!我是共產黨員,一定要把敵碉堡炸掉!”陳金合不等連長同意,一把將頭上的帽子摘下塞到連長手里后,縱身躍出戰壕,貓著腰避開了敵火力網,飛步向敵碉堡撲去。陳金合再次接近敵碉堡,在進入敵火力死角的一剎那,奮力爬上兩米多高的碉堡臺階,抵近敵碉堡門樓,借著微弱的光亮,很快找到并撿起他先前安放的那顆快速手雷。他一手握雷并用左肩將它抵在碉堡門上,一手拉開了引爆手雷的弦,在巨大的爆炸聲和濃煙烈火中,敵碉堡被摧毀,亂石飛向黎明前的夜空……陳金合以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戰斗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譜寫了一曲驚天動地的壯麗凱歌。
“為陳金合報仇!同志們沖啊!”突擊隊踏著英雄用生命開辟的道路,沖向敵陣地,按預定作戰方案,在敵援軍到來前,取得了柏山戰斗的勝利和戰場的主動權。
陳金合的英雄事跡,迅速傳遍了津浦前線和齊魯大地。1945年年11月15日,陳毅司令員在召開的津浦前線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干部大會上,對陳金合英勇獻身的精神作了高度評價?!瓣惤鸷贤臼菍嶋H戰爭的領導者,是徹頭徹尾的共產主義英雄!”并號召全體指戰員向陳金合學習。
山東軍區追授陳金合為“戰斗英雄”和“津浦前線第一名爆破英雄”稱號。山東野戰軍八師黨委將他生前所在的二十三團一營二連機槍班命名為“金合班”;連隊指戰員為了紀念這位英雄機槍班班長,就把這次戰斗中的戰利品——一挺機槍命名為“陳金合機槍”。如今這挺機槍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內。
當地政府將陳金合的犧牲地柏山,改名為“金合山”;陳金合入伍前所在的鄉被改名為“金合鄉”。他出生地附近的水庫、道路,也分別改名為“金合水庫”“金合路”。滕縣縣委、縣政府在縣烈士陵園為陳金合建了紀念碑亭。2009年,陳金合被評為“山東省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責任編輯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