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杰
村容村貌干凈整潔,與遠山青黛相映生輝;特色農業蓬勃發展,從一枝獨秀到多點開花;人居環境盡展新顏,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迎著冬日的暖陽,行走在長治市長子縣的村落中,目之所及皆是新時代鄉村振興新圖景。整齊的居民院落干凈整潔,新修的柏油路面平坦寬敞,一面面內容豐富的文化墻,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景觀樹,一條條干凈整潔的平坦道路,處處煥發著生機與活力。微風輕拂,遠處樹枝隨風搖曳,好似在述說著這里“改頭換面”的振興故事。
“長子縣地平水淺,農業立地條件良好,被譽為‘中國青椒之鄉’,是山西省重要的青(尖)椒生產基地。以青(尖)椒為主的蔬菜產業是長子縣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70%的農戶靠種菜實現脫貧致富,蔬菜生產收入占當地農戶收入的40%以上。”長子縣鄉村振興發展中心副主任薛軍紅自豪地說。
近年來,長子縣致力于做大做強以青(尖)椒為主的設施蔬菜產業,通過完善設施條件、制定技術標準、延伸產業鏈條、加強品牌建設,積極探索全產業鏈提檔升級,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筑牢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根基,推動縣域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
在長子縣宋村鎮東郭村,青椒產業是當地的主導產業。站在東郭村田間,一排排整齊有序的蔬菜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縱橫交錯的田間阡陌勾勒出多彩多姿的田園畫卷。
“我們東郭村是長子縣蔬菜種植大村,目前,蔬菜種植面積2000余畝,青(尖)椒種植面積1500余畝,高標準設施大棚15座,擁有全縣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場和保鮮冷庫,合理化、規模化的產業布局助推蔬菜種植成為農民增收的綠色產業、富民產業。”東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杜旭東眼中滿是希望。在他身后,平整寬闊的水泥路、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賞心悅目的花草樹木、熱鬧非凡的蔬菜交易市場……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長子縣積極實施農業“特”“優”戰略,持續深化“一縣一業”,全力支持以青(尖)椒為主的設施蔬菜種植,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扶持項目,并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推動形成集育苗、種植、加工、倉儲、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全力打造產品品牌,全面提升質量效益;通過重點抓好鮑店豐鑫源種植園、丹朱萬畝優質青尖椒種植、南漳酒村現代農業產業園、南陳蘇里產業融合示范園等項目,著力創建長子青椒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大力推進農產品深加工,全面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重點抓好浩潤農產品深加工、宋村豬頭肉現代工藝標準車間等項目,推動長子縣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加速轉變。
長子縣通過統籌縣鄉村三級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通過深入實施推進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健全完善“三治融合”治理體系,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注重普法教育,推進移風易俗;啟動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提升助力鄉村振興;積極推進鄉村e鎮項目建設,完善農村綜合服務站、村級惠農服務站,建設現代倉儲、物流配送體系,持續提升農村宜居宜業水平,大幅提升了鄉村的外在“形象”、內在“品質”。
“產業是鄉村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產業振興則助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對農村農業結構調整、產能擴增、農民凈收入增加、就業環境改善具有重要影響,只有著力做好每個地方的‘土特產’文章,才能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薛軍紅如是說。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長子縣堅持把產業幫扶作為激發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的重要舉措,聚力產業增量提質、精準扶貧多點發力、建立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等,延伸拓展做強農業產業鏈,讓群眾切實享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紅利,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現如今,廣饒的長子大地上,由縣城到鄉村、由表及里正發生著巨大變化,一幅多姿多彩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