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愿
〔摘? ? 要〕? 信息化時代,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深刻地改變了教育領域。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移動設備的廣泛使用以及在線教育資源的豐富多彩,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小學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其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備受關注。小學數學學習的質量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學業成績,還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數學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
〔關鍵詞〕? 微課;學習能力;優化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5? ? 097-099
小學數學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之一,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數學學習興趣。然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面臨一系列挑戰,如教育資源不均衡、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以及教育教學資源有限等。在這一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備受關注。微課是一種短小精悍的在線教育資源,通過視頻、互動練習和個性化學習路徑等元素,為學生提供了更加靈活和個性化的學習機會。
一、小學數學傳統教學問題分析
(一)學生被動學習
課堂教學模式是小學數學教育的核心,但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存在一些局限性。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扮演了主導角色,教師站在黑板前,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而學生則被動地坐在教室里,努力接受并記憶這些知識。這一教學方式在教育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它的局限性也逐漸顯現出來。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應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但在傳統課堂上,學生的角色通常被局限在聽眾和筆記記錄者的范疇中。學生缺乏與教材互動、提問和探索的機會。這可能導致學生的被動學習,而非主動思考和參與。
(二)標準化教育
標準化教育一直是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特征,其核心理念是為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教育內容和學習機會。這種教育方式通常表現為統一的教材、課程和評估標準,旨在確保教育的一致性和公平性。然而,盡管標準化教育在某些方面具有優越性,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弊端。標準化教育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具有不同的學習風格、興趣、天賦和學習需求。然而,標準化教育通常將所有學生置于相同的教育框架中,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這可能導致一些學生感到難以適應教學內容和速度,因為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標準化課程不完全匹配。
(三)教育資源不均衡
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是教育領域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它在不同地區和學校之間表現出巨大的差異。不同地區和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差異導致師資力量的不均衡。一些學校可能難以招聘到經驗豐富的數學教師,或者教師的培訓水平可能不足以應對復雜的數學教育需求。這意味著一些學生可能無法獲得高質量的教育,教師可能無法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支持和指導。同時,教育資源的不均衡還表現在學習材料和教育技術的可用性上。一些學校可能沒有足夠的經費來購買更新的教材或教育技術工具,這可能導致學生仍然運用過時的教育資源,無法跟上當代數學教育的發展。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作用
(一)豐富的學習資源
與傳統的視頻教學資源不同,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是依托于信息技術逐步發展起來的,主要特色就如同它的名稱,體現在內容短小上。一般來說,微課的長度只有5~8分鐘。微課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包括視頻、互動練習、在線測驗等。這些資源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數學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從而消除對數學的抵觸情緒。
(二)隨時隨地學習
為實現微課教學,學校必須建立一個教學網絡,讓教師把自己錄制好的短小的視頻發送上去,用這樣的方式推進教學,不但能讓學生不落下任何一節課,即便因為生病或家中有事而無法到校上課,也能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另外,微課視頻的分享還能讓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在課后自行點開微課視頻再次學習,提升課程的學習成效。微課的在線性質意味著學生無論是在學校、家庭還是在移動設備上,都可以隨時隨地訪問學習內容。這種便捷性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教師支持和監督
在課程結束教學后,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與學生展開進一步的互動和溝通,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產生的疑惑給予科學解答。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快速地掌握本節課程的內容,避免前一節課程知識點還未完全掌握,就進入了下一階段的學習。微課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可以用于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提供個性化的支持,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需求,并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或給予反饋。
三、依托微課優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多媒體和互動元素
微課可以包括視頻、圖像、模擬等多媒體元素,為學生提供更生動、有趣的學習體驗。微課的互動元素,如練習題、討論板或在線測驗,可以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深入理解。
以北大師版小學數學“觀察物體”單元教學為例。在這一單元中,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元素,如圖像、短視頻和動畫,來呈現各種不同類型的物體,如立方體、球體、圓柱體等。通過視覺元素,學生可以更直觀地了解這些物體的形狀和特征。這種圖像的使用能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物體的視覺印象,從而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同時,運用微課的互動元素,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展示示例,或者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不同物體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以促進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學生也可以通過互動練習或小組活動,觀察并比較不同物體,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內容。此外,多媒體和互動元素還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現實世界聯系起來。通過實際案例和問題解決情境的呈現,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么學習觀察物體對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都很重要。多媒體和互動元素的運用,還能幫助教師更生動地展示教材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更好地將數學概念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
(二)個性化的學習路徑
微課應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根據每位學生的水平和需求來定制課程內容。這可以通過診斷測驗或學習風格分析來實現,從而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適合他們速度的課程中學習。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乘與除”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可以使用診斷測驗或問題集來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這些測驗可以幫助教師確定每個學生的知識短板和強項。如,一些學生可能已經熟練掌握了基本的乘法和除法概念,而另一些學生則可能需要更多的基礎知識。根據學生的水平,教師可以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材料。對于那些已經掌握基礎知識的學生,可以提供更高級的挑戰性練習,如多位數的乘法和除法;而對于那些需要額外支持的學生,則可以提供更簡單的練習,或使用具體示例來幫助他們理解概念。此外,個性化學習路徑還可以涉及不同的學習方式。一些學生可能更適合通過視覺材料,如圖表和圖像,來理解概念,而另一些學生可能更偏好通過實際示例和操作來學習。教師可以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資源和活動,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風格。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是學習的節奏。一些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掌握復雜的概念,而另一些學生可能能夠更快地進步。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用適合他們的速度來學習,并提供額外的支持或挑戰,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
(三)實際應用和問題解決
微課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實際案例和情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并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微課還可以提供實際案例,如房間的地板面積、庭院的草坪面積等,學生可以應用所學的面積計算方法來解決這些實際問題。例如,學生可以測量房間的長度和寬度,然后計算出需要多少地板材料。這種實際應用有助于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運用信息技術,微課可以提供在線練習和問題,讓學生實際應用他們所學的面積計算方法。這些問題可以涉及各種形狀和復雜度級別,教師要引導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在線練習和問題可以提供即時反饋,當學生計算面積時,系統可以檢查答案的準確性,并提供反饋,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這有助于學生不斷改進和提升問題解決技能。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如視頻或幻燈片,展示實際應用面積計算的示例,可以包括建筑設計、地圖測量等真實世界場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微課在教學中實際應用和問題解決方面具有很大潛力。這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制訂學習計劃
信息技術可以提供在線資源,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訪問學習材料。這可以鼓勵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和管理能力。學生可以自主制訂學習計劃,設定學習目標,并在不同地點和時間學習。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認識分數”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多媒體功能,提供包括圖像、圖表和視頻在內的豐富資源,以幫助學生可視化分數概念。運用可視化材料,學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分數的概念,如分子和分母的含義。這些多媒體資源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愿意深入學習。微課還可以包括互動練習,要求學生參與并自行解決分數問題。在這些練習中,學生可以主動應用他們所學的概念,如比較分數大小、相加或相減分數。互動練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探索和鞏固數學知識。同時,微課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和進展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內容。這意味著快速理解分數概念的學生可以提前進入更高級別的學習,而需要額外支持的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練習和指導。這種個性化的學習路徑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教師可以提供一系列問題,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涉及實際情境,比如分配食物、測量長度等。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的分數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介紹一些自主學習工具,如在線分數計算器或分數圖形化表示工具,使學生能夠自主驗證他們的答案和探索分數的不同方面。這些工具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分數的屬性。微課還可以鼓勵學生合作解決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或合作項目,讓學生共同研究和解決分數相關問題,互相學習和分享知識。
(五)學習的反饋和評估
微課可以集成學習分析工具,以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并提供及時反饋。這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能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單元教學為例。微課可以包括在線測驗,涵蓋與教材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三角形和四邊形的性質、分類和計算等方面。學生可以在微課內完成這些測驗,而教師可以迅速查看學生的答案,以確定哪些學生已經掌握了相關概念,哪些學生可能需要額外的幫助。這種即時的測驗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學習反饋。
借助微課來優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一種頗有前景的教育方法,為學生提供了更具吸引力和多元化的學習體驗。通過多媒體元素、實際應用、互動要素和個性化學習路徑,微課有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秀英.小學數學課程優化中的思維導圖分析[J].小學生(上旬),2022(2):55-57.
[2]楊曉燕.走進新課程?優化數學課堂[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9(3):70.
[3]錢勝英.走進新課程,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