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林
【摘要】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需要全面突破過去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帶給學生新感受和新體驗.其中,應用效果最好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問題情境教學法,其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到特定的問題情境之中,不斷開闊思維,而且在持續(xù)探究問題并找尋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提升物理素養(yǎng),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情境;課堂教學
在如今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個普遍問題,就是教學效率較低,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發(fā)展.物理這一門學科,具備抽象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高中學生要想將該門學科學好,就必須要從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出發(fā),進一步投入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行列之中,這樣才能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完善的物理思維,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在應用問題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必須掌握好時機,把控好問題的深度,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避免學生出現(xiàn)抵觸情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循循善誘,并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學生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獲取更大的突破.
1 問題情境教學概述
1.1 含義
所謂問題情境教學法,主要就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將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進來,并對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過程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全面模擬展現(xiàn),然后讓學生認真觀看和評議,這樣學生就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而且對物理問題從最開始提出到最后解決整個過程進行系統(tǒng)梳理,完善自身的思維.依據(jù)這樣的模擬方式,回歸到物理課本之中,教師應用問題情境,讓學生投入其中進行分析和交流,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這一教學方法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整個教學過程更為新穎,而且教師和學生彼此的互動性更強,整個課堂氛圍非?;钴S.
1.2 特征
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活躍,同時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其投身到物理學習之中,實現(xiàn)自身物理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的全面提升.這就需要教師可以將一些足夠吸引學生興趣并具備懸念的問題設置進來.由此可見,問題情境教學的最為突出特點之一,就是懸疑性.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會對物理知識進行率先呈現(xiàn),然后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驗證,這樣雖然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并適當?shù)匕l(fā)散思維,但是無法幫助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此外,還有一部分教師會直接呈現(xiàn)問題情境,不作任何的修飾,這就與最初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初衷背道而馳.從嚴格意義上來分析,對于問題情境而言,其中的問題必須要立足于整體的情境,才能讓問題的指向性凸顯出來,并在層層遞進的背景下,引導學生實現(xiàn)深層次的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此外,對比傳統(tǒng)的提問方式,問題情境教學法還具備另一個特征,就是無法直接從課本之中獲取到答案,學生更具備自主權,教師無法剝奪,只有教師親身經(jīng)歷這樣的探究過程,才能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學習的本質,進而不斷收獲物理知識,實現(xiàn)自身情感體驗的全面豐富.不僅如此,問題情境教學法,屬于一種相對隱性的任務,需要學生自行探索和挖掘,最終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的全面深化掌握.
2 高中物理中應用問題情境的教學原則
在高中階段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問題情境的教學模式應用進來,可以讓整個課堂的趣味性大幅度提升,而且不同的情景模式,可以讓學生擁有不同的思考空間,進而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最終解決問題.整個學習過程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發(fā)散.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可能盲目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而是要嚴格遵循以下原則:首先,及時實際創(chuàng)設的情境,不可完全脫離教材本身,而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確保學生可以接受真實情境,進而進行科學創(chuàng)設,簡單來講,就是創(chuàng)設的情境既要適合高中課堂,也要完全適合學生;其次,就是對情境教學的目標進行全面明確,這樣教師就可以站在學生興趣的角度,調整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確保其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可以讓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和探究,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進一步提升,最終促進學生深化學習和成長.
現(xiàn)階段,高中物理教學仍然會不同程度地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所以教師仍然是以高分數(shù)為主要的教學導向,所以在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所以必須要加大改進和創(chuàng)新力度,讓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可以呈現(xiàn)出全新的面貌.
3 高中物理中應用問題情境的教學策略
3.1 通過實驗演示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眾所周知,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在對問題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從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角度出發(fā),并考慮學生最為關心的一些話題內容,進而整合構建完整的問題情境,也只有在這樣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背景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物理學科學習的重要性.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背景下,大部分的物理教學都需要通過實驗演示的方式,進一步提出問題,對問題情境進行科學創(chuàng)設.
例如 在進行“能量守恒”這一物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課本是將兩小球的碰撞實驗展現(xiàn)了出來,通過對質量和速度進行改變,進而提出問題.教師在這樣的基礎上,為了實現(xiàn)問題情境的進一步深化,促進學生的深層次思考和探究,還可以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問題創(chuàng)設進來,這樣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整合的方式,投入到問題情境之中,最終掌握物理知識,實現(xiàn)深化學習.不僅如此,回歸到現(xiàn)實生活之中,還可以應用這些知識對各種問題進行全面解決.
又如,在“曲線運動”這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遵循教材,將紅蠟塊在液體管中的運動實驗創(chuàng)設進來,然后同步設置問題情境,如,運動合成和分解的問題,讓學生投入到實驗之中,開展問題探究活動,最終實現(xiàn)深入思考和分析,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3.2 緊密結合學生實際,設置難易適當?shù)膯栴}
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問題教學法,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確保設計的問題難易程度恰當,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這樣才能構建全新的高效課堂.
例如 在“摩擦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率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家都聽過摩擦力嗎?對于摩擦力可能出現(xiàn)的地方,你們是否了解?在這樣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下,學生就可以回顧自己的日常生活,對一些摩擦力的實例進行列舉,如輪胎的花紋、溜冰等,讓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摩擦力在生活之中隨處可見.然后教師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設新的問題情境,如:利用粉筆可以在黑板上寫字,那么在玻璃上可以寫出字嗎?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到臺前來進行嘗試操作,然后對最終呈現(xiàn)的不同效果進行深入思考,并探尋原因.在此之后,教師可以將幾顆光滑的玻璃球拿出來,讓學生利用筷子夾起玻璃球,并在學生嘗試之后,提出問題,為什么很難將玻璃球夾起來?并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此時還要進一步追問:同學們想一想,你所認為的摩擦力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對摩擦力進行敘述和表達.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層層創(chuàng)設,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最終不斷解決問題,掌握物理知識內涵,實現(xiàn)物理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3.3 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趣味性
在對問題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到一點,就是大部分的物理知識都具備一定的抽象性特點,學生學習起來難度非常大,而且無法實現(xiàn)深入的理解,所以教師一味地創(chuàng)設問題,學生若無法理解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創(chuàng)設也是形同虛設,所以教師就需要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將多媒體技術應用進來,對具體的問題情境進行生動化和直觀化的呈現(xiàn),這樣學生才能認識到問題的核心內容,進而投入到情境之中,實現(xiàn)深化學習.
例如 在對“圓周運動”這一物理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部分學生由于缺乏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所以對于圓周運動和非圓周運動的區(qū)別不是特別清晰,此時教師就要將多媒體技術應用進來,并整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如摩天輪等等,然后進一步展現(xiàn),這樣學生就可以深入理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問題,如:假設你坐在這樣的摩天輪之上,你有什么感受?與在地面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此時學生紛紛進入到情境之中,進行思考和分析,并對該物理知識進行全面掌握,最終實現(xiàn)深化理解.在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貙⒁恍┨祚R行空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進來,讓學生投入其中并暢想,這樣既可以提高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趣味性,還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深入問題思考之中,感受物理知識的博大精深.
3.4 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首先,就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
例如 在對“力的分解”這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構建一個生動的問題情境,即將兩個大小完全相同的砝碼展現(xiàn)出來,并用細線提起來,隨后提出問題:同學們思考一下,是兩根線提起來更容易一些,還是用一根線提起來更容易一些?大部分學生在接收到教師的這一問題之后,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是兩根線要更容易一些,因為一根線容易斷.此時的學生并沒有深入到問題情境之中進行深入探索.那么此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設置的情境問題,讓學生到臺前進行展示,可以發(fā)現(xiàn),運用兩根線提時,線斷的概率要更大一些.此時,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為什么兩根線反而沒有一根線的效果好?此時學生投入問題情境之中,找尋問題答案的積極性被迅速調動,學生迫切地想要通過探究的方式來獲取最終的答案,并引出物理新知識,即力的合成和分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可以將這種看似不合理,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又完全符合物理科學的問題全面創(chuàng)設進來,讓學生積極地探索和分析,最終解決問題.在這樣的反差背景下,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實現(xiàn)深化學習.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也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構建完善的物理知識體系,進而投入到具體物理知識學習之中,大膽地設置疑問,并小心的論證,促進學生的物理思維朝著愈發(fā)嚴謹?shù)姆较虬l(fā)展,獲取更大突破.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教育事業(yè)呈現(xiàn)出了全面改革的發(fā)展態(tài)勢,對于高中物理教學而言,更要緊隨這一趨勢,不斷創(chuàng)新和突破,改變過去的應試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時將問題情境全面創(chuàng)設進來,讓學生在問題的層層引導下,對物理知識的真相進行深入探究,最終達到恍然大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具體運用問題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提問的方式,而且要考慮到對于學生提問的態(tài)度,不可過于敷衍和粗魯,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深層次探究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還要將多媒體技術應用進來,對問題情境進行生動化的呈現(xiàn),這樣學生才能直觀地感受到問題情境的內容,并把握要點,實現(xiàn)深入探究,最終解決問題.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不斷探索新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向,并帶給學生新的學習體驗,這樣學生才能實現(xiàn)思維的不斷發(fā)散,并獲取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李富林.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高效應用問題情境的研究[J].高考,2020(32):62.
[2]卓清全.淺析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高效應用問題情境[J].高考,2020(17):54.
[3]董方.淺析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高效應用問題情境[J].科技風,2020(07):95.
[4]劉思文.問題情境設置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04(34):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