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無線電監測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需求的增加,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的數量、類型和功能日益增多和復雜,給設施的運維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的智能化運維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對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的運行狀態、故障診斷、維修保養、資源調度等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的可靠性、效率和安全性。文章主要分析了現階段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運維工作的狀況,并提出了推動運維模式智能化發展的意義與基本路徑。
關鍵詞: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智能化運維;發展路徑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1.011
中圖分類號:TN 98?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碼:1672-7274(2024)01-00-03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Radio Monitoring Technology Facilities
LI Jianxun
(Gansu Province Radio Monitoring Station Gannan Monitoring Station, Gannan 747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applications, the number, types, and functions of wireless monitoring technology facilities are increasing and complex, bringing new challenges to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facilities.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radio monitoring technology facilities refers to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o automate and intelligently manage and control the operation status, fault diagnosis, maintenance, and resource scheduling of radio monitoring technology facilities, thereby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radio monitoring technology facilitie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wireless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facilit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work, and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basic path of promoting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ode.
Key words: radio monitoring technology facilities;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evelopment path
1? ?推動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運維模式智能化發展的意義
無線電監測技術是保障國家無線電管理和無線電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無線電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礎。隨著無線電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無線電監測設施數量不斷增加,給設施的運維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了提高無線電監測設施的運行質量和效率,必須推動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運維模式智能化發展,對基礎模塊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建立協調一致的閉環管理體系,同步構建完善的規范化故障處理流程。智能化運維模式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對無線電監測設施的運行狀態、故障診斷、預警預測、維修保養等進行實時監控、分析和優化,實現設施的自動化、智能化和遠程化管理。智能化運維模式可強化無線電安全保障能力,讓管理人員實時掌握設施的工作狀態,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避免設施出現故障或停機,保證無線電監測任務順利完成。同時,智能化運維模式還可以提高設施的安全性,防止設施遭受惡意攻擊或破壞,維護國家無線電安全[1]。
智能化運維模式可對設備進行智能診斷和預警,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和壽命制定合理的維修保養計劃,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設備的故障率,同時可通過遠程控制和調試,快速解決設備存在的小問題,減少現場人員的干預,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故障。對環境監控系統進行電子化改造,有助于開展數據分析和優化,提高設施運行效率和性能,節約能源消耗,降低運維成本。另外,智能化運維模式可通過遠程管理和協作,減少現場人員數量,縮短設備故障處理時間,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避免任務堆積[2]。
2? ?智能化運維發展的基本路徑
2.1 做好設備統一管理
為提高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的運維效率和質量,實現設施的智能化運維,需做好設備統一管理。管理人員應基于運維平臺搜集到的信息,建立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的臺賬和檔案,對設備的基本信息、配置參數、使用狀態、故障記錄等進行統一登記和管理,實現設備信息的動態更新和共享。通過建立設備管理平臺,實現對設備的遠程控制、參數設置、軟件升級等功能,提高設備管理的便捷性和靈活性[3]。
2.2 構建實時預警機制
為了提高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需要構建實時預警機制,推動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智能化運維發展。實時預警機制是指通過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對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進行實時數據采集、分析和處理,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防止故障擴大和影響業務。首先,應建立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健康度評估體系,定期收集網絡的設備、協議、連接、業務等狀態信息,結合智能分析算法,評估網絡每個層面的健康狀態,動態檢測工作狀態、網絡容量等關鍵指標異常情況,主動預測容量、流量風險。其次,可建立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故障快速定位體系,通過隨流檢測技術IFIT,對質差類業務進行端到端的逐跳檢測。智能網絡控制器逐跳收集檢測信息,并根據收集的檢測數據精準定位故障點。結合用戶現網的海量故障案例庫和運維專家經驗,根據不同的故障模式編排出用戶可執行的排障任務鏈,從而縮短故障定位定界時長。
2.3 整合運維數據
技術人員可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的運行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傳輸、存儲和分析,構建運維數據中心,實現對設備的全面監測和評估。通過數據挖掘、可視化等手段,提取設備的關鍵性能指標、運行趨勢、故障特征等信息,為運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著手建立統一運維數據平臺,對各類運維數據(如設備狀態、故障報警、巡檢記錄、維修記錄等)實時采集、存儲、分析和展示,以此實現運維數據的全面覆蓋和快速響應。技術人員可借助大數據技術對運維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為系統添加智能預警、智能診斷、智能優化等功能,提升運維效率和質量。可設計一個簡潔明了的運維工作大數據展示頁面,將運維數據的關鍵指標(如設備運行率、故障處理率、巡檢完成率等)以圖表、儀表盤等形式直觀呈現,方便運維人員和管理者快速了解運維工作的總體情況和重點問題。固定頁面窗口中的信息可實時刷新,展示現階段運維工作實施狀況與故障設備具體位置,并基于地圖展示運維站點網絡狀態、設備運行狀態等信息,讓管理人員站在整體角度把握運維工作進展[4]。智能化運維模式的主要模塊與基本功能如表1所示。
3? ?智能化運維技術基本類型與應用流程研究
3.1 設備自檢集成技術
設備自檢集成技術是指通過在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中安裝智能終端,實現對設備的定期或實時自檢,自檢內容包括設備的工作狀態、性能參數、故障信息等,并將自檢結果通過無線通信方式上傳到云端平臺,實現對設備的全面監測和管理。該技術可以有效地發現和排除設備故障,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減少人工巡檢的成本和風險。動力環境監控集成技術是指通過在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中安裝各類傳感器,實現對動力環境的實時監測,監測內容包括電源電壓、電流、功率、溫度、濕度、煙霧等,并將監測數據通過無線通信方式上傳到云端平臺,實現對動力環境的可視化和智能化管理。該技術可有效地預防和處理動力環境異常情況,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提高動力環境的安全性和節能性[5]。
3.2 工作流程電子化技術
工作流程電子化技術是一種將傳統紙質或人工的工作流程轉化為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數字化工作流程的技術,通過定義、建模、執行、監控和優化各個環節的業務邏輯,實現工作流程自動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工作流程電子化技術在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智能化運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減少錯誤和遺漏、增強協同性和可追溯性。工作流程電子化技術的原理是基于客戶端/服務器(C/S)或瀏覽器/服務器(B/S)架構,通過網絡協議和數據交換格式,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和集成。工作流程電子化技術主要基于網頁表單的工作流程電子化,通過網頁表單收集和提交各個環節的業務數據,借助后臺數據庫存儲和處理業務數據,在固定網頁界面面向管理人員展示業務流程。這種方式具有跨平臺、易部署、易擴展等優點,但也存在界面設計受限、交互性較差等缺點。還可通過物聯網設備(如傳感器、攝像頭、智能鎖等)收集和提交各個環節的業務數據,通過云端服務器或邊緣計算節點存儲和處理業務數據。
3.3 工作報表自動化技術
工作報表自動化技術的原理是通過建立設施的運維數據模型,將設施運行狀態、故障信息、維修記錄、巡檢結果等數據自動采集并上傳到云端平臺,通過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生成各類工作報表,如日報、周報、月報、年報等,供運維人員和管理者查看和評估設施的運維狀況。工作報表自動化技術的具體應用形式有多種,技術人員可通過移動端應用程序,實現設施的遠程監控和控制,以及數據的實時采集和上傳;基于網頁端或桌面端應用程序,實現設施的運維數據的查詢、統計、分析和展示,以及工作報表的自動生成和導出;通過郵件或短信等方式,定期或按需向運維人員發送工作報表,提示設施運維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對設施的運維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提供設施的優化建議和預警提示。工作報表自動化技術可以大大減少運維人員的工作量,提高運維質量和效率,降低運維成本,增強設施的智能化水平,為無線電頻率資源的有效管理和保護提供有力支撐。智能化運維系統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
4? ?推動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智能化運維發展的方法
4.1 重點強化運維系統感知能力
首先應建立完善的設施信息采集和傳輸機制。設施信息采集是運維系統感知能力的基礎,可利用各類傳感器、儀表、控制器等設備,對設施的各項參數進行實時或定期的監測和記錄,如電源電壓、溫度、濕度、信號強度、頻譜占用率等。可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網絡,將采集到的設施信息及時地上傳到運維系統的數據中心或云平臺,以便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其次,應建立無線電監測技術設施運維系統與其他核心模塊的數據交互接口,實現數據的雙向傳輸和共享。通過數據交互接口,運維系統可以獲取其他核心模塊的工作狀態、性能指標、故障信息等,同時也可以向其他核心模塊發送控制指令、配置參數、優化建議等。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運維系統收集的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運維系統可以實現對其他核心模塊的智能診斷、預測、優化和調度,提升運維效率和質量。
4.2 引入自動化運維技術
為了提升無線電監測設施運維工作的自動化水平,可對工作流程進行電子化改造,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實現設施的遠程監控、故障報警、數據采集、維修指導等功能,減少人工干預和現場作業,提高運維效率和質量。可在設施的關鍵部位安裝傳感器,如溫度、濕度、電壓、電流、信號強度等,實時采集設施的運行狀態和環境參數,通過數據分析和智能診斷,預測設施的故障風險和維護需求,實現設施的預防性維護和優化管理。還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對設施的運行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發現設施的潛在問題和改進空間,提出優化建議和解決方案,提高設施的性能和效益。
5? ?結束語
技術人員應把握無線電監測設施運維方式變革路徑,重點強化運維系統對各模塊、各類設備的感知能力,縮短信息反饋周期,建立預警機制與智能傳感器網絡,避免運維資源浪費或閑置,及時發現運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推動集成運維平臺的升級與更新,利用更多信息化手段促進整體工作智能化。
參考文獻
[1] 北京世紀德辰通信技術有限公司.DC1900ATS系列多制式在用無線電發射設備現場自動檢測系統[J].中國無線電,2017(08):70-72.
[2] 王正.基于無線電監測技術的認知無線電頻譜檢測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02):178-179.
[3] 陸乃靚.認真把好設備檢測關——上海市無線電管理局世博檢測組工作側記[J].中國無線電,2010(11):41-42.
[4] 陰志華.無線電產業發展迅猛,監測檢測保駕護航——訪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副主任薛永剛[J].數字通信世界,2010(02):52-54.
[5] 鄭秀筠,王保松.程序化思想與無線電檢測工作——GB/T15481標準的程序化分析[J].中國無線電,2006(02):15-17.
作者簡介:李建勛(1976-),男,漢族,甘肅鎮原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無線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