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櫻桃 顧晨曦 易濤
1.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 400065;2.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廣州 510006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1]。重慶市為建設教育強市提出,堅持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此,研究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是關乎重慶市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重慶市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乃至高等體育教育內涵式發展戰略目標得以達成的關鍵突破口之一。因此,本研究對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影響因素各維度進行深層次分析,為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本研究選取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24所本科高校的在職體育教師為調查對象。
本研究根據當前重慶市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現實狀況,設計了《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影響因素調查問卷》,并對問卷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驗。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涉及的24 所高校體育教師進行抽樣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量為342份。對回收有效問卷采用SPSS 26.0進行數理統計與分析,問卷中所涉及的變量的最大值為5,最小值為1,均值均大于3,問卷不存在異常情況。最后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對重慶市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提取與分析。
2.1.1 KMO和巴特利特檢驗
在進行因子分析前,先經過KMO 和巴特利特(Bartlett)檢驗以確定其適合性。若KMO值大于0.5,則變量間存在相關性,可進行因子分析。KMO 值越接近1,變量間相關性越高,代表原有變量越適合進行因子分析[2]。同時,Bartlett檢驗用于檢驗各變量是否獨立,若Sig 小于0.05(即P<0.05),則變量不獨立,因子分析有效。
由表1 可知,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量表的KMO 系數為0.957,大于0.5,卡方值為8 838.222,自由度為171,顯著性小于0.05,具有統計學顯著性。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該量表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2.1.2 總方差解釋
如表2 所示,總方差解釋中的初始特征值主要包括3項:因子的方差貢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以及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影響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因素共設置了4個主因子,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6.105%。

表2 總方差解釋表
2.1.3 影響因素公共因子(維度)確定
采用凱撒正態化最大方差法進行旋轉,經過9 次迭代后已經收斂,并成功提取出4 個因子。如表3 所示,共包括19 個因子在4 個公共因子(即維度)上的載荷情況。

表3 旋轉后的成分矩陣表
通過分析得知,公共因子1 主要反映一些上級宏觀層面的制度落實因素,故將公共因子1 命名為學校宏觀措施落實維度,包含R17、R18、R16、R14、R19、R13、R15、R12等8個因子;公共因子2主要反映的是影響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具體措施以及機構的完善,故將公共因子2 歸為學校具體措施實施維度,包含R9、R8、R10、R11等4個因子;公共因子3中關于體育教師個人方面的努力的指標載荷較大,故本研究將其稱為教師個人努力維度,包含R2、R3、R1等3個因子;公共因子4中關于院系的指標載荷較高,這表明因子4與這些指標密切相關,故本研究將因子4命名為院系作為層面維度,包含R5、R4、R6、R7等4個因子。
2.2.1 學校宏觀措施落實維度
要促進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重慶市高校只有依據相關政策文件的精神,將定點定量的經費投入到相應的促進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項目中,才能形成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重要政策保障、經濟保障和制度保障[3]。因子相關政策的落實與評價的載荷最大(見表3),為0.733,其次是經費投入的精準度,載荷為0.731。同時,體育教師所處的教學環境對其解決教學難題和應對教學困難有極大影響。濃厚的教學發展環境有利于激勵教師積極思考和研究教學,從而幫助其促進自主教學能力的發展。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相關支持到位,才能夠催生一系列的措施落實,優化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氛圍措施,促進合理教學任務的分配和促進考核評價機制的科學化和合理化。以上因素是促進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重要保障措施,也是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2.2.2 學校具體措施實施維度
通過因子的載荷情況分析(見表3),發現影響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具體措施實施維度中包括是否完善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制度、是否建立健全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機構、是否平衡教學任務與科研任務、有無改進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措施等幾個因素,且載荷較大。完善和貫徹促進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制度是至關重要的措施之一。因子是否完善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制度的載荷達到0.733。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得到保障的重要組織是教學發展機構,載荷達到0.719。為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提供教學培訓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在體育教育領域,培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可以有效促進教師理論素養、教學水平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同時,高校中教學任務與科研任務的矛盾也普遍存在,既要完成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又要面臨科研任務的壓力。因此,以上因素的影響也是極為重要的。
2.2.3 教師個人努力維度
從表3 可見,重視教學能力提高方面、促進教學實踐合理方面、加強教學知識學習方面這幾個因子的載荷都高達0.7 以上,對于教師個人維度而言非常重要。
教學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對于體育教師教學改善和質量提升具有關鍵作用,是推動其教學發展邁向新高度的重要舉措[4]。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載荷最高,達到0.843,可見其尤為重要。此外,因為體育課教學是一個包含多個目標、層次和要素的復雜系統和活動過程,為了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必須擁有深厚的教學理論素養。教學實踐也是體育教師積累經驗,完善和豐富教學內容和促進自身教學水平提高的重要依據[5]。因而,以上方面也是影響重慶市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2.2.4 院系作為層面維度
院系層面維度包括是否重視體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教學人格修為、管理是否能引導教師更好地教學、提升體育教師學情分析能力等4個因素。
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就是立德樹人,而教師則是立德樹人的關鍵[6]。體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載荷為0.703(見表3),可見,教師的教學人格修為也極為重要。體育教師的晉升、考核、評價制度和激勵制度也會影響體育教師的教學發展。為此,重慶市高校應逐步完善領導管理體制度、準入制度、考評制度和激勵制度,應加強學情分析意識的融入與培養,方能有效提升高校體育教師的能力與素質。
本研究通過調查與分析發現,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影響因素包括學校宏觀措施落實、學校具體措施實施、教師個人努力和院系層面等4 個維度共19 個具體影響因子,并對各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層次分析。故,要實現重慶市高校體育教師教學高質量發展,教師應增強教學發展意識、加強教學知識學習、注重提高教學能力、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校系層面應建立教學發展機構和規范制度,院系支持培訓,幫扶團隊是促進重慶市普通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關鍵要素;政府應加強政策的實施和評估,促進資金的精確使用,同時加強相關項目的宣傳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