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慈善總會緊緊圍繞黨委和政府中心大局,以“幸福吳優”建設工作為主線,廣泛開展區域慈善募捐行動,不斷拓展慈善共富領域,扎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為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慈善力量。上半年,募捐收入1500余萬元,項目(救助)支出2300余萬元。吳興區慈善總會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建區二十周年突出貢獻集體”。
一、精準出臺了效率、效益、效果同在的慈善共富基金使用方案。堅持慈善共富項目與黨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平衡精準地用好慈善共富基金,我們牢牢把握三點:一是,民之所盼。聚焦最困難群體,解決最需要問題。2024年初,我會結合送溫暖系列活動,走訪鄉鎮街道聽取建議和意見,同時對接區民政、醫保、衛健、教育等相關部門,對常年運行以及部門新提出的慈善共富項目進行專題研究。在眾多的民生項目中篩選,擬新增2024年的共富同行項目、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提升項目、“愛心卡”專項資金項目、慈善濟困(吳上興鮮提貨卡)項目、城鄉居保困難人員待遇提升補助項目等。二是,政之所向。經綜合與協調,我會起草2024年吳興區慈善共富項目(意向)安排的情況匯報,做好全年項目資金測算。4月中旬,以區政府名義通過了2024年吳興區慈善共富項目安排,統籌安排項目15個,資金3000余萬元。三是,善之所為。匯聚更多的慈善資源助力共富,總會進一步完善“部門立項、政府決策、慈善撥款”的工作流程,優化辦理手續,及時精準發放救助款,共富項目占全年慈善資金支出的三分之二。上半年,已支出共富項目款730余萬元,惠及困難群眾8500余人次。實踐證明:慈善共富基金運行的“三效”實在,確保了善款善用,社會安寧,慈善安耽,大家安全,黨委和政府滿意。
二、聯合實施了“四類”困難人員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實到位的濟困提貨項目。以慈善的“供給側”,對接困難群眾的“需求側”。上半年,市、區慈善總會聯合為全區七個鄉鎮、七個街道的近5000名“四類”困難人員實施濟困提貨項目。啟動前,因涉及全區面上行動,我們分別向湖州市慈善總會領導和吳興區政府主要領導作了匯報。3月,全面啟動。3月下旬,在愛山街道舉辦“湖州市吳興區慈善濟困項目”啟動儀式,明確提出打造上下聯動的品牌項目工作要求,現場為“四類”困難人員代表發放“美欣達慈善超市提貨券”。4月,分塊落實。針對農村與城市的兩個實施主體,總會分別召開了街道、鄉鎮慈善濟困項目工作實務會議,及時落實“美欣達慈善超市提貨券”和“吳上興鮮提貨卡”發放工作。自4月起,吳興區七個街道的“四類”困難人員每月定點在美欣達慈善超市領取價值60元的物資,七個鄉鎮則通過吳上興鮮以每月一次“送貨下鄉”到提貨點的方式進行。5月,逐步完善。為進一步完善提升“吳上興鮮提貨卡”運行機制,總會領導帶隊赴安吉縣慈善總會考察學習慈善超市的做法和經驗。針對“送貨下鄉”模式工作量大、成本高等問題,多次與區供銷社、吳上興鮮進行可行性論證,和鄉鎮負責人協調溝通,現已確定在各鄉鎮設置固定提貨點,方便群眾的日常提貨。近期由區供銷社的吳上興鮮具體落實到位,使濟困提貨項目真正成為困難群眾每月拿得到的獲得感,家門口看得見的幸福感,一人不漏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三、持續推進了常態化全區一張網的急難救助。匯聚慈善資源與救助力量,把化解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辦實辦好,進一步加筑“民生保障防線”。上半年,共受理救助幫扶240筆,累計支出420余萬元,惠及困難群眾近3000人次。其一,著重全覆蓋。全區所有村(社區)工作站、鄉鎮街道分會和60余家冠名企業以及區慈善總會四個層面,緊密配合,通力合作,擴大了救助幫扶的覆蓋面,形成了一個全面覆蓋的織密扎牢的急難救助工作網絡。其二,著眼早發現。從最基層著眼,村(社區)工作站和企業直接面對群眾,身邊的人和事看得見、聽得到,能夠及時發現和了解群眾的困難和緊急需求。確保將群眾的急難愁盼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上半年,村級慈善工作站受理困難群眾幫扶850余人次,發放幫扶資金80余萬元。其三,著力快解決。建立了協調高效的辦理機制,村(社區)和企業在發現問題后,及時采取救助幫扶措施,確保小事不出村(社區)和企業。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救助,由鄉鎮街道分會負責協調辦理,確保大事不出鄉鎮街道。實在難辦時,則上報區慈善總會統籌協調解決,確保問題及時處理好。如今年5月,妙西某村一名務農老人被一棵大樹壓倒,導致頭部等多處骨折,需及時接受治療。因家庭經濟困難,求助慈善組織,區、鎮、村三級快速響應,第一時間解決了這起應急救助問題。慈善平均每天都接到急難愁盼的救助單,每天都在做好人好事。這些困難群眾的急難愁盼事情,同時也是基層組織所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及時解決、及早化解,當地鄉鎮街道、企業和當事人,都是求之不得、非常感激的。
四、扎實開展了困難群眾歡迎叫好、各家醫院大力支持、有關鄉鎮鼎力協作的全市聯動大型醫療義診下鄉(吳興區域)活動。圍繞湖州全市義診工作的統一部署,吳興區慈善總會上下主動對接,部門密切配合,科學謀劃吳興區域工作安排,推出“四項”工作機制。工作專班機制。明確區級相關部門、實施鄉鎮及有關醫院專人負責,統籌協調吳興區域醫療義診活動。聯席會議機制。不定期召開工作例會,交流推進情況,分析和研判存在的問題等。5月上旬召開區衛健、民政等部門工作碰頭會,5月中旬分別召開八里店鎮、織里鎮義診點位工作對接會,5月下旬分別召開兩個義診點位工作落實會議,6月初分別至兩個義診點位檢查活動布置工作。對接溝通機制。組建兩個義診點位微信工作群,以便在工作推進中快速響應與合作,提升工作執行率。同時,加強與湖州市慈善總會工作聯系。風險防控機制。各個義診點均安排安保人員力量,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同時安排志愿者等工作人員開展現場咨詢和指引服務。6月6日活動當天,湖州市慈善總會楊建新會長帶隊至吳興區慰問。來自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區人民醫院的50余名醫護專家,攜帶血壓計、血糖儀、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儀、B超機、心電圖機等醫療設備,出動配備DR儀器、移動彩色超聲多普勒等的體檢專用車2輛,共服務群眾1000余人次,其中“四類”困難群眾260余人次。現場,還有70余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員提供指引和安保服務。
下半年,吳興區慈善總會將繼續立足實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圍繞“實力慈善、品牌慈善、創新慈善、法治慈善、人人慈善”工作布局,進一步推進各項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地做好認識高度、工作深度、募捐適度相統一的“慈善一日捐”。慈善資金是發展慈善事業的基本前提和物質基礎,今年將圍繞三個“度”,高質量謀劃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擴大活動覆蓋面。第一,認識要高度。對標二十大部署,發揮好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慈善一日捐”活動全市看齊,明確活動時間、募捐對象、捐贈方式和建議目標等工作要求,按照市、區活動文件精神執行辦理。第二,工作有深度。主動爭取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慈善一日捐”工作的全面領導,自上而下推進募捐活動,確保“慈善共富基金”募集到位。開好全區“慈善一日捐”動員大會,舉行“四套班子”領導捐贈儀式。落實好屬地動員會議,力求主要領導出面動員,指導募捐工作。運用好“互聯網+慈善”新模式,公益寶、浙里捐贈等平臺線上線下同步推進,使慈善參與更便捷、服務更親和。做好媒體宣傳報道,推動慈善精神、慈善理念的大眾化傳播,營造活動氛圍。第三,募捐應適度。繼續秉持“龍頭大戶”與“千家萬戶”并重的籌募方針,鼓勵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慈善事業。注重引導企業愛心資源向慈善匯聚,下一步會同織里鎮和埭溪鎮,擬啟動教育基金募集工作。同時,著力發動更多的企業職工參與“慈善一日捐”活動,促進慈善募捐擴容擴面。
二、盡力而為地配合市里慈善嘉年華、慈善晚會兩項活動。根據湖州市的最新部署,把握工作重點,著力辦理好以下活動。一為湖州市第十屆慈善嘉年華活動。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組織我區慈善公益團隊積極參與慈善嘉年華活動,充分展示湖州慈善形象,營造好人人慈善、處處慈善的濃厚社會氛圍。二為2025年湖州市新年慈善晚會。全面貫徹落實市慈善總會《關于2025湖州市新年慈善晚會典型案例(節目)的通知》文件精神,認真做好吳興區典型案例和文藝節目的征集和篩選工作,努力為慈善晚會增添豐富優質的慈善素材。
三、持之以恒地加強慈善文化建設。慈善文化是慈善事業的靈魂,以慈善文化的弘揚和培育夯實慈善事業發展之基。培育壯大的慈善陣地。以慈善文化“六進”作為有力抓手和重要載體,聯合分會開展新一輪創建活動,引導、鼓勵更多村、社區、企業等不同類型的主體將慈善元素融入文化建設中,進一步打造若干家基礎實、氛圍濃、示范效應突出的慈善文化實踐示范基地和慈善文化實踐基地。同時,主動參與區助聯體建設,系列推介吳興慈善的特色工作,提升影響力。開展多樣的慈善活動。發揮總會慈善志愿服務大隊作用,吸納有條件有特色的社會組織加入慈善志愿服務專業隊,聯動鄉鎮街道中隊,開展各類慈善活動,拓寬慈善的參與面、覆蓋面。在中華慈善宣傳月活動時,發揮志愿團隊力量,廣泛宣貫《慈善法》,普及慈善知識。發揮廣泛的宣傳效應。多形式聯動媒體開展具有慈善特色的宣傳報道,在“慈善一日捐”活動時,宣傳和報道為吳興慈善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先進典型。積極向上報送慈善工作動態信息,向各類慈善雜志投稿,為慈善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四、履職盡責地促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貫徹新時代慈善理念,立足本地特色,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一要加快慈善規章制度修改完善。制度管根本,管長遠。對照《慈善法》新規,對總會原有的規章制度進行逐項梳理,建立健全《吳興區慈善總會信息公開辦法》《吳興區慈善總會志愿服務大隊招募與管理使用暫行辦法》等規章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二要規范公益事業捐贈票據辦理開具。隨著“慈善”含義的外延,各類公益項目逐年增多。財務要嚴格票據的申請和開具流程,尤其是嚴謹對待物資捐贈等票款的開具,確保合法安全有效,具有公信力。三要加強對基層慈善基金使用管理。慈善資金,其內涵比一般的人民幣豐富,既姓公又姓善,因此善款必須善用。總會對基層慈善基金支出的用途和手續要嚴格謹慎把關,鄉鎮街道分會和村社區工作站基金的使用按照標準執行,在遇個別急難問題,需在基金中支付較大數額救助款時,必須注明具體事由附相關材料進行審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