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編號:1002-3100(2024)03-0160-04
摘? 要:眾多民辦高校實驗室資金投入不足、建設落后,這將制約各專業實驗教學的發展。融合雙創教育發展是民辦高校物流專業實驗室轉型升級的可能途徑,文章以A校為例,分析了物流實驗教學與雙創活動指導的耦合性,并從實驗室的功能定位、“學—賽—創”聯動規劃、實驗室布局與設施設備、課程體系與教學方式、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探討了融合雙創教育的物流專業實驗室的建設。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物流專業;實驗室
中圖分類號:F252; G642? ?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3.038
Abstract: Many laboratorie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insufficient capital investment and backward construction, which will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various majors. Integ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possible way of laborato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or logistics major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takes School A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oupling of logistics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ctivity guidance. Meanwhile, it also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laboratories integrating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laboratories, the joint planning of "learning-competition-innovation", the layout and facilities of laboratories,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logistics major; laboratory
物流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實驗教學顯得愈發重要。但長期以來,實驗室軟硬件不足、資金投入有限等制約了較多民辦高校物流專業實驗室的發展。A校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全日制普通民辦本科院校。物流管理是A校管理學院下設的一個專業,其中在校學生約350人,核心課程任課教師約10人。2021年專家評審指出A校物流專業實驗室建設滯后,難以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實驗室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民辦高校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個創業史,實施雙創教育具有體制機制靈活、年輕活力教師居多等優勢。而實驗教學與大學生雙創活動指導具有耦合性,建設融合雙創教育的實驗室是A校物流專業實驗室轉型升級的一個可行途徑。
1? A校物流專業實驗室建設與雙創教育實施現狀
1.1? A校物流專業實驗室建設現狀
A校物流專業實驗室由3間約120平米的計算機機房構成,該機房由管理學院五個專業共同使用,安裝有供應鏈管理、物流系統仿真、ERP、企業經營決策、電子商務C2C實戰等若干供物流專業學生實踐的教學軟件。專業核心課程僅供應鏈管理、物流系統仿真課程配備相應的實驗教學軟件,其他課程的課內實踐主要采用課內習題、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報告、觀看視頻等方式進行。
A校僅安裝若干教學軟件的機房實驗室具有建設容易、維護簡單以及便于增加用戶節點的優點,但同時也存在不足:一是缺乏專業特色和文化建設元素,從外觀上,缺少物流硬件元素的實驗室與其他普通電腦室沒有任何差別,忽視了文化建設在教育學生方面的作用;二是學生僅能學習既定流程的軟件操作,所能獲得實踐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有限;三是學生無法掌握物流基本硬件設備的使用,以及軟硬件的配合協調。以供應鏈管理教學軟件為例,學生僅能學習制作生產計劃單、需求計劃單、采購計劃單、采購訂單、入庫單、領料單等各種單證以及生產完成登記、庫存信息查詢等操作。
總之,目前A校物流專業缺乏獨立的實驗室,實驗室建設資金投入有限、軟硬件設備不足、文化建設缺乏、基于實驗室的實踐性教學較少,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連接還不夠緊密。
1.2? A校物流專業雙創教育發展現狀
目前A校物流專業主要通過四種形式開展雙創教育,一是開設若干雙創課程如創新創業概論、創意思考與訓練等;二是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競賽如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物流方案設計大賽等;三是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四是鼓勵學生轉入管理學院的三創教育實驗班學習,該實驗班以培養創新、創優、創業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每年班級人數約15人,其中物流專業學生約5人。比賽季或項目申報期間,有意向參加比賽/項目的同學自行尋求指導教師并組隊報名參賽,或是有指導意愿的教師鼓勵成績優異的同學組隊參賽并指導。
近幾年,依托雙創教育活動的開展,A校物流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項目成果和競賽獲獎情況等如表1所示。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培養模式較零散、非系統化,難以讓師生認識到雙創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專利雖多,但均為日常生活用品的改良設計,與物流專業的融合度較低;最后,受學校激勵機制(只獎勵獲獎項目的指導教師)、教師精力(民辦高校教學任務繁重)的影響,教師指導雙創比賽/項目的積極性和時間均有限。加之,雙創活動通常需要跨專業的知識,但各專業之間教學合作缺乏,因此學生人均成果較少。
2? 物流實驗室教學與大學生雙創活動運營指導的耦合分析
“耦合”原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是指通過相互作用使得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系統或者運動方式彼此影響以至聯合起來的現象,是良性互動下各子系統相互依賴、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動態關聯關系[1]。物流實驗室教學與大學生雙創活動指導屬于民辦高校物流專業教育教學的兩個子系統,兩者價值趨同、資源互補,融合發展將使得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這些關聯性就形成了兩者之間的耦合。
2.1? 價值趨同
創業教育主要為學生提供創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如機會識別、資源整合及風險處理等方面的指導。創新教育主要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發掘學生的創新能力。“雙創”教育不是簡單的概念重疊,是對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超越,旨在培養思維發散、理念超前、善于實踐的人才[2]。高校專業實驗室是開展實驗教學、科學研究以及專業實踐的地方,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基地。通過實驗學習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技能水平[3]。因此,雙創教育與實驗室教學的價值趨同,均在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如動手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等。
2.2? 教師資源互補
民辦高校教師普遍授課任務重,班主任等事務較多。以A校物流專業為例,專業核心課程任課教師每學期均需要承擔3~4門課程、每周12~17課時的授課工作量,教師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的精力有限、時間不足。A校創業園看似熱鬧,實則多為學生自我經營,自我管理。若能將雙創項目指導開發成實驗課程,教師完成教學課時的同時并指導了創新項目,則能有效的利用教師資源。
2.3? 設施設備共享
傳統物流教學實驗室軟硬件投資較大,能開發的實踐課時較少,設備利用率有限。以福建某高校為例,6千元引入的1組流利式貨架、20多萬引入的兩排立體倉庫貨架,只能起到觀摩演示的作用,僅能開發幾個課時的教學。若A校融合學生創業項目創新發展物流實驗室,不但能將物流設施設備共享創業項目,提高了軟硬件的利用率,還能夠與創業項目共同承擔實驗室建設的成本,進而降低民辦高校辦學經費壓力。
2.4? 知識內容的耦合
雙創教育的起點是專業教育,物流相關的雙創活動無法脫離物流專業知識、實踐活動而獨立進行。學生創業項目運作需要專業知識支撐,知識講解和項目指導有助于項目運作順利進行。另外,創業項目能夠為各課程提供實踐教學素材,如二手貨架的進銷存業務能夠開發成采購、倉儲與配送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同時,物流實驗室所購入的教學軟件缺乏案例數據,而學生創業項目能夠提供實業運作數據,使得軟件操作課程教學內容資源豐富。
2.5? 雙創成果與物流專業融合
實踐證明,學生在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更能獲得創新成果,人們通常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商機并付諸創業實踐。融合大學生雙創項目的物流專業實驗室,能夠豐富民辦高校物流專業學生實踐的內容,增加實踐的課時占比,因此能夠進一步啟發學生創意思維,進而產生更多與物流相關的創新創業項目成果。以A校為例,“校園快遞100”的創業實踐激發了創新靈感,團隊學生后續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綠動A校”獲得國家級立項,并發表了一篇相關論文。若能將創業項目運營所需的貨架、托盤、物流箱等豐富的硬件資源引入物流實驗室,則學生在日常實踐學習的過程中將產生物流設施設備相關的專利成果,達到創新活動與物流專業融合的目的。
3? 民辦高校融合雙創教育的物流專業實驗室建設
3.1? 融合雙創教育的物流專業實驗室功能定位
融合雙創教育的物流專業實驗室具有物流專業實驗教學基地、創業項目運營場地、雙創教育中心、產教融合教育中心、專業文化園等多重角色功能。融合雙創教育的物流實驗室不但要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還需避免出現“只謀創業,不謀專業”發展。實驗室通過引入大學生創業項目并指導項目的運作使其成為創業項目運營場地;通過基于創業項目開發物流專業相關實踐內容,使其具有物流實驗教學基地的功能;通過打造物流博物館以及創新實驗室裝修環境布置使其成為專業文化園。
3.2? “學—賽—創”聯動規劃建設
融合雙創教育的物流專業實驗室總體建設思路為“學—賽—創”聯動發展,通過雙創教育基礎課程講授雙創基礎理論知識,激發學生雙創熱情,培養學生雙創意識,介紹各大雙創競賽/項目并動員學生參加。通過雙創師資,指導學生雙創項目申報書、創業計劃書、物流方案報告等的書寫。通過校園賽選擇適合入駐物流專業實驗室的雙創項目,引入軟硬件設施設備,充分挖掘入駐項目的專業課程資源,開發成專業實驗教學內容以彌補專業實踐教學的不足;通過融合雙創教育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學習,增加學生實踐教學課時,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發展,進而產生更多融合物流元素的雙創成果,如比賽獲獎、項目立項、專利授權以及論文發表等。
3.3? 實驗室入駐項目選擇
適合入駐物流實驗室的學生項目一般需滿足不對校園正常教學活動造成影響,不造成校園以及周邊環境污染,適合開發豐富的物流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等基本條件。以A校創業園的二手貨物經營項目為例,其主要業務是買賣學生日常所需的二手貨物,不產生太大噪聲,也不污染環境,基于其進銷存業務可以開發采購、倉儲、電子商務等課程實踐內容,是適宜入駐物流專業實驗室的項目。
3.4? 實驗室布局規劃以及設施設備
實驗室總體規劃兩間,分別是物流專創融合綜合實驗室、物流專創融合軟件實操實驗室。
3.4.1? 物流專創融合綜合實驗室
物流專創融合綜合實驗室由項目運營區、物流博物館、小型會議室、研討區等幾個部分組成,可規劃面積約250平米。
項目運營區可以分割成若干區域,供引入的不同創業項目入駐使用,例如二手貨物買賣、快遞運營服務項目。該區域根據項目實際需要由不同的功能區域構成并引入所需的設施設備,以二手貨物買賣項目為例,運營區由交易區、收發貨區、儲存區、退貨和殘次品區、揀貨區等區域構成,可引入硬件設備如普通輕型貨架、電子標簽揀貨貨架、包裝臺、計算機,軟件如倉儲管理系統。
物流博物館是專業文化建設區域,設置有物流專業文化墻,師生專利產品展示柜、學科與雙創競賽/項目獲獎獎杯與獎狀展示柜、由專利授權師生姓名組成的發明樹,創新創業書架,名人名言掛畫、物流最新設備模型展示柜、福建著名物流園區沙盤以及福建物流分布電子地圖等部分構成。文化建設是專業發展的靈魂,通過物流博物館、實驗室裝修、樂于陪學生“玩”的教師以及開放式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共同打造了一個溫馨、活潑、開放、包容的創新性環境,起到激勵學生向上、激發創新思維、點燃學生創新創業熱情的作用。
小型會議室、研討區是項目指導和實踐教學交流活動的區域。目前,A校學生自主開展雙創交流活動的地點一般是學生街飲料店、學生宿舍、普通教室。因此,該區域平日可對學生開放,以創設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條件。
3.4.2? 物流專創融合軟件實操實驗室
物流專創融合軟件實操實驗室可規劃面積約100平米,設置有9張六角學生電腦桌,上面安裝有外購或基于創業項目自行開發的B/S架構教學軟件,軟件可通過賬號分配的方式由創業項目和實驗教學共享使用。可由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師聯合計算機專業教師共同指導學生開發創業項目所需信息系統,完成項目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課程實踐的能力。創業項目數據可改編為學生課堂實操案例數據,以豐富學生課程學習內容。另外,通過共享軟件,改變傳統高校專業教學軟件一周僅幾個課時教學安排的現況,提高了實驗軟件的利用率。
3.5? 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
將創業項目運作分解成中項目,在進一步分解成細項目,然后基于細項目展開項目式教學。根據細項目與專業課程的匹配程度,由相應課程教師授課。根據細項目的難易程度,將項目任務交由不同年級學生完成。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起到引導、輔助、監督、把關的作用。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同時,學習了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以二手貨架買賣為例,如倉庫布局規劃、出入庫流程規劃、組織結構設計、績效考核方案、信息系統設計等管理規劃類項目為中高年級學生實踐項目,根據項目與課程匹配情況,可以分別由倉儲管理課程、管理學課程、物流信息系統課程教師為核心授課教師。日常經營操作類項目如收發貨作業,電商客服等為低年級學生實踐項目,可采用排班實習方式,不但完成了實習任務還能緩解項目用工問題。收發貨作業、電商客服實習指導教師可以分別由倉儲管理課程、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師擔任。物流信息系統任課教師可聯合計算機專業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信息系統開發項目任務,所開發的信息系統可作為項目運作所需,還可另設賬號作為學生實驗軟件,將項目數據改編處理可以作為實操軟件案例數據。
3.6? 外引內培,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實驗室師資隊伍除了承擔將創業項目分解、開發實踐課程外,還需保證創業項目的正常運作和盈利,因此除了需掌握物流專業知識外,還需具備有創新創業相關的其他知識、經驗與技能。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一是鼓勵物流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二是適當引進具有企業工作經驗或創業經驗的專兼職教師;三是,定期開展創新創業師資培訓,提高專業課程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四是鼓勵跨專業合作,激勵不同專業教師參與物流專業實驗室的相關工作;五是調整教師績效考核方案,調動教師從事創新性實驗室的工作積極性[4]。
4? 總? 結
民辦高校融合雙創教育的物流專業實驗室,通過創業項目盈利使得實驗室建設資金來源多樣化;通過與雙創項目共享設施設備,豐富了實驗室軟硬件資源并提高了利用率;通過文化建設改變了呆板單調外觀,彌補了傳統實驗室文化建設的不足;通過實業實踐使得物流專業教學與現實需求相結合。總之,融合雙創教育的物流專業實驗室促進了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進一步融合,是民辦高校傳統物流專業實驗室轉型升級的一個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周宏. 現代漢語辭海[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820-821.
[2] 孫靜. 基于松散耦合理論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研究[J]. 南方農機,2020,51(4):85-86.
[3] 柯海寶. 高校經管類實驗室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20(18):202-203.
[4] 江五元,黎麗梅. 地方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的現狀與對策[J]. 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5(3):84-87.
收稿日期:2023-03-16
基金項目:中國物流學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面上研究課題計劃項目(2019CSLKT3-065);2023年仰恩大學校級課程建設一般項目(仰大教【2023】19號)
作者簡介:鄭雪清(1986—),女,福建閩侯人,仰恩大學管理學院物流系,講師,物流工程碩士,研究方向:創新創業教育、物流管理。
引文格式:鄭雪清. 民辦高校融合雙創教育的物流專業實驗室建設研究——以A校為例[J]. 物流科技,2024,47(3):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