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行
圖|李伯楊
這個春節,2024 年中國雜技大聯歡的熱度與話題可謂拉滿:從《河南日報》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僅首播當天直播觀看量就達1076.12 萬人;截至2 月17 日,晚會相關話題全網閱讀量突破32 億。作為雜技界創新創造的成果展示,中國雜技大聯歡已經不僅僅是雜技工作者的團聚和歡慶,更成為闔家團圓歡樂時刻里的溫暖陪伴。
農歷甲辰龍年大年初一,“龍騰四海 福澤天下”——2024 年中國雜技大聯歡在河南衛視精彩上演、大象新聞全網播出,隨后中國藝術報新媒體平臺、中國文藝網、中國雜技家協會新媒體平臺進行了重播。雜技大聯歡貫穿龍年春節,向全國人民獻上了雜技工作者誠摯而獨特的新春祝福,它勾連起傳統與現代,串聯起平凡與偉大,讓雜技藝術的超凡魅力直抵人心,引發熱烈反響。
2024 年中國雜技大聯歡由中國文聯指導,中國雜技家協會、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河南省文聯、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承辦,以“龍騰四海、福澤天下”為主題,分為“虎嘯龍吟”“龍騰虎躍”“有龍則靈”“龍騰四海”四個篇章。作為中華文化主體性的時代呈現,雜技大聯歡既保留了傳統雜技“驚、險、奇、新、美”的底色,又融合了新的時代特色,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大的精神力量,構繪出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斑斕圖景。
胸懷“國之大者”,應心系“民之關切”。雜技大聯歡巧妙地將時代背景、社會熱點,與觀眾情感融合在一起,將老百姓生活中的真善美,演繹得接地氣、有新意。滑稽節目《歲月》運用“蒙太奇”的表現手法,于時序輪回中展示三個朋友童年、青年、老年的三段歲月,表達了友情、人性在不同人生階段的不同含義。“歷經千帆,歸來仍是少年”,觀眾的情感從淺層次的“歡樂”向深層次的“感動、感慨”推進,進而引發耐人尋味的追憶和深思。雜技節目《肩上芭蕾》來自于雜技劇《天鵝》片段,借助西方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的戲劇情境,通過雜技藝術的再次創作,營造了“現實”與“夢幻”二重敘事時空的相互交錯,展現雜技演員成長道路上的挫折與努力、付出與收獲。魔術《秘境》借助舞美視覺、情景演繹,通過升級迭代的多項魔術技巧,演繹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童話意境,表達了人民群眾維護生態、保護環境的熱切期望。
胸懷“國之大者”,應聚焦“民族精神”。雜技大聯歡以雜技藝術的形式彰顯精神偉力,并以藝術的、審美的方式傳遞給廣大觀眾,召喚起為美好生活奮斗的熱情和聲勢。雜技節目《智取情報》來自于雜技劇《戰上海》片段。女演員踩著高跟鞋、踏著探戈舞步,爬上十幾米高桿展示動作技巧,演繹了智取情報的巨大風險,傳遞著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展現了革命前輩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奮斗精神。雜技節目《筑夢》采用了多維立方體鋼架,對代表著工業時代的特定元素加以頗具時尚感的“工裝”設計,營造出緊張、有序、積極、奮進的勞動場景,以情景交融的形式謳歌勞動精神,弘揚創造精神 。
胸懷“國之大者”,應致力“傳承與創新”。傳承與創新一直是雜技藝術得以存續與發展的根基,它們相輔相成,互為依賴,讓雜技這門流傳了3600余年的傳統技藝保持著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壇子是舊時中國農村貯存谷物的一種容器。據傳,古代農民在豐收時,忍不住拿起陶制的壇子拋向空中,再用手接住,以抒發內心的喜悅心情。雜技節目《傳承》巧妙地將壇技和太極結合在一起,又加入了觀眾喜聞樂見的流行元素,彰顯了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更加符合當下的大眾審美。抖空竹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早在三國時期,就曾有《空竹賦》的詩作流傳。雜技節目《媚》將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不僅展現出傳統空竹表演時靈動、優美的特征,更融入了現代空竹表演飛行幅度大、速度快的特色,讓傳統技藝煥發出創新的活力。

《智取情報》節目照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獨特精神標識,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象征,也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在中國,龍文化源遠流長,“龍”擁有廣泛的民俗信仰。
2024 年是甲辰龍年,“龍”字也貫穿雜技大聯歡的節目始終。開場節目《龍行神州》,舞龍、舞獅、舞中幡交替騰挪,結合著高空綢吊的輕盈飄逸,盡顯一場新春視覺盛宴。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龍舟競渡》用雜技藝術的形式展現了賽龍舟時“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的場景,一種悠遠的歷史感直達觀眾心靈。雜技節目《龍騰盛世》則以地圈為表演形式,連貫性強,節奏緊湊,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展現著雜技工作者勇于拼搏的龍馬精神。整場大聯歡以《龍的傳人》結尾,高空吊環、舞中幡,一派歡騰、熱鬧的場景,以團圓溫暖筑底,在盛大節慶中激蕩著家國情懷。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雜技藝術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雜技大聯歡中,“民族的”“世界的”熠熠生輝,打造了家國民族共同體的豐沛想象。雜技節目《粽王》中,勤勞的廣西壯族人民按照傳統風俗,“粽王”登高取粽。大大的粽子象征著收獲,人們感恩自然饋贈,祈愿著來年會更好……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時期,包容開放,散樂盛行,對世界具有深遠的影響。雜技節目《情定大唐》來自于雜技劇《如夢長安》片段,在描繪大唐兼容并蓄、民族融合的盛世之景的同時,更詮釋著文明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魔術節目《祝福送給你》邀請了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的魔術師共同表演,魔術的火花在交流互賞中散發出絢麗的光芒。雜技《一路綻放》中,中外演員將非洲手鼓舞、烏克蘭特色舞蹈和純熟絢麗的雜技完美結合,在驚艷與震撼之中,讓中國與世界對話,展現了雜技藝術在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文化新境中的一路前行。

2024 年中國雜技大聯歡現場
龍騰四海,福澤天下。2024 年中國雜技大聯歡運用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的雜技、魔術、滑稽節目,形象傳遞了中國雜技工作者歡慶新春佳節的隆重熱烈、勇攀藝術高峰的不懈努力和用文藝描繪新時代新征程恢弘氣象的共同愿景,深刻展示了新征程上雜技工作者濃厚的家國情懷、昂揚的精神風貌、堅定的文化自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2024 年中國雜技大聯歡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