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榕?王小會



摘 要|本研究探索大學生的領悟社會支持與網絡攻擊行為的關系,以及特質憤怒在二者之間的中介作用。采用特質憤怒量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和少年網絡攻擊行為評定量表,對河南省35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1)領悟社會支持、特質憤怒與網絡攻擊行為兩兩之間顯著相關;(2)特質憤怒在領悟社會支持與網絡攻擊行為關系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結果表明,領悟社會支持既可以直接影響大學生的網絡攻擊行為,也可通過特質憤怒間接影響網絡攻擊行為。
關鍵詞|特質憤怒;領悟社會支持;網絡攻擊行為;大學生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引言
目前,我國信息化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互聯網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娛樂的重要平臺,與大學生的日常活動緊密聯系。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互聯網普及率上升至76.4%,網民規模為10.79億,其中學生群體達到25.4%[1]。互聯網的普及不僅給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便利,促進大學生的網絡學習,與此同時也給大學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效應,典型之一就是網絡攻擊行為[2]。領悟社會支持影響攻擊行為[3],而網絡攻擊行為是攻擊行為的衍生[4],可以預測領悟社會支持會影響網絡攻擊行為。社會支持影響特質憤怒[5],領悟社會支持是社會支持的重要概念之一,可以預測領悟社會支持會影響特質憤怒;特質憤怒可以正向預測網絡攻擊行為[6,7]。國內外有關網絡攻擊行為的研究相對較少,從中國當今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看,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領悟社會支持指個體對社會支持的主觀體驗,是社會支持的重要概念之一[8]。社會支持指來自家庭、朋友、同事和組織等在精神上或者物質上的支持與幫助,反映了個人與社會之間聯系的質量和密切程度,而領悟社會支持更加注重個體理解和感受到的社會支持程度[8]。國內外對于領悟社會支持的研究較少,較多研究其更為寬泛的社會支持方面,并且對于已有的領悟社會支持研究,較多集中于家庭、人格特質和個體心理健康等方向[3,9]。
網絡攻擊行為指個體通過互聯網對他人或群體進行的攻擊行為,這種行為具有針對性[10]。研究發現,在大學生群體中,有55.3%的學生受到過網絡攻擊,有21.9%的學生進行過網絡攻擊[11]。網絡攻擊行為比傳統的攻擊行為危害性更大且更難控制,是由其傳播速度快、匿名性和隨時隨地等特點造成的[12]。
受攻擊者會出現悲觀、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生理問題,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行為[13]。因此,研究大學生網絡攻擊行為,并提出預防與控制手段是有必要的。網絡攻擊行為是當今網絡快速發展時期心理學研究的熱點,研究網絡攻擊行為不僅可以豐富傳統攻擊行為的研究,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探索網絡環境下的人類行為,為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提供指導性建議,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綜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假設1:領悟社會支持負向預測網絡攻擊行為。
特質憤怒指穩定的憤怒傾向,是在個體內部去情景化的,并且也是在強度、頻率和時間上穩定與持久的人格特質[14]。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對憤怒進行深入研究,而特質憤怒是其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斯皮爾伯格(1983)在狀態特質—憤怒理論中提出,憤怒包括狀態憤怒、特質憤怒和憤怒的表達與控制,而特質憤怒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包含氣質型特質憤怒和反應型特質憤怒兩個維度[14]。目前,國內外關于特質憤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不良行為及個體身心健康相關領域[15]。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互聯網圍繞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給人們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互聯網中的攻擊行為也隨之增多,給人們的生活和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甚至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而國內外對于網絡攻擊行為的研究較少,特別是大學生群體[6]。研究發現,社會支持能夠顯著預測大學生攻擊行為[16],此外,領悟社會支持對攻擊行為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3]。網絡攻擊行為出現在互聯網之后,是以網絡為載體的傷害行為,即以往研究的攻擊行為的衍生[4],可以預測領悟社會支持會影響網絡攻擊行為。有研究發現,特質憤怒與領悟社會支持三個分維度中的兩個維度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存在顯著負相關,與朋友支持這一維度無顯著相關[17]。同時,特質憤怒與社會支持存在顯著負相關[5],社會支持影響特質憤怒,可以預測領悟社會支持影響特質憤怒。已有實證研究表明,在大學生群體中,特質憤怒影響網絡攻擊行為[6,7]。綜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假設2:特質憤怒在領悟社會支持和網絡攻擊行為之間起中介作用。
因此,本研究探討領悟社會支持與大學生網絡攻擊行為的關系,以及特質憤怒在二者間的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河南某高校大學生350人,回收有效問卷309份,有效率88.29%。其中,男生107人(34.63%),女生202人(65.37%);大一學生102名(33.01%),大二學生67名(21.68%),大三學生65名(21.04%),大四學生75名(24.27%)。年齡為17~24歲,平均年齡為(20.44±1.544)歲。
2.2 研究工具
2.2.1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
采用齊梅特等人編制并由姜乾金等人在1999年引入國內的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8]。該量表包括三個維度,分別是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共12個項目,采用Likert 7點計分,“1”表示極不同意,“7”表示極同意,總分越高說明領悟社會支持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91。
2.2.2 少年網絡攻擊行為評定量表
選用趙鋒等人于2012年編制的少年網絡攻擊行為評定量表(AOABS)[10]。該量表包括兩個分量表,分別是工具性攻擊分量表(15項)和反應性攻擊分量表(16項),共31個項目,采用Likert四級評分,“1”表示從不,“4”表示總是,總分越高說明出現網絡攻擊行為的頻次越高,適用初中至大學生群體[10]。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 90。
2.2.3 特質憤怒量表
選用斯皮爾伯格編制并由羅亞莉等人在2011年修訂的中文版特質憤怒量表(TAS)[14]。該量表包括兩個維度,分別是氣質型特質憤怒(4項)和反應型特質憤怒(6項),共10個項目,采用李克特(Likert)四級評分,“1”表示幾乎不,“4”表示總是,總分越高說明特質憤怒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1。
2.3 數據處理與分析
數據采用SPSS 27.0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和相關分析。
3 研究結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本研究采用問卷法施測,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為減少此類偏差,在前期數據收集中使用信效度較高的量表、部分題目反向計分,以及強調問卷的匿名性等進行事前程序控制。回收數據后,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法,結果共析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15個,第一個因子解釋變異量為17.85%,小于40%,因此,本研究不存在明顯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各變量間的描述性統計與相關分析
對領悟社會支持、特質憤怒和網絡攻擊行為進行描述性統計與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特質憤怒、領悟社會支持和網絡攻擊行為兩兩間顯著相關,如表1所示。
3.3 領悟社會支持對特質憤怒與網絡攻擊行為的中介效應分析
由表1可知,特質憤怒、領悟社會支持和網絡攻擊行為三者之間均為顯著相關,符合中介效應分析的前提條件,為了解特質憤怒如何對領悟社會支持與網絡攻擊行為起中介作用,對此根據溫忠麟、張雷、侯杰泰[18]提出的程序進行中介效應分析。
該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以網絡攻擊行為為因變量,領悟社會支持為預測變量,領悟社會支持對網絡攻擊行為有顯著負向預測作用,所得標準化系數為-0.20,可以解釋因變量4%的變異;第二步,以特質憤怒為因變量,以領悟社會支持為預測變量,領悟社會支持對特質憤怒有顯著負向預測作用,所得標準化系數為-0.13,可以解釋因變量2%的變異;第三步,同時將領悟社會支持、特質憤怒作為預測變量進入回歸方程,網絡攻擊行為為因變量,領悟社會支持對網絡攻擊行為有顯著負向預測作用,特質憤怒對網絡攻擊行為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二者可聯合解釋因變量6%的變異。領悟社會支持與網絡攻擊行為的相關性在有無特質憤怒的中介作用下都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因此得出特質憤怒在領悟社會支持與網絡攻擊行為關系間起部分中介作用的結論。所得結果具體如表2、圖1所示。根據表2分析結果繪制中介模型示意圖,如圖1所示。
4 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領悟社會支持與網絡攻擊行為呈顯著負相關,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9]。即領悟社會支持程度高的大學生其網絡攻擊行為低,可以意識到高社會支持的個體會增加其對社交關系的滿意度,較少發生問題行為,網絡攻擊行為相對也較少。此外,領悟社會支持與特質憤怒顯著負相關,個體較少感知到社會支持,則特質憤怒水平相對會較高,當個體感知到較多的社會支持,特質憤怒水平降低。特質憤怒與網絡攻擊行為呈顯著正相關,與前人研究結果相一致[6,7]。特質憤怒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而特質憤怒水平高的大學生更容易出現憤怒情緒,進而影響自己的在網絡中的行為,發生網絡攻擊行為的概率隨之升高。在使用互聯網的網民中,大學生是主要的群體,通過提高大學生的領悟社會支持,進而減少網絡攻擊行為是有必要的。可以通過增加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度,并且提高其對于社會支持的感知能力,鼓勵大學生主動尋求外界的支持,達到降低網絡攻擊行為的目的,證明了先前的假設。
本研究結果顯示,領悟社會支持在特質憤怒與網絡攻擊行為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領悟社會支持會直接影響網絡攻擊行為,也會通過特質憤怒間接影響網絡攻擊行為。特質憤怒扮演了橋梁的角色,在領悟社會支持與網絡攻擊行為之間,也就是特質憤怒中介了領悟社會支持與網絡攻擊行為的關系。隨著大學生的領悟社會支持的升高,特質憤怒水平會降低,網絡攻擊行為也會降低。因此,不僅要重視領悟社會支持對網絡攻擊行為的直接影響,也要重視領悟社會支持通過特質憤怒對網絡攻擊行為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發布[EB/OL].(2023-08-28)[2024-01-22].https://cnnic.cn/n4/2023/0828/c199-10830.html.
[2]李冬梅,雷靂,鄒泓.青少年網上偏差行為的特點與研究展望[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1):95- 97.
[3]金桂春,王有智.童年期心理虐待對攻擊行為的影響:領悟社會支持和人格特征的多重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7,25(4):691-696.
[4]Wong L M,Bullock L M,Gable R A.Cyberbullying:Practices to face digital aggression[J].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2011,16(3):317-325.
[5]孔魯亞.大學生憤怒情緒與憤怒冗思、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3:22-24.
[6]金童林,陸桂芝,張璐,等.特質憤怒對大學生網絡攻擊行為的影響:道德推脫的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7,33(5):605-613.
[7]張璐,劉麗紅,金童林,等.大學生特質憤怒在兒童期心理虐待和網絡攻擊行為關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7,31(8):659-664.
[8]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31-133.
[9]張瑾.大學生專業心理求助與人格特質、領悟社會支持的關系[D].蕪湖:皖南醫學院,2014:18-21.
[10]趙鋒,高文斌.少年網絡攻擊行為評定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6):439-444.
[11]Gahagan K,Vaterlaus J M, Frost L R.College student cyberbullying on social networkings ites:conceptualization,prevalence,and perceived by stander responsibility[J].Computres in Human behavior,2016(55):1097-1105.
[12]Kessel,Schneider S,O Donnell L,et al.Trends in cyberbullying and school bullying victimization in a regional censu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15,85(9):611-620.
[13]Buchanan T.Aggressive priming online:Facebook adverts can prime aggressive cognition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5(48):323-330.
[14]羅亞莉,張大均,劉云波,等.特質憤怒量表中文版在大學生人群應用的信度和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1,25(9):700-704.
[15]Veenstra L,Bushman B J,Koole S L.The facts on the furious:A brief review of the psychology of trait anger[J].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2018(19):98-103.
[16]程易苗.網絡暴力游戲與攻擊行為: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的影響[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52-64.
[17]Konya T.Anger,Self-Esteem,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Adolescence[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9,37(4):555-564.
[18]溫忠麟,葉寶娟.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展[J].心理科學進展,2014,22(5):731-745.
[19]金童林.暴力暴露對大學生網絡攻擊行為的影響:反芻思維與網絡道德的作用[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27-32.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on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The Mediating Role of Trait Anger
Zhao Yanrong1 Wang Xiaohui2
1.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2.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Nanning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rait ang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the study, 350 college students from Luoyang were selected as participants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trait anger, and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were studied by questionnaire. Results: (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trait anger, and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2) trait anger played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Trait anger;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