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田企業的產品易燃易爆,具有較高的安全風險。因此,做好消防安全,降低生產事故率,是保障油田企業生產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雖然當前油田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已經逐漸步入規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但在新形勢下,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本文對油田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特點和共性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和闡述,并提出旨在提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些具體對策。
關鍵詞:油田;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對策
引言
油田企業的產品多屬于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點,同時其高溫高壓、連續作業的生產環境和工作強度,都是普通企業生產過程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在生產活動中具有較高的安全風險,一旦發生事故,極易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在制度和機制上要不斷完善油田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使之更加信息化、規范化和現代化,才能促進石油企業安全發展。
一、油田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特點
油田企業生產的石油、天然氣等產品均屬于易燃易爆的危險化學品,石油勘探、開發及煉制等生產流程也存在較高風險。在如此復雜的作業條件下,安全事故發生率也遠遠大于其他產品的生產,所造成的后果也十分嚴重。油田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爆炸隱患大
油田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極易發生爆炸事故或火災。這是由于油田企業生產裝置多為密閉性壓力容器,產品本身又是易燃易爆化學品,每個設備互相連通、連續操作,一旦遇到明火極易發生爆炸[1]。
(二)火災隱患多
油田企業一旦發生火災事故,著火點會迅速蔓延,燃燒區域的溫度可能會高于500℃,著火裝置在火焰及熱量的影響下極易發生爆炸,進一步加快了燃燒速度[2]。
(三)救援難度大
油田企業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極易形成大面積火災或立體火災。這是由于生產工藝裝置采用立體化的布置方式,易燃液體流淌就會增加過火面積,各類生產設備燃燒、破損也會產生其他有毒有害氣體,這些均會導致火災救援難度增加。
(四)損失嚴重
油田企業一旦發生火災事故通常都比較嚴重,救援難度大,不僅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可能導致人員傷亡,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
二、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共性問題
(一)安全生產防范意識薄弱
近年來,油田企業火災、漏油等各類消防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為油田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敲響了警鐘。對事故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后發現,盡管這些企業制定了具體的消防管理控制措施,但由于這些企業的安全管理主體意識薄弱,對安全生產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消防安全的規章制度流于形式,消防管理機制無法得到有效運行。由于企業安全生產主體意識薄弱,從人員到基礎設施都無法滿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現實需要,缺乏預防和應對火災等事故的工作能力。
(二)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當前,石油企業雖然都結合自身情況,在國家制定和頒布的消防安全管理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但在具體執行和操作過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導致面對突發狀況時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消防設備配備及維護不到位
個別油田企業在消防設備的更新換代上相對滯后,設備性能大打折扣,難以應對突發的火災事故,加之消防設備日常維護和保養不到位,設備故障率高,影響使用效果。消防設備配備不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設備種類不全。油田企業未能根據生產場所特點和火災風險評估結果,全面配備所需的消防設備,如易燃易爆場所可能缺乏足夠的滅火器或其他專用消防設備。第二,設備數量不足。即使配備了某些消防設備,但數量上可能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在緊急情況下,可能因設備數量不足而導致滅火和救援工作受到嚴重限制。第三,設備性能不達標。部分消防設備可能存在性能不達標的情況,如滅火器的滅火效果不佳、消防水泵的供水能力不足等,這些性能問題會直接影響消防設備在火災發生時的使用效果。消防設備維護不當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缺乏定期維護。消防設備未能按照規定周期進行定期維護,導致設備性能下降、部件磨損等問題,缺乏維護的消防設備在關鍵時刻可能無法正常工作。第二,維護不規范。即使進行了維護,但維護過程不規范,如未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使用不合適的維護工具或材料等,可能導致設備受到損壞或維護效果不佳。第三,維護記錄缺失。消防設備的維護記錄是評估設備狀態和維護效果的重要依據。然而,一些油田企業可能存在維護記錄缺失或不完善的情況,使設備的維護情況難以追溯和評估[3]。
(四)消防安全培訓不到位
員工消防安全培訓不系統、不深入,難以增強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技能。油田企業消防安全培訓不到位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第一,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消防安全培訓內容沒有根據油田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員工的崗位特點進行定制,導致培訓內容與員工實際工作脫節,員工難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第二,培訓形式單一。培訓方式往往停留在傳統的課堂講授上,缺乏實踐操作、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的培訓形式,使得培訓過程枯燥乏味,員工參與度低。第三,培訓頻率不足。油田企業未能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或者培訓間隔時間過長,導致員工對消防安全知識的遺忘率較高,難以形成持久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技能。第四,培訓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的消防安全培訓師資,培訓人員可能自身對消防安全知識掌握不夠深入或者缺乏實際的教學經驗,導致培訓效果不佳。第五,培訓效果評估缺失。培訓結束后,缺乏有效的評估機制來檢驗員工的學習成果,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也難以對培訓效果進行持續改進。第六,消防演練不足。企業缺乏定期的消防演練,員工對消防逃生知識不夠熟悉,應急反應能力不強。
三、提升油田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的對策
(一)強化體系建設
油田企業只有完善各項消防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全面加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消防安全風險管理工作才能扎實有效地開展。制度和體系建設應從企業實際出發,遵循系統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確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內容、實施步驟、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等規章制度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油田企業在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時,應遵循“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基本方針,確保完善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制和監督機制,能夠切實提高安全風險管控能力。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制應簡練、可操作性強,對不同崗位和職責的工作人員做到“一崗一責,一職一責”,使每個人都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同時,制定科學、公正的消防安全管理考核辦法,對消防安全管理的領導干部、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進行定期和常態化的監督和檢查。
(二)強化隊伍建設
消防隊伍的專業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作質量。因此,石油企業需要高度重視消防隊伍建設,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力度。首先,企業需要根據油田工程的規模以及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引進數量充足的消防人員隊伍,從而保證消防管理的工作崗位人員分配科學、合理。其次,企業需要重點加強消防人員的素質培訓。針對油田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隱患進行分析,并將先進的消防理念以及專業的技術手段納入工作人員的知識體系,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最后,石油企業需要定期組織消防安全知識講座以及消防演習活動。引導消防工作人員模擬具體的油田消防隱患情境,進行應急處理,從而全面提高消防人員的風險識別和處理能力。
(三)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油田企業的不斷發展,在加快增儲產能建設步伐的同時,更應不斷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因此,為了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滿足新形勢發展需要,油田企業必須在資金投入上給予連續性的支持和保障。在財政上,應設立消防安全管理專項資金,將其納入油田企業年度發展預算中。通過資金的整體投入不斷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從而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應加強構建智能化的消防安全系統。首先,設計靈活、高效、可靠的無線通信調度指揮系統。可對油田現有的消防網絡通信系統進行升級,優化數據專網通信技術,擴大通信信號的覆蓋范圍,保證無線通信調度指揮系統的信號可在油田企業內部全覆蓋。其次,優化移動指揮應急救援系統。油田企業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就需要依靠高效、穩定的移動指揮應急救援體系開展救援。移動指揮救援系統包括公共網絡電話系統、衛星通信系統、數據信息傳輸系統、圖像采集系統等,便于火災救援指揮人員實時了解火災現場情況,提高救援的針對性、及時性、科學性。移動指揮應急救援系統也可與油田企業的數字辦公系統、供電系統、照明系統、廣播系統聯合應用,保證消防管理救援的靈活性、實時性。最后,在油田關鍵區域安裝與自動報警系統串聯的視頻監控系統。監控系統中的傳感器能夠實時收集油田生產現場數據,如濃煙程度、溫度變化、自動巡警信息等,而視頻監控系統的端口連接計算機客戶端、移動控制終端等,一旦傳感器檢測到現場生產參數有異常,通過系統中的數據傳輸模塊向控制終端發送報警信息,控制終端根據接收到的數據信息發送相關控制指令,保證監控管理的實效性[4]。視頻監控管理系統是油田企業智能消防安全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其功能強大、數據傳輸迅速、穩定,能夠實現數據自動分析、應急預案操作、自動報警、視頻監控等多種功能,為油田消防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四)強化應急預案演練
油田企業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預案,明確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置流程和責任人,確保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各單位的消防治理能力。一般來說,原油庫、集輸泵站等為重點消防部位,需要定期進行消防應急演練,并對其消防設施運行情況進行檢查,以保障應急處理效果。對于非重點部位,可以結合生產情況,適當開展消防疏散演練,從而提升各崗位人員的消防安全治理意識,最大程度避免火災發生。
(五)強化監督考核
為了將消防管理管控措施落實到位,石油企業需要做好消防工作的監督和管控。首先,企業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機制,針對職工在消防安全方面的業績進行考核,并將其與職業晉升等指標掛鉤,全面提高職工的安全責任意識。其次,石油企業需要強化對消防安全人員的專業培訓,定期開展生產現場隱患排查,及時消除隱患;最后,全面利用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監督和制約,讓消防安全變得更加規范。石油企業需要專門成立監督小組,對具體的工作職能進行明確,對消防管理工作的具體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并不斷總結經驗,提高管理水平。
(六)強化消防安全培訓
定期組織員工參加消防安全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消防設備的使用、火源管理、應急逃生等方面。第一,制定全面的消防安全培訓計劃。首先,分析培訓需求。結合油田企業的生產特點、員工崗位及消防安全風險,分析員工在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識需求和能力短板。其次,明確培訓目標。根據需求分析結果,設定明確的培訓目標,包括提升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識、熟悉消防設備的操作等。最后,制定培訓計劃。根據培訓目標,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包括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時間和地點等。此外,要將消防安全培訓納入企業年度培訓計劃,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活動,確保員工始終保持較高的消防安全意識[5]。第二,豐富消防安全培訓內容。基礎消防知識應包括火災成因、預防措施、滅火方法、疏散逃生等基本知識。針對油田企業配置的消防設備,教授員工正確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和日常維護保養知識。模擬火災場景,使員工熟悉應急處置流程,包括報警、組織疏散、使用消防設備滅火等。第三,采用多元化的培訓方式。首先,通過講座、視頻等形式,向員工傳授消防安全理論知識;其次,組織員工進行消防設備操作實踐,提高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最后,結合真實的火災案例,分析火災原因、應急處置過程及經驗教訓,提高員工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視度[6]。
結語
油田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生產面積廣、生產環境復雜和安全風險因素高等顯著特點,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都會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做好油田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預防和應對火災事故的能力,是保障油田安全生產、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只有從強化企業體系建設、隊伍建設及應急能力等幾方面入手,才能切實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保障油田企業安全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小芳,王長征.化工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及存在問題[J].石油化工安全環保技術,2021(06):39-43.
[2]劉振清,王延鴻,羅朝.新形勢下加強油田專職消防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化工貿易,2021(02):138-139.
[3]陳松波.加強油田企業采油廠消防安全的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4):91.
[4]孫錄貴,汪順勤,陳偉.農村通信基站雷擊引發火災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J].安徽農學通報,2020,22(01):96-97,107.
[5]王子龍.油田消防安全工作對質量安全控制的影響[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11):176.
[6]杜海兵,袁維斌.試論如何提高油田消防安全管理的質量[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06):192.
作者簡介:丁新廣(1973— ),男,回族,河南鄭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消防、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