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聽障兒童在學前融合教育中易受自身發展特征的影響,因此需要建構環境支持體系,包括聲學環境、語言環境、心理環境、一日活動教學環境、家園協同共育環境等方面的支持,從而提高聽障幼兒的語言水平和溝通交流能力,提升學前融合教育效果。
【關鍵詞】 聽障幼兒;融合教育;支持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10
【作者簡介】 楊蘇芬,中小學高級教師,浙江省麗水市特殊教育學校(麗水,323000)。
融合教育是一種教育安置方式,其本質是提供給特需兒童與普通兒童互相理解、接納、共學、共進的學習環境,形成和諧共融的學習生態。這種生態環境主要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物理環境是指幼兒園的空間以及這個空間里的所有設施、設備、器材、裝飾、圖案和色彩等,心理環境是指幼兒園里人與人之間的氛圍,包括兒童與兒童、兒童與教師、特需兒童與普通兒童之間的關系。物理環境與心理環境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浙江省麗水市特殊教育學校于2021年創辦了普通幼兒園“麗水市欣苑幼兒園”(以下簡稱我園),實施面向聽障幼兒的“反向”融合教育,在近3年的實踐中,我們發現,要使融合教育取得科學、可持續的發展,必須構建一個有效、有力的環境支持體系,包括物理環境、心理環境、幼兒園一日活動環境、家園協同共育環境等。在建構環境支持體系時,我園秉持的原則是“融而共生,和而不同”,讓幼兒達到環境與自身生理、心理的融合,在融合教育中逐步實現“每個人都受益、每個人都進步”的美好愿景。
一、聲學環境的支持
創設良好適宜的聲學環境,是實施聽障幼兒融合教育的必要前提。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注意創設適宜的教室聲學環境,設置了隔音墻,對教室回聲進行處理。教室里配備了調頻助聽設備,有效減少環境噪聲對聽障幼兒接收語音信號的干擾;并對設備以及個體助聽器定期進行調試、保養,確保設備功能達到最佳狀態。在日常保教尤其是戶外活動中,注意排除、降低外界噪聲的干擾,給予聽障幼兒必要的聽力輔助支持,確保他們始終能較好地接收到言語信息。
二、語言環境的支持
手語是聽障人士的視覺語言,是他們人際交往、信息交流、學習發展和身份認同的有效工具。融合教育應該提供手語語言的環境支持。我們整理了100個涉及禮儀、季節、地名等內容的常用手語,如“老師早上好”“我要喝水”等,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并運用手語;在課程中加入相關手語詞語、簡單句學習,如主題教育“豐收的季節”中的農作物名稱、“動物大世界”中的動物名稱等;每月學習一首配有手語的兒歌(詩歌),錄成視頻或以圖文形式發到家長群,方便親子學習。通過雙語教學,讓全體孩子了解手語、學習手語,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共情能力;同時也提高兩類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交往意愿,促進了他們各項能力的發展。
三、心理環境的支持
心理環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環境。我園加強師德師風師愛的教育,教師、保育員從內心接納聽障幼兒,平等對待,不過分保護和關注,也不忽視放棄,通過言行舉止為聽障幼兒創設一個寬松、有愛意的環境。加強聽障幼兒學習特點的研究,充分利用他們的視覺優勢開展教學,如在活動場所設置無障礙的視覺提示牌、在集體教學中運用直觀的多媒體課件等,幫助聽障幼兒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設計園本微課程“愛暖容融”,引導普通幼兒將純真的好奇轉化為暖融融的愛,關懷幫助殘障同伴,建立更加和諧、美好的互動關系;給予聽障幼兒以尊重和情感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教育環境,激發潛能。
四、幼兒園一日活動環境的支持
我園根據聽障幼兒的教育需求,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要求,研判聽障幼兒認知能力發展的實際水平,來制定幼兒各領域的分層發展目標,在目標分層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分層,如提問分步支持、操作分層支持、個別化支持以及同伴助學支持等,以發展語言與認知能力,培養更多的積極情緒。在自主游戲中特別關注個別化支持的提供,如區域活動中準備適合的材料、同伴矛盾發生時及時介入等。聽障幼兒的生活能力往往比較欠缺,所以教師在生活環節要加強其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培養,
五、家庭配合、家園共育環境的支持
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兒家長接納、參與、配合的程度直接關系到融合教育的質量。創設家園共育的支持環境,營造和諧的融合氛圍,有利于聽障幼兒聽力、語言康復和溝通交往能力的提高。
一是建立家長參與聽障幼兒康復的培訓體系。我園通過家長培訓,介紹學前融合教育的內容及目標、助聽輔具的原理和保養、康復方法、言語訓練方法,讓家長了解康復簡單知識,掌握實用技能,配合教師實施聾兒家庭康復。同時針對特需家庭進行個別指導和定期隨訪,了解問題,提供解決方案,調整家長預期。
二是組織普通幼兒家長體驗融合教育的課程活動。家長會重點進行融合教育理念引導,減輕、消除家長的擔憂。在校園藝術節上,聾健兒童合作表演節目《箱子里的夢》《糖果屋里的小老虎》,兩類幼兒之間自然無礙的交流、天真無邪的表演,讓家長深受感動。家長理解融合教育能讓健聽孩子了解生命形態的多樣性,從小培養平等、尊重、接納、包容、合作等價值觀,形成善良、友愛、同理、助人等優秀品質,更加珍惜生命、健康和美好生活,這種相互成就的“雙贏”教育模式對他們的一生發展有益。
聽障幼兒融合教育支持環境的構建成效顯而易見。我園聽障幼兒口語能力得到較好發展,主動語言增多,語言清晰度增強,表達更加順暢,交流意愿和交流能力提升。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普通幼兒中參加活動,實現無障礙溝通交流。
(責任編輯:葉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