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軍,徐媛媛
(山東鄆城縣中醫醫院1·檢驗科 2·檢驗科生化室,山東 鄆城 274700)
近年來,隨著醫療設備的不斷發展以及檢驗技術的不斷提升,臨床上常通過采集人體的體液樣本進行處理和檢驗,從而達到診斷疾病的目的,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1]。生化檢驗是利用生化或化學的方法對人體進行全面的檢查,從而了解身體狀況和疾病情況,甚至還可以檢查潛在的某些疾病,為及時治療、防止疾病進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礎。目前,臨床上用于生化檢驗的樣本包括血液樣本、尿液樣本、胸腹水樣本、腦脊液樣本等多種樣本,其中最主要、最常見的生化檢驗樣本是血液樣本[2-3]。相關研究報道顯示,不同血液樣本類型在生化項目檢驗的過程中會導致結果產生一定的偏差,對疾病的正確診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4-6]。因此,深入剖析不同血液樣本類型對生化項目檢驗結果的影響至關重要。本研究選擇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0 月在我院接受生化項目檢驗的5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和分析不同血液樣本類型對生化項目檢驗結果的影響,旨在為保證今后血生化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及規范臨床檢驗標準提供理論指導。
選擇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0 月在我院接受生化項目檢驗的500 例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體檢者284 例,年齡為19 ~52 歲,平均年齡為(37·34±8·76)歲;女性體檢者216 例,年齡為19 ~51 歲,平均年齡為(36·28±8·49)歲。所有體檢者均自愿參與及配合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在清晨空腹狀態下,無菌抽取健康體檢者的靜脈血15 mL,分別置于添加肝素鋰、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枸櫞酸鈉、羥甲基糠醛4 種類型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中和1 個無任何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中,3 mL/管。含有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充分顛倒混勻后,在4000 r/min轉速下離心5 min,分離血漿,待檢。將無任何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置于37 ℃的恒溫水浴鍋內孵育20 min,在4000 r/min 轉速下離心5 min,分離上層血清,待檢。此外,還分別進行了同側采血、異側采血、溶血標本、乳糜血標本、非溶血標本處理。所有樣本處理結束后,使用日立(日立7180 型)7600-01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進行相關生化項目檢驗,記錄并保存檢驗結果。
(1)觀察記錄不同抗凝劑血液樣本的常規生化檢驗結果,并比較分析其差異顯著性。(2)觀察記錄不同采血部位的常規生化檢驗結果,并比較分析其差異顯著性。(3)觀察記錄溶血標本、乳糜血標本、非溶血正常標本的常規生化檢驗結果,并比較分析其差異顯著性。
應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處理,比較分析數據的差異顯著性。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的統計學方法是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的統計學方法是χ2檢驗。當P<0·05 時為差異顯著,存在臨床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選擇15 項常規實驗室生化指標進行檢驗,與血清組對比,添加肝素鋰抗凝劑的血漿組堿性磷酸酶(ALP)、谷草轉氨酶(AST)、白蛋白(ALB)、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6 項檢驗結果差異顯著,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9 項檢驗結果差異不顯著,不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添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抗凝劑的血漿組除了HDL-C 和肌酐(Cr)2 項差異不顯著外(P>0·05),其余13 項檢驗結果均差異顯著,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添加枸櫞酸鈉抗凝劑的血漿組除了AST 差異不顯著外(P>0·05),其余14 項檢驗結果均差異顯著,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添加羥甲基糠醛抗凝劑的血漿組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DL-C 2 項差異不顯著外(P>0·05),其余13 項檢驗結果均差異顯著,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抗凝劑血液樣本常規生化檢驗結果的對比(±s)

表1 不同抗凝劑血液樣本常規生化檢驗結果的對比(±s)
注:ALT 為谷丙轉氨酶;GGT 為谷氨酰轉移酶;TP 為總蛋白;TBIL 為總膽紅素;DBIL 為直接膽紅素;Urea 為尿素;UA 為尿酸;★與血清組樣本對比,P <0.05。
序號 項目 血清組(n=500) 肝素鋰(n=500) 乙二胺四乙酸二鉀(n=500) 枸櫞酸鈉(n=500)羥甲基糠醛(n=500)1 ALP(U/L) 49.26±8.64 42.51±11.27★ 1.42±0.78★ 35.08±5.72★ 34.22±6.03★2 ALT(U/L) 24.51±12.78 24.82±9.69 18.76±11.62★ 18.24±9.57★ 18.16±8.85★3 AST(U/L) 16.73±6.42 23.89±5.76★ 23.34±5.46★ 17.02±3.68 21.47±4.99★4 ALB(g/L) 48.75±3.26 44.21±2.69★ 45.53±2.26★ 38.67±2.04★ 37.21±1.78★5 GGT(U/L) 14.63±4.67 14.61±5.02 10.29±4.52★ 10.24±4.37★ 9.28±3.72★6 TP(g/L) 75.88±4.62 76.14±4.53 71.28±5.24★ 61.19±3.57★ 64.53±4.08★7 TBIL(μmol/L) 15.92±8.26 16.17±8.14 13.76±7.42★ 12.95±7.29★ 8.86±5.47★8 DBIL(μmol/L) 4.73±2.58 4.72±2.41 6.29±4.56★ 4.33±2.37★ 3.21±1.98★9 TC(mmol/L) 3.87±0.63 3.52±0.47★ 3.26±0.32★ 3.53±0.44★ 3.18±0.41★10 TG(mmol/L) 1.12±0.35 0.66±0.32★ 0.64±0.31★ 0.67±0.34★ 0.58±0.32★11 LDL-C(mmol/L) 2.45±0.56 2.42±0.53 1.87±0.42★ 1.79±0.41★ 2.40±0.52 12 HDL-C(mmol/L) 1.34±0.26 1.08±0.14★ 1.29±0.27 0.86±0.15★ 1.37±0.22 13 Urea(mmol/L) 4.33±1.02 4.28±0.97 3.67±0.92★ 3.61±0.86★ 3.73±0.88★14 Cr(μmol/L) 59.68±10.27 59.65±9.26 60.11±9.73 53.24±7.46★ 54.18±6.55★15 UA(μmol/L) 277.14±36.87 275.92±33.46 221.69±27.54★ 235.17±30.56★ 248.32±32.43★
選擇鈉、鉀、氯、葡萄糖、肌酸、Cr 6 項指標進行生化檢驗,結果顯示同側采血與異側采血的檢驗結果差異顯著,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不同采血部位常規生化檢驗結果的對比(mmol/L,±s)

表2 不同采血部位常規生化檢驗結果的對比(mmol/L,±s)
項目 鈉 鉀 氯 葡萄糖 肌酸 Cr同側采血(n=500) 179.53±14.71 2.47±0.62 63.45±11.24 33.72±5.26 231.98±62.39 102.43±36.28異側采血(n=500) 140.05±12.38 3.73±0.64 92.67±10.83 16.81±4.22 144.32±54.56 121.17±29.94 t 值 12.263 1.047 2.369 0.562 32.691 8.525 P 值 0.001 0.006 0.001 0.004 0.001 0.003
溶血標本與非溶血正常標本比較,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ALT 4 項生化檢驗結果差異顯著(P<0·05),其中TBIL、BUN、ALT 均顯著升高、GLU 顯著降低。乳糜血標本與非溶血正常標本比較,TBIL、GLU、ALT3 項生化檢驗結果均顯著升高(P<0·05),BUN 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3。溶血標本、乳糜血標本相對于非溶血正常標本的TBIL、GLU、BUN、ALT 4 項生化檢驗結果變化率見圖1,乳糜血組變化率最為顯著。

圖1 溶血組、乳糜血組對比正常組的生化檢驗結果變化率
表3 溶血標本、乳糜血標本、非溶血正常標本常規生化檢驗結果的對比(±s)

表3 溶血標本、乳糜血標本、非溶血正常標本常規生化檢驗結果的對比(±s)
注:*與正常組對比,P <0·05。
項目 TBIL(μmol/L) GLU(mmol/L) BUN(mmol/L) ALT(U/L)正常組(n=500) 13.62±4.17 4.86±0.72 5.04±1.13 22.69±5.12溶血組(n=500) 28.54±6.23★ 3.92±0.65★ 6.15±1.26★ 26.73±7.42★乳糜血組(n=500) 47.32±5.98★ 8.73±0.91★ 5.28±1.19 87.61±11.28★t 值 1.328 0.827 2.736 11.342 P 值 0.001 0.004 0.028 0.001
血生化檢驗是臨床上用于疾病診斷和篩查的一種重要手段,其結果的準確性影響著疾病的正確判斷和治療[1]。大量研究表明,影響血生化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有標本處理、采集時間、采集部位、采血量、送檢時間、溶血、標本類型、檢驗操作流程等諸多因素,錯綜復雜[3-5]。在常規生化檢驗工作中,檢驗標本一般包括血液樣本、尿液樣本、胸腹水樣本、腦脊液樣本、羊水樣本等,其中血液樣本是臨床實驗室中檢驗項目最多、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標本[7-8]。文獻[9-11]研究表明,不同血液樣本類型對于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差異性較大。楊芳等[9]通過對150 例健康體檢者的不同抗凝劑血液樣本類型進行研究表明,使用不同抗凝劑對15 項常規血生化檢驗項目結果準確性的影響差異較大。張旭[10]通過對健康體檢者的600 份血液樣本進行分析,發現溶血樣本與非溶血樣本間的鈉、鉀、氯、UA、Cr、膽紅素等各項生化檢驗結果差異顯著。譚雁波[11]通過對48 例健康體檢者進行研究也得出了上述類似的結果。但是,關于采血部位不同、乳糜血樣本的相關系統性研究國內外均較少見文獻報道。
本研究主要以在我院接受生化項目檢驗的500 例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系統、科學地分析了不同血液樣本類型對生化項目檢驗結果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與血清組對比,添加4 種不同抗凝劑的血漿組常規生化項目檢驗結果差異顯著,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同側采血與異側采血的鈉、鉀、氯、葡萄糖、肌酸、Cr 生化檢驗結果差異顯著,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溶血標本與非溶血正常標本比較,TBIL、GLU、BUN、ALT4 項生化檢驗結果差異顯著(P<0·05),其中TBIL、BUN、ALT 均顯著升高,GLU 顯著降低;乳糜血標本與非溶血正常標本比較,TBIL、GLU、ALT 3 項生化檢驗結果均顯著升高(P<0·05),BUN 無明顯差異(P>0·05);與溶血標本比較,乳糜血標本的TBIL、GLU、BUN、ALT檢驗結果變化率更顯著。分析原因可能是,在溶血標本中,TBIL 升高是由于血紅蛋白在測定波長處導致其值偏大;BUN 升高是由于溶血情況下,分光光度計藍色光譜的光度部分增高;ALT 升高是由于紅細胞(RBC)中的ALT 活性較血清中高出好多倍,溶血情況下RBC 中的ALT 便可釋放進入血液中;GLU 降低是由于溶血情況下,RBC 在血清中相對溶解增大,導致GLU 相對降低。在乳糜血標本中,TBIL 升高是由于受到血脂的影響,且乳糜血中存在的有色物質也會干擾檢驗結果;ALT 升高幅度較大主要是因為反應試劑可與乳糜微粒結合,從而無法正確測試出來;GLU 升高是因為乳糜顆粒在比色皿中會引起誤差,并且也會有部分乳糜顆粒與反應試劑競爭結合;BUN 變化不明顯,其原因可能是高血脂對于BUN 沒有較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不同血液樣本類型對生化項目檢驗結果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臨床應重視這些影響因素,盡量減小其對檢驗結果造成的干擾,確保血生化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本研究為保證今后血液生化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及規范臨床檢驗標準提供了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