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心怡 徐明霞 朱玉姣 林蓓蓓 劉靜潔



Effects of targeted oxygen therapy on pulmonary function,exercis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able COPD patients
JIANG Xinyi,XU Mingxia,ZHU Yujiao,LIN Beibei,LIU JingjieWujin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Jiangsu University,The Wujin Clinical College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3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Jingjie,E-mail:1764389828@qq.com
Keywords target oxygen therapy;stable period of COPD;lung function;sports ability;quality of life;nursing
摘要 目的:探索目標氧療與常規氧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穩定期病人肺功能、運動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COPD穩定期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氧療,試驗組給予目標氧療,比較兩組病人的肺功能、運動能力及生活質量。結果:干預后,試驗組肺活量(VC)、1秒用力呼吸容積(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最大呼氣峰流速占預計值的百分比(PEFpred%)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上肢部分(FMA-UE)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COPD穩定期病人應用目標氧療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肺功能水平,提升其運動能力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 目標氧療;COPD穩定期;肺功能;運動能力;生活質量;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02.031
COPD作為現階段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之一,其在全球范圍內約有3.84億例病人,且COPD已成死亡率居世界第4位的疾?。?]。COPD病人在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常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等,故未能引起大多數病人及其家屬的重視,隨著病情進展,病人將表現出更為顯著的呼吸困難,肺功能惡化,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2]?,F階段針對COPD病人的治療多以藥物、氧療、肺康復等手段為主,并勸導病人戒煙,但在此過程中病人的治療效果常常不佳,且無法控制其病情進展,因此,COPD已成為重點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3]。病人在長時間的藥物治療下,其機體多出現依賴性,部分身體機能受損,致使病人的治療自信心降低。氧療能糾正病人的動脈血氧分壓,改善病人的缺氧癥狀,但氧療在我國的發展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致使氧療未得到推廣[4]。目標氧療則是結合病人的病情發展情況,為病人制定適宜的、個性化的氧療及護理方案。我國關于目標氧療的文獻鮮有報道[5-6]。本研究旨在比較目標氧療與常規氧療對COPD穩定期病人肺功能、運動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COPD穩定期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具體分組方法為:將所有病人進行隨機編碼,編碼為1~90,將所有數據錄入電腦,之后采用電腦進行隨機抽取分組,將病人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45例。納入標準:1)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訂版)》[7]中的診斷標準進行確診;2)年齡≥60歲;3)病人臨床資料、既往病史清晰,具有自主交流能力;4)病人對本研究所應用的護理方法無異議;5)病人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表示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病人存在嚴重的肝、腎衰竭或合并其他嚴重基礎性疾病;2)有精神類疾?。?)病人對于本研究所應用的護理方法不予配合;4)病人治療依從性及溝通能力差;5)病人病歷資料不全。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病程、體質指數(BMI)、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pred)、是否吸煙、病情程度、治療時長、用藥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氧療。對病人進行雙側鼻導管吸氧,氧流量為1~2 L/min,氧濃度控制在30%以內,吸氧時間>15 h,直至病人的血氧飽和度>90%[6]。出院后定期隨訪。
1.2.2 試驗組
給予目標氧療。對病人進行雙側鼻導管吸氧,每間隔1 h采用血氧飽和度監測儀監測血氧飽和度情況,根據監測結果調節吸氧流量及吸氧濃度,直至病人的血氧飽和度控制在90%~93%;病人在運動、夜間持續吸氧。
1.2.2.1 呼吸功能訓練
1)腹式呼吸:指導病人將手放置于上腹部,在吸氣時將腹部隆起,手隨腹部起伏而抬起,在呼氣時指導病人將腹部收縮,且手向胸背方向施壓,協助膈肌進行恢復。2)縮唇呼吸:指導病人用鼻吸氣,待稍微屏氣后緩慢縮唇,之后由口中呼出,即病人口唇呈口哨狀,盡可能延長其呼氣時間,且盡可能多呼出氣體,控制其吸氣、呼氣的時間比為1∶2。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的練習時間為5 min,早中晚各進行1次;結合病人病情進展情況,指導其以適宜的體位進行訓練。期間護士應密切監測病人呼吸情況,以防出現過度通氣等情況。
1.2.2.2 呼吸操
指導病人將雙手舉起并吸氣,放下雙手后呼氣,將雙手平舉并吸氣,下滑雙手后呼氣,雙臂擴胸并震蕩吸氣,之后舒展雙臂并呼氣,雙臂抱頭并吸氣,旋轉身體后呼氣,以站立位上舉雙臂并吸氣,蹲下后呼氣,之后以腹式呼吸將機體調整至平靜狀態。每天上午、下午各進行1次。
1.2.2.3 肢體訓練
指導病人進行上肢繞圈訓練,1次30圈,持續5 min,結合病人的恢復情況,為其逐漸增大運動量;指導病人家屬陪伴病人共同步行,每天20~30 min。
1.2.2.4 營養干預
結合病人的飲食習慣,對病人的食物營養、熱能、運動量等予以計算,為病人合理搭配飲食,指導其進食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并鼓勵病人多飲水,補充膳食纖維。鼓勵病人少食多餐,為其每日適當補充電解質,以維持電解質平衡。向病人家屬宣教出現胸悶、氣促的處理方式。
1.2.2.5 心理護理及行為干預
該類病人在患病期間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且常對自身的恢復情況出現擔憂情緒,由此可能對康復訓練的有效性產生疑惑。應及時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針對病人的心理疑惑進行心理狀況評估,定期組織病人進行一對一談話,增進與病人的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其介紹以往成功康復的病例,增進病人的康復自信心。以轉移注意力法、深呼吸法、放松療法、輕音樂等方式為病人改善其心理狀態,使病人保持相對愉悅的心情,促進其遵醫行為養成。鼓勵病人家屬密切注意病人的情緒波動,結合病人家屬對于病人個性的了解,對病人進行輔助干預,為其樹立康復自信心。出院后,電話或微信指導病人繼續鍛煉,囑病人定期來院復查。
1.3 評價指標
1.3.1 肺功能
護士分別在病人入組時及干預1個月后采用Master Scope肺功能檢測系統(德國Jaegger提供)及Cabmanger 4.0分析軟件對病人的肺功能進行測定,測定其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1秒用力呼吸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以及呼氣峰流速占預計值百分比(PEFpred%)。
1.3.2 運動能力
護士分別在病人入組時及干預1個月后采用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上肢部分(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Extremity Section,FMA-UE)[8]對病人的肢體運動功能進行評價,FMA-UE包括是否存在反射、屈肌與伸肌協同運動、分離活動、反射活動等9個維度,共33個條目,采用3級評分方式評分,每個條目為0~2分。病人得分越高,其肢體運動功能越好。
1.3.3 生活質量
采用健康調查簡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9]對病人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SF-36包括生理功能、生活活力、身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社交功能、情緒健康、角色功能(身體)和角色功能(情感),每個維度的分數換算為百分制,各維度得分為0~100分。維度得分越高,表示病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資料轉換為正態分布資料后進行統計學分析。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肺功能(見表2)
2.2 生活質量(見表3)
2.3 運動能力(見表4)
3 討論
COPD作為現階段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引起的疾病負擔將逐漸加重。家庭氧療作為穩定期COPD的常規治療手段,其能夠改善病人的缺氧癥狀,提升病人的睡眠質量,延緩其疾病進程。常規的臨床治療雖能夠緩解病人的病情,但COPD病人仍存在呼吸困難癥狀,由此導致醫療資源開支較大,無法有效控制其疾病發展。有研究表明,家庭氧療能夠延長COPD合并低氧血癥病人的臨床生存期,改善病人的肺泡氧分壓及生活質量[10]。長期家庭氧療在實際應用時需病人每日完成15 h以上的吸氧時長,但仍無法獲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多數是病人吸氧方案不同所導致[11]。不同吸氧濃度、吸氧時間、吸氧裝置、吸氧方式將影響其療效與預后。COPD穩定期病人通常具有缺氧癥狀重、輕微活動后即呼吸困難等表現,常規的臨床治療無法改善其肺功能及預后。相關研究表明,長期家庭氧療是治療COPD穩定期病人的有效方式[12]。如何掌握長期家庭氧療的時機,則需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方案,為病人提供目標氧療,最大限度提升病人生活質量。
3.1 目標氧療對COPD穩定期病人肺功能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VC、FEV1、FEV1/FVC及PEFpre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VC、FEV1、FEV1/FVC及PEFpred%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目標氧療能有效改善COPD病人的肺功能。目標氧療使病人的氧療時間得以細化,配合各項護理可促使各項肺功能指標提升,改善護理質量;且為病人設定個性化的氧療方案后,即可為病人合理利用資源,促使病人被破壞的肺組織、結構、功能恢復,減輕肺部血管阻力、降低氣道炎癥表現及缺氧對于臟器的損害;結合呼吸、肢體、營養等護理方案,促使病人的病情得以改善,這與談定玉等[13]研究結果相類似,故試驗組病人表現出更為良好的肺功能水平。
3.2 目標氧療對COPD穩定期病人運動能力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FMA-U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FMA-UE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目標氧療能有效改善COPD病人的運動能力。在目標氧療的治療下,醫護人員可有效監測病人的呼吸頻率,謹防病人出現氧氣輸入過量情況,病人的肺泡氧分壓得以提升,其出現氣管痙攣的概率降低,運動時的無氧代謝情況減少,由此促進病人的運動機能恢復,這與鄭麗君等[14]的研究結果類似,故試驗組表現出更為良好的運動能力。
3.3 目標氧療對COPD穩定期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目標氧療能夠有效改善COPD病人的生活質量。首先,在目標氧療的治療下,病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及其家屬的照護能力得以充分發揮,結合肢體功能訓練、心理護理、營養干預等手段可有效提升病人的醫療資源利用率。其次,指導病人進行呼吸操、肢體訓練等,并針對病人進行營養改善,尊重病人意愿,滿足其需求,從而有效保證了目標氧療的靈活性和創新性。再次,由醫師與護士雙方聯動,加之聯合病人及家屬共同協作,可以有效督導病人健康行為,從而提高了病人的治療依從性水平。病人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干預后,其對于護理不再排斥,并表現出更多的理解,故病人的認知水平得以提升,這與田景霞等[15]研究結果類似,故試驗組表現出更為良好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應用目標氧療對COPD穩定期病人進行針對性干預,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肺功能水平,提升其運動能力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陶國芳,鮑楊娟,楊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療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7):983-990.
[2]王運,趙沖,翟展藝,等.肺康復療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運動和呼吸功能的臨床研究[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21,43(2):139-143.
[3]馬靜巖,王利芳,王啟.基于認知目標執行理念的干預策略在COPD康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4):3300-3305.
[4]凌冰玉,徐艷,李玉潔,等.經鼻高流量氧療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進展[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0,29(4):617-621.
[5]崔嬿嬿,王曉東,崔凌涵.家庭養療分級管理模式在老年COPD院外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28):3588-3592.
[6]許文英,時國朝.經鼻高流量氧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癥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9,18(12):1186-1189.
[7]蔡柏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訂版)解讀[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4):249-256.
[8]陳瑞英,馬小花,孫婷,等.短期強化肺康復訓練對OSA-COPD共存患者呼吸、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9,41(5):353-358.
[9]劉景剛,楊圣強,袁繼印,等.經鼻高流量氧療序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9,28(4):459-462.
[10]劉華,周小蘭,宋梅,等.動機訪談式健康教育對社區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和肺功能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8,37(10):1129-1133.
[11]雷震,林榮,孫傳忠,等.肺康復治療輔以情緒管理對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狀態、肺功能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8,16(10):1769-1772.
[12]張敏達,謝林花,朱冬梅.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在COPD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1):1335-1338.
[13]談定玉,凌冰玉,孫家艷,等.經鼻高流量氧療與無創正壓通氣比較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中度呼吸衰竭的觀察性隊列研究[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8,27(4):361-366.
[14]鄭麗君,賈婉茹,陳瓊.老年COPD穩定期患者家庭氧療分級管理的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10):1241-1246.
[15]田景霞,許愛國,張偉華,等.肺康復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20,42(1):84-85.
(收稿日期:2023-03-03;修回日期:2024-01-02)
(本文編輯賈小越)
作者簡介 蔣心怡,護師,本科
*通訊作者 劉靜潔,E-mail:1764389828@qq.com
引用信息 蔣心怡,徐明霞,朱玉姣,等.目標氧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病人肺功能、運動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循證護理,2024,10(2):35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