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萌
摘? ?要:研究生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期,資助工作作為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一環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國家采取多種措施確保研究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但是在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資助過程中還存在針對性不夠、經費投入有限、隊伍不健全、缺乏長效跟蹤與評估機制、資助育人效果有待提高等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更是對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資助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挑戰。以立德樹人為出發點,結合高校資助工作的實際,可以采用健全管理機構、拓寬資金渠道、實行分類資助、實施動態管理、增強育人實效等措施,有效推進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資助工作。
關鍵詞: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資助工作;推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03-0141-03
一、研究背景
我國已成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研究生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期,培養機制改革不斷深入,招生規模持續擴大,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創新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資助工作作為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一環,在助推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無論是資助政策還是資助標準都在不斷調整,讓更多的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獲得了資助,緩解了經濟壓力,確保他們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然而,國家針對學生的資助體系主要以本、專科生為主,且高校在制定學生資助幫扶措施時也是把重點放在本科生身上,沒有充分考慮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設立符合研究生需求的資助幫扶措施。再加上資助體系中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本就十分有限,對家庭經濟困難的研究生而言更是難以得到有效資助。做好高校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資助工作是堅持以人為本、優化教育結構、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因此,要深入研究新形勢下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資助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來推進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資助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
高校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們相對來說更加獨立,思想更加成熟,社會化程度更高,個性化發展需求也更為旺盛,再加上他們所處的年齡階段,會面臨來自學業、工作、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除了要面對上述挑戰之外,還需要額外承受生活和外界高期望的壓力。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沖擊,對研究生的學業、生活、就業等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而言,除經濟壓力倍增外,還面臨著學業困難、就業壓力、心理焦慮等多方面問題,這也給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資助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挑戰。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軍委、財政部2020年9月發布的《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從完善資助投入格局、動態調整資助標準、適時調整貸款標準等方面來落實國家的各項資助政策,完善研究生資助體系,為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支持。但是新形勢下,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資助工作仍然難以滿足實際需要。
(一)資助政策單一,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多元需求
目前,高校研究生資助體系中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幫扶主要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按月領取國家助學金,參加研究生“三助”獲得津貼、申請臨時困難補助等形式,資助方式相對單一,資助標準具有同一性,體現不出“以人為本,因人而異”的理念。研究生家庭經濟困難的原因是多樣化的,不同原因造成的貧困其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持續時間也不一致。在實際資助過程中未進行嚴格區分,缺乏一定的針對性,難以滿足學生的多元需求,不能較好地解決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面臨的實際問題。
(二)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經費投入有限,資助力度不夠
高校研究生資助資金主要依靠國家的財政撥款,從培養單位事業收入中提取支出資助資金有限,從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獲得的捐贈比較少。近年來,雖然國家在加大研究生的資助力度,但由于資助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對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資助重視不夠、經費投入有限等各方面因素,無法像本科生那樣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實現廣覆蓋。在實際評定過程中,由于申請條件、名額等的限制,再加上資助經費有限,很難對家庭經濟困難的研究生做到應助盡助。
(三)缺乏統籌性,資助隊伍不健全,難以滿足專業化需求
部分高校研究生資助工作統籌性不夠,存在多個部門共同負責研究生資助項目的問題,如助學金由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獎學金、臨時困難補助又由研究生工作部等其他部門負責。資助項目劃分在不同的部門會存在資助項目重復覆蓋、漏覆蓋等情況,再加上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不及時、不暢通也會導致資助效率低,難以及時了解并解決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實際需要。此外,研究生資助工作需要強大的隊伍保障,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資助工作由專兼職輔導員及學生干部來完成,他們絕大部分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對資助政策的理解不夠透徹,導致政策未能抓實抓細抓落地,難以滿足專業化的要求。
(四)精準摸排有待加強,缺乏長效跟蹤與評估機制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認定主要源于學生自主申報,目前還處在“一次性評估”階段。一些突發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會給研究生的學習、生活等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有的資助管理系統很難對這些變化進行實時追蹤。追蹤不及時、摸排不夠精準將直接影響資助的精準度。高校在開展研究生資助工作時很多是重前期、輕后期,在資助資金發放之后,沒有對資金的使用情況、育人效果進行追蹤與評估,導致資助工作缺乏系統性、連續性,無法精準掌握資助工作的效果。
三、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資助工作的推進策略
(一)加強頂層設計,健全管理機構,完善資助管理制度
1.健全管理機構,實現研究生資助管理工作的專業化
面對研究生多樣化的發展需求,為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資助工作,研究生的資助工作應該從本科生工作系統中分離出來,建立研究生資助管理的專門機構或者將研究生資助工作統歸到一個部門管理。同時,要建立一支以輔導員為主體的研究生資助工作隊伍,通過專業培訓、理論研究、實操訓練等提高研究生資助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育人水平,使研究生資助工作朝著更加專業化、規范化、系統化方向發展。
2.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資助管理制度
一是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在確保研究生公平享有“獎、助、勤、貸、補”相關資助政策的基礎上,建立獨立的、符合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特點的評審和資助體系。二是改革完善研究生資助體系,研究生資助體系的構建既要做到資助標準適時動態調整、激勵保障并舉,又要將立德樹人作為研究生資助工作的根本任務,融入資助工作全過程,充分發揮資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二)拓寬資金渠道,加大資助力度,健全多元資助體系
1.拓寬資金渠道,吸引更多力量加入
研究生的資助除了依靠財政撥款外,還要依照“政府主導、學校統籌、多方參與、面向社會”的原則,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鼓勵企業、科研院所、社會團體、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優秀校友等向學校進行直接捐贈或設立各種研究生獎助學金,從學業、科研、創新創業等方面對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進行資助。同時,加大與企業、科研院所等用人單位的聯合培養制度,將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資助工作與人才培養相結合。
2.加大資助力度,切實解決實際問題
高校作為研究生的直接培養單位要統籌好資助資金,通過擴大資助范圍、增加資助力度等方式來切實解決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面臨的問題。一是擴大資助范圍,從經濟方面的資助擴展到學業、科研、培訓、實習、創業等方面資助,提升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綜合實力及社會競爭力;二是加大資助力度,整合學校提取的部分學費、社會力量的資助經費,通過設立專項資助金等形式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資助力度;三是充分利用好研究生“三助”,提供針對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三助崗位,適當提高“三助”薪酬額度,使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在提升科研能力、鍛煉工作能力的同時,也能獲得報酬緩解經濟方面的壓力。
(三)關注學生需求,進行分類資助,提升資助管理精度
1.體現“差異性”,以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
在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資助過程中需摒棄“大鍋飯”思想,要根據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制定出具有差異性的資助幫扶措施。在資助標準方面,要綜合考慮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其家庭貧困的原因、貧困的持續時間、貧困的影響程度等因素,設置不同的資助額度。在資助項目方面,要進一步進行劃分,除了生活費及學費資助項目外,還可提供學業資助、科研資助、就業實踐資助、出國交流資助等適合研究生特點和需求的資助項目,建立起有針對性、差異性、多樣性的資助體系。
2.注重“實用性”,以提升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
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資助既要重視保障型資助,又要推進發展型資助,通過設立不同的資助項目讓受助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受資助過程中能夠自立自強、實現自我改變和提升。通過設立英語培訓、專業課及科研能力提升培訓等學業資助項目,提升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學習和科研能力;通過設立技能培訓、提供就業創業實踐機會等就業實踐項目,提升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就業能力;通過設立國際性學術交流項目、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比賽等競爭性資助項目,開拓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學習視野,提高綜合素質。
(四)實施動態管理,建立反饋機制,強化資助實施效果
1.借助大數據技術,搭建動態信息管理系統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資助工作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來進行精準認定、實時更新、動態管理、反饋評估等。首先,建立數據庫并實施動態管理。從研究生新生入學開始就對學生的個人基本情況、家庭經濟狀況等信息進行采集,形成完善的數據資料。同時,建立信息跟蹤機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實時動態化管理,搭建動態信息管理系統,根據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經濟狀況轉變情況適時調整資助力度。其次,建設信息一體化協同機制,使開展研究生相關業務的招生、培養、管理、資助、心理、就業等多部門可以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在經濟資助、思想價值引領、心理健康輔導、就業指導等環節協同作戰,借助大數據技術實現精準畫像,精準資助。
2.建立長效評估追蹤機制,實現幫扶成效精準
建立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長效評估追蹤機制,針對受資助學生建立“一人一檔”,精準掌握學生的個人基本情況、科研狀況、家庭經濟狀況等信息及需求,并對這些信息及需求進行實時動態化管理,確保資助對象的精準性,提高資助工作的效率。有效追蹤和掌握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在受到資助后的狀況,從資助資金的使用情況,受資助后的生活、學習狀況,個人的能力提升和成長狀況等方面進行資助效果評估,根據評估效果及時調整資助金額和資助項目,確保資助效能的最大化。
(五)堅持以人為本,做好協同推進,增強資助育人實效
1.以人為本,協同推進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高校研究生資助工作的實際,切實做好符合研究生特點和發展需求的資助工作,協調推進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通過精準資助來滿足不同個體的實際需求,提升資助工作的效率,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研究生解除后顧之憂,助其追求更高層次的人生目標;通過資助育人對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進行價值引領,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誠信、勵志、感恩等教育中不斷提升受助學生的知恩感恩意識、家國情懷,積極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用所學回饋社會。
2.注重人文關懷,增強資助育人實效
一是深入開展誠信、感恩、勵志等教育,培養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報效祖國的感恩意識。通過資助育人引導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眼前的困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把在校期間受到的資助化為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的動力,腳踏實地、銳意進取。二是著力構建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機預防體系,建立心理檔案,提供多元化的心理咨詢服務,加強不同層面的心理輔導,增強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三是充分發揮導師的作用,完善導師資助制度,加強導師對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生活、學習、思想、心理等各個方面的關心與幫助。四是提升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的自助能力,鼓勵學有余力的研究生參與研究生“三助”、志愿服務等校內外實踐活動,努力提升其社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李國平,陳巧巧.高校貧困研究生資助育人工作的實踐與反思[J].教育觀察,2019,8(7):52-53,80.
[2]? ?羅宏偉,張晨.高校研究生資助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11):69-72.
[3]? ?蔣研川,張燕,楊利華.大數據視域下研究生精準資助工作實效的提升路徑[J].高校輔導員學刊,2020,12(3):71-74.
[4]? ?張穎,孫鶴,盧錚松,等.高校研究生生態化資助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8(1):40-44.
[5]? ?王訓兵.研究生多元化發展型資助體系構建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99-100.
[6]? ?周賽君.新時代研究生資助工作特點、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21(12):118-123.
[7]? ?周賽君.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研究生資助工作應對策略研究[J].成才與就業,2021(S1):66-70.
[8]? ?王雨婷.大數據視域下研究生精準資助工作實效的提升路徑[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98-101.
[9]? ?盧東兵.高校研究生資助困境與解決對策[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6(2):118-120.
[10]? ?李澤芳,姚飛.完善研究生獎助體系的探索與思考:以清華大學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0(10):28-33.
[責任編輯? ?立?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