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嵩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小型水庫在農業灌溉、防洪抗災、城市供水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和自然環境的影響,許多小型水庫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和病險問題,這對水庫的正常運行和周邊生態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對小型水庫進行除險加固成為當務之急。本文通過對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旨在為我國小型水庫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確保水庫的正常運行,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問題
小型水庫在我國水利工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承擔著防洪、灌溉、供水等多重任務。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和自然條件影響,許多小型水庫存在安全隱患,除險加固工作尤為重要。本文從實際出發,探討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為我國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作提供理論支持。
1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設計不合理
在我國,小型水庫在農業灌溉、防洪、旅游和養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然而,由于部分小型水庫建設時期較早,設計標準較低,加之長期運行導致磨損嚴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設計不合理是導致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早期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經驗和專業知識,部分小型水庫的設計不符合規范,例如,大壩、溢洪道和放水設施等建筑物結構不合理,導致滲漏、穩定性差等問題。此外,由于設計時對地形、地質、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分析不夠充分,水庫的選址和布局也存在一定問題,例如,壩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積不足,河道加權平均比降過大等。小型水庫在除險加固過程中,部分設計方案未能充分考慮原有建筑物的特點和周邊環境,導致加固措施不合理。
1.2 施工質量不合格
(1)混凝土質量問題。混凝土是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水庫工程的整體質量和安全。混凝土質量問題主要包括水泥用量不足、拌合不均、澆筑不當等,這些問題會導致混凝土強度不足,嚴重影響工程穩定性。
(2)土壩裂縫。土壩裂縫是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常見的問題。裂縫的出現表明壩體內部結構不穩定,可能導致壩體滑動、滲漏等安全隱患。裂縫產生的原因可能包括設計不合理、施工不當、壩體材料劣化等。
(3)壩基滲漏。壩基滲漏會影響水庫的蓄水功能,甚至可能導致壩體穩定性問題。滲漏產生的原因可能包括壩基處理不徹底、防滲措施不到位等。
(4)壩頭繞滲。壩頭繞滲是指水從壩體側面或底部繞過,造成壩體穩定性降低、庫容減小等問題。原因可能為施工過程中防滲措施不到位、壩體材料不合格等。
(5)土壩滑坡。土壩滑坡是由于壩體內部結構不穩定,導致壩體整體或部分向下滑動的現象。滑坡原因可能包括設計缺陷、施工質量問題、壩體材料劣化等。
(6)白蟻滋生。白蟻對水庫大壩具有很強的破壞性,會導致壩體結構松散、強度降低。白蟻滋生的原因可能為施工過程中防蟻措施不到位、壩體材料中含有白蟻喜歡的物質等。
1.3 管理體制不健全
管理體制不健全是導致小型水庫存在安全隱患、設施老化、運行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2]。
(1)管理職責劃分不清。在一些地區,小型水庫的管理職責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如水利、農業、環保等,導致責任不清、協調不力、工作效率低下。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的推進。
(2)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小型水庫的管理制度建設滯后,缺乏科學合理的運行維護機制。有的水庫甚至沒有制定明確的管理制度,使得水庫運行維護缺乏規范指導,難以保證水庫的安全運行。
(3)管理經費不足。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現實情況是,許多水庫的管理經費嚴重不足,導致水庫維護保養不到位,安全隱患得不到及時排查和整改。
(4)人才隊伍匱乏。小型水庫管理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缺乏專業技能和經驗,難以應對突發狀況。同時,人員流動性大,培訓和選拔機制不健全,使得水庫管理水平難以提高。
1.4 資金投入不足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需要大量資金,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部分地區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工程質量、進度受到影響[3]。目前,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的融資渠道相對有限,主要依賴國家財政投入和地方政府債券,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還有部分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項目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監管不到位、浪費現象,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此外,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完成后,部分項目由于資金不足,導致后期維護管理跟不上,影響水庫使用壽命和效益。
1.5 監測設施不完善
在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中,監測設施不完善是一個突出問題,可能導致水庫運行風險加大[4]。
(1)監測設備老化。部分小型水庫的監測設備使用年限較長,設備性能下降,監測數據準確性不高,難以及時發現和預警水庫安全隱患。
(2)監測項目不全?,F有監測設施往往僅關注水位、流量等基本參數,而對水庫大壩的地質條件、滲流、結構安全等關鍵指標監測不足,導致難以全面評估水庫運行狀況。
(3)監測手段單一。傳統監測手段以人工巡檢為主,監測頻率較低,且受天氣、人為等因素影響較大,難以滿足實時監測需求。
(4)信息傳輸不暢。部分小型水庫監測設施的信息傳輸渠道不暢通,導致監測數據無法實時傳送至相關部門,影響險情預警和應急處置。
2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問題的解決策略
2.1 優化設計方案
(1)土壩裂縫處理。針對裂縫問題,可采用開挖回填、灌漿加固等方法。對于非滑動性裂縫,可將裂縫周圍的土壤挖出,回填優質土料,并搗實[5]。對于重要的小型水庫,可挖槽至裂縫深度以下,進行灌漿加固。
(2)頂基滲漏處理。頂基滲漏處理可采用鋪砌防滲層、增設排水設施等方法。對于滲透嚴重的地方,可采用高壓噴射灌漿技術進行防滲處理。
(3)壩體滲漏處理。針對壩體滲漏問題,可采用帷幕灌漿、劈裂灌漿等方法。同時,加強監測設施,及時發現并處理滲漏問題。
(4)壩頭繞滲處理。壩頭繞滲處理可采用增設反濾層、加大排水溝尺寸等方法。此外,對壩頭進行加固,提高其抗滲能力。
(5)土壩滑坡處理。針對土壩滑坡問題,可采用預壓加固、錨固等措施。同時,加強監測,及時發現滑坡跡象,采取相應措施。
(6)白蟻滋生處理。白蟻滋生處理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方法。同時,加強監測,及時掌握白蟻活動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
2.2 提高施工質量
(1)嚴格招投標制度。招投標制度是確保施工單位素質和施工質量的基礎。要加強對招投標過程的監管,確保招標的公開、公平、公正,選拔具有良好資質和豐富經驗的施工單位承擔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2)加強施工隊伍培訓。施工隊伍的技能和素質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要加強施工隊伍的培訓,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確保施工過程中各項操作規范、安全。
(3)嚴格執行施工標準。嚴格執行國家和行業的施工標準,確保施工過程中遵循相關規范要求,從源頭上把控工程質量。
(4)強化施工現場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巡查和監督,確保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5)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同時,注重技術創新,針對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的實際情況,研發和推廣適用、經濟的加固技術。
(6)加強材料設備質量控制。對施工所需的原材料、設備等進行嚴格質量檢驗,確保其質量達到相關標準。加強對材料供應商的監管,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關系,確保材料質量可靠。
(7)建立健全質量檢測體系。建立健全質量檢測體系,對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節點和完工后的工程質量進行全面檢測,及時發現并整改問題,確保工程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2.3 完善管理體制
通過完善管理體制,強化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水庫的安全運行水平,保障水庫效益的發揮,為我國農業生產和民生提供有力支持。
(1)明確管理責任主體。落實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管理責任,明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職責,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2)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的相關法律法規,為工程建設提供法制保障。
(3)加強規劃設計。在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前期,充分論證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好規劃設計工作,確保工程質量。
(4)優化資金投入。政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確保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建設資金充足,同時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工程建設。
2.4 增加資金投入
增加資金投入是解決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問題的關鍵,通過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完善融資渠道、加強資金監管、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等措施,為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提供有力保障,確保水庫安全運行,造福人民群眾。
(1)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政府在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中扮演主導角色。一方面,應將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納入國家基建投資范疇,設立專項資金,確保資金充足。另一方面,要完善投資政策,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參與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
(2)完善融資渠道。除政府投資外,還需拓展其他融資渠道。例如,發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專項債券,為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創新金融產品,引導金融機構參與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探索PPP(公私合營)模式,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
(3)加強資金監管。為確保資金投入真正發揮作用,需加強對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資金的監管。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明確資金使用范圍、撥付程序和監督機制,確保資金專款專用,防止擠占、挪用等現象發生。同時,加大審計力度,對違規操作進行嚴懲。
(4)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為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應優化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建設方案,充分考慮地形、地質、氣候等因素,選擇適用的除險加固技術。此外,要加強項目組織實施,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建設成本。通過科學規劃和精細化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5)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激發社會力量參與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的積極性,可以通過公益捐贈、志愿服務等方式,引導公眾關注和支持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事業。同時,政府可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如稅收優惠、榮譽稱號等,以鼓勵企業和社會團體投入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
2.5 建立健全監測設施
通過建立健全監測設施,可以實時掌握水庫運行狀況,及時發現潛在安全隱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監測設施可以對水庫大壩、溢洪道、輸水洞等重要設施進行監測,有效預防事故發生,確保水庫運行安全。監測數據可以為水庫調度提供科學依據,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監測設施可實時傳輸事故現場信息,為應急預案的快速啟動和實施提供有力支持。具體如下:
(1)完善監測設施布局。根據小型水庫的特點和風險因素,合理規劃監測設施布局,確保關鍵設施得到有效監測。(2)提高監測設備性能。選用高性能、可靠的監測設備,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3)建立健全數據傳輸和信息共享機制。整合各類監測數據,實現數據實時傳輸、信息共享,提高預警響應速度。(4)加強監測設施維護和管理。制定完善的維護管理制度,確保監測設施正常運行。(5)培養專業監測隊伍。加強監測人員培訓,提高監測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應急處理能力。
3 結語
本文針對我國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中的問題,從設計、施工、管理、資金和監測等方面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只有全面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確保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的質量和安全。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對我國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雁輝.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施工監理及質量控制分析[J].水利技術監督,2023(11):15-18.
[2] 唐剛.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J].低碳世界,2023,13(11):76-78.
[3] 林杰雄.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技術研究——以萬馬坪水庫為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3(30):196-198.
[4] 馬丹榮,梁炎.埡塘水庫除險加固設計[J].紅水河,2023,42(5):61-65.
[5] 趙雯雯.蒙陰縣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方案優化分析[J].山東水利,2023(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