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曉燕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一書,涵蓋了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法規政策、質量控制和風險評估等知識。該書主要分為9章,第1~4章介紹了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的背景和重要性,也對食品治理與安全管理的體系框架、要素、認證流程及運行監督方式進行了詳細說明。第5、6章介紹了食品質量控制和檢測的方法和技術,包括食品質量控制的原則和程序、食品質量指標的確定和檢測方法、食品質量檢測設備和技術的應用等。第7章介紹了食品安全監督和檢驗的體系和機制,包括食品監督的組織和職責、食品安全檢驗的方法和標準、食品安全監督與檢驗的法律法規等。第8、9章通過一些實際的食品安全案例,對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案例分析和研討,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
(1) 加強高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首先,加強對食品供應商的審查和管理。建立供應商資質認證制度,監督供應商的食品生產、儲存和配送環節,確保供應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提供優質的食品原材料。其次,完善高校餐飲企業的管理體系。引入現代化管理方法,強化食品安全責任落實,明確管理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同時,建立食品安全培訓機制,加強員工的食品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培養,確保從業人員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最后,加強高校餐飲食品監測。高校應當設立專門的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組建專業監測團隊,負責監測高校餐飲服務的食品安全情況。并且該團隊需要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及時、準確地監測和評估食品的安全性。同時,高校還應當制定嚴格的食品安全監測指標和標準,這些指標和標準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并能夠滿足學生對食品安全的需求。

(2) 加強高校餐飲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首先,可以邀請專業機構或相關部門的專家進行培訓,向餐廚人員傳授食品安全知識、食品處理和儲存技巧等。培訓內容可以包括食品安全法規、食品衛生與危害因素、食品儲存與保鮮方法等,以及對常見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同時,還可以組織實地考察,參觀先進的餐飲企業,學習其先進的食品安全管理經驗,提高餐廚人員的工作水平和質量意識。其次,高校可以舉辦食品安全知識競賽、食品安全問題解決方案比賽等,通過參與活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關注度。同時,高校餐廳也可以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點和需求,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宣傳教育活動。最后,建立食品安全投訴和舉報機制。為廣大師生提供便捷的投訴和舉報渠道,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和管理,共同維護高校餐飲安全。
(3) 加強高校餐飲道德倫理建設。高校餐飲安全問題涉及師生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因此,要從道德倫理的角度引導和約束師生的行為。首先,加強食品安全道德教育。通過開展主題班會、講座等形式,向師生宣傳食品安全的道德觀念和倫理要求,培養他們尊重生命、愛護自己和他人的意識。其次,建立食品安全志愿服務隊伍。組織學生參與食堂的安全檢查、食品抽檢等志愿服務活動,有助于引導學生加強對高校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使命感。最后,開展食品安全公益活動。組織學生參與食品安全宣傳活動、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等公益活動,推動食品安全文化在校園中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