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則亞·肉孜阿布杜拉 尹雨欣
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我黨當前工作的重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如何推動高質量現代化是當前新疆建設的重點任務,本文以共同富裕和高質量現代化為切入點,厘清二者之間的關系,闡明了當前新疆高質量現代化存在著人才吸引力不足,產業結構不協調,地區優勢不突出,基礎設施不完善,文化特色不突出等問題,提出了注重質量,重視創新等解決措施,推動新疆高質量現代化。
關鍵詞: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新疆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03
隨著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全國各地的經濟環境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像新疆這樣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其變化是翻天覆地的。但現今要使新疆地區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從注重高速發展轉變為注重高質量發展。推動新疆地區高質量發展,對于全疆凝心聚力、奮發有為、推動新疆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1?共同富裕與高質量現代化概述
共同富裕和高質量現代化是相互關聯的概念,共同富裕是對整個社會而言,而高質量現代化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手段和目標之一。在共同富裕視閾下,新疆高質量現代化面臨的挑戰與路徑選擇可以通過產業結構升級、教育和人才培養、區域協調發展、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來實現,但具體的過渡策略需要根據新疆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調整和制定。
1.1?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指在一個社會中,通過公平正義的方式,讓所有人都能夠享受到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成果。它強調的不僅僅是追求經濟增長,而是關注收入分配公平、貧富差距縮小、社會福利提高等目標。
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政府、企業和全社會共同努力。同時,共同富裕也需要平衡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之間的關系,注重可持續發展,使每個人都能夠分享到發展成果,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1.2?高質量現代化
高質量現代化是指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注重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為核心目標,推動經濟、社會、環境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中國高質量現代化是指實現經濟的協調、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是一個綜合性的發展理念,要求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注重質量、效益、可持續性和民生改善,以實現可持續、穩定和包容性的發展。
2?共同富裕視閾下新疆高質量現代化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正處于新疆高質量現代化的重要時期,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如何推動新疆的高質量現代化是擺在新疆人民面前的首要挑戰,新疆作為共同富裕的重點關注區域,在發展方面享受著各方面的優惠政策的同時,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對所存在的問題更深入分析,有助于推動新疆高質量現代化工作順利開展。
2.1?片面追求高速發展,忽視發展質量
在共同富裕目標引導下,新疆地區堅持黨的領導,立足本地發展優勢,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在經濟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就,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新疆地區也面臨著許多問題。
經濟的快速增長是通過現有資源的高投入所取得。在大量的資源投入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但資源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其大量投入所引起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由于技術水平限制,資源的利用率水平較低,產出與投入比例嚴重不符,造成了資源浪費,同時大量資源的投入以能源促進經濟發展的模式,使得新疆地區的工業二氧化硫,工業粉塵、煙塵,工業廢水、廢氣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嚴重污染了自然環境以及居住環境,制約了新疆的可持續發展。新疆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造成了貧富差距擴大。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在城鎮和鄉村之間仍存在著較大區別,城鎮居民由于所處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的環境不同,其能較多享受到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成果,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較高,而鄉村居民則處于劣勢地位,不符合共同富裕以及高質量現代化的要求。
2.2?產業結構不協調,經濟發展較慢
資源分配不均對新疆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新疆是中國的一個多民族、多文化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戰略地位,但在過去新疆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滯后,整體產業結構不協調,產業結構與市場需求之間匹配不足,一些傳統產業的發展受制于當地市場規模較小,難以實現高質量的現代化發展。
新疆地區資源稟賦相對有限,特別是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本的相對不足,限制了高質量現代化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新疆地區與內地地區的交通和物流聯系也相對較弱,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限制了新疆地區與外部市場的連接和產業發展的能力。在政策支持方面,新疆地區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支持相對滯后,一些市場準入壁壘和行政審批等問題束縛了企業的創新和發展。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導和扶持,限制了新疆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2.3?資源分配不均,限制了發展潛力
新疆的發展也受到資源分配不均的影響,導致了少數民族群體整體發展相對落后,而資源的分配不均,導致一些地區資源的浪費,同時另一些地區面臨過度開發和環境問題,如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退化等。由于資源分配不均,新疆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較大差異。一些地區缺乏基礎設施和資金支持,限制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導致一些偏遠地區的教育和醫療條件較薄弱,影響當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狀況,進而制約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經濟發展不平衡和資源分配不均,也引起一些地區就業機會不足、收入差距擴大等問題,導致社會不穩定和民生問題的增加。
2.4?要素驅動存在的問題
新疆當前經濟發展主要還是依靠生產要素投入來拉動經濟的發展,這種模式下面對外來的輿論沖擊及國外市場制約等問題抵抗力明顯不足。因此新疆的經濟發展模式迫切需要從簡單生產要素驅動轉變為突出優勢產業,尋找打開優勢產業市場的路徑。
3?共同富裕背景下新疆高質量現代化發展的策略
近年來我國新疆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在提倡共同富裕的大環境下,通過循環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幾大環節拉動經濟增長。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如發展動力不足、物質基礎薄弱、缺少科研型人才等許多問題,為了順應發展趨勢緊跟時代步伐,我國正在迫切尋找突破邊疆地區發展障礙的路徑。
3.1?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
新疆位于我國的西北邊陲,其偏遠的地理位置,較為惡劣的自然環境,較弱的教育和科研條件,不完善的公共服務,以及隨之產生的較少的就業機會和較差的薪酬待遇,都對新疆地區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產生了阻礙作用。
首先,應增加大眾對新疆的關注度。當前,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大眾獲取信息的手段不斷增加,信息的傳播更加便捷,新疆地方政府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對新疆地區的宣傳,突出新疆地區優勢,激發大眾對新疆地區的興趣,從而推動新疆地區人才的引進。
其次,要完善公共設施建設。加快完善公共設施建設,改善工作環境。作為高技術人才,其在注重物質生活需求的同時,更加關注精神生活,因此,新疆地區在滿足人才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之外,更應注重工作環境,娛樂,社交環境的建設,為外來人才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然后應當增大教育科研投入。新疆地區應該增大教育和科研的資金投入,大力培養高技術人才,同時為引入人才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
最后,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適當降低崗位門檻,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詳細劃分各個職位,對不同職位的招聘要求作出更簡潔的規定,放寬招聘條件,盡可能多地容納人才,提高薪資待遇,對于引進的人才,在個人、家庭以及子女教育方面提供適當的補貼,減少外來人才的后顧之憂,增強新疆的人才吸引力。
3.2?從“注重量變”到“注重創新”
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但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新疆地區資源豐富,地大物博,但經濟貿易仍然處在低水平層次,迫切需要提高發展質量。創新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第一,制定產業政策。政府可以制定有針對性的產業政策,鼓勵和引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調整和優化傳統產業結構,促進不同產業之間的協調發展。
第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的發展水平,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和支持。
第三,加強創新能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和投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和創新投入,培育和引進高技術企業和人才,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
第四,促進產業協同發展。鼓勵不同產業之間的合作和協同發展,形成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完整閉環。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平臺建設,促進企業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產業間的協同發展。
第五,加強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加大對教育、職業培訓和人才引進的投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滿足產業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
第六,加強市場開放和國際合作。通過加強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和技術,推動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同時,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為驅動,發展更高層次的對外貿易,推進高質量開放發展,打造“亞歐黃金通道”。
3.3?從“分配不均”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實現不是一個短期的目標,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共同富裕的實現是多維度的是由物質和精神等層面構成的。共同富裕不僅是人民物質層面上的富足平等,也是人民精神層面上的富足平等。在物質層面上,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升高,但各區域經濟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實現共同富裕迫切需要完善分配制度,大力扶持經濟滯后地區。另外還需要發達地區通過定向支持,人才輸出,技術培訓等方面幫助鄉村振興?。在精神層面上,人民的精神富足分為三個部分:生理精神富足、文化生活富足、信仰生活富裕。這就需要我們黨和國家做好表率,引領人民群眾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3.4?從“要素驅動”到“優勢驅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可知,新疆的資源配置效率、基礎設施建設程度、產品服務質量、市場機制完善等方面均低于我國平均水平。因此新疆迫切需要尋找新的發展方向。新疆當前的最大優勢就是發展成果惠民程度相對較高,這說明新疆擁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仍能保持較高的經濟成果惠民程度。這也證明新疆現在缺少的就是更加強勁的發展動力,這時要想拉動經濟增長就不能只是依靠生產要素投入來獲得產出,而是要把優勢資源轉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駕馬車。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促進新疆地區農村經濟發展,通過轉變生產環節的發展方式,完善生產性基礎設施、道路及水利設施建設。利用新疆的優勢資源發展農業,旅游業等,通過城市對農村的定向幫扶,提高生產技術及服務質量,發展更高水平的工業及服務業。
參考文獻
[1]裴廣一.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生成邏輯、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J/OL].廣東社會科學,112[2023-07-18].
[2]王天曉,吳宏.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的戰略抉擇[J/OL].新疆社會科學,110[20230718].
[3]劉文亮.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共同富裕辨析[J/OL].四川行政學院學報,110[20230718].
[4]韓喜平,王思然.中國式現代化與共同富裕[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3,(04):2329.
[5]青覺,方澤.團結穩疆:新時代新疆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社會穩定機制研究[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22,32(01):113+213.
[6]王一鳴.百年大變局、高質量發展與構建新發展格局[J].管理世界,2020,36(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