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 潘維 李娜 陸紅飛
摘?要:針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設計任務單一、設計過程模塊化、專業課程之間融合度不夠等問題,本文結合“專創融合”的培養要求,以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設計現狀為背景,結合“雙創”教學理念,從構建綜合性課程設計,明確設計任務分工,完善課程設計評價體系,推動課程設計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研究,將“專創融合”模式應用于實際教學中,柔性地構建融多種專業課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設計,有助于形成可實踐的“專創融合”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設計建設路徑,以期為培養專業素養和創新創業素養兼備的綜合型人才提供策略。
關鍵詞:“專創融合”;計算機應用;教學改革;綜合性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87
1?研究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問世,督促各類產業結構進行升級和完善。這些新技術的產生,出現人才短缺,需要高校培養更多對口的高素質、掌握高精尖技能的人才。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同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專創融合”,意旨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能夠深度融合,其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新視角和實踐能力兼備的高技能人才,從而提升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為科技發展打好基礎。
目前高職院校在專創融合推進過程中采用了多種形式,張鸰(2023)從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實踐平臺和教學評價方式展開研究,構建與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的專創融合課程體系。劉琴(2021)以項目為載體,設計教學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評價四個方面來開展教學情景,以此來訓練學生設計、開發、建立數據庫系統,從而達到培養學生運用數據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專業技能。王想芝(2020)以提高創新創業思維、計算機基本技能運用能力為目標進行教學改革,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因此,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綜合性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質量,對推動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課程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2.1?課程設計任務無法對接崗位需求
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大多不能對接實際技能崗位,很多課程沒有融入真實的企業生產案例,與企業需求脫節嚴重。課程設計任務重理論輕實踐,重通用輕特色,沒有突出以企業實際項目為載體,以用人單位崗位為考量,以學生職業規劃為方向。因此要有針對性地構建課程設計任務,培養面向軟件設計與開發,軟件維護與運營等應用型人才。
2.2?專業課課程設計之間融合度不夠
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相關課程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后均有一周課程設計任務,但是專業課的課程設計大多各自為營,即每門專業課教師基于本專業課教學內容給出相應課程設計任務,沒有很好與其他專業課程銜接。這樣的課程設計任務不能依據學生興趣進行合理安排,也不能充分發掘每個學生潛力,僅培養學生單兵作戰能力,協同能力不夠。要想培養專才,充分挖掘學生潛力,需要對傳統單一的課程設計教學進行改革,構建基于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綜合性課程設計任務。
2.3?課程設計結果無法進行成果轉化
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設計重理論、輕實踐,設計任務專業課單一,課程設計內容傳統,課程設計時間不充裕,且最終以一紙文稿形式結束課程設計任務,即課程設計報告。這樣的課程設計任務模式很難進行延續與傳承,課程設計任務結果更是沒有太多實際價值。
3?綜合性課程設計教學研究路徑
創新創業教育與課程設計融合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綜合性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思路如圖1所示。
3.1?基于教學目標,構建綜合性的課程設計
“專創融合”意旨培養專業課素養和創新創業素養并駕齊驅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應革新教學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本,以“雙創貫通”為基礎,以“能力本位”為目標,創造性地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設計進行改革和創新。搭建以素質要求、知識賦能、能力培養及創新創業目標的四個維度的教學平臺。以實際崗位需求為依托,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為主體,柔性地構建基于多種專業課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設計。
3.2?基于角色定位,明確課程設計任務分工
面向軟件設計和產品開發全周期、全流程設計應用技術專業綜合性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思路方案為核心,以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導向,以企業崗位需求為目標,以企業生產案例為背景,組建研發小組,設置符合企業協同開發模式的一系列角色,具體設置為UI設計角色、移動端開發角色、前端開發角色、后端開發角色、測試角色。以上這些角色共同充當產品經理的角色,參與到整個課程設計任務的需求討論中。
3.3?基于實踐效果,完善課程設計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是“專創融合”中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效果的重要評價標準,影響著課程教學改革方向。本課題探究基于多角色定位的多維度評價體系,擬探索采用“以學生為主體、授課教師為主導、多種角色共同參與”的過程性評價體系。本課題通過教學反思和研究,擬搭建涵蓋學生自評、多種角色互評和教師參與評價的綜合性課程評價體系,多方位了解綜合性課程設計的教學質量。依據教學質量反饋結果,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課程設計內容,建立長效的反饋和改進機制。
3.4?基于創新比賽,推動課程設計成果轉化
在課程設計完成后,對于優秀的設計作品,鼓勵該研發小組學生進一步美化界面、優化編碼、完善模塊功能,并部署到服務器上,讓測試小組根據產品設計需求文檔執行測試任務,對失敗的任務進行問題剖析和研究,進一步修復產品缺陷。產品通過測試后,鼓勵學生撰寫專利,從而對所研發的產品進行保護。針對優秀的產品,鼓勵學生參加高層次的學科競賽,在比賽的過程中繼續發現不足,不斷總結和完善。最后,鼓勵學生申請創業資助,推動科技創新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4?總結
本課題針對軟件產品研發的人才需求,組建研發小組,設置符合企業協同開發模式的一系列角色,打破傳統任務單一課程設計模式,堅持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教學法,依托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設計建設和人才培養任務,將“專創融合”模式應用于實際教學中,柔性地構建基于多種專業課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設計,有助于形成可實踐的“崗專創融合”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設計建設路徑,以期培養專業素養和創新創業素養兼備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閆紹惠,王新文.基于職業技術適應性的“軟件測試技術”課程專創融合教學改革研究[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5(01):4852.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EB/OL].(20210313)[20220601].
[3]譚草,葛文慶,李波,等.工程教育認證體系下的專創融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1,(35):6568.
[4]張鸰.“專創融合”視角下高職院校軟件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3,19(04):178180.
[5]劉琴.“專創融合”的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計及實踐研究——以數據庫技術與應用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15):114116.
[6]王想芝,王翔.創新創業理念融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課程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27):172173.
[7]汪芳.專創融合的機械類綜合實訓課程建設及實踐[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9,(9):200201.
[8]柳楊,周群一.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9):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