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蕊 馬俊 張羽
摘?要: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強調教學理論和實踐應用兼顧,并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在分析本課程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本文基于OBE?教學理念,以學習成果為導向,并結合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對課程線上和線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考核與評價方式等進行改革,進一步豐富了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課程學習質量。
關鍵詞:OBE理念;混合式教學;物流技術與設備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83
0?引言
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是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主干課和學位課,其涵蓋了裝卸與搬運系統、倉儲系統、流通加工系統、智能信息技術、多式聯運等不同領域的物流作業設施與設備。然而,由于學生缺乏實踐體驗,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又難以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導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因此,有必要借助工程教育的理念和信息化手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成果導向的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是一種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教師可以通過有計劃地組織課程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預期成效。這種理念強調的是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操作,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同時,混合式教學模式也日益受到重視,它將線上和線下的教學方式相結合,既保留了傳統教學的互動性,又充分利用了網絡教學的便利性和靈活性。
基于以上背景,在OBE理念的指導下,本課程探索實施了“1+3+3”混合式教學法。具體來說,即1個教學目標,3個學習階段和3個評價階段。期望通過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
基于?OBE?教育理念,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剖析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以往的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中,教學目標的設計過于宏觀和抽象,無法具體到每一個知識點,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無法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同時,模糊的教學目標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效果。如果學生不清楚他們需要達到什么樣的學習目標,可能會對學習感到迷茫和困惑,無法有效地進行學習。
1.2?教學內容與實踐脫離
物流技術與設備是一門以教授為主的課程,長期缺乏實踐,容易與實際設備技術的應用相脫離。原先教學內容全部設計為在線下課堂上完成,且按照實際學時來設計教學任務量,導致課程內容的擴展性不夠;考慮到課堂講授的易操控性,以往會傾向在課堂上講授較為簡單的仿真案例,教學內容的挑戰性不強。
1.3?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的評價方式,仍然停留在以考試為導向的傳統教學模式中,即以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出勤情況作為考核依據。此考核方式對于學生的學情評價較為片面,僅僅依靠考試成績評判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全面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實際應用能力。此外,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考核占比偏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沒有調動起來,不利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升。
2?基于OBE理念下的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為提升教學質量,滿足物流崗位就業需求,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考慮實施OBE理念下的“1+3+3”混合式教學,即“1個目標(物流應用型高級管理人才培養目標)、3個學習階段(課前自主學習,課中互動教授學習和課后鞏固學習)、和3個評價階段(過程評價、結果評價、反饋評價)”,具體見圖1所示。
2.1?教學目標
基于?OBE理論,結合課程標準和物流應用型高級管理人才需求,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正確理解裝卸搬運技術設備、倉儲技術設備、包裝與流通加工設備、運輸技術設備及智能信息技術的工作原理及適用范圍。
第二,掌握物流設施與設備的相關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包括國內外物流設施與設備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發展,緊密聯系實際,把學科理論的學習融入到對企業物流活動實踐的研究和認識之中。
第三,培養學生遵紀守法、不偷工減料的職業道德,專業、嚴謹的職業態度,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職業精神。第四,從思想上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2?教學內容和方法
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進行知識架構,同時,根據行業發展以及物流管理崗位所必需的知識、能力及素質要求重組課程內容。首先,選取中國大學MOOC平臺建設異步SPOC資源(參考東北財經大學劉培德老師智能物流設施與設備課程),以幫助學生線上學習了解裝卸搬運技術設備、倉儲技術設備、包裝與流通加工設備、集裝單元化技術、現代運輸設施設備、物流信息技術等基礎知識。其次,為提升課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將講授內容歸納為5大模塊,即物流技術與設備概論、運輸技術與設備、倉儲技術設備、包裝加工技術設備及智能技術設備。每個模塊都加入實踐環節,包括集裝箱與多式聯運、自動化倉儲系統、農產品包裝及物聯網技術,主要采用企業參觀和小組案例討論形式,以培養學生的溝通合作和思辨能力。
2.3?教學實施
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的教學過程主要包括課前自主線上學習、課中互動教授學習及課后知識鞏固3個階段。首先,課前自主線上學習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階段,學生需要利用中國大學線上資源進行知識的回顧梳理和資料查找整理等任務。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初步理解和掌握,也為課堂上的互動討論和教師的針對性講解提供了基礎。在課前自主線上學習階段,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包括課件、視頻教程、在線閱讀材料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自由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內容。此外,還設置了在線討論區,鼓勵學生通過發帖和回帖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提出疑問,與同學和教師進行交流。
其次,在課中互動教授學習階段,教師以學生自主學習的線上成果為基礎,判斷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課堂知識講解的重點內容。然后,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重新組織課堂教學內容,完成該部分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在這個階段,教師主要針對學生學習困惑和重難點進行解答和拓展。特別是通過實例分析和互動討論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還會定期進行小測試和提問,檢查學生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
最后,課后知識鞏固階段是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應用的核心。在這個階段,教師會在線上布置強化練習任務,學生則需要通過反復練習鞏固和應用所學的知識。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設置了額外的學習活動。例如,定期組織線上討論會,讓學生分享學習心得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邀請行業專家進行在線講座或研討會,讓學生有機會了解最新的物流技術和設備應用。
2.4?教學評價
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主要是基于中國大學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此教學模式有利于課程教學評價形式和內容的多元化設計。本課程采用閉卷考試(期中考核10%和期末考核50%)與平時過程性考查(40%)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考核。過程性考核評價,主要由學生線上學情(20%)、課程實踐活動(10%)、作業(5%)及出勤和課堂表現(5%)組成。
3?結語
將?OBE模式引入到物流技術與設備課程中,通過對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三屆學生課堂實踐檢驗發現,此模式下的課堂學習效果良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有較大提升,對重難點知識的交流和吸收有所增強,學生對物流技術與設備教學整體表現的滿意度較高。后續將持續更新和補充線上線下課程內容和資源,及時融入國內外物流技術與設備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發展,并考慮加入課程思政的課程考核評價指標因素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思政三維度的考核。
參考文獻
[1]周曉歡,袁亞敏,李馨,等.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實踐探索——以急危重癥護理學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8):3839.
[2]喬歡歡.OBE教育理念下國際貿易實務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J].對外經貿,2022,(2):141144.
[3]高學賢.“物流系統建模與仿真”課程混合式實驗教學探索——基于OBE教育理念[J].教育教學論壇,2022,(3):8588.
[4]王曉娟,韋韞韜.“一流課程”建設背景下基于OBE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2):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