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英語作為高校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門,其所具有的授課學時長、授課時限長等特點,導致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中越來越吃力。而混合式教學因其能夠將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的優勢兼而有之,因此將混合式教學運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會明顯提升英語教學效果。本文以賀州學院的混合式英語教學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分析了賀州學院開展混合式英語教學進行了實證研究,并給出了比較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 賀州學院 實證研究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Bkebded Teaching)的概念是由網絡教學的概念延伸而來。何克抗教授在2003年12月召開的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第七屆大會上首次正式倡導的概念。何克抗教授認為,所謂的“混合式教學”就是“將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和網絡數字化教學方式的優勢相結合,從而使二者形成優勢互補,進而提升整個教學效果。換句話說,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既要發揮教學的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筆者認為,混合式教學的特點在于它是以行為理論、認知理論和建構理論等多種教學理論為指導,運用多種教學媒介、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將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更加和諧高效的教學模式。
二、賀州學院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一些知名高校應用以后,這一教學模式在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方面的作用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重視。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自由、開放、線上線下結合等突出優勢,既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得以體現,又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學習的自主權。不過從混合式教學的實施經驗來看,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與慕課和翻轉課堂相結合實施的效果會更加明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基本架構包括:
1.網絡教學的構建。混合式教學需要有比較優秀的網絡教學平臺和資源庫的支撐。通過建設網絡教學拼臺,能夠使教學的“教”與學生的“學”都延伸到課堂外。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在資源庫中設置各種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討論問題和自測方案,從而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加自由的網絡學習環境。
2.課前在線預習。課前在線預習主要是為了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每次上課前,教師可以將學習任務發布的網絡平臺上,然后讓學生根據學習任務自主進行課前預習,這樣設計的好處在于,通過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實現以問題為導向的觀看學習網絡資源,同時學生在學習網絡資源的過程中也會產生新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又可以帶著問題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來。
3.課堂面授討論(翻轉課堂)。課上面授討論主要是借鑒翻轉課堂的形式而設計的。翻轉課堂簡單來講就是先讓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課前自學,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發現并提出問題。然后教師則在課堂上對學生所遇到的學習問題進行重點、難點的分析解惑。而混合式教學的課堂面授討論,就是教師針對學生在課前在線預習過程中提出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講解。然后通過小組討論、辯論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用創造性思維去探討解決問題。這樣的設計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4.課下在線學習。課下在線學習主要是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在課后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充實一些拓展課程學習資源。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拓展資源,既加深了對已學知識的印象,又能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知識庫。并且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通過在線的方式與教學進行互動交流。
5.混合式教學評價。混合式教學的評價體系主要由教師自評、學生自評、教師——學生互評、階段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組成。評價體系的確立,對于正確認識和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重大意義。
三、賀州學院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
1.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驗證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課程時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等主體價值,以及驗證教師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能否發揮其主導作用。
2.研究對象。本次研究擇取的實驗對象為賀州學院2014級英語4班(普通版)(會計專業)54人以及2014級英語6班(旅游英語專業)的56人。
3.研究過程。本次研究是以一堂課(45分鐘)為例,讓兩個實驗班級都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課后再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以了解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的評價情況。具體教學過程是將課堂的45分鐘分為5個部分,依次為5分鐘的網絡在線預習反饋、15分鐘的課程重難點講授、10分鐘的分組討論、10分鐘的小節測試以及最后5分鐘的教學小節。
4.研究結果分析。通過對參與混合式教學的師生的問卷調查發現,相對于傳統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教師和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的優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師生普遍表示,混合式教師不僅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課程的興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和改善。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也能夠得到充分體現,教學效果也與傳統的課程教學有了明顯的提升。
(1)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調查結果。此次調查對于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評價一共分為三個標準:1)滿意;2)一般;3)不滿意。以參與此次調查的兩個班共11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從調查的結果來看,高達78%的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表示滿意;16%的學生表示這種教學模式比較一般;只有6%的學生表示這種教學模式不如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調查的總體結果來看,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比較認同和接受混合式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模式的。
(2)學習效果滿意度調查。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的滿意度評價共分為四個等級:A.非常明顯;B.比較明顯;C.不太明顯;D.很不明顯。通過對學習效果的調查顯示,一共有85%的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于自己的英語學校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另外表示對學習效果表示不太明顯和很不明顯的分別只有11%和4%。
在此次調查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混合式教學模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由于學生的英語能力基礎存在差異性,所以混合式教學對于英語能力基礎較差的學生所能起到的積極作用就不太明顯。同時由于教學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教師無法針對學生在線提出的一些問題給予及時準確的解答的話,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時由于教學內容與網絡學習內容存在互不相補的情況,這也會影響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質量。
5.對策和建議。首先,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要保證整個教學過程的整體性,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必須遵循教學目標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以及學習過程的持續性。其次,教師要認識清楚網上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的關系。課堂教學主要是圍繞著教材展開,網上在線教學主要是突出課外知識的拓展。再次,教師要保證在線教學和課堂教學產生良好的互補性,盡可能保證“教”與“學”的效果最大化。最后,在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要養成不斷反思的習慣,不斷發現教學與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進而通過改進問題來提升教學和學習效果。
四、結語
通過實踐表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確實有著獨特的作用和價值。混合式教學更符合大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更適應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積極性得到了有效提升,這對于高校培養應用型英語人才無疑是非常有力的。因此,大學要積極嘗試將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于英語教學中,并且在此過程中不斷發現、分析、解決問題,使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加趨于完善。
參考文獻:
[1]尹玲.混合式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
[2]張歡.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05:93-94.
[3]張明勇.試論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2:71-73.
作者簡介:唐海萍(1975-),女,瑤族,廣西賀州人,碩士,廣西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