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賽紅+胡娟
摘要:隨著MOOC教學模式的推廣與盛行,傳統教學與在線網絡教學的混合教學模式很受追捧。河海大學文天學院以公共課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為例,將大學信息技術基礎MOOC在線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經實踐證明,混合式教學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基礎的參差不齊和教學課時量有限的實際問題,同時解決網絡教學中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實踐課教學反饋不及時,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降低的矛盾。
關鍵詞:MOOC;大學信息技術基礎;混合式教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27-0105-02
當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教學的一種全新方式,學習者不受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可在網絡上完成課程學習、學習交互、布置與上交作業、教學評價考核、師生互評等各個環節,很好地解決了傳統面對面課堂教學中資源共享難、課時有限、教師批閱工作量大等問題。大學信息技術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強、受眾面廣的通識基礎課程,以河海大學文天學院為例,除了計算機專業外,全校學生都開設該課程,如何將MOOC課程和傳統課堂教學的混合式教學的優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是解決傳統面對面教學的問題、改進現有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在這個大背景下將MOOC 引入到大學信息技術基礎的課堂教學中,在新的教學模式與理念指導下,開展混合式教學的探索和實踐。
1 MOOC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混合式教學模式并非單純在形式上網絡學習與課堂教學混合,而是更深層次上不同教學理論的教學模式的新型混合、是傳統面對面的教學與網絡學習的新型混合、是進階式網絡在線學習與翻轉式課堂教學的新型混合。MOOC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即在網絡上構建的一種虛擬的教學環境,它為課程提供課程的教學視頻、PPT課件、相關資料、推薦書目、練習與測試,可開展定期開課,按時布置練習與測驗等,具備了即時性、個性化、自覺學習體驗與大規模的網絡特點,同時,在線下的面對面課堂教學中由教師主導,多種教學媒體相互結合開展教學。這樣即擴大學生的學習地域范圍,也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資源,使得更多學生汲取到更多更優質的知識與研究成果。
2 開展MO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2.1 學習者的信息技術基礎參差不齊
大學信息技術基礎是面向非計算機專業的全校性的公共基礎課程,學習者的基礎參差不齊。當前是信息時代的發展階段,也是計算機基礎教育普及階段。有些學生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能完成計算機的日常維護、相關網絡安全知識的普及、多媒體技術的理解、能熟練運用Windows 操作系統、Word文本編輯、Excel表格制作、PPT演示文稿制作等。但也有一部分同學來自于偏遠的農村地區,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計算機,有的甚至根本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面對如此基礎不一致的情況,如果教學過程中不變換教學模式和研究新的教學方法,采用一刀切的單一面對面傳統教學方式,將會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得基礎好的同學認為太簡單不想學,基礎差的同學又聽不懂而跟不上,最終影響他們后續課程的學習。
2.2 傳統課堂教學課時有限
由于現在計算機的普及,大學信息技術基礎的學分也相應地縮減,目前,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大學信息技術基礎這門課的課時量由原來的4學分,縮減為原來的一半,即理論1學分,實踐1分,這就不得不迫使教師要壓縮教學內容,只講解其中的部分重點內容,而對教學內容的其他部分只能略講或忽略不講。再者,課堂教學的學生上機練習時間有限,大學信息技術課程又是一門需要上機操作來對課堂所講的知識進行消化與吸收的課程,上機練習少,會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極大地影響了教學質量。
2.3 單純的線上自主教學模式存在缺點
1)單純的線上自主教學模式,沒有教師的監督和管理,實踐課程很難實施,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是一門特別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在沒有教學實踐指導的情況下,學生在課后獨自進行實踐操作,遇到難題和不會做的問題往往得不到教師的及時的指導,這必然會導致其學習信心不足。
2)對信息技術能力差、學習主動性與自覺性弱的學生來說學習效果不理想。MOOC網絡課程本身是需要在網絡上通過電腦進行學習,學習者需要一定的信息素養能力才能完成,所以,一些完全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同學將無法參與MOOC課程學習。
3)單純的MOOC在線課程的考核也是在線進行,但是網絡的虛擬性使得在線考試結果在公平性和真實性方面存在較大問題,無法避免代考、抄襲等作弊行為的存在。
3 MOOC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
3.1 教學目標的確定
大學信息技術基礎是面向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由于學習者的基礎參差不齊,所以MOOC網絡課程提供了各個基礎層次的同學所需要的教學內容,讓基礎差的同學可以從最簡單最零基礎的內容開始學習,讓基礎好的同學選擇性的學習高難度的教學知識點。
另外,通過MOOC網絡課程在線學習,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后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很好地解決了課時有限的矛盾。同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并通過課堂教學及時了解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把重點、難點、易錯點放到課堂教學中重新進行講解剖析,再有針對性地布置上機實訓作業,教師根據作業的完成情況與學生的反饋,調節教學進程。實現在線學習與課堂學習的優勢有機結合。
3.2 教學內容的設計
教學內容的兩方面: 一是知識為單位的短視頻、課件、作業、測試題庫等教學資源的制作;二是開展的教學活動,如討論、測試、考試等。
1) 教學資源制作。本課程教學資源包括視頻、課件、作業以及用于測試題庫等。
2) 知識點的細化與分割。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包括計算機信息的表示存儲、指令和程序語言、計算機組成結構、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病毒、Internet基礎與應用、Word文字處理、Excel電子制表、PPT演示文稿等內容。可根據將知識點進行“碎片化”,然后錄制成精悍短小的視頻放在MOOC課程平臺上。在知識點的分割與“碎片化”的過程中,力求將每個知識點的分割更加短小、具體。
3) 視頻的錄制。根據劃分好的小知識點,結合設好的教學策略進行講解,并錄制好視頻,后期再對視頻進行美化、加工、剪輯等后期制作,每段視頻一般控制在10 分鐘左右。
4) 作業題庫。每段視頻講解后配相關的練習題,以便于學生的理解強化。大學信息技術基礎絕大部分的練習題是上機操作題,以實踐練習為主,因為該課程的練習題還會提供相應的學習操作視頻,完成后在線上交。
5) 添加測試題庫。利用MOOC在線考試系統對學生開展階段性測試,以便于教學期間及時得到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大學信息技術基礎主要分割為計算機基礎知識、Word文字處理、Excel電子制表、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幾個階段分別考核。
6)教學活動的設計。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基礎、課時、教學安排,有計劃、有步驟地開放教學資源,同時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如組織教學討論、課上上機操作比賽、參加全國計算機技能大賽、全國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的模擬考場等活動。通過這些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強化上機操作水平,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我校的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
4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過程實施方案
混合式的學習過程主要包括在線學習與課堂學習,下面介紹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開展MOOC混合式教學的實施方案:
4.1 布置教學任務
在課堂教學方面,該課程32個課時,共分為八周,每周兩次課,每次兩節課,每次下課前,教師會在課堂上布置教學任務,強調在線學習任務、在線練習內容、討論主題以及考核范圍,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自主學習,以便于學生確立自主在線MOOC學習的計劃。
4.2 有教師主導的在線MOOC學習
計算機基礎教研室的教師在每周的固定時間在線,以便于實時的與學生交互,發布討論,及時了解學生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學生也可以實時反饋自己的學習情況。我校該課程所使用MOOC課程平臺是在安徽省的MOOC平臺——安徽省網絡課程學習中心(E會學),教師可以查看學生的學習記錄,包括學生視頻學習時間、練習題的完成情況、學生參與討論等情況。而這些數據實時的反映了學生在線學習的情況,以便于教師及時獲取學生反饋,及時調整學習進度。
4.3 課堂學習
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將在線MOOC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向老師進行反饋,教師對問題進行總結和講解,對重點內容進行強調,通過找學生回答問題、現場演示上機操作等方式、現場答疑以及規定時間使用全國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模擬系統進行考核等方式,驗證學生本周的學習情況。
上述面對面的課堂學習與在線自主學習的分階段學習,充分利用MOOC課程平臺,將其與課堂完美結合,形成了混合式的教學方式。
5 結束語
目前我校大學信息技術基礎MOOC網絡課程的建設與MO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還處在探索與嘗試階段,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與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實際,基于MOOC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可解決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基礎的參差不齊和教學課時量有限的實際問題,同時解決網絡教學中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實踐課教學反饋不及時,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降低的矛盾。
參考文獻:
[1] 王春暉, 劉志國, 俞宗佐,等. 基于MOOC 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以C 語言程序設計公共課為例[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2015(7): 144-147.
[2] 于凌云. 基于MOOC 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與實踐——以廈門理工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為例[J]. 信息與電腦, 2014(10): 214-216.
[3] 彭相華. 獨立學院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 軟件導刊, 2013: 23-24.
[4] 葉小嬌, 賀俊英, 劉博影. 高校信息素養教育中MOOC 與課堂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 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6): 104-107.
[5] 蔣翀, 費洪曉. 基于MOOC 的混合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 2015: 120-122.
[6] 牟占生, 董博杰. 基于MOOC 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究——以Coursera 平臺為例[J]. 現代教育技術, 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