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燕 王莉莉

摘?要:本文構建了外資質量指標體系,包括實際利用外資占比、外資實際平均規模、外資資金實際到位率、外資業績指數、外資盈利能力、外資技術水平6個指標。基于2010-2020年安徽省各市利用外資數據,運用熵值法對安徽省16個城市的外資質量進行了測評和分析,并建議從優化外資的區域導向、建設區域性外資中心、搭建線上+線下雙渠道外資促進平臺等方面提升安徽省利用外資質量。
關鍵詞:安徽省;外資質量;熵值法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17
0?引言
利用外資是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外資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部分。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提升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強調要引導外資向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業匯集,要提高外資質量。安徽省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都走在全國前列,雖然近年來陸續出臺了《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安徽省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安徽省關于印發享受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外資研發中心審核認定辦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然而安徽省利用外資在全國的地位卻遠不如其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在全國的地位,故本文以安徽省利用外資為研究對象,構建外資質量指標體系,測評安徽省16個城市的外資質量,為提升外資質量提供政策參考。
1?外資質量內涵
國內外學者關于外資質量的界定主要基于外資自身特征和外資給東道國帶來的經濟效應兩個維度。主張用外資自身特征定義外資質量的學者認為外資的規模越大、外資來源于發達國家或地區、外資以合資形式進入東道國、外資在東道國新建研發機構、外資屬于高新技術行業等特征則表明外資的質量較高(Buckley,2004;Fortanier,2007;Alfaro和Charlton,2013;林發勤等,2017;藍慶新等,2019;鄒曉梅,2020)。主張用外資的經濟效應定義外資質量的學者認為外資的經濟增長效應、對外貿易效應、技術溢出效應、就業促進效應越高則表明外資質量越高(Kumar,2002;陳自芳,2005;張宇等,2008;李志翠等,2019;劉丹丹等,2020)。
部分學者在研究中綜合采用外資自身特征和外資經濟效應來衡量外資質量(傅元海,2008;白俊紅等,2017;羅偉,2017;劉建麗,2019,胡雪萍等,2020),本文認同這些學者的觀點,也基于外資自身特征和外資經濟效應來綜合評估安徽省利用外資質量水平。
2?安徽省外資質量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重點關注安徽省16個地市的利用外資質量差異,主要數據來源為安徽省統計年鑒及各地市統計年鑒。參考Buckley?et?al(2004)、仲鑫(2012)、白俊紅等(2017)、聶飛等(2019)和劉明等(2021)的做法以及數據可得性,安徽省外資質量指標體系由實際利用外資占比、外資實際平均規模、資金實際到位率表征的外資特征質量和由外資業績指數、外資盈利能力、外資技術水平指標表征的外資效應質量構成。
2.1?外資特征質量指標
2.1.1?實際外資占比
實際外資占比用各地市實際利用外資額占安徽省實際利用外資額的比例來衡量。
2.1.2?外資實際平均規模
外資實際平均規模用實際利用外資額比上項目數衡量。
2.1.3?資金實際到位率
外資資金實際到位率用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比上外資合同額來衡量。
2.2?外資效益質量指標
2.2.1?外資業績指數
外資業績指數=[FDIdt/FDIt]/[GDPdt/GDPt]
其中FDIdt表示d城市t年實際利用外資流量,FDIt表示t年安徽省實際利用外資總量;GDPdt表示d城市t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t表示安徽省t年的國內生產總值。
2.2.2?外資盈利能力
外資盈利能力=[FDIPdt/FDICdt?-?LARPdt/LARCdt]/[LARPdt/LARCdt]
其中FDIPdt表示d城市t年外資工業企業利潤總額,FDICdt表示d城市t年外資工業企業營業成本;LARPdt表示d城市t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LARCdt表示d城市t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成本。
2.2.3?外資技術水平指標
外資技術水平=[FDIRdt/FDILdt]/[LARRdt/LARLdt]
其中FDIRdt表示d城市t年外資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FDILdt表示d城市t年外資規上工業企業平均用工人數;LARRdt表示d城市t年規上工業企業利營業收入,LARLdt表示d城市t年規上工業企業評價用工人數。
3?安徽省利用外資質量測評
3.1?測評方法
本文借鑒許和連等(2012)、李敏杰等(2019)的做法,將實際利用外資占比、外資實際平均規模、外資資金實際到位率、外資業績指數、外資盈利能力、外資技術水平六個指標納入同一指標體系,基于熵值法構建外資質量測評綜合指數,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對各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將不同量級的指標投射至(0,1)之間。由于以上6個指標的值越大,則代表外資的質量越高,所以采用正向指標標準化方法,具體見公式①。
Q″ij=Xij-minXjmaxXj-minXj①
其中Xij表示第i個城市的第j個外資質量指標的取值(i=1,2,……,16;j=1,2……,6),min(Xj)為第j個指標的最小值,max(Xj)為第j個指標的最大值,Q″ij為標準化后的指標值。
(2)對標準化數據進行坐標平移,得到Q′ij,具體見公式②。
Q′ij=?Q″ij+1②
(3)計算第i個城市第j個外資質量指標的比重Qij,具體見公式③。
Qij=Q′ij∑16i=1Q′ij③
(4)計算第j個外資質量指標的熵值ej和變異系數gj,具體見公式④和⑤。
ej=-1ln16∑16i=1QijlnQij④
gj=1-ej⑤
(5)計算第j個外資質量指標在綜合評價中的權重Wj,具體見公式⑥。
Wj=gj∑6j=1gj⑥
(6)計算各個市的外資質量綜合評價指數FQi,具體見公式⑦。
FQi=∑6j=1WjQij⑦
FQi代表第i市的外資質量綜合指標,值越大,代表第i市的外資質量越高。
3.2?測評結果
鑒于數據可得性以及時間一致性,本文選取2010-2020年以上6個指標數據,運用stata15計算安徽省16個地市的外資質量綜合指數,結果見表1。
3.2.1?安徽省利用外資質量總體概況
安徽省16個城市的外資質量指數在0050~0080之間波動,均值為0063。其中最低值出現在安慶市,最高值出現在蚌埠和蕪湖市。16個城市中,安慶市的利用外資質量整體最低,外資質量指數在0050~0057之間波動;馬鞍山市的利用外資質量整體最高,外資質量指數在0070~0079之間波動。
3.2.2?安徽省利用外資質量區域分析
皖南利用外資質量指數居全省首位,6個城市的外資質量指數均值為0064;尤其是馬鞍山和蕪湖兩個地市,利用外資質量遙遙領先其他地市;但皖南內部利用外資質量存在較大差異,黃山和池州兩市的利用外資質量在全省排名靠后。皖北的利用外資質量僅次于皖南,外資質量指數均值與全省均值持平,為0063;除了阜陽的外資質量指數偏低,其他5個地市的外資質量指數皆在全省均值以上。皖中的整體利用外資質量與其他兩個地區差距甚大,外資質量指數均值僅為0059;除了合肥的外資質量指數在全省均值以上,滁州、六安、安慶的外資質量指數都在全省均值以下。
3.2.3?安徽省利用外資質量波動性分析
六安、馬鞍山、宣城、阜陽4個城市的外資質量指數波動較小,標準差率在0024~0040之間波動,利用外資質量相對平穩;黃山、合肥、安慶、宿州、滁州、蕪湖、池州、銅陵8個城市的外資質量指數標準差率在0042~0059之間波動,利用外資質量有一定的波動;蚌埠、淮南、淮北、亳州的外資質量指數標準差率在0068~0109之間波動,利用外資質量存在較大波動。
3.2.4?安徽省外資質量測評結論
安徽省16個城市的利用外資質量存在顯著差異。利用外資質量最高的5個城市中,馬鞍山市的利用外資質量最高,且利用外資質量波動小;蕪湖市和合肥市的利用外資質量較高,外資質量在一定范圍內波動;蚌埠和亳州的利用外資質量也較高,然而外資質量波動相對較大。利用外資質量處于第二梯隊的6個城市中,僅宣城市利用外資質量波動較小,宿州和滁州的利用外資質量在一定范圍內波動,淮南、銅陵、淮北的利用外資質量波動較大。利用外資質量排名靠后的5個城市中,六安、黃山、阜陽3個城市利用外資質量波動小,池州和安慶的利用外資質量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4?改善安徽省利用外資質量的對策建議
4.1?優化利用外資的區域導向,完善利用外資的布局
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3個區域,應結合區域特點制定不同的引資策略。皖北地區外資質量不高的原因在于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省比例一直比較低、外資業績指數整體排名靠后、外資技術水平普遍比較低,因此要幫助皖北城市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引導高技術水平外資加大對皖北城市的投資。皖中地區整體外資質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省比例在逐漸下降、實際利用外資平均規模小、外資資金實際到位率排名普遍靠后、外資業績指數整體不高,因此要優化皖中地區營商環境,引導外資對皖中地區進行較大規模的投資或者引導外資進行再投資。皖南地區總體外資質量較高,然而存在外資盈利能力普遍偏低、區域內城市間利用外資質量兩極分化等問題,因此可以幫助外資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引導區域內城市間開展利用外資幫扶協作工作。
4.2?建設區域性外資中心,打造高質量外商聚集地
合肥、蕪湖、馬鞍山、蚌埠4個城市為安徽省利用外資重點城市,鼓勵外資企業在這4個重點城市設立區域性研發中心和生產中心,對經認定的研發中心和生產中心給予獎勵和資助;同時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的研發成果在安徽轉化,鼓勵外資研發中心將研發技術和產品在世界制造業大會進行首發,將安徽打造成研發創新成果的首發地、體驗地和引領地。此外,可以出臺遞延納稅等政策鼓勵外資企業留存利潤再次在安徽省進行投資,支持安徽省其他城市承接現有外資企業的再投資和產業轉移,將安徽省打造成高質量外資集聚地。
4.3?搭建“線上+線下”雙渠道外商投資促進平臺,建立健全外商投資協調服務工作
依托安徽省外商投資促進事務局搭建線上外商投資促進公共信息平臺,基于安徽省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受理機構完善線下外商投資企業權益保護服務,將線上信息服務與線下實體服務相融合,對外推介安徽省各市產業優勢及外商投資保障和促進服務,為外資企業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針對重點、重大外資項目,加強部門聯動協作,為項目招引、落地、建設、投產提供多部門協調服務,并及時跟蹤服務進展、限時解決問題,為安徽省招引更多高質量外資。
參考文獻
[1]聶輝華,韓冬臨,馬亮,等.張楠迪揚[R].中國城市政商關系評價報告2021,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報告,2022.
[2]鄒曉梅.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的思路及政策建議[J].中國物價,2020,(6):1114.
[3]李志翠,馬雪梅,陳穎,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利用外資的實踐、成效、經驗及對策[J].國際貿易,2019,(12):5867.
[4]白俊紅,呂曉紅.FDI質量與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J].金融研究,2017,(5):4762.
[2]Nagesh?Kumar.Globalization?and?the?Quality?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M].New?Delhi:?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