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璐璐 祝偉萍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才的培養已成為各大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半p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作為新型的教育模式,備受人們的關注和研究。本文分別從“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兩個方面進行探討。首先介紹了“雙導師制”這種新的模式,接著分析了“雙導師制”實施的必要性,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分析了該模式的優勢和局限性,提出了推進該模式的策略和措施,展望了該模式的未來發展和創新方向。最終得出結論,“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一種創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將教育與職業培養有機結合,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未來需要不斷探索創新,加強實踐和推廣,優化實施方案和管理機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為高等教育的轉型和升級作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雙導師制”;民辦高等院校;協同育人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42
0?引言
0.1?社會經濟發展與高等教育的挑戰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各行各業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然而,傳統的高等教育模式所培養的學生往往只注重學術知識的傳授,缺乏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難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和職場需求。這種矛盾也使得高等教育面臨一系列的挑戰。
傳統的教育模式忽視了學生的職業規劃和實踐能力培養,使得許多畢業生在求職和職場發展中遇到了困難。其次,高等教育與社會脫節也導致了人才供需不平衡局面,許多用人單位表示難以招聘到符合其要求的人才。此外,由于高校對于實際需求的忽視,一些學生也面臨就業前景不明朗、崗位匹配度低等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挑戰,各大高校開始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其中“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備受關注。這些新型的教育模式將學術知識和實踐經驗相結合,注重學生職業規劃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望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0.2?新的教育模式的出現
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使得教育的目標和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在這種情況下,新的教育模式應運而生,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和市場需求。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加速,新的產業和職業不斷涌現,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需要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具備更強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以應對未來職場的挑戰。傳統的教育模式難以滿足這些需求,因此,新的教育模式應運而生。
“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新型的教育模式之一。在“雙導師制”中,學生擁有兩位導師,一位學術導師和一位企業導師,學術導師負責學術指導和教育,企業導師則負責幫助學生了解行業動態、職業規劃和實踐技能。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民辦高校與企業合作的一種形式,通過共同研發、實習就業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
1?民辦高?!半p導師制”實施的必要性分析
1.1?“雙導師制”可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單一導師制度下,學生只能得到一個導師的指導和幫助,教育教學質量受到限制。而“雙導師制”度則可以讓學生得到兩位導師的指導和幫助,能夠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和培養。其中一位導師可以負責學術指導,另一位導師可以負責職業導向和實踐指導,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2?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雙導師制”的優勢在于將學術和實踐相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學術導師和企業導師的雙重指導和教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和職業規劃,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企業導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職場,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1.3?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求
“雙導師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適應發展需求的必然選擇。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斷變革,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半p導師制”度的實施可以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為未來的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通過高校和企業的合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這種模式的實施方式有多種,包括聯合研究、實習就業、產學研合作等,共同促進學生的學術研究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對高層次、高職業化人才需要的產物,是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是主動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路徑。
2?“雙導師制”實施過程中的問題與挑戰
“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
2.1?“雙導師制”教育模式體系不完善
在雙導師制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和企業導師的選拔和培訓標準不規范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些學校只注重導師的工作經驗和職稱等硬性條件,忽略了導師在職業指導、職業規劃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素養和能力。教師和企業導師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作機制,導致在實際工作中無法充分發揮雙導師的優勢,甚至出現溝通不暢和沖突等問題。
此外,對雙導師制有效性的評估標準不明確也是一個問題。一些學?;驒C構只關注學生的職業發展情況,忽略了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影響到該制度的實施質量和效果。如果沒有明確的評估標準,就無法真正評估雙導師制的有效性,也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制度實施中的問題。
2.2?校企合作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
校企合作是一種有益于學生職業發展和企業人才需求的合作方式。然而,在校企合作中,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些民辦院校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導致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教育教學能力、實踐經驗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時,企業導師對于學生的職業指導和職業發展的了解也不夠深入和全面。
院校的師資隊伍缺乏足夠的專業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無法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服務。例如,一些院??赡苤挥猩贁到處熣莆樟诵袠I前沿的知識和技術,無法全面覆蓋所有學生的需求;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材不夠先進,也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企業導師對于學生的職業指導和職業發展的了解也不夠深入和全面。企業導師可能只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工作經驗和職業規劃,卻缺乏深入行業、分析市場的能力。這可能導致一些學生對職業發展的認識存在偏差,無法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2.3?校企合作資源有限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由于資源的有限性,一些民辦院校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這些資源包括實踐基地、設備設施、人力資本等方面。
首先,實踐基地是校企合作中不可或缺的資源。一些民辦院校缺乏足夠的實踐基地,使得學生的實踐機會受到限制。一些實踐基地設備落后,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設備設施的不足也是校企合作中的一個問題。一些民辦院??赡軣o法提供最新的教學設備和軟件,無法與行業保持同步。這將影響學生對于行業發展趨勢的認知和實際應用能力。由于一些民辦院校規模較小,他們的師資隊伍、設施設備等資源也存在有限性。這將對學生的職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為他們無法獲得與實際市場需求相符合的職業技能和經驗。
2.4?先進理念不足
在民辦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的推進過程中,一些學校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這會影響到協同育人模式的實施效果。
首先,一些學校對于職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還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上。這些學校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求。這會導致學生的職業規劃和發展出現偏差,影響到他們的職業生涯。其次,一些學校的教學方法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學??赡苋狈Χ嘣慕虒W方式,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一些學??赡苤匾曊n堂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實踐環節。這使得學生無法充分地掌握職業技能和實踐經驗,對其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3?改進與完善
“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們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教育和培養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競爭力。為了進一步推進這些新型教育模式的發展和創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3.1?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體系
需要從課程設置、教育內容、實踐機會等方面出發,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教育體系,讓學生能夠在“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中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和培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建立規范的導師選拔和培訓機制,包括制定標準化的導師職業素質評估體系和職業發展培訓計劃等。需要建立導師之間的協作機制,包括規定雙導師的職責和工作流程,明確溝通和協作的方式和頻率等。最后,需要制定明確的評估標準,以評估雙導師制的有效性,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改進。
3.2?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需要優秀的學術導師和企業導師的支持,因此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引進更多的優秀導師,提高導師的培訓和評價機制,提升教師的教育能力和專業素質。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例如,學??梢约訌妼處煹呐嘤柡吞嵘?,以提高其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可以通過建立校企合作機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行業經驗。學校也應該加強與企業導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企業導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發展能力,以便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職業指導和職業規劃服務。
3.3?加強與企業的合作
為了使“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和企業實際,需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職業培訓。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充實校企合作的資源。首先,可以通過與社會各界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尋求更多的資源支持。其次,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和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在線學習和實踐機會。還可以通過擴大校企合作的規模和范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基地和設備設施,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3.4?推廣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新型的教育模式,需要不斷地推廣和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跨學科教育、探究式學習等,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的發展需求。
學校需要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強對于職業教育的研究和實踐??梢酝ㄟ^與行業合作,了解市場需求和趨勢,掌握行業前沿知識和技術,提升教師和導師的職業素養和能力。學校也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靈活和自主的學習方式,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實踐經驗。
推進“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的發展和創新,需要加強教育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企業合作以及推廣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等方面的努力,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的發展需求。
4?結論
“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新型的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教育和培養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競爭力。在未來,這些新型教育模式的發展前景和意義將更加重要和深遠。
“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高校教育創新和轉型的重要方向。在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背景下,需要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形態,以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而“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可以幫助高校更好地融入社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競爭力。
“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促進高等教育與產業融合的有效途徑。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和市場需求在不斷變化,高等教育需要更好地與產業進行融合,以適應市場和企業的需求。“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可以幫助高校與企業建立起更緊密的聯系,將學術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
“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方式。在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創新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職業培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未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雙導師制”和民辦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是高校教育創新和轉型的重要方向,可以促進高等教育與產業融合,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發展前景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婷婷,李帥龍.產教融合下美術教育“雙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反思——以重慶某藝術高職院校為例[J].山西青年,2022,(21):126128.
[2]孔曉明.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雙導師制實施的問題與對策[J].機械職業教育,2022,(08):15.
[3]馮愛琳.“雙導師制”在師范生培養中的探索與實踐——以惠州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J].惠州學院學報,2022,42(04):105110.
[4]楚艷艷,何建新,歐康康,等.校企合作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現狀及問題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7):9396.
[5]文杰斌,呂宏悅,楊亮,等.校企雙導師制模式下職業院校青年教師職業能力培養路徑研究[J].科教導刊,2022,(12):5456.
[6]臧小艷.基于協同育人的師范生雙導師制團隊建設——以榆林學院文學院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22,(04):6364.
[7]倪西強,馬立新.產教融合背景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雙導師制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教育觀察,2023,12(16):4043.
[8]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0,(11):?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