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成陽
摘?要:情商教育是高校落實全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著重從情商與全人教育的相關性、情商包含的元素內容以及大學生情商培育的路徑三個方面,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情商培育把大學生培養成有自我意識、社會意識、責任意識、會自我管理、處事能力強,學習積極主動、生活樂觀向上、工作認真負責、樂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接班人。
關鍵詞:全人教育;情商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48
1994年國家頒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其《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中國教育要從注重考試注重成績的“應試教育”發展成為注重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的素質教育。特別是1997年以來,中國教育開啟了由過分注重智商開發的應試教育時代慢慢向德智體美勞等全人發展的教育時代。國內出現了一個熱詞——“情商”,隨即得到了認可與追捧,特別是從教育學術界不斷出現了大量與情商有關的論文與著作,可以看出其在教育學術界的價值。全人教育視閾下大學生情商培育的價值意義在于:使大學生在不斷提升智商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全面提升情商,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以至于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僅能獲得一個又一個成績,還能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1?情商與全人教育兩者的相關性研究
1.1?情商乃人“性情”“情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顯露
《說文解字》:“情”乃是發之于人的內心外在表現。《現代漢語詞典》:情乃是指情感,指喜怒哀樂愛恨等心理反映。《古代漢語字典》:情,指人的愛情、情緒等感情,還指人內在的實際情況、狀態和特有的志向、意志等心理狀態。故此,亦可理解為,情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需要,是自我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說文解字》:“商乃從外知內也”。情商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做人處世的外在表現。
1.2?完全人=情商+智商
《說文解字》:全是指完全,有完備、完整、完美之意味。《說文解字》:人是生存于天地間品性最高貴有靈魂的生物。《現代漢語詞典》:全人是指全德的人,一個完美的人,一個肢體健全的人,整個人以及人的整個面貌,保全人的身體與生命,還有保全百姓之意。全人可以理解為,軀體、心智、情感、心力融為一體,即情商、智商共同發展完備,即能成為既用情感的方式思考又用認知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完全人”或者“功能完善”的最高貴的生物。
全人教育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軀體、心智、情感、心力等進行全方位的提升的培養和教育,簡言之,全人教育就是智力提升和做人處世完美的教育。具體到我國,全人教育就是要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具有愛國,愛社會主義,擁護黨的領導的政治觀念和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擁有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懂做人會處事,身心健康,熱愛勞動,擁有正確的審美觀,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真美以及如何去發現和創造美,從而才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符合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3?情商與全人教育二者具有相關性
情商教育豐富了全人教育的內容,為全人教育提供了強力支撐。情商水平低下或者不高,會對學生學習、交往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不良影響。如果一個人人際關系比較緊張,矛盾不斷,疲于擺脫?糾葛,甚至會影響和阻礙智商的進一步開發。而一個連人際關系都搞不好的人,又怎能全人發展呢?所以,情商教育是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全人發展的培育實現離不開情商教育的有力支撐,必然要求全人教育和情商教育有機統一起來,即可發揮全人教育的總體引領和指導作用,又不缺失情商教育支撐和依托作用。全人教育本質上是智商高、情商亦高,具體到我國就是培養有高尚的品德、有知識有文化有正確的政治觀念、有健碩的身體、知美懂美欣賞美、有自我和社會意識、有自我管理和處事能力的人。培養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追求目標,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必定是一個情商高的人。
2?全人教育視閾下情商包含的元素及內容拓展研究
情商是一種人之所以為人的生存處世能力,是一種識別別人情感和管理自我情緒的能力,是一種客觀地分析問題、妥善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與人、自然和社會和諧共生的一種藝術。情商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在日常學習、交友、情緒管理等方面的協作能力,掌握并利用好這門藝術,將會獲得不一樣的人生。全人教育視閾下情商包含的元素及內容為:
(1)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心理活動與表現的一種自我察覺與認知,具體包括性格察覺與認知、情緒察覺與認知、能力察覺與認知、自信心察覺與認知和自我效能感等。自我認知意識和準確把握自我的心理活動是情商的核心和基石。因此,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往往都有強烈的自我認知意識,對自己的性格、情緒、能力能客觀準確地評價,并能積極應對,能獲得自信心亦能獲得自我效能感。
(2)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個體對自己進行的自我管控與治理,是對自己的思想動態、心理活動以及對自己設定的目標和行為表現等的自我管控與治理,即自己依靠自制力量把自己統管起來,自己安排自己事情,自己控制自己言行,自己激勵督促自己,自己統籌管理協調自己的事務,不斷朝著自己既定目標努力奮進,最終實現自我目標的奮斗過程。自我管理也稱為自我控制,是指一個人利用自己內在自制能力控制自己言行的一種策略,主要是為了減少不良行為或增加好的行為,強調自己對自己進行教育、自己對自己進行引導、自己對自己進行約束、不斷進行自我革新的一種力量,而不是依靠自身以外的外部控制力量。一個人一旦跳出了“個人好惡”,懂得了“怎樣恰當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懂得了“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做到了“自我管理”,成功就離你不遠。自我管理能力強本身就是現代社會人的典型特征。
(3)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指個人在社會生活、工作的一種精神表現,具體包括意識形態、風俗習慣和求同存異、尊重他人、同理心等社會心理等。?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人,離開社會談人和離開人談社會同樣滑稽可笑,因為,人和人類社會的產生是同一個過程。社會是具體的社會,人又是社會的一份子,必須擁有與社會一致的意識形態,良好的社會習慣,必須懂得換位思考、擁有同理心,必須懂得欣賞多樣性、學會求同存異,必須懂得眾生平等、尊重他人。全人教育就是培養能為社會謀發展、為人類謀幸福的具有社會意識的人。
(4)處事能力。處事能力是包括識人能力、溝通能力、待人能力、協調組織能力、團隊管理能力、協作創新能力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一系列處理各種事情的能力群。如,待人就是怎樣看待他人以及怎樣與他人相處,即善于管理自己的人際關系。良好的處事能力,可以進一步促進個體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體的進一步發展,可以增強團隊干事創業的凝聚力,可以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溝通交流是人類社會成員之間的重要交流方式,溝通交流可以相互了解、增進感情、團結合作,可以有利于妥善解決問題。
(5)責任意識。責任意識既是一種內化于心的自覺意識,也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責任意識,就是個體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任務,并自覺、認真地履行職責,是一種由責任認識轉化為責任自覺的行動當中去的心理特征。責任內容非常豐富多變,隨著個體身份的不同或變化而隨之變化。一個人可以同時具有做為子女應盡的責任、作為父母應盡的責任、作為公司職員應盡的責任,只有那些擁有責任意識的人,才不逃避責任、勇于面對責任,不褻瀆責任、善于擔當責任,只有不推脫責任、盡職守責的人是值得信賴的。責任,會讓我們明白社會發展離不開個人的道理,會讓我們明白和讀懂萬事萬物之間的因果關聯,也告訴我們什么是人,怎樣做人以及做一個怎樣的人。責任心強、使命感爆棚的人亦是魅力四射的人,有魅力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責任越大,能力要求越高,提升自我的空間越大,當然責任越大,職位越高、權利越大。一個真正智慧的人,永遠不會逃避責任。
3?全人教育視閾下高校情商培育的路徑探索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過程中,情商培養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環節。多數高校仍舊擺脫不了狹隘的人才培養定位,雖高調講“立德樹人”,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還是注重知識和技術的培養,弱化甚至忽視對學生情商的塑造和培養。情商不高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障礙和瓶頸。德智體美勞等全面協調發展是我們教育工作的要求、目標,情商的培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個人的共同發力,營造出常態化、日常化的情商培育氛圍,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情商同智商協調發展。
3.1?國家要把情商教育納入普通教育體系
(1)教育部門成立情商教育教學研究部,負責對情商教育的課題研究、課程開發、教材的編纂及教學的指導。為高校開設情商教育課程提供政策支持和智力支持,同時,以頂層設計力度,大力推進和全面鋪開規范化的情商教育。
(2)大學開展情商教育,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堅持培養為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服務,堅持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是為了更好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進一步落實學生全方位發展、家長和社會滿意的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構建人與人,人與自然、社會和諧共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
3.2?高校要把情商教育納入本科教育體系
(1)開設人學課程,人學是把人作為研究對象的科學。通過學習人學能使大學生跳出人類來全面客觀認識人性、人的本質、人的起源和進化、人的存在和發展、人的現代圖景以及未來等問題。通過系統地了解人自己,進一步從人的整體上全面了解和把握自己及其人性特點、優劣,以及自己在人類歷史發展的現實和時代意義,才能進一步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社會和把握自己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存在意義。
(2)開設人格教育課程,人格是指一個人在具體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統一,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價值以及品格的總和。蘇格拉底說:人一旦擁有了作為人的人格的尊嚴,一定不會墮落得像禽獸一般,而個人品德品性也一定會隨之提高。因此,就會做到“良將不怯死以茍且,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人一旦擁有了這種人格的強大力量,就可以做到富貴時不能淫,貧賤時不能移,威武時不能屈的境界。通過這門課,可以讓學生懂得如何去做人,為什么要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懂得如何去做事,為什么那樣做?懂得如何在困境中尋求自我激勵與他人激勵,懂得如何正確展示自我,影響他人,獲得成功以及懂得如何獲得關于人生的啟示等,從理論到實踐,不斷提升情商水平,最終懂得怎樣用有限的資源去運作和影響無限的世界。
(3)開展愛的教育,愛是指喜歡某人或某物達到難以自拔的程度,繼而主動樂意為之付出的特殊情感。“愛“不是狹義指愛情,還應包含長輩的愛、親戚好朋的愛、熱愛生活和大自然等,是一種博愛。可以讓學生懂得,什么是愛,愛是什么,為什么愛以及如何去愛;可以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把握愛,如何去把握愛的度,如何去擁有一顆博愛之心。
(4)開設社交禮儀課,社交禮儀指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并渴望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或準則,是一種快速融入他人或社會的溝通和交往的能力。具體表現為禮節、禮貌、儀式、儀表等。社交是一個人社會生存發展不可或缺的。開設社交禮儀通識課,可以讓學生懂得在社會交往中有哪些規矩和禁忌,讓學生懂得怎樣做可以有效溝通心靈,取得信任,博得好感,建立友誼,取得支持與幫助,從而有助于個人發展和事業成功;通過社交禮儀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快速融入社會;有利于在交際中戰勝自己的膽怯與害羞,以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5)開設情商素拓訓練實驗課,是情商教育十分重要一環,通過素拓實戰訓練,可以有組織、有計劃對大學生的團隊精神、組織管理、人際交往、情感管理等情商進行標準化實戰訓練,可以快速強化和提升大學生情商。通過情商教育素拓訓練實踐,可以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實操訓練,避免“空對空”的純理論傳授的缺陷,通過學生深入實踐親身體驗的方式,構建一種有目標、有動力的自主探究協作進步的學習方式,達到情商理論與情商實踐兩相長。
3.3?社會要把情商考核納入制度化
一個人情商高低往往反映著一個人的處世為人,而社會是最好的考場。社會要把倫理道德誠信制度化,讓那些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失愛亂愛的人行為受限、自由受限,如,幾年內不能參加公考、不能貸款、不能坐飛機高鐵等。這樣可以讓那些抱有幻想想越軌的沒有退路,只能遵規守矩,好好學習。
3.4?個人要把情商教育納入日常化、生活化
日常化是要求把情商培養常態化、培育長效化。日常化就是情商教育持續不間斷性,不是短期任務。因為情商的培養與自我修煉在于日常,一個不良習慣的糾正與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一個新知識的獲得與一個新技能的練成,一項認識的提高與一項覺悟的提升,都離不開日常反復的練習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貴在持之以恒的決心和毅力。從空間上說,日常化意味著情商培育覆蓋面要到位,要做到優長補短。
日常化還意味著要不斷探索有效的自我修煉方式方法,并建立相應自我監督懲罰的制度。大學生情商培育的日常化要求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自我情商修煉既要持續進行又要不斷優化。
生活化要求學生把日常生活中關于生活的需求、體驗、態度、經驗、感悟,在生活實踐中感知它的存在、理解意義、領悟它的真諦。每一種情商的養成,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融入日常生活,把情商理論教育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工作緊密結合,在細、小、實上下功夫,才能有效、持續提升情商,完善自我。
參考文獻
[1]陶霞鳳,城郊小學教師自我管理現狀及策略研究[D].2017,(6)33.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31010.
[3]朱中方.文學的“固執”[D].2004,6(23):5152.
[4]陳壽.三國志[M].吉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4.11.
[5]吳靜,顏吾佴.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J].紅旗文稿,2017,4(1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