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夢凡 孫璞
摘?要:大學生黨員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關系著黨的事業發展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在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背景下,本文探討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黨史學習教育;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60
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大學生是青年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加強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關系著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水平,關系著黨的事業發展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在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中,把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寫入黨章,這樣就以黨的根本大法的形式鞏固和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精神養分,從而實現黨的精神代代相傳、黨的事業后繼有人。
1?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1.1?堅定歷史自信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堅定歷史自信,是一個國家勇毅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中華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綿延不斷、經久不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征程,百年黨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百年浴血奮戰,百年歲月崢嶸。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壯麗的篇章,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開辟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新紀元,創造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建黨百年,我們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一件件大國重器的誕生,彰顯了中國實力。黨史學習教育讓學生了解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輩浴血奮戰、艱苦奮斗換來的。在革命戰爭年代,像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等一樣有許多年輕人為了民族解放貢獻青春,犧牲生命。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同樣也有很多年輕人懷抱理想,艱苦奮斗,投身生產建設一線。黨史學習教育能夠引導大學生黨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堅定信心,奮勇前進。
1.2?筑牢信仰之基
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心中的信仰,不惜流血犧牲,一路披荊斬棘、櫛風沐雨,書寫了百年輝煌奮斗征程。當今我們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在此關鍵時期,作為未來的接班人,大學生黨員既要了解現在的中國、也要了解過去的中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局勢下,大學生黨員應學黨史、知黨史、用黨史,筑牢信仰之基,提升思想境界,加強黨性鍛煉,保持理想信念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大學生黨員是青年學生中的骨干力量,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加強大學生黨員理論學習,夯實理論功底。引導大學生黨員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捍衛“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以黨史學習教育滋養初心、引領使命,錘煉黨性。
2?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教育已取得一定成就。為了更全面掌握高校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現狀,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發放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發現當前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存在如下問題。
2.1?入黨動機不夠端正
對大學生黨員入黨動機進行調查時,認為大學生入黨動機不端正的有3%;認為大學生入黨動機基本端正的有38%。在對入黨初衷的調查中,有4%學生黨員選擇了方便求職,將入黨作為增加就業的砝碼;37%學生黨員選擇了提升個人素質和能力,希望入黨能夠提升個人的能力水平,主要是為自己的利益考慮。這說明部分大學生黨員入黨動機不夠端正,入黨功利化現象明顯,入黨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獲得個人的利益最大化,認為成為黨員以后有很多好處,比如評獎學金,評優評獎等。有的同學看到周圍的人申請入黨,隨大流,也要求入黨,有從眾心理;有的同學入黨則是為了畢業能找個好工作。
2.2?與群眾聯系不夠緊密
在調查中發現,對于身邊大學生黨員存在的問題,反映突出的是與群眾聯系比較少,占35%;參與支部活動不積極,任務觀念,占24%;入黨前后態度不一致,占?20%;缺乏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態度,占19%;貪于享樂,鋪張浪費,占2%。這一問題反映出大學生黨員脫離群眾,與群眾聯系不夠緊密,宗旨意識有所淡化,形式主義問題突出,缺乏奉獻精神和艱苦奮斗意識,沒有認識到我們正是依靠群眾的支持,才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沒有真正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2.3?黨員意識淡薄
在對現在大學生黨員意識調查中結果顯示,3%學生黨員認為自己黨員意識不強,甚至沒有黨員意識;11%的大學生黨員意識一般,有監督的情況下能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具體表現在遇到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時,16%調查對象選擇會考慮很多,根據實際情況而定;11%調查對象選擇看別人怎么做,隨大流;6%調查對象選擇漠不關心。這說明大學生作為黨員的意識不強,沒有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遇到問題時考慮個人利益較多,缺乏大局意識。
2.4?黨員教育形式單一
針對大學生黨員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在調查中,41%調查對象認為教育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23%調查對象認為教育內容陳舊,針對性和時效性不強;19%調查對象認為基層黨組織重視不夠,缺乏經常性教育活動;8%調查對象認為多以教育者為中心,黨員被動受教育;9%調查對象認為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效果評估。由此可見,大學生黨員教育形式單一,內容陳舊,針對性不強,基層黨組織不夠重視。教育形式單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說明基層黨組織要豐富學習方式,創新學習方法。
3?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經過調查,對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現狀已經有一定的了解,為了更深入探究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存在問題的原因,幫助大學生黨員提高黨性修養,從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宗旨意識淡薄、黨性觀念不強、基層社會實踐較少等幾方面分析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問題存在的原因。
3.1?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思想蔓延
有一些大學生在入黨前積極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熱心幫助其他同學,在入黨后沒有認真履行黨員義務,這些同學入黨是為了得到好處,方便評獎評優和以后的就業,從根本上說,存在著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思想。如果抱著這樣的想法入黨,那我們的黨就處于比較危險的境地。如果有一天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用好處誘惑這樣的黨員,那這樣的黨員很容易見利忘義,背叛黨組織,從而置我們的黨組織于危險境地。所以,我們要從源頭把關,杜絕這類思想的存在。
3.2?宗旨意識淡薄,脫離群眾
現在的大學生生活在物質條件極大豐富的環境中,認為自己的成功是個人努力的結果,與群眾關系不大。但是一旦有意愿成為黨員,就要多與群眾打交道,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為大學生黨員,一定要牢記脫離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危險。《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的艱苦生活。七年間,青年習近平同梁家河老鄉們甘苦與共,用腳丈量黃土高原的寬廣與厚度,一心只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七年時間不僅磨煉了吃大苦、耐大勞的意志,還鍛造了不避艱辛、不怕困難的品質。當代大學生黨員要認真閱讀這本書,認識習近平總書記的非凡成長歷程,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腳沾泥土,永懷初心,永不脫離群眾。
3.3?黨性觀念不強,思想消極
大學生黨員的黨性觀念不強首先表現在不重視理論學習。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熱情退化,抱著冷漠的態度,甚至存在厭煩情緒等;對黨作出的重大決策抱有事不關己的心態,不關注時事導致政治敏銳性降低。其次表現在缺乏自律意識。部分大學生黨員不按時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組織觀念較差,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再有部分大學生黨員不愿意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牢騷甚多,怨天尤人,這一現象嚴重影響了黨的形象,降低了大學生黨員在同學們心中的信任度。還有部分基層黨組織弱化了對大學生黨員的管理和監督,對黨員的管理跟不上,導致個別黨員就出現責任感弱化、奉獻精神弱化、不思進取的現象。所以,強化大學生的黨員意識,要靠每個基層黨組織的教育和引導,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3.4?基層社會實踐較少
社會實踐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大學生黨員要在社會實踐中鍛煉和培養自己的良好品行。大學生黨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里學習,積累的社會實踐經驗很少,缺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機會。高校基層黨組織應該發揮引領作用,給學生黨員提供一些實踐機會。大學生黨員立足自身所學專業知識,發揮專業特長,點燃服務人民的熱情,在實踐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深入到群眾中去,運用自身所學知識和技能,積極為當地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增加以后工作中應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4?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的路徑
4.1?抓好新生入黨啟蒙教育,端正入黨動機
端正入黨動機是入黨的首要問題,要純潔黨的隊伍首先必須把住黨員入黨這一關。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與新生入黨啟蒙教育緊密融合,將入黨啟蒙教育與黨史校史校情教育有機融合,統籌部署,一體推進。緊抓新生入學教育關鍵期,合理安排、按需設計教育活動。積極創新培養教育形式,增強入黨啟蒙教育的感染力和有效性。引導青年學子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幫助青年學子知黨、信黨、入黨。通過新生入黨啟蒙教育,著重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黨的基礎知識、申請入黨條件等內容多維度、多角度進行教育引導,端正入黨動機,從而引導新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堅定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信心和決心。
舉辦《百位著名科學家入黨志愿書》朗讀活動,讓新生和在校大學生黨員參加,重溫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入黨誓詞,了解他們為什么入黨以及立志為黨和國家事業奮斗終生,學習他們勇擔歷史重任、矢志拼搏奮斗的崇高精神,學習他們“一息尚存、此志不移”,面對任何困難和考驗時都永不言棄、百折不回,永遠把黨、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通過學習老一輩科學家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使大學新生端正入黨動機,接續前輩精神力量,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4.2?將群眾意見納入重要考察內容,密切聯系群眾
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密切聯系群眾都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推薦優秀共青團員做黨的發展對象,建議團組織對推選出的候選人進行考察時,多采納群眾意見,掌握候選人的真實思想學習生活情況,以防部分學生入黨前后表現不一致,在同學們當中產生不好的影響,引起群眾的爭議。可在考察期間采取隨機不記名談話方式,在候選人班級、任課教師中進行訪談,以便掌握候選人的第一手材料,結合平時掌握的情況,充分考慮其是否具備推薦發展的條件。要在學生成為共產黨員之前,就培養良好的群眾意識,密切聯系群眾。用百年黨史教育學生,我們黨正是因為深深扎根于人民,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凝聚起人民群眾的力量,才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經得起任何的考驗,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級黨員干部無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一刻也不脫離群眾”,我們的事業才能生機勃勃、萬古長青。
4.3?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強化黨員意識
全黨深入學習黨史是增強黨員意識的重要途徑。大學生黨員學習黨史,既要個人自覺,更要黨組織的教育引導。在個人自學基礎上,采取學習研討和匯報交流等形式,定期組織開展應知應會知識測試。各級黨組織要統籌部署、一體推進,持續縱深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斷完善大學生黨員學習教育機制。在落實“三會一課”過程中,基層黨組織要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要內容,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寓學于無形。在學習方法上,要豐富學習形式,利用學習強國平臺,綜合運用講座式、座談式、情景式、互動式等多種形式,引導大學生黨員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推動“三會一課”深入開展,在學習環境上,要在高校積極營造學習黨史的濃厚氛圍,讓學生在校園里隨時隨地學黨史,打通普及黨史學習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在師資隊伍上,要打造一流的黨史學習教育隊伍,選拔政治素質過硬、黨史知識功底深厚、教學水平突出的黨史教育人員。
4.4?弘揚理論聯系實際學風,豐富黨員教育形式
理論武裝是最強大、最有力的武裝。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推動學用結合,帶著問題學,做到干中學、學中干,不能夸夸其談,在實踐中檢驗學習成效。一方面,加強黨史理論教育,推動大學生黨員學黨史用黨史,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強化思想認識。通過講黨史故事、微黨課、情景劇、知識競賽、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積極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等,豐富黨員教育形式,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做到知行合一。在學習黨史中,要充分發揮榜樣引領和示范作用。習近平指出,要抓住‘關鍵少數,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大學生黨員要做到心中有人民,以黃文秀等優秀黨員為榜樣,黃文秀同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通過榜樣示范作用,提高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始終堅守初心使命。
5?結語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的“心學”。大學生黨員應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傳好這一歷史“接力棒”,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重而道遠。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大學生黨員要學習黨史,銘記黨史,堅守初心使命,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繼續考出好成績,在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3]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J].黨建研究,2021,(12).
[4]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7).
[5]李明霞.新時代黨性教育的豐富內涵、實踐推進與時代價值[J].學習與實踐,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