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竣迪 李默海 王浴四季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十年來,我們堅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由該倡議所衍生的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等理念逐步走向世界,讓更多國家認識到我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維護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一方面,在該倡議建設的國際合作框架下,我國以不同的形式援助沿線國家和地區相應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我國拓寬對外投資開放的范圍,不斷完善對外開放布局,建設廣域的國際市場,提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可以看出,我國彌補了各國之間生產關系、實踐條件等方面差距,建立了合理有序的新型國際分工體系,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促進互聯互通做好了增量。
十年來,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出現革命性變化。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體系重塑了全球經濟結構,改變了社會生產方式,進一步推動了生產關系變革。面對復雜的全球風險和外交挑戰,我們既要掌握統籌兼顧的本領,具備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的能力,還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排除外交壓力、克服外交困難,穩扎穩打、沉著應對,繼續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未來,我們要在全面認識和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基礎上,繼續追求世界和平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十年來,我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承擔著推動世界發展的任務。這不僅是我國自身發展的客觀選擇,也是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選擇,而我國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樹立了方向旗幟和關鍵指引。在該倡議中,我們深刻總結外交工作經驗,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斷加大對全球發展有利的資源投入,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加速發展,攜手與更多的沿線國家走向現代化,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在世界動蕩變革期彰顯出責任與擔當。
(作者單位:1.重慶理工大學■ 張竣迪1 李默海1;2.東北林業大學■ 王浴四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