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窖村,地處京西南大房山北麓低山區,距北京市中心約65公里。2018年3月,入選北京首批市級傳統村落名錄。2016年12月9日,南窖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游局公布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山區煤炭資源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移民帶來的財富和經商經驗,一座商鎮隨之興起。南窖當時與石窩、長溝、張坊、石梯、灰廠、周口店、坨里、長溝峪稱為房山的9大商鎮,它也是房山西北山區的唯一商鎮。古村的主街,由東向西,是一座座古宅,一扇扇大門臨街而面。現存傳統民居500余套1000余間。傳統資源主要有1.2公里長的古商街,36家老舊商鋪遺址,涵蓋吃食糕點、布匹衣錦、米糧肉食、鐵匠、藥鋪、理發、私塾等各個方面。有仁義局、戲樓等為代表的文保單位,以及李秀才院、果家大院、謝家大院、趙家大院、楊家大院等十多個名宅大院。這里還流傳著銀音會、燈籠會、獅子會等民間花會活動。
南窖村建于明朝初年,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村子坐落在一條山溝內,群山環繞,坡緩地平,山溝口窄腹闊,形狀如窖,因此得名。南窖村地勢東高西低,村落順應河道向東西方向延伸,從村西水峪口向東,南北兩側山退谷開,豁然開闊,至村東龍王廟逐漸縮窄,形成一個核形小盆地。南窖村概略看是東西走向,從高空投影角度看南窖是一條體型豐滿的魚,魚頭在西魚尾在東,與村南小河是平行關系。
古戲樓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修。戲樓依山傍水,坐南朝北。戲臺基高2米,臺前一片平坦場地,場邊臨河,河北岸還建有高大三間佛堂(逢演戲時供奉玄武帝,龍神看戲的地方),當地人稱背樓子。因房后直對村西過街樓,過街樓西側即娘娘廟,山門與戲樓遙望相對,戲樓后山頭上有一株千年玻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