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媒體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廣播電視新聞要在競爭中突出重圍,吸引廣大受眾的眼球,必須把握好標題制作要點。電視新聞標題在當前信息過載的社會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要吸引受眾目光,還要準確傳達新聞核心,才能在海量的信息流中脫穎而出。因此,文章深入研究了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標題的特點及相應的制作策略。首先,文章分析了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標題的三大特點:醒目性、新穎性和準確性。這些特點要求標題在吸引眼球的同時,不失真實性和準確性。其次,文章深入剖析了電視新聞標題制作面臨的困境,包括模式老套、文字冗長和標題與內容不符等問題。通過真實案例的解析,揭示了這些困境可能對新聞傳播產生的負面影響。再次,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包括運用幽默語言、保持文字簡潔、杜絕“標題黨”現象、巧妙設置懸念、適當引入數字符號以及增強標題故事性等策略。這些策略旨在提高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標題的品質,使其更好地適應當今受眾的閱讀習慣和信息獲取方式。最后,通過全面總結和提煉,文章為電視新聞工作者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建議,以應對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標題制作的挑戰。希望通過文章的研究,能夠為新聞傳播領域的從業者提供有益參考,推動電視新聞標題制作的不斷創新與進步。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新聞標題;特點;制作;標題黨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2-0145-04
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新聞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標題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僅需要準確傳達新聞內容,還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吸引讀者的注意力[1]。因此,研究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標題的特點及制作策略具有現實意義。本文探討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標題的特點及制作面臨的困境,并提出相應的制作策略,為電視新聞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一)醒目性
在新媒體環境下,海量信息使受眾面臨眾多選擇,因此電視新聞標題需要具有醒目性,才能在海量信息中脫穎而出,吸引受眾的注意力。醒目性并不僅僅是使用夸張、煽情等手法,而是要結合新聞內容,通過精準、生動的語言,讓受眾產生共鳴和好奇心。例如,一些新聞標題使用比喻、借代等手法,將抽象的新聞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從而吸引受眾的眼球[2]。
(二)新穎性
電視新聞標題的新穎性是吸引受眾的一個重要因素。電視新聞標題要打破常規,避免模式老套,力求新穎獨特。新穎性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如使用最新的流行語、網絡熱詞等,或通過獨特的視角和表達方式,使標題與眾不同[3]。目的是激發受眾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讓他們愿意進一步了解新聞內容。
(三)準確性
準確性是電視新聞標題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速度快,如果新聞標題不準確,不僅會誤導受眾,還會對媒體的公信力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電視新聞標題必須準確地概括新聞內容,避免出現歧義和誤導。準確性要求新聞工作者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從而提煉出最準確、最貼切的標題。只有準確傳達新聞內容,才能贏得受眾的信任和認可。
(一)標題過于老套和模式化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標題制作缺乏創新,使用陳舊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無法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這類標題往往使用傳統的新聞標題語言,缺乏新穎的角度和表達方式[4]。例如,《某公司迎來新領導》《某地發生地震》等,難以引起讀者的興趣,更無法體現新聞的價值。有些標題看似華麗,實際上缺乏實質性的內容,沒有準確概括新聞內容。還有些標題使用陳舊的詞匯和表達方式,與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口味不符。例如,《某球隊獲得聯賽冠軍》《某影星結婚》等,這類標題使用的詞已經過時,無法吸引年輕讀者的注意力。
(二)標題文字冗長
部分電視新聞標題過于冗長,包含過多的無關信息,沒有簡明扼要地概括新聞內容,給讀者帶來閱讀負擔[5]。具體來講,主要表現為如下幾點。
第一,標題過于詳細地描述新聞內容,包含過多的細節和無關信息。例如,《某公司公布財報:營收增長××%,凈利潤增長××%》,這樣的標題雖然提供了具體的數據,但過于冗長,沒有簡明扼要地概括新聞內容。
第二,有些標題使用過多的詞匯和句子,導致行文煩瑣、啰唆[6]。例如,《某市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導致交通擁堵長達數公里,已造成多人受傷》,這樣的標題使用了過多的詞匯和句子,使得標題顯得冗長而煩瑣。
第三,有些標題重復使用相同的信息,導致標題冗長而重復。例如,《某電影票房突破××億:刷新票房紀錄,再創佳績》,這樣的標題重復使用了相同的信息,使得標題顯得冗長而無趣。
(三)標題制作題不對文
電視新聞標題如果與新聞內容不符、夸大其詞或誤導讀者,就無法準確地傳達新聞主題和核心信息,容易對讀者的理解和認知產生負面影響[7]。具體來說,題不對文的電視新聞標題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標題往往與新聞內容無關或關聯度不高,沒有準確概括新聞主題和核心信息。例如,《某明星離婚:原因竟是性格不合》,而新聞內容實際上是關于該明星的演藝事業和未來規劃,與離婚原因無關。
第二,標題使用夸大其詞的手法,故意夸大新聞的嚴重程度或影響,導致讀者產生誤解。例如,《某市發生大地震:造成多人死亡》,而新聞內容實際上只是該城市發生了一次輕微地震,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第三,標題使用模糊性語言或暗示性手法,誘導讀者對新聞內容產生錯誤理解。例如,《某公司涉嫌欺詐消費者》,而新聞內容實際上是關于該公司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并未涉及欺詐行為。
(一)語言幽默且有分寸
在新媒體環境下,為了使標題更具吸引力,應當運用幽默的語言,增加標題的趣味性,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同時避免過分夸張或失去分寸[8]。
1.適當運用幽默詞匯。在標題中運用一些幽默的詞匯或短語,可以增加標題的趣味性。例如使用一些俏皮話、俚語、雙關語、網絡用語等,但是要注意這些詞匯或短語要與新聞內容相關,不能過分夸張或偏離主題[9]。例如,某電視新聞標題為《“跳槽”后的他,終于找到了“飯碗”》。這個標題運用了雙關語,“跳槽”和“飯碗”都是具有幽默感的詞,同時與新聞內容相關,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2.適度夸張。在保證不失分寸的前提下,可以對標題進行適度的夸張,突出新聞的某些特點或亮點,讓讀者產生更多的好奇心,但這種夸張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不能過分夸大或歪曲事實。例如,某電視新聞標題為《男子一天喝8杯水,居然發生了這種事》,這個標題通過適度夸張的手法,突出了過量飲水帶來的危害,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
3.增加趣味性。在保證不失真實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增加趣味性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使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標題更加生動有趣[10]。例如,某電視新聞標題為《垃圾分類“神器”來襲,你準備好了嗎?》,標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垃圾分類器比喻為“神器”,增加了標題的趣味性,同時又與新聞內容相關。
(二)文字保持簡潔凝練
冗長的標題不僅無法準確地概括新聞內容,還可能使讀者產生閱讀疲勞和厭煩情緒。因此,針對這一困境應當使標題文字保持簡潔凝練,使標題更加精練、準確,優化、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和參與度[11]。
1.精確概括新聞內容。標題的首要任務是準確概括新聞內容,在制作標題時要盡量用最簡短的語言來概括新聞的主題和核心信息。抓住新聞的關鍵點,避免冗長和無關信息的堆砌。例如,原標題為《某高校舉辦“創業創新大賽”:數百名選手參與,創投界大咖現場指導》,修改后的標題為《高校創業創新大賽,數百選手與創投大咖齊聚一堂》,通過刪減一些冗余詞匯,使標題更加簡潔。
2.適當使用縮寫和簡寫。在保證讀者能夠理解的前提下,可以適當使用縮寫和簡寫來縮短標題的長度。在使用一些常見的縮寫詞和簡寫詞匯來代替完整的短語或句子時,要注意這些縮寫和簡寫要盡量常見易懂,避免過分追求縮短標題而使讀者產生困惑[12]。比如,某電視新聞標題為《發改委推出一系列穩物價措施》,這個標題中的“發改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縮寫,而“穩物價”則是穩定物價的縮寫,均屬于常見易懂的縮寫。通過使用縮寫和簡寫,可以縮短標題的長度,同時又不會影響讀者的理解。
(三)杜絕“標題黨”現象
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標題制作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困境是題不對文的“標題黨”現象,通過夸大或歪曲新聞事實,達到吸引讀者眼球的目的,誤導讀者對新聞內容的理解和認知[13]。為了解決這一困境,可以采取堅持真實性和公正性、避免使用夸張或煽動性的語言、充分披露相關信息等措施,同時要注意從多角度、全方位地報道新聞,使讀者能夠全面了解事件的真相和全貌。
1.堅持真實性和公正性。新聞標題制作必須堅持真實性和公正性,不能夸大或歪曲新聞事實,只有堅持真實性和公正性,才能贏得讀者的信任和尊重[14]。比如,某新聞標題為《某公司涉嫌欺詐客戶,數百人報案!》,經了解該公司欺詐客戶的行為并未得到最終證實,僅有少部分客戶質疑,是明顯的“標題黨”行為,因此標題應當修改為《某公司涉嫌不當經營,部分客戶表示質疑》,才能更準確地描述新聞內容。
2.避免使用夸張或煽動性的語言。新聞標題制作應避免使用夸張或煽動性的語言,以免誤導讀者或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情緒波動。比如某新聞標題為《某城市驚現大規模流感疫情,專家呼吁市民加強防范!》,但實際上流感疫情并沒有標題所說的那么夸張,標題制作為《某市部分區域出現流感病例,專家提醒市民注意防護》顯然更合適,通過更平實的語言描述,避免夸張和誤導。
(四)巧妙設置懸念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標題要想在海量信息中脫穎而出,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應當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吸引他們繼續閱讀新聞內容[15]。同時要注意不過分夸大或制造懸念,要建立在新聞事實的基礎上[16]。
1.提出問題。在標題中提出問題,讓讀者產生思考和好奇心,問題可以關于新聞事件本身,也可以關于新聞背后的原因和背景。比如,某新聞標題為《誰才是真正的“背鍋俠”?某公司高管離職引發熱議》,通過在標題中提出問題,讓讀者產生好奇心,想要了解事件背后的故事。
2.省略關鍵信息。在標題中省略部分關鍵信息,使讀者產生疑問和好奇心,可以使讀者產生進一步了解新聞內容的動力。比如,某新聞標題為《某公司驚爆“性騷擾”丑聞,受害者勇敢站出來指認》,通過省略具體細節和關鍵信息,讓讀者產生疑問和好奇心,想要了解更多的細節和背后的故事。
3.使用暗示性語言。在標題中使用暗示性語言,讓讀者產生聯想和猜測,對新聞內容產生更多的想象和興趣。比如,某新聞標題為《幕后黑手終于浮出水面?某事件背后的神秘力量揭秘》,通過使用暗示性語言,讓讀者產生聯想和猜測,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適當引入數字符號
在新媒體環境下,數字符號在新聞標題中的運用可以在有限的字數內傳達更多信息,引起讀者興趣,同時增加標題的可讀性。雖然數字符號在標題中有獨特的作用,但過度使用可能會使標題顯得雜亂,失去美感,因此需要注意適量使用,避免使標題看起來過于擁擠。數字符號的引入應該與新聞內容實際情況相符,如果新聞涉及具體的數量、比例等信息,那么數字符號的運用就能夠體現標題的真實性,確保數字是準確的,不虛構或夸大。
1.使用數字凸顯信息關鍵點。數字符號可以用來凸顯信息的關鍵點,吸引讀者的眼球。通過在標題中引入具體的數字,如數據、百分比、時間等,能夠更直觀地傳達新聞事件的重要信息。例如,《某市雨水暴擊,降雨量破20年紀錄!》中的“破20年紀錄”這一信息通過數字符號得到了強調,更加引人注目。
2.使用數字增加標題新穎性。數字符號的引入可以使標題更具新穎性。新媒體時代,讀者對數字的敏銳度較高,適當運用數字符號能夠使標題更富有創意。例如,《5分鐘內發生3起事故,交通管制!》通過數字強調了事故頻發的緊急性,使其更具吸引力。
3.提高信息傳遞效率。數字符號的使用能夠在有限的字數內傳遞更多的信息,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在標題制作中,往往需要在極短的篇幅內傳達關鍵信息,數字的引入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讀者快速了解事件的重要細節。例如,《科技展覽吸引逾10萬參與者!》中的“10萬”一詞,通過數字符號直觀地表達了參與人數的龐大,準確傳遞了信息。
4.利用數字制造懸念。運用數字符號可以巧妙制造懸念,引導讀者產生好奇心。通過在標題中引入略顯神秘的數字,可以讓讀者想要深入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例如,《某公司推出新產品,售出1000件,引發搶購狂潮!》中“1000件”這個數字創造了一種商品熱度的懸念,讓讀者想要了解為什么會引發搶購狂潮。
(六)增強標題故事性
通過采用倒敘或插敘的方式以及提問的方式,可以使電視新聞標題更具故事性、引導性,優化讀者的閱讀體驗,增強標題的吸引力和傳播效果。通過引入更多的情感元素和采用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能夠使新聞更貼近讀者,引起更多的關注和討論。
1.采用倒敘或插敘的方式。采用倒敘的方式能夠將新聞故事的高潮提前呈現,引發讀者的好奇心。運用在標題中,使讀者在最初就被吸引,渴望了解事件的發展過程。例如,《驚人發現!失蹤兒童奇跡生還,他的故事震撼人心》。插敘是在標題中穿插一些情節或細節,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和情感聯系。可以通過人物經歷、社會反響等元素,使標題更具深度。例如,《夫妻失散30年,一封信讓他們的命運徹底改變》。在倒敘或插敘的敘事方式中,要確保結合關鍵信息,使標題既能引起情感共鳴,又能準確傳達新聞的核心內容。信息的呈現要符合敘事的邏輯,確保讀者在關注標題的同時能夠獲取關鍵信息。
2.采用提問的方式。提問是一種直接與讀者互動的方式,通過在標題中設置引人猜想的問題,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提問可以讓讀者主動思考,并期待在新聞內容中找到答案。例如,《他們的秘密將如何揭曉?一場謎一般的事件引發全城關注》。通過提問的方式,能夠凸顯問題的重要性,引導讀者思考事件的深層含義,有助于讀者更深入地了解新聞內容,增強他們的參與感。例如,《為什么這個普通的小鎮會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采用提問的方式要確保在新聞內容中有相應的回答,避免出現“標題黨”現象或誤導讀者。標題提出的問題應在正文中得以回應,保持標題和內容的一致性。例如,《這個神秘事件的真相是什么?解密過程揭示了驚人內幕》。需要注意的是,提問的方式不宜過多,要掌握好提問的節奏,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吸引力。頻繁提問可能導致讀者產生疲勞,失去興趣,因此要在適當的地方巧妙設置問題。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新聞標題作為電視新聞傳播的重要入口,不僅要具備醒目、新穎和準確的特質,還要擺脫模式老套、文字冗長和“標題黨”的困擾。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標題制作策略,包括語言幽默、文字簡潔、杜絕“標題黨”現象、設置懸念、適當引入數字符號、增強標題故事性等,希望能夠切實提高電視新聞標題的品質和增強傳播效果。希望在未來的新聞傳播實踐中,電視新聞標題能夠更加創新、引人入勝,為受眾提供更優質、精彩的新聞體驗。
參考文獻:
[1] 王長峰.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分析[J].采寫編,2021(9):83-84.
[2] 王云鶴.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思路與方法[J].傳媒論壇,2022,5(24):106-108.
[3] 王冬牛.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標題的“五性”提升[J].中國傳媒科技,2021(11):52-54.
[4] 邵蘇.淺析新聞標題的功用及制作技巧[J].新聞世界,2023(9):77-79.
[5] 高常月.燕山石化電視新聞采寫方法探究[J].中國報業,2021(22):90-93.
[6] 黃彩琳.電視新聞標題引用熱詞“破圈”探尋[J].視聽,2022(6):16-18.
[7] 左振彪.媒體深度融合中廣播電視新聞標題創新思考[J].新聞傳播,2021(14):150-151.
[8] 李樹國.新聞編輯技巧在廣播電視中的應用[J].記者搖籃,2021(8):67-68.
[9] 蔣曉宋.人工智能在電視新聞節目監管中的應用[J].電視技術,2022,46(12):219-221.
[10] 杜秀敏.如何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J].中國報業,2023(8):108-109.
[11] 賈君芳.新聞標題語言的陌生化策略[J].新聞論壇,2023,37(4):112-113.
[12] 李雨欣,于鵬亮.主流媒體標題中網絡流行語的應用[J].新聞前哨,2023(16):29-32.
[13] 張春凱,龐芳.網絡媒體“標題黨”現象成因及治理對策探討[J].記者搖籃,2023(9):18-20.
[14] 吳春妹.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標題制作的要求及策略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3,44(15):210-212.
[15] 周春紅.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技巧[J].文化產業,2021(16):159-160.
[16] 劉靜.電視新聞標題制作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9):181-183.
作者簡介 殷憲微,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