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钘 梅青青 潘敏丹 孫 忻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齡期女性常見多發疾病,患病率約15%[1],是造成育齡期女性月經紊亂和無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炎癥被認為是PCOS 的重要致病因素,與高血糖、高雄激素血癥、胰島素抵抗和排卵障礙有關[2]。最近的研究發現,PCOS 患者體內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8(IL-18)等炎癥因子水平升高[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與慢性炎癥、胰島素抵抗及肥胖密切相關,是許多疾病的研究熱點[3]。研究發現,Galectin-3 在PCOS 患者體內表達升高,且與IL-6 呈正相關,推測Galectin-3 作為促炎因子在PCOS 發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4-5]。本研究旨在探討補腎化瘀方對腎虛血瘀型PCOS 患者體內Galectin-3、IL-6、C反應蛋白(CRP)等炎癥因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2020年9 月至2021 年9 月收治的腎虛血瘀型PCOS 患者60 例,根據前瞻性臨床對照研究方法,進行隨機、單盲、對照試驗,采用隨機數字表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 例。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審批號:【2021】快審(76)號。
1.2 納入、排除及剔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2003 年鹿特丹PCOS 診斷標準[6];(2)符合《24 個專業105 個病種中醫臨床路徑(試行)》[7]中腎虛血瘀證的辨證標準;(3)年齡18~35 歲;(4)自愿加入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5)近3 個月內未服用激素類、二甲雙胍等影響內分泌代謝的藥物。排除標準:(1)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2)合并有其他內分泌疾患如甲狀腺、垂體及腎上腺疾患等;(3)合并心腦腎肝等臟器功能嚴重受損者;(4)患有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及精神病、惡性腫瘤者;(5)存在藥物禁忌或有嚴重藥物過敏史者。剔除標準:(1)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影響觀察的其他系統疾病;(2)治療依從性差,未能完成治療療程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鹽酸二甲雙胍片(批號67210104,規格:0.25 g×60 片,上海信誼天平藥業有限公司)1.0 g,1 天2 次,如無妊娠,治療3 個月經周期,如妊娠則停藥。治療組給予補腎化瘀方(毓麟珠合芎歸二陳湯加減)治療,組方:菟絲子15 g,杜仲10 g,枸杞子、炒當歸各12 g,丹參15 g,川芎10 g,生地黃、炒黨參各15 g,炒蒼術9 g,茯苓15 g,陳皮、浙貝母、夏枯草、香附各10 g,甘草3 g。中藥材由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藥房提供。每日1 劑,水煎取400 mL,200 mL/次,1 天2 次,經期不停藥,治療3 個月經周期,如妊娠則停藥。
1.4 觀察指標
1.4.1 中醫證候積分、排卵及妊娠情況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 個周期后中醫證候積分的變化情況。于研究開始時向每位受試者發放中醫證候積分表(參照《24 個專業105 個病種中醫臨床路徑(試行)》[7]制定),包括月經情況、毛發情況、痤瘡情況、皮膚溢脂情況、舌象、脈象等,依據患者自身感受填寫。各項證候根據嚴重程度分為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0、1、2、3 分。治療前后分別填寫1 次,整個過程均由專業醫務人員判斷舌脈并指導完成。治療期間記錄患者排卵及妊娠情況。
1.4.2 血清學指標 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月經周期第3~5 天空腹靜脈血樣,閉經患者B 超檢查無優勢卵泡時(最大卵泡直徑<10 mm)采集血樣。當天即檢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島素(fasting insulin,FINS)、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RP、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睪酮(testosterone,T)水平,部分血清分裝保存至-80 ℃以備檢測Galectin-3、IL-6 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FPG、FINS、TG、TC、HDL、LDL、CRP、FSH、LH、E2、T 水平(由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檢驗科完成);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Galectin-3 和IL-6 水平。采用穩態模型評估法,根據血糖、胰島素水平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HOMA-IR=FINS(mU/L)×FPG(mmol/L)/22.5。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5.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非參數檢驗。血清Galectin-3、IL-6、CRP 水平與其他指標相關關系則采用Spearman 相關性分析。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PCOS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1 例患者因嚴重腹瀉退出本研究,治療組2 例患者因個人原因主動退出本研究。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PCOS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PCOS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注:對照組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治療組予補腎化瘀方治療;PCOS 為多囊卵巢綜合征;BMI 為體質指數;WHR 為腰臀比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28 29年齡(歲)27.11±3.74 27.31±4.96-0.174 0.862病程(年)2.98±1.16 2.60±1.11 1.259 0.213 BMI(kg/m2)24.30±4.59 24.37±3.47 0.065 0.948 WHR 0.87±0.05 0.87±0.05<0.001>0.999
2.2 兩組PCOS 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均有一定程度降低(P<0.01),且治療組中醫證候積分降低較對照組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PCOS 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PCOS 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注:對照組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治療組予補腎化瘀方治療;PCOS 為多囊卵巢綜合征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28 29治療前12.50±2.17 11.97±2.44 0.873 0.387治療后4.18±2.58 6.07±2.94-2.576 0.013 t 值16.015 19.442 P 值<0.001<0.001
2.3 兩組PCOS 患者排卵及妊娠情況比較 因部分患者存在確認妊娠情況,治療組共82 個觀察周期,其中已排卵周期63 個,排卵率為76.83%;對照組共87 個觀察周期,其中已排卵周期43 個,排卵率為49.43%;治療組排卵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治療組28 例患者中,第2 個月經周期妊娠2例,第3 個月經周期妊娠2 例,妊娠率為14.29%;對照組29 例患者中,第3 個月經周期妊娠1 例,妊娠率為3.45%;治療組妊娠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PCOS 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因部分患者存在確認妊娠情況,實際治療前后檢測生殖激素患者治療組共24 例,對照組共28 例。治療前,兩組患者性激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LH、T 及LH/FSH 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患者的LH、T 及LH/FSH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SH、E2 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PCOS 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PCOS 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s)
注:對照組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治療組予補腎化瘀方治療;PCOS 為多囊卵巢綜合征;FSH 為卵泡刺激素;LH 為黃體生成素;E2 為雌二醇;T為睪酮;LH/FSH 為黃體生成素與卵泡刺激素比值;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24 28 FSH(mIU/mL) LH(mIU/mL) E2(pg/mL) T(ng/mL) LH/FSH治療前6.49±1.27 6.68±1.28 0.251 0.803治療后6.25±0.99 6.14±1.10 0.461 0.647治療前15.09±2.15 15.12±2.75 0.148 0.883治療后10.12±1.72a 12.54±2.56a-3.856<0.001治療前31.58±7.29 33.19±10.40-0.742 0.461治療后32.93±10.72 33.52±10.27-0.124 0.902治療前0.65±0.12 0.64±0.17 0.269 0.789治療后0.47±0.12a 0.57±0.16a-2.072 0.043治療前2.39±0.50 2.29±0.36 0.145 0.885治療后1.65±0.32a 1.95±0.40a-4.561<0.001
2.5 兩組PCOS 患者糖脂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PG、FINS 和HOMAIR 水平顯著降低(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G、TC、LDL 水平顯著降低(P<0.05),HDL 水平顯著升高(P<0.05),且治療組患者的TG、TC、LDL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HDL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5。
表4 兩組PCOS 患者糖代謝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PCOS 患者糖代謝指標比較(±s)
注:對照組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治療組予補腎化瘀方治療;PCOS 為多囊卵巢綜合征;FPG 為空腹血糖;FINS 為空腹胰島素;HOMA-IR 為胰島素抵抗指數;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28 29 FPG(mmol/L) FINS(mU/L) HOMA-IR治療前5.27±0.70 5.44±0.37-1.130 0.265治療后5.05±0.45a 4.92±0.56a 0.970 0.336治療前13.48±4.73 12.20±5.19 0.974 0.334治療后9.66±4.54a 8.44±2.81a 1.215 0.231治療前3.17±1.24 2.99±1.42 0.530 0.598治療后2.18±1.05a 1.89±0.76a 1.198 0.236
表5 兩組PCOS 患者脂代謝指標比較(mmol/L,±s)

表5 兩組PCOS 患者脂代謝指標比較(mmol/L,±s)
注:對照組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治療組予補腎化瘀方治療;PCOS 為多囊卵巢綜合征;TG 為三酰甘油;TC 為總膽固醇;LDL 為低密度脂蛋白;HDL 為高密度脂蛋白;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
2.6 兩組PCOS 患者Galectin-3、IL-6、CRP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Galectin-3、IL-6 及CRP 水平顯著降低(P<0.05),治療組患者Galectin-3、IL-6 及CRP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PCOS 患者炎癥指標比較(±s)

表6 兩組PCOS 患者炎癥指標比較(±s)
注:對照組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治療組予補腎化瘀方治療;PCOS 為多囊卵巢綜合征;Galectin-3 為半乳糖凝集素-3;IL-6 為白介素6;CRP 為C 反應蛋白;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28 29 Galectin-3(ng/mL) IL-6(pg/mL) CRP(mg/L)治療前11.27±2.54 10.70±3.03 0.769 0.445治療后8.71±1.67a 9.91±2.23a-2.306 0.025治療前40.89±3.89 39.02±5.07 1.558 0.125治療后30.24±3.85a 32.62±4.97a-2.012 0.049治療前3.67±1.56 3.70±1.06-0.067 0.947治療后2.80±0.91a 3.32±0.64a-2.490 0.016
2.7 PCOS 患者Galectin-3、IL-6、CRP 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Spearman 相關性分析顯示,PCOS 患者血清中Galectin-3 水平與BMI、FINS、HOMA-IR、TG、TC、LDL、T、IL-6、CRP 呈正相關(P<0.05),與年齡、WHR、FPG、HDL、FSH、LH、E2 及LH/FSH 無相關性(P>0.05);PCOS 患者血清中IL-6 水平與BMI、FPG、FINS、HOMA-IR、TG、TC、LDL、T、Galectin-3 和CRP 呈正相關(P<0.05),與HDL 呈負相關(P<0.01),與年齡、WHR、FSH、LH、E2 及LH/FSH 無相關性(P>0.05);PCOS 患 者 血 清 中CRP 水 平 與BMI、FPG、FINS、HOMA-IR、TG、TC、LDL、T、Galectin-3、IL-6 呈正相關(P<0.05),與HDL 呈負相關(P<0.05),與年齡、WHR、FSH、LH、E2 及LH/FSH 無 相 關 性(P >0.05)。見圖1。

圖1 Spearman 分析PCOS 患者Galectin-3、IL-6、CRP 與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關注PCOS 的慢性低度炎癥,并發現其與糖脂代謝異常、高雄激素血癥、排卵障礙等密切相關。研究指出,慢性低度炎癥可能通過肥胖、胰島素抵抗(IR)及高雄激素血癥參與PCOS 的病理過程[8]。本研究結果發現,PCOS 患者血清Galectin-3 水平與BMI、FINS、HOMA-IR、TG、TC、LDL、T、IL-6、CRP 均呈正相關,IL-6 水平與BMI、FPG、FINS、HOMA-IR、TG、TC、LDL、T、CRP 及Galectin-3 水 平 呈 正 相 關,CRP 水 平 與BMI、FPG、FINS、HOMA-IR、TG、TC、LDL、T、Galectin-3 及IL-6水平呈正相關。多項研究表明,PCOS 患者血清Galectin-3 水平顯著升高,且與肥胖、糖代謝、高雄激素血癥、慢性低度炎癥和IR 密切相關,Galectin-3 可以作為Toll 樣受體4(TLR4)的配體,激活TLR4/核因子κB 途徑,釋放IL-6、轉化生長因子β1、白介素-10 等炎癥因子,導致慢性低度炎癥,可以抑制下游胰島素信號傳導,導致IR,可能是參與PCOS 發生發展的重要因子[4-5,9,11-13]。吳銳等[5]研究結果表明,PCOS 患者Galectin-3 水平與CRP、IL-6 水平呈正相關。IL-6在PCOS 患者體內異常表達,且與高雄激素血癥、肥胖和IR 存在密切聯系[10,14-15]。CRP 水平在PCOS 患者血清中升高,可在IL-6 刺激下由肝臟產生,有證據表明,CRP 與IR、體質量和脂肪量呈正相關[16]。
中醫認為PCOS 屬“月經病”“閉經”“不孕”等范疇,其病位在腎,與肝、脾相關,以腎虛血瘀為基本病機,腎者主水,腎陽不足,無以運化水濕,聚而成痰,日久成瘀,痰瘀互結,發為炎癥,阻塞胞脈,則天癸失序,卵子生長發育障礙,月事失期,乃至不孕。因此,臨床治療中應當以補腎活血為主。補腎化瘀方(毓麟珠合芎歸二陳湯加減)中含有菟絲子、杜仲、枸杞子、炒當歸、丹參、川芎、生地黃、炒黨參、炒蒼術、茯苓、陳皮、浙貝母、夏枯草、香附、甘草,取毓麟珠補益氣血,溫養肝腎,強固沖任,調經助孕之意。方中去毓麟珠之鹿角霜、川椒,以防藥性過于溫燥;去白芍,改熟地為生地以防滋膩礙胃,加枸杞子,同杜仲、菟絲子合用,共奏補益肝腎,養陰生津之效;加丹參、香附,同當歸、川芎合用,起養血行氣,活血化瘀之能;改白術為蒼術,調人參為黨參,加陳皮,合以茯苓,四者合用,健脾助運以化痰濕;加浙貝、夏枯草消腫散結;佐以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補腎活血,化痰散結之效。
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治療后排卵率明顯較高,中醫證候積分降低更為顯著,提示補腎化瘀方治療腎虛血瘀型PCOS 患者,方藥對證,故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排卵,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在妊娠率方面,治療組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考慮與研究缺乏大數據支持,且部分患者無生育要求相關。在糖脂代謝及性激素方面,兩種治療方案均能顯著降低FPG、FINS 和HOMA-IR 水平,但補腎化瘀方更有效降低LH、T、LH/FSH、TG、TC 及LDL 水平,提高HDL 水平,這與張麗等[17]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補腎化瘀方可糾正腎虛血瘀型PCOS 患者性激素、糖脂代謝紊亂狀態。已有研究發現,補腎活血法聯合西藥治療可降低PCOS 患者IL-6、IL-8、CRP 等促炎細胞因子濃度[18-19];本研究顯示,兩種治療方案均能降低Galectin-3、IL-6 及CRP 水平,其中治療組降低更為顯著,提示補腎化瘀方可有效清除炎癥因子,改善慢性炎癥狀態,結合補腎化瘀方可降低T、TG、TC 及LDL 水平,降低HOMA-IR 值,推測其可能通過改善慢性炎癥微環境,繼而改善IR、高雄激素血癥及脂代謝,從而在臨床上發揮治療PCOS 的作用。
綜上所述,采用補腎化瘀方治療腎虛血瘀型PCOS 患者臨床療效佳,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降低血清炎癥指標Galectin-3、IL-6 及CRP 水平,改善糖脂代謝紊亂,調節性激素水平,促進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