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新課標的理念發展與教學內容改進,教育相關部門更加重視學生整體的身心全面發展。美術作為一門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學科,越來越受到重視。教育部門強調對小學美術教學進行創新與改革。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還不成熟,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多方主體對其予以適當的關懷和引導。小學美術能夠有效開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創新力與審美力,提高其綜合素質。但是,現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亟須引起重視。通過對小學美術教學進行創新和改革,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促進其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淺談新課標理念下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策略。
1 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育理念落后,且城市與鄉鎮的教育資源不平衡
傳統教育理念中對“主科”和“副科”的區分,導致美術等藝術類課程被邊緣化,甚至被忽視。這種狀況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對美術學科不重視,認為其“無用”或“浪費時間”,上課態度敷衍、注意力不集中[1]。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也是一個問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許多學校缺乏專業的美術教師,導致美術課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美術教學所需的器材、場地和資源(如畫具、藝術書籍、展覽機會)不足。
1.2 教學模式過于保守、單一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身心全方面發展,認可美育的重要性。但是,當前小學美術教學存在教學模式過于保守、單一的問題,限制了小學生的想象空間的發展,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一大部分美術老師對書本課程內容照本宣科,還停留在“教師講解、學生模仿”的初級階段,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不能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對美術學習失去興趣或興趣不高
1.3 美術課堂學習內容缺乏創新性
現階段,有一部分教師美術教學專業能力欠缺,不懂得對美術教學內容進行開發與創新。許多學校的美術課程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繪畫、手工制作等基礎內容上,缺乏對現代藝術形式、跨學科融合以及學生興趣點的關注。這種缺乏創新性的教學內容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藝術教育的多元化需求。
1.4 美術課堂氛圍過于嚴肅
嚴肅的氛圍降低了小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興趣。小學時期正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小學生天真可愛并且懵懂,對美術學習有著天然的興趣。但是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家長和教師以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美術學習成果的評價標準。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式教學模式,使得美術課堂氛圍變得嚴肅,降低了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美術課堂缺乏活力, 抑制了學生們大膽進行討論與創新的積極性。
2 新課標理念下小學美術教學改革創新的意義
2.1 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階段,不僅是學生知識學習的起點,也是人格塑造、習慣養成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教育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和職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有著天然的好奇心。而美術學科能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小學生以審美的眼光、正確地看待事物,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養成創新思維。比如在美術課堂上,老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選用合適的色彩,在繪畫時進行再創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各種藝術之間都是有聯系的。學生能夠觸類旁通。學生如果提升了審美能力,進行跨學科學習時也能事半功倍[2]。除此之外,美術在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上,更能夠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
2.2 促進教育體系的完善
近代以來,我國社會快速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在經濟水平提升的基礎上,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但與此同時,生活壓力也在不斷增大。在教育領域,大部分學校和機構更加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很多小學生在成長初期就不得不面對各種補習班、繁重的課程以及大量的家庭作業,這顯然違背了新課標理念強調的“重視學生身心發展”的原則。
在小學階段合理進行美術教育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還能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促進教育體系的完善。重視美術學科,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為他們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從而推動教育體系向更高層次發展。在這種教育體系下,主科與副科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得到重視,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跨學科學習能力。比如,研究語文學科中漢字從古至今的演變時,不難發現漢字與美術有著直接的聯系。漢字書法不僅要求書寫者具有一定的書寫技巧,還要具備相應的審美能力。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能夠間接提高他們的書法水平。新課標提出了藝術教育的核心素養,即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教師應圍繞這四大核心素養,致力于構建全面立體的藝術教育體系。
3 新課標理念下小學美術教學創新與改革方向
3.1 注重教師資源分配,促進教育公平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階段,老師在這一階段起著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新課標理念下,首先應為小學美術教學配備專業的教師團隊。例如,避免讓其他專業的教師充當“萬金油”,要讓具有專業美術素養和資質的教師進行任課。他們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美術知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美術這一藝術形式,提升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培養他們的審美與想象力。同時,還可以為美術教師提供系統培訓,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
其次,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應合理分配美術資源,盡量縮小城市與鄉鎮的教育差距。相對于鄉鎮學校來說,城市學校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更加完善,老師往往擁有更高的專業水平,資源分配也更加全面。然而,美術教學作為副科,鄉鎮學校可能難以有更多的資源向其傾斜。因此,在新課標理念下,要想推動小學美術教學的整體完善與發展,還需平衡鄉鎮與城市的美術資源分配,為鄉鎮學校的美術教師提供更多的保障,打造專業的美術教師團隊,使鄉鎮學校的學生也能夠接觸到豐富的美術學習內容,樹立起正確的學習理念,提高個人的學習興趣,得到創造力與想象力的發展。
3.2 引入科技手段,創新傳統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小學美術教學中,許多美術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例如,僅僅依賴美術課本上的內容,照本宣科,讓小學生進行模仿繪畫,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對美術失去學習興趣,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可以引進一些先進的科技手段來豐富課堂內容。例如,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或美術動畫,以此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營造濃厚的美術學習氛圍。同時,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播放相應的音樂。比如,在安排學生畫大樹、小鳥的時候,可以搭配鳥語花香的背景音樂,為學生營造相應的情景。這樣可以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快,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復雜的現象直觀化,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
3.3 鼓勵式教學,肯定學生的進步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啟蒙時期。在課堂上,學生往往期望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表揚。如果教師能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和肯定,多多鼓勵學生,學生就能樹立起自信心,從而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在新課標理念下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多多表揚鼓勵學生,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給予他們正反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分組活動,劃分不同的小組,為不同的小組布置有差異性的繪畫任務。同時設立獎項,評選出優秀作品并給予獎勵。這種方式不僅能夠高效完成美術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美術繪畫能力,培養他們的專注能力與團隊意識,還能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獲得鼓勵、肯定,樹立自信心,從而促進他們積極向上成長。
3.4 提高家長對于美術學習的重視程度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陪伴者,也是孩子學習美術的重要支持者。教師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共同關注孩子的美術學習進展和興趣發展。就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現狀來看,部分家長不太重視美術學習,沒有意識到美術學習的價值[3]。因此,要通過有效的途徑提升家長對于美術學習重要性的認識。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進行美術教學,還可以給學生布置家庭美術作業,讓他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畫畫,畫畫完成之后,將作品帶到學校,進行小組展示。這看似是很簡單的學習任務,但是父母孩子一起畫畫的意義非凡。這能夠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家長通過繪畫內容更加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實現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3.5 充實教學內容,注重知識整合
新課標強調要重視知識內在關聯,加強教學內容有機整合。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中的潛在學習觸發點,通過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和互動式教學策略,引領學生步入一個充滿創意表達的空間,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例如,在《“五谷”作畫》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五谷雜糧作為創作材料,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創作出富有創意的藝術作品。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創作體驗,還能夠加深他們對糧食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4 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重要的啟蒙階段。因此,更要關注這一階段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但是,當前階段,小學美術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教育理念落后,且城市與鄉鎮的教育資源不平衡;教學模式過于保守、單一;美術課堂學習內容缺乏創新性;美術課堂氛圍過于嚴肅。應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對小學美術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促進教育體系的完善,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具體的創新方向為:注重教師資源分配,促進教育公平;引入科技手段,創新傳統教學模式,營造活潑輕松的美術學習環境,開拓學生的美術想象空間,從而大大提升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鼓勵式教學,肯定學生的進步,幫助他們獲得美術學習的自信,使學生對美術發自內心地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家長對于美術學習的重視程度;充實教學內容,注重知識整合。
引用
[1] 顧哲豪.信息技術支持下小學美術教學優化路徑探索[J].讀寫算,2024(35):124-126.
[2] 邱玲.“以美育人”理念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實踐思考[J].名師在線,2024(31):88-90.
[3] 張天舒.小學美術教學中創意性寫生教學的策略[J].求知導刊,2024(26):143-145.
作者簡介:丁琳(1996—),女,山東日照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就職于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第五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