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紅山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高度,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專門部署,凸顯了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推動教育改革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作為縣區教育局局長,在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后,對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滿懷信心,干勁十足。
建設教育強國,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目前,永登縣教育系統建立了102個黨支部,5名局黨組成員主動下沉學校(園)擔任4個縣屬學校黨總支書記和一個支部書記,選優配強了基層學校黨組織書記和黨政領導班子,做到了全縣教育系統黨組織全覆蓋;并且逐步健全黨組織會議、黨政聯席會議和校長辦公會議議事決策制度,進一步明確了黨組織會議、校長辦公會職能職責和功能定位,厘清權責邊界列出權力清單。在建設教育強國新的起點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探索建立“五項保障”工作機制,即提供組織保障、提供陣地保障、提供經費保障、提供隊伍保障、提供培養保障,確保學校黨組織切實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把黨建工作作為中小學校辦學治校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建設教育強國,全面謀劃教育教學改革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永登縣教育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有力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受教育的權利。近年來,我們以推進教育公平為重點,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農村教育得到了加強,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教師隊伍素質明顯提高。隨著標準化學校建設、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改薄”項目等工程的順利實施,大批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在我縣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到處可以看到最好的建筑是學校。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全部入學,經濟困難家庭的孩子不因貧困而失學。在建設教育強國新的起點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順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出發點,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動力,大力實施思想道德領航、普惠教育擴容、教育改革賦能、教育質量提升等“四大工程”,著力培養更多立志報國、全面發展、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建設教育強國,全面促進教育優質公平
教育涉及所有人,接受教育是每個人獲得發展的基本前提。縮小不同群體發展差距,消除家庭貧困的代際傳遞,實現個體全面發展,首先要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機會。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最偉大的工具”。經過多年努力,2017年永登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全縣教育開始積極向優質均衡發展邁進。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進一步促進教育優質公平。如今,在建設教育強國新的起點上,我們要堅定不移推進教育公平,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實行城鄉一體化辦學模式,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擴大優質資源總量。深入推進公辦優質資源“結對幫扶”和“五個一體化管理”模式,繼續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2023年北城區、西城區幼兒園投入使用,增加學期公辦學位720個。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保障教育公平。按照縣委縣政府“校點聯盟、組團辦學”的要求,拆、留、并、轉相結合,合理規劃調整學校布局,統籌配置城鄉教育資源,著力解決“農村弱”和“縣城擠”的發展瓶頸。落實“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制度,形成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整體提高的良好態勢。推進普通高中多樣特色發展,提升育人質量。實施普通高中提升計劃,注重內涵建設,凝練教育思想,打造辦學品牌和特色,深化蘭煉一中和永登一中集團化辦學,在課程設計、教師隊伍建設、教學研討等各方面深度合作,爭創永登一中省級示范性高中。推進教育數字化行動,提升教育水平。要進一步實施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加強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并深化應用,要實現“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這一美好愿望,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建設教育強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近年來,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下功夫”“九個堅持”的要求,緊緊圍繞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等方面,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等各領域,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2018—2021年,我們在全縣教育系統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年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各學校堅持利用開學典禮、升國旗儀式、慶祝重大節日、經典誦讀等活動,大力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學生養成了優良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建設教育強國新的起點上,我們將以“師德大講堂”為載體,通過師德楷模講述自己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動人事跡,引導廣大教師自覺提升道德修養、人格品質,把涵養師德師風和潛心教書育人統一起來,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使全縣廣大教師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努力成為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堅持從學生身心特點和思想實際出發,持續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教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貫通起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加大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會學生有能力、有責任、有愛心,全面發展、學有所長,培養出黨和國家需要、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編輯:閻韻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