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君 石玲 王沖
摘? 要:隨著2022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的正式出臺,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將成為培養風景園林行業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主要渠道。針對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面臨的現實問題進行剖析,提出從課程體系設計、實踐體系設置、學位論文創新三個方面進行系統性人才培養體系設計,以充分保障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風景園林學科;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博士專業學位;專業博士教育;培養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3?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S1-0010-04
Abstract: As the Academic Degree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 the Catalogue of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2022),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cultivating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professional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postgraduates'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o implement a training system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design, practice system setting, and thesis innovation. This system significantly can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train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 doctoral postgraduates.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professional doctoral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當前,風景園林行業普遍存在以偏工程技術為主的不合理技術人才隊伍結構問題,這不僅成為影響我國風景園林行業領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礙風景園林學科競爭力提升的主因之一。為響應國家建設需求,提升我國綠色發展的底色建設質量,我國于2022年正式設置了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區別于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實踐性和創新性為基本屬性,面向社會發展需要和國家戰略需求,重點解決城鄉人居環境建設面臨的緊迫問題,致力于培養風景園林工程建設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一? 實施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必然性
(一)? 專業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
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作為邏輯起點的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已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有力抓手[1]。2022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了《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赫然在冊。發展博士專業學位是高等教育應國家建設之所需,主動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路,是著力培養知識、技術、能力都有較高要求的職業領域高水平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手段。圍繞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科學謀劃并構建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對于規范和推進我國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雖然在風景園林行業博士學位并不是“從事職業工作的先決條件”,但面對城鄉統籌綠色發展的迫切需求,社會急需在城鄉綠色人居環境營建領域的頂層設計和創造性實踐工作中能夠發揮“道”“術”結合效應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教育正是高等教育針對風景園林行業實際需要所做出的重要選擇。
(二)? 風景園林學科成長的歷史性機遇
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的設立,標志著我國現代化建設急需實踐能力要求高的應用型風景園林行業人才。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將“生態文明”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國家,正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2],正緊密地實施一系列生態保護、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的國家戰略工程,以“師法自然、創造詩境”為特色的風景園林學肩負著巨大的歷史責任。風景園林行業能與國家重大戰略產生緊密聯系,為學科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在當前國際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危機的背景下,風景園林學科迫切需要創新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知識及應用技術體系[2],培養的風景園林博士和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能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3]。根據博士生分類發展的政策導向,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注于實踐應用,以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為“看家手段”的風景園林專業博士在我國現代化城鄉建設中擁有廣闊的應用技能施展空間。
二? 風景園林專業學位教育研究進展
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是風景園林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新類型。2005年,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MLA)正式設立,標志著我國的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正式開始,當年有25個碩士專業學位試點院校開始招收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2009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行全日制培養,培養規模快速增長[4]。截至2021年底,我國設有風景園林專業的普通高等學校有196所,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達到80個[3]。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體系建設為博士專業學位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基礎。
徐琴等[5]、杜春蘭等[4]、楊銳等[6]、林廣思等[7]、周春光等[8]和李雄等[9]分別對中國風景園林教育發展概況進行了多角度的回顧,均指出了當前風景園林教育面臨的變化與挑戰,并從營造學科環境、服務社會需求、提升學科競爭力等方面對風景園林教育的發展提出要求。楊銳[2]結合最新版學科專業目錄調整的特點,闡述了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巨大發展機遇和逐步邊緣化的巨大落差,提出新時代的風景園林應該加強學科專業中的科學和技術含量,構筑風景園林知識和實踐體系。回顧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領域近20年(主要是2005—2023年)的文獻發現,現有研究主要從國外經驗借鑒、國內實踐等視角為我國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諸多發展建議,現有文獻多集中于從院校層面考察院校在風景園林專業學位教育中的培養目標設定、培養模式選擇及培養制度設計等教育實踐舉措[10],較少關注教育模式設計與制度安排。本文以培養單位管理者視角對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面對的新問題與培養過程進行分析,以促進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的科學建立。
三? 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面臨的新問題
與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相比,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針對風景園林行業領域實踐需要,培養專業能力強、職業素養高、實踐創新能力突出的高層次專門人才。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為風景園林學科高等教育創造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可以預見其研究生教育規模將快速增長,培養體系建設與培養條件優化將成為重要任務。當前,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面臨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 生源多樣與培養方式靈活
隨著風景園林一級學科的取消,學術型博士學位也隨之取消或轉入其他一級學科,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成為風景園林學科的唯一高層次人才培養“主賽道”。我國風景園林學科學位點目前所在的教育機構大致可分為農林類、建筑類、藝術類三種類型[7]。專業博士學位點依托院校背景的復雜性可以反映出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生源將會是多樣化的。另外,風景園林實踐的內容早已突破了傳統的學科界面,自然環境、建成環境、區域景觀、鄉村景觀、風景區、城市綠地和雨洪系統等都是現代風景園林學科關注的對象,跨學科的綜合性已經成為風景園林實踐創作的主要特點。當代的風景園林除了在城鄉人居環境內發揮生態、社會、美學效益之外,還向著廣闊的國土范圍延展,開展了大量區域性的自然保護地及國土空間景觀規劃[11],風景園林行業實踐工作面對的是一個多元復雜的社會實踐系統,行業的多元化也要求專業博士的來源應是多樣的。
面對營造美好人居環境的迫切現實需求,當前的風景園林行業需要大量理論知識扎實、專業技術高、實踐創新能力強的專業人才。雖然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形式還未完全明確是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但通過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經歷,不難想象為了滿足多樣化教育需求,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可能會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就讀方式同時并存。不同培養方式的博士生群體在就讀期間的活動參與情況會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全日制學生多在實踐能力提升方面有強烈訴求,而非全日制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對理論和前沿技術應用研究的需求更加明顯[12]。雙重培養模式并重將導致多樣化教育需求可能不會得到有效滿足,以及專業學位博士職業能力需求與教育供給未必會有效匹配。因此,應對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制定定制化培養方案,進一步完善各培養環節的制度設計,增加校外力量聯合培養的有效參與,強化資源配置,采取靈活的人才培養方式,引導各方有效發揮力量,充分保證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二)? 理論創新為主轉向應用方法為主
由于風景園林一級學科取消后其二級學科歸屬并未完全明確[2],各院校的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課程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過去學術型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慣性”還可能影響著高校對專業博士生的培養,其人才培養體系可能仍然有較重的學術學位博士生痕跡[10]。但博士專業學位教育追求在工作場所“應用”知識,目標是“為實踐而研究”,為改進專業實踐、變革工作場所等作出應有的貢獻[13]。與大多知識不同,風景園林的業務知識主要產生于園林應用情境,其知識多是行業實踐場所和行業實踐問題解決的經驗總結,知識更多產生于解決實踐問題中[14]。所以,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重點是風景園林工程技術的應用和現實問題的解決方案,學術型博士可以側重于理論創新,而專業博士的培養重點在于風景園林方法論的總結。在培養方式上,專業博士教育以能力導向培養為主,要求學生在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其實踐工作能力。風景園林專業博士的培養講求理論與實踐并重,應加強實踐課程的教學,迫切需要建立整體性的、覆蓋面廣的實踐課程體系。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應是以實踐中的方法論創造為主要目標,實踐能力與技術水平的提升將是培養成果的主要體現形式。
(三)? 多學科融入與實踐能力要求增強
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是為風景園林行業發展和工程技術進步而服務的,研究生需要具備解決復雜的工程技術問題、進行園林工程技術創新、規劃和組織實施工程技術研究開發工作的能力[10]。目前,傳統的風景園林經驗性知識已經滯后于中國式現代化城鄉人居環境建設的發展要求[2],尤其是適用于復雜風景園林系統的風景園林新科學技術與方法論急需總結、融合、創新。在當代的風景園林實踐領域,許多先進的環境工程相關的科學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如數字信息科技在風景園林設計的基址信息采集、環境影響評價、生境變遷模擬和場景交互式實時呈現等方面都充分得以運用[11]。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風景園林行業會越發重視與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會越來越注重文化、體育、旅游和商業等多元業態的融入,多元化發展的風景園林需要通過生動的實踐示范來創造閑適市井生活與良好生態環境相得益彰的美好生活空間。風景園林從規劃、設計、施工直至管理等工作會大量使用文化創意、空間信息、智能終端和互聯網技術等現代科學與技術[11],新科技方法與新材料的廣泛應用需要經過風景園林行業實踐的檢驗,這也是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最佳課堂。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著力培養、增強應用先進科技方法解決行業實踐復雜問題的能力。
四? 高質量培養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路徑
(一)? 精心設計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體系
風景園林學現有的6個學科方向(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風景規劃與設計、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風景園林植物應用、風景園林工程與技術、風景園林遺產保護和風景園林建設)在新的歷史時期均有更加高遠的行業使命和歷史責任[3],合理凝練深化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的研究方向,科學設置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的課程體系,強化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是風景園林專業學位博士點建設要面對的緊迫問題。
在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范化建設過程中,發現各類院校的培養體系具有如下共同特征:①課程設置覆蓋內容廣泛,越來越注重學科的交叉;②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實踐類課程比重較高;③課程體系具有較強的院校背景特征[4]。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體系應在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體系之上,體現創造性和實踐性,課程內容除了突出風景園林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緊密結合,應強調其他學科理論和方法的有效融合,拓展專業博士研究生的學術研究視野,將風景園林行業實踐中的開放性、包容性特征在專業博士學習過程中得到體現。除體現傳統的工學、藝術學、植物學交叉融合的特征外,還應植入社會學、人類學、生態學和經濟學等跨學科知識,體現風景園林理論研究的共生性與實踐應用的前沿性。建議風景園林專業博士的課程學習應采用學分制和模塊化課程,知識性課程可采用線上自修完成學分積的方式進行,根據研究方向進行模塊化課程選擇,鼓勵以公開的學術報告進行階段性學習總結,至少有一年的實踐學習課程;課程教學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專題研討、案例分析、報告討論等方法可能是其主要的學習形式。
(二)? 著力探索建立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教學體系
對不同工作背景、不同教育需求的個體定制個性化培養方案,構建更具針對性和匹配度的多樣性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具體來看,在課程教學環節,可由學生和導師(組)根據項目需求和學生個人發展目標共同協商確認課程結構,解決課程設置與學生發展需求不一致的問題。在導師指導環節,倡導導師組制或雙導師制指導,校內外導師應協調各方責權,并充分尊重博士生教育需求,給予針對性指導訓練。主動甄選思想道德素質、業務素質較高的風景行業工程師與管理者作為校外導師參與到學生培養過程中。在實踐訓練環節,針對博士研究生的差異化工作背景與風景園林實踐工作經歷,學校應給予定制化的實踐訓練方案設計,著重增加其實踐培訓環節比重,并增加其實踐性課程學習。對實踐課程體系進行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建立跨學科、跨學院的課程設置的必要性,確保實踐課程是“提升實踐能力的課程”,目的是學習如何從實踐中解決問題,而不是“學習提升實踐能力的理論課程”[10]。
(三)? 強化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論文的實踐性與方法論
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論文的選題應來源于現實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實踐中急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強調從實際工作經驗總結出發進行風景園林研究方法論的探索。風景園林專業博士是今后風景園林行業的學術引領者,其學位論文不僅要有較強的技術實踐應用性,而且要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形成豐富深厚的研究成果。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來源于園林實踐并高于當前的園林實踐,為風景園林行業發展起到引領性作用。對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論文的要求是不僅風景園林實踐應用方面做出成果,而且要求總結風景園林實踐經驗并上升為方法論方面能作出創新性貢獻。
五? 研究結論與討論
(一)? 研究結論
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建設是當前許多申請、擁有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正在面臨的緊迫問題,由于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共同面臨著生源復雜、培養目標不一、培養方式多樣、訓練目的不同和雙重培養模式共存等現實問題,有必要建設學術與專業水平并重的人才培養體系。“應用型高層次風景園林專門人才”是對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基本定位,即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要具有較強的風景園林行業實操工作能力和較開闊的風景園林發展視野,能從較高的層次判斷風景園林與社會其他行業融合發展的機會和解決風景園林實踐中的復雜問題,還應擔負起創造風景園林實踐方法論的重任,要對風景園林實踐發展作出引領性貢獻。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應從課程體系、實踐訓練、學位論文應用性三個方面進行全程管理式建設,通過構建特色全過程質量育人模式,推進風景園林行業應用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為中國特色化人居環境高質量營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 研究討論
當前風景園林行業發展理念上面臨四大轉變:城鄉風景園林營建路徑從“城鄉綠地”向“綠色城鄉”轉變、發展方式從“增量發展”向“存量提質”轉變、發展邏輯從“境-居-人”向“人-居-境”轉變及治理方式從“建設模式”向“治理模式”轉變,創造高品質“人-居-境”是全社會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要求。我國現在開展培養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是針對滿足社會發展對應用型高層次風景園林專門人才的需要應運而生的。科學地建設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人才培養體系,是高質量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保障。各院校應重視并提高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社會吸引力與美譽度,尤其是對當代風景園林行業從業者的吸引力,聚焦這類受教育群體需求,設計凸顯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服務個體職業發展與專業實踐使命的培養方案,樹立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品牌[10]。
當代的風景園林行業急需心懷“國之大者”的高層次人才,“營綠涵養生態、塑城美化生活、創造人民福祉、推動綠色發展”是新時期城鄉建設對風景園林行業的新要求。風景園林工作者要積極讓綠色空間實現生態服務價值真正變成公眾福利,營建“居園相融、人城和諧”的美麗城鄉人居環境,為促進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創造美好生態格局。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教育要為行業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煒,李春林,張學良.發展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借鑒與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1(10):28-33.
[2] 楊銳.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發展評估、困境與突破[J].中國園林,2023,39(1):23-25.
[3] 楊銳.中國風景園林學學科簡史[J].中國園林,2021,37(1):6-11.
[4] 杜春蘭,鄭曦.一級學科背景下的中國風景園林教育發展回顧與展望[J].中國園林,2021,37(1):26-32.
[5] 徐琴,杜春蘭.多學科視角下當代西方人與建成環境關系研究的發展、轉型及趨勢[J].中國園林,2022,38(12):88-92.
[6] 楊銳,鐘樂,趙智聰.在大變局中研發風景園林學的新引擎[J].中國園林,2021,37(11):14-17.
[7] 林廣思,羅越.中國風景園林學科和專業設置現狀與分析[J].風景園林,2021,28(10):72-83.
[8] 周春光,李雄.風景園林專業學位教育的回顧與前瞻[J].中國園林,2017,33(1):17-20.
[9] 李雄,劉堯.中國風景園林教育30年回顧與展望[J].中國園林,2015,31(10):20-23.
[10] 羅英姿,韓霜,李雪輝.學生需求視角下工程類專業學位博士教育質量評價研究[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1):42-52.
[11] 張晉石,楊銳.世界風景園林學學科發展脈絡[J].中國園林,2021, 37(1):12-15.
[12] 羅英姿,李雪輝.我國專業學位博士教育面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基于“全國專業學位博士教育質量調查”的結果[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11):67-78.
[13] 翟月,毛立偉,陳玥.專業博士教育研究20年:主題比較與路向探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1):16-23.
[14] 燕艷.英國博士學位多樣化:形成、發展及啟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2(3):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