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衛(wèi)
俗語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自古以來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無茶不為敬,更是大家熟知的待客之禮。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四川是茶的搖籃,雅安是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雅安人,對于茶文化,我從小耳濡目染,雖然并不十分懂茶,但卻萬分愛茶。因此,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茶,學習泡茶、識茶和品茶。可喜的是,雅安市老年大學開辦了茶藝班,讓我們這些愛茶之人有機會走進專業(yè)領(lǐng)域,深入了解茶文化;幸運的是,在這里,我們結(jié)識了技道并重的陳老師和親切熱情的班主任羅老師。
茶里乾坤大,杯盞寄人生。第一學期,當大家來到清雅的茶藝教室,紛紛感嘆學校的教學設施既專業(yè)又美觀。每位學員對茶的認知程度不同。課堂上,陳老師為讓大家更好地掌握泡好一杯茶的技藝和禮儀,不厭其煩地進行講解和演示。在老師的溫聲細語中,在幽雅芬芳的茶香中,我們用心練習,享茶之雅趣,品茶之美好——
茶,既是溫文爾雅的款待,也是以形入心的修行。從燒一壺水開始,學會耐心和等待;從投茶量、水溫、出湯時間的控制中學會掌握分寸;從茶具的碰撞聲中學會柔和、輕緩;從斟一杯茶開始,學會謙恭、禮讓、分享、包容;以茶修身,以茶修性,以茶修心;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悅己,悅?cè)耍?/p>
第二學期,陳老師系統(tǒng)全面地講解了茶的基本知識和品茶方法。讓我們了解到七大基本茶類各自的特點、產(chǎn)區(qū)、制作工藝、沖泡方法等。陳老師結(jié)合自己豐富的制茶經(jīng)驗,通過深入淺出地講解,激發(fā)了同學們對茶文化的濃厚興趣。
經(jīng)過兩學期的學習,大家小有所成,自發(fā)組織了一次課外茶文化實踐活動。在茶農(nóng)莊,陳老師讓同學們親自動手體驗綠茶制作的過程。采摘、殺青、揉捻、干燥……在復雜繁瑣的工序中,大家體會到制茶人的艱辛,更懂得了惜茶、愛茶。以茶會友的環(huán)節(jié)最為輕松愜意,大家坐在一起學茶、品茶、鑒茶,茶香氤氳,師生情濃。
“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我們因身為茶鄉(xiāng)人而驕傲,更因是茶鄉(xiāng)老年大學的學員而自豪。同窗們紛紛表示,要學以致用,積極推廣茶文化,為家鄉(xiāng)代言。
茶藝班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