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文 呂樂
■摘 要:本文結合技工院校的辦學標準和特色,以五年制藥物制劑專業(高級工班)為例,闡述了如何通過確定藥物制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流程及藥物制劑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建立了符合培養目標的知識體系和體現技工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滿足培養高素質藥物制劑專業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技工院校;藥物制劑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
■課 題:本文系深圳技師學院博士科研啟動金項目課題(課題編號:2214010)的研究成果。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技工院校落實黨和國家關于技能人才培養政策,組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安排教學任務的指導性方案,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過程和開展教學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深圳是首批三個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之一,深圳醫藥產業的發展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為適應深圳高速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需求,筆者所在學校于2017年開設了藥物制劑專業。藥物制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從技工教育的特色出發,在充分學習領會有關技工教育的政策文件的精神并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通過對行業和企業崗位技能需求的廣泛調研,組織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專業教師及具有實踐技能的企業專家共同參與研討,深入分析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及具體工作過程,從而確定入學要求、職業方向、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課程設置、學時安排、教學進程總體安排、實施保障及畢業要求等內容。
現結合筆者所在學校五年制藥物制劑專業(高級工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情況,探討藥物制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思路與方法。
為更好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成立方案制定小組顯得尤其重要,小組應該由藥物制劑專業教師、公共課(含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以及具有藥物制劑實踐經驗的生產技術人員等組成。小組人員類型要符合醫藥行業技工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在職稱及年齡結構等方面均要合理搭配,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充分把握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要領,力爭做到人才培養方案具有全面性、科學性、合理性及實用性。
在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精神的基礎上,藥物制劑教研室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綜合各位專業教師及行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確定五年制藥物制劑專業(高級工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流程如下。
根據藥物制劑專業要求—接受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任務—成立制定小組—研讀指導文件—調研分析—確定內容—形成草案—征求意見—形成初稿—專家論證—完善定稿—審定公布。
現階段,國家對技工教育高度重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近年來,相關部門出臺了很多與藥物制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關的政策,具體如下。
2012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印發一體化課程開發技術規程(試行)的通知》;2013年1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編制了《一體化課程規范開發技術規程》;2019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
要認真研讀上述與人才培養方案相關的法律法規,深刻領會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及具體要求。
進行專業人才情況調研分析是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環節,通過調研,可以掌握社會對專業人才需求的情況,了解往屆相關專業畢業生知識與技能水平以及對課程內容設置的意見和建議,專業人才情況調研分析是關系到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性與實用性的關鍵環節。主要調研方式有實地考察、同醫藥類企業技術人員面談、召開校企合作會議、邀請行業專家座談研討、通過網絡向醫藥類及相關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發放調查問卷并反饋匯總、邀請藥物制劑專業往屆畢業生座談研討以及對在校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抽樣調查。調研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藥物制劑專業人才社會需求情況、專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代表性工作任務情況、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情況及培養質量評價、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在校生的學習情況和專業建設情況等,為進行教學和就業分析,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面向的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素質、技能、知識要求,構建課程體系,確定教學內容和實訓要求等提供科學依據。
筆者所在學校下發的《關于編制2023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及附件中,明確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總體框架、具體內容以及相關要求,即專業建設要緊密結合產業優化升級的趨勢,對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新方向,對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下職業領域和崗位(群)的新要求,堅持采用需求導向、職業導向的方法論。根據崗位需求,進行職業分析,獲得典型工作任務,形成培養規格要求;根據培養規格要求,進行課程設置,搭建課程體系;根據課程實施的需要,提出教學條件和師資隊伍配置要求。這些內容無疑明確了標準框架的內在邏輯思路,不僅為專業教學標準的制定指明了方向,還為各專業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提供了正確的思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般包括專業名稱及代碼、入學要求、職業方向、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設置及要求、各學期學時安排表、教學計劃進程表、培養模式、培養條件以及畢業要求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一)職業方向的確定
在綜合調研與分析的基礎上,藥物制劑專業的職業方向確定為所屬專業大類為醫藥類,對應的行業為生物醫藥行業,主要職業類別為制藥技術人員、醫藥商品購銷員、藥劑人員、醫藥研發助理以及藥品儲存與養護員等;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主要是藥物制劑工(三級),另外,藥物檢驗工(三級)和食品農產品檢驗員(三級)為選考證書。
(二)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
在綜合分析專業崗位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專業教學標準,藥物制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科學及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專業素質,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面向生物醫藥行業制藥工程技術人員、醫藥商品購銷員、醫藥研發助理、藥品儲存與養護員,衛生行業的藥劑師等職業群,能夠從事藥品生產、藥品質量檢驗、藥品零售與管理、庫房管理、中藥調劑、用藥指導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三)培養規格的確定
按照筆者所在學校下發的《通知》及附件的要求,培養規格從素質、知識和能力等方面進行表述。素質的主要內容為國家對技工教育高級工階段學生的通用素質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及專業特點進行綜合歸納,主要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素質和團隊合作、健康、審美等基本素質要求。知識和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政治素養、科學文化基礎知識、體育、心理健康、職業素養等公共基礎知識以及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和溝通能力,還包括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的基本能力。二是與專業相關的知識和與專業相關的通用職業能力,如藥事法規、藥用化學(無機化學基礎、有機化學基礎、分析化學基礎)、醫藥學基礎(人體解剖生理、微生物與免疫基礎、常見病的診斷與治療用藥)等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使藥物制劑專業學生具備專業崗位最基本的職業知識和能力,為學生今后的深造和技能提升打下基礎。三是與藥物制劑及相關崗位聯系緊密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主要是藥物制劑生產工藝技術及現場管理、藥品質量檢驗、原料藥物生產、藥物作用原理與用藥指導、藥品營銷、藥品儲存與養護等專業知識和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夠直接從事藥品生產、藥品質量分析、藥品銷售、藥品研發助理、用藥指導及相關崗位的工作,達到與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
(四)課程體系的建立
課程體系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最關鍵的內容,它關系到人才培養的成敗,關系到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而影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是否滿足畢業要求。
課程體系的建立結合學校要求和專業特色,圍繞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培養和素質培養三大方面,設置延伸拓展課,與專業主干學科相互支撐,按照具有遞進式的課程安排,同時以由淺入深的思想為設計原則,形成藥物制劑專業課程的基本框架,以利于實現專業的培養目標。藥物制劑專業設置了公共平臺課程、專業群平臺課程、專業平臺課程。
公共平臺課程主要為校級通識課程,參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要求,具體開設了軍事理論與訓練、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政治、德育)、語文(含應用文寫作)、數學、英語、體育(含體育選項)、人工智能應用基礎(屬數字技術應用)、通用職業素質(含職業意識訓練、就業指導)等課程。
專業課程設置要堅持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原則,按照職業崗位(群)的具體要求以及五年制高級工的學生情況和學制較長的特點來完成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做到專業課程的設置與職業標準緊密對接。
根據上述原則,在進行專業崗位調查、技能要求分析和往屆相同專業教學效果第三方調查分析結果的基礎上,結合《藥物制劑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頒布的《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2022年修訂)》有關藥物制劑專業的知識、能力、素質具體要求,藥物制劑專業課程包括專業群平臺課程和專業平臺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拓展課)。其中專業群平臺課程結合目前筆者所在學校生物醫藥相關專業知識和專業通用職業能力進行設置,主要課程為儀器分析、微生物分離和鑒別、容量分析、生物化學和藥理基礎等;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在與藥物制劑專業的崗位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融合的同時,要做到課證的融通,開設的課程如下:專業核心課程設置了液體制劑工藝、固體制劑工藝、半固體及其他制劑工藝、藥品生物檢定、藥品檢驗(一)、藥品檢驗(二)、藥品GMP實施、藥物制劑專業崗位實習(一)和藥物制劑專業崗位實習(二)等;專業拓展課程設置了生物技術制藥、藥物化學、藥事管理、中藥調劑、藥品儲存與養護技術、藥品市場營銷、藥物制劑綜合訓練等必修課。另外根據需要再開設若干門選修拓展課。
筆者以服務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通過技工院校藥物制劑專業培養方案制定的實踐,探討了新時代技工院校藥物制劑專業(高級工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路和措施,在方案的制定過程中還要關注以下幾點。
一是結合各技工院校專業的實際情況,形成以各類藥物制劑生產工藝為內涵,找準為當地生物醫藥經濟發展的特色提供服務的人才培養定位,注重與傳統的本科類人才、高職類人才培養錯位發展,避免藥物制劑相關專業的同質化現象。
二是結合所在區域的辦學定位,以解決藥物制劑專業崗位(生產技術、質量檢查、藥品營銷、藥品使用、藥品儲存與養護、藥品研發助理等崗位)需求問題為核心,確立所需的藥物制劑專業知識體系和職業技能水平,著重培養學生在上述崗位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實現學生畢業與崗位的 “零距離”對接,從而縮短學生畢業后的適應期。
三是以專業知識體系和職業技能要求為依據建立課程體系,把握好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課堂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綜合素質培養體系三位一體,形成以專業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
[1]李向明.高職公共課培育學生職業素養的路徑探析[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4).
[2]魏玉梅,王崢業.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探索[J].科技視界,2022(23).
[3]李維勇,李建林,鄭子偉,等.高職云計算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標準研制與實踐[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
(作者:李遠文,深圳技師學院藥物制劑教研室主任;呂樂,深圳技師學院藥物制劑專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