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曄
興趣是學生學習催動劑。不管是任何課程學習都應當以學生興趣培養為首要任務,小學美術教學也不例外,尤其美術是一門實踐性、創造性較強的課程。為此,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也成為教學改革新方向,其能提升美術教學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美術學習及創造中,有效優化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美術素養。
一、借助趣味性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游戲教學是趣味性教學模式得以有效應用的重要方法,其主張讓學生在趣味性游戲中主動學習,并且在“玩”中掌握繪畫技巧及能力,是寓教于樂的有效方式。小學生年齡尚小,思維及心理都尚不夠成熟,而趣味游戲教學應用于小學美術教學課堂,則能有效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為此,小學美術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學生性格特點來為其設計出其感興趣的游戲,以此來提升美術課堂趣味性,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以“站立的折紙動物”為例,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可以針對小學生好勝心及勝負欲強這一特點來為學生組織一場“折紙比賽游戲”,借由這一比賽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其親自參與到動物折紙實踐中,這樣就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及動手積極性,優化小學美術教學。
二、借助趣味性表演,強化學生創造能力
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想得到良好應用,教師在課程實踐中還可以借助一些趣味表演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創造能力,從而真正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效果,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想象力。趣味性表演主要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來為學生創設表演情境,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產生創作、繪畫興趣,促使其自主表達與創造,從而真正提升趣味性教學模式應用實效。以“給同學畫漫畫”為例,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即可聯系學生實際生活來為學生創設出相應的情境,然后讓學生在情境中表演,并且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來畫漫畫,這樣學生就能在情境表演中創作、繪畫,真正有效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同時讓學生在趣味性教學模式下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實現創造思維發展,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美術素養、創造力。
綜上所述,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豐富美術課堂,也十分契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思維特點,是提高學生美術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繪畫與創造的有效方式。為此,身為小學美術教師可以積極應用趣味性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趣味性,借此來活躍美術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達到提升美術教學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