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朋光
摘要:網絡環境下的中職數學教學可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資源,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師答疑、創設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共享教學資源。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根據中職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積極創新教學理念,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基于網絡環境優化數學教學模式,并與專業相結合、與學生特點相結合,以此創建高效中職數學課堂,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中職數學;網絡環境;專業;特點;培訓;興趣;情境;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8-0109-04
數學教學在中職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重在引導學生掌握社會生活必須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運算能力,為學生學習職業知識、形成職業技能奠定基礎,為學生的終身教育、長遠發展提供必要條件[1]。數學還是中職學校理工類專業的基礎學習內容,因此,教師要重視數學學科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采取相應策略引導學生學好數學,并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但數學知識本身具有的邏輯性強、抽象等特點,導致部分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中職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平臺、新的方向,可讓原本抽象、復雜的數字、符號、定義、定理等有更多呈現形式,在降低知識理解難度的同時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2]。因此,教師要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積極優化教學理念,使數學教學和網絡技術相結合,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逐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數學學習效率。
1.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部分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自身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采取“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不僅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積極性逐漸降低,還會導致其掌握的數學知識以淺層為主,缺乏挖掘數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繼而影響到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教學方式單一
數學知識本身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再加上以各種數字、符號作為語言載體,會使學生在學習時存在一定困難,并因此缺乏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顯然,這種學習狀態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而部分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取的教學方法單一,以灌輸、講授等簡單的教學方法為主,且缺少對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如長時間沒有教學方法的變化,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倦怠感,缺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探索興趣。另外,在中職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完全按照課堂上教授知識、課后練習鞏固知識等程序教學,對不同的知識點、不同的學習內容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并讓學生以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影響到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激發。
3.對數學課程缺乏足夠重視
在中職學校,部分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目標定位于學習一門技術,找到合適的工作,而對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程缺乏重視,認為其對自身職業發展沒有意義,因此在日常學習中缺少興趣和積極性,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效果也不理想。學生對待數學課程的錯誤態度在部分教師身上也有體現。部分教師認為中職學校的教學就應以專業課程教學為主,以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目標,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對學生而言,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于是在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方法創新方面缺乏積極性,對學生存在的學習態度不積極、學習方法不科學等問題忽視、放任。顯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不僅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還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教學內容缺少與生活的聯系
中職數學課程教學要為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職業發展提供知識儲備。為此,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幫助學生夯實數學知識基礎,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以此提升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但部分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完全按照教材講課,未考慮到數學知識在專業技能培養中和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情況和教學規律,因缺少與專業發展、現實生活的聯系,不僅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1.提供更為優質的教學資源
網絡環境可為中職數學教學提供豐富的數學教學資源,如各種在線課程、教學視頻、教學課件以及各學校上傳的公開課、優質教案、錄播課程等[3]。這些教學資源可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借鑒、參考,使其及時進行優化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從而進一步提升中職數學教學效果。另外,這些教學資源也可拓寬學生的數學知識獲取渠道。例如,各種在線學習平臺可為學生提供網課、重難點問題的講解等,便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進行對照分析、查缺補漏,實現對知識的深度理解[4]。一些在線數學課程還會提供一些難度較大的數學題目,在挑戰這些題目的過程中,學生可先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解答,或與同學相互討論,如果還得不到答案就可上網查找資料或借鑒網絡提供的解題方法和思路,以此實現自身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2.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學生對未知事物有積極探索欲望,各種新奇的形式對其更有極大吸引力,而網絡平臺通過視頻、圖片等直觀形式展示數學教學內容,可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以視頻呈現知識的形式更容易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熱情,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主動獲取并應用數學知識。另外,網絡平臺提供的知識非常豐富,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和學習需求選擇學習內容,或進行自由組合。可見,基于網絡環境的多元化學習方式可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出更濃厚的學習興趣[5]。
3.方便答疑
網絡教學平臺可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答疑服務,通過在線交流的互動方式,學生可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問[6]。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各種社交軟件、網課軟件等對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及時解答。為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惑,教師還可利用微課等形式對重點知識以及學生的易錯點進行整理,錄制成視頻,然后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隨時查閱學習,這樣既可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講授函數這部分內容時,關于函數圖像的畫法,一般是師生列表、描點、連線而得,而基于網絡環境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網絡與學生進行遠程交流互動,并及時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4.創設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
傳統中職數學教學依賴于“黑板+粉筆”的課堂講授,對其中的一些重難點內容呈現效果有限,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知識掌握得不扎實。基于網絡環境創設的教學情境具有再現迅速、感染力強、突破時空限制等特點,教師可借助教學情境將數學教學內容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呈現出來,以此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7]。另外,基于網絡技術的交互式動態網頁還能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促使學生發揮最大潛能和創造力,提升對知識的理解、接受和記憶水平。
5.共享教學資源
借助網絡,教師可共享教學資源,并適時更新教學資源,確保教學方法始終處于創新中,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其中,教師的優質課、優秀教案、各種創新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甚至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課件等都可成為共享的教學資源,上傳網絡進行儲存。然后,教師可根據教學所需進行借鑒學習,從而掌握更多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逐步提升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另外,不同教師對講課有不同的心得體會,這些內容也可作為共享教學資源上傳至網絡,幫助更多教師去提升自己,尤其是部分新任職教師,其對教學動缺少經驗,而網絡共享的教育資源可更快地幫助新教師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以滿足教學需要。
1.更新教師教學觀念,讓教師認識到網絡應用于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網絡技術應用于中職數學教學中,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對此,教師要有正確認識,并積極落實在教學中。為促使教師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更新教學理念,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尤其是信息技術處理能力,中職學校可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法,邀請兄弟學校教師或相關專家來校開展培訓或講座,讓教師認識到應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掌握必要的技巧,或選派教師外出學習新理念、新技術[8],讓教師通過反復學習掌握后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以此提升中職數學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可以說,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新是網絡環境下中職數學教學高效開展的智力基礎。
2.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新課改提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從學生的角度選擇課堂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樹立課堂“主人翁”意識。這樣,學生就能將學習活動視為自己的事情,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并應用知識。第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認知能力、思維特點,設計基于網絡環境的教學活動,并保證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教師要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以直觀、有趣的形式展現教學內容,以新奇有趣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主動獲取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建構知識體系,并積極與教師、同學進行互動,以此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使其實現數學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9]。需要注意的是,在課堂上,教師不要將所有的教學活動與網絡結合,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理動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將數學教學模式與互聯網相結合
中職數學課程內容比較抽象,且邏輯性強,對中職學生來說,學習難度較大。部分學生只想學一門技術,對數學等文化課程并不重視,因此在課堂學習中遇見困難就逃避,有的學生還存在數學基礎薄弱、缺乏良好學習習慣等情況。為此,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借助互聯網技術的便捷性和形象直觀性進行教學內容的展示,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并根據中職數學教學特點隨時調整、優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變化,從而激發出更強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10]。第一,教師可借助網絡將灌輸教學模式轉變成以文字、聲音、圖像立體呈現知識的教學模式,并提供更多師生、生生互動機會,讓學生共同參與、積極互動,在激發出學習興趣的同時實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逐步提升。第二,教師可為不同的教學內容搭配適合的教學模式,將網絡中的相關內容和課堂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讓中職數學課堂變成一個靈活的、不斷創新的課堂。第三,基于學生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特點,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充分發揮網絡優勢而優化教學模式,在發散學生思維的基礎上,讓學生借助網絡獲取更多知識,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并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以此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多元化發展。第四,教師可將網絡技術滲透至課后,一方面幫助學生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借助網絡進行知識的深度探索,以此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將數學教學與專業相結合
中職學校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重點,更重視專業課程教學,但基礎學科的教學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全面發展意義同樣重大。其中,數學課程對夯實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等有重要意義,且數學知識在理工科專業中的作用更為重要,各種數量關系、定義定理等是學生學好理工專業的基礎[11]。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網絡將數學學科知識傳授與專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既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提升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實現長遠發展。學習和掌握由數字、文字、各種符號組合而成的數學語言,并根據定義定理等知識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對部分學生來說難度很大。為此,教師可借助網絡,以直觀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清數學知識的邏輯關系,即將原本抽象的、復雜的知識內容進行細化和邏輯化整理,并引導學生將其填充進原有知識框架中,同時提煉出專業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在數學知識教學和專業課程學習之間建立通道,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對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尋求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實現數學學習效率和專業知識學習效率的同步提升。
綜上所述,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中職數學教學活動有極大影響,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基于新課改的要求,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逐步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獲取知識,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數學學習效率和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在數學教學實踐中,網絡技術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一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并借助網絡進行反饋,進一步發揮網絡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積極作用,以此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胡國軍.把握中職特點,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8):33.
[2]梁杰榮.網絡環境下的中職數學“發現式”教學探討[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2):12.
[3]杜美華,孫衛衛.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大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0,(04):44-45.
[4]劉海蓉,呂忠全.大學數學教學模式改革的幾點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6,3(36):48-49.
[5]王家軍.基于就業導向下中職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3):131.
[6]趙彩秀.探究在高職數學教育中如何推行素質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8,(02):102.
[7]陳曉.適應工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38(07):134-135.
[8]覃華德.專業導向下中職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0):69.
[9]孫媛.情景教學模式在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堂中的運用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8,(24):16.
[10]朱培培.對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職業,2015,(23): 44.
[11]朱世昌.高職數學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的有機結合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7):16-17.
Explor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Gao Pengguang
(Jining High-tech Zone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Shandong Province, Jining 272000, China)
Abstract: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can provide higher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helping teachers answer questions, create teaching scenarios with illustrations, and share teaching resources. In teaching practice, teachers can actively innovate teaching concepts, improve their own teaching abilitie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student-centered, optimize mathematics teaching models based o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combine them with their majors and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to create efficient vocational mathematics classrooms and enhance students mathematical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athematics; network environmen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interest; situation;teaching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