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煤集團大屯公司孔莊礦 張亞莉

王磊團隊在井下作業
“今年的職工技能競賽中王磊又獲第一名,再次被評為‘技術能手’,直接晉升一級技術等級,由高級工晉升為技師,我們其他三名隊員張先龍、孫地沛、吳顥也獲得了前六名的好成績,向他們表示祝賀……”中煤集團大屯公司孔莊煤礦防沖擊地壓科早會上公布了2023 年職工技能競賽獲獎者表彰決定。王磊團隊的獲獎是對他們標準作業的稱贊,也是對他們功底扎實的褒獎,更是對該礦防沖工作的肯定。

王磊利用空閑時間學習專業知識
由于礦井安全生產的需要,該礦于2012 年6 月成立專業探放水隊(以下簡稱專探隊),2009 年技校畢業的王磊因在掘進隊工作認真負責,成為專探隊第一批成員。王磊和他的專探隊員們承擔著礦井防沖工程,微震、應力、地音監測系統的安裝維護運行及探放水施工等工作,他逐漸成長為專探隊骨干,2022 年1 月被提拔為班長。
鉆屑法是最原始也是最可靠的日常監測沖擊危險性的方法。由于該礦地質構造較為復雜,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因為位置選取的不當而導致鉆孔作廢,影響數據的采集。王磊多方請教,學習辨識現場地質構造,避開巖層等不利因素,多項技術革新被應用到現場實際生產中,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減輕工友們的工作強度,在2019 年度獲得了公司“職工技術創新”二等獎。“11 年來,我們干得最多的就是鉆孔,如果一直往下打,都能把地球打穿。”王磊按揉著手腕爽朗地笑著說。
在2021 年舉辦的公司第十屆職工技能奧運會上首次開設煤粉監測工比賽,王磊和張先龍、孫地沛一起參加,由于基本功扎實,現場作業規范,王磊一舉奪魁,張先龍第三名,孫地沛第四名,團隊成績遙遙領先。
“王磊的雙連冠是因為實力過硬。在平時的工作中他要求我們就像參加比賽一樣,養成按章作業的良好習慣。”和王磊一起參加過兩次比賽的孫地沛表示,自己還要多學習理論,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運用到工作中去。
“我們沒想到技術比武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這一次兄弟礦參賽隊員的操作水平進步很大。上次比賽我們操作很規范,還因為一個小插曲受表揚。”兩次比賽都獲第三名的張先龍如是說。原來在參加第十屆職工技能奧運會比賽時,張先龍抱鉆,王磊稱量打出來的煤粉,孫地沛接鉆桿。
“數值正常、無沖擊危險、無動力效應,可以繼續施工。”每打一米進行一次安全確認后,再進行開鉆。就在打到第8 米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正常鉆進過程中的鉆桿突然被卡死了。他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沒有慌張,“停止作業,撤出作業地點,向調度匯報……”而是立刻按照正確的作業流程采取措施后再進行比賽。本以為會影響比賽速度,沒想到成了加分項。比賽結束后,在場的領導表揚孔莊團隊臨陣不亂,沉著應對突發狀況,按章作業,最后綜合計算比賽成績。正是因為他們的優異表現,2023 年還專門優化比賽的流程和規則,計分方式對每位參賽隊員更加公平、公正。
在備戰過程中,隊員們每天下班后加班學習《防治煤礦沖擊地壓細則》《煤礦沖擊地壓相關規定匯編》《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沖擊地壓防治工作的通知》等防沖工的應知應會,不懂的向技術員反復詢問求證,直到防沖專業應掌握的內容爛熟于心;工余在井下專門配合練習現場操作,互相提醒,把每次操作都當做比賽現場……

吳顥在查閱資料
為了安全起見,該礦采取有沖擊危險區域的鉆屑法數據采集、大直徑卸壓鉆孔施工、微震及應力在線系統監測等多種方法開展防沖工作。“我還要多向王磊那樣的老師傅學習,兩次奪冠的他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作業標桿。”1992年出生的吳顥是團隊中最小的一位,2016 年加入專探隊這個大家庭。吳顥原來已有探放水作業、安全員、井下電鉗工三個證書,2023 年又拿到瓦斯檢查工證書。
吳顥2023 年第一次參加公司級別的技能競賽,因為跟著參加過公司第十屆職工技能奧運會的3 名老隊員一起備戰,從理論到現場實操都取得很大進步,獲得第六名的好成績。
愛學習和按章作業已經成了專探隊這個團隊的良好習慣,他們在學中干、干中學,學理論知識、學業務本領,還不斷提升學歷水平。截至目前,11 人的隊伍中,1 人達到本科學歷、9 人大專已畢業。
“技術比武是為了學習,通過兩次煤粉監測工專業比武,我們專探隊的隊員業務水平都有提高。”防沖擊地壓科副科長兼專探隊隊長的徐龍偉說,“我們專探隊干的是良心活,一定要保證計量數據的準確可靠。更不能抱有僥幸心理,該打20 米深的鉆孔就不能打19 米,只有按章作業,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才能保證礦井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