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土城礦 羅環

工作中的付林沖
瓦藍瓦藍的天空中,一塊塊云朵正伸展開來。早上8點20 分,參加采區調度會的人員陸續從調度室走出來。
“哈哈哈……”突然,一陣響亮的笑聲從樓道里傳來,隨即是“啊!哎呀哎呀……”的呻吟聲。
聽到聲音,我一下子從椅子上站起來,下意識地向樓道跑去,眼前的情景讓我忍俊不禁,原來是兩個技術人員急匆匆去調度室匯報工作,在樓道轉彎處撞了個滿懷。由于他們兩人身體都比較壯實,且都在埋頭想事,結果一個是腦門上鼓起個大包而齜牙咧嘴,一個是眼角紅腫、淚眼婆娑地蹲在那里。
“領導,你這是第幾次撞到人了!球場上橫沖直撞那是應該的,工作中埋頭苦干更是應該的,走個路你也不看路不看人,這是不應該的。”被撞的小王捂著眼睛一肚子怨氣地說。
“是是是,今后一定改。”那位捂著腦門的領導滿臉通紅,嘴里不時發出呲呲聲,估計是撞得不輕。
這個領導不是別人,正是采煤二區副區長付林沖。人如其名,這個付林沖無論做啥都是急匆匆的,骨子里帶著一股沖勁。
2023 年7 月,單位舉行籃球賽,酷愛運動的付林沖在球場上像一頭牛,總有使不完的勁,只要球到了他的手里,別人就很難將球奪走。他一手運球,一手擋住左右圍攻的對手,眼睛一會死死盯住對方,一會左右環顧來幾個假動作,一旦找準空子便嗖嗖幾下沖出包圍圈,緊接著一個三步上籃,那姿勢、那力量簡直是完美到了極致。但是由于他高度近視,又不敢戴眼鏡上場,每一次投籃不是偏了就是高了,總是離那個籃筐有那么一點點距離。就是這個小小的遺憾,讓他贏得了一個外號——“差一點”。
不過,工作中的付林沖是不允許自己有這樣的遺憾的。在他的字典里,工作、學習、生活永遠都是“必須到位”。
付林沖擔任采煤隊技術員期間,那個沖勁更是不得了。當時,付林沖負責采煤工作面推進度、采長、采高等數據的采集。期間,他堅持使用“十字布點法”進行支護質量和頂板動態監測,對工作面頂板進行動態預測預報工作。這項措施的實施,為采煤工作面質量達標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為了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驗收進度,付林沖提出利用測量兩巷的點前距,同時結合工作面上下兩巷的坡度及煤層傾角變化,及時調整割煤方式,就能控制采面溜子上竄下滑。經過反復實踐,此方法省時省力,還能降低驗收員的工作強度,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連礦領導都說 :“看不出來,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
就這樣,付林沖一步一個腳印,從隊長走上了副區長的崗位。
在井下,付林沖像個“監工”,隨時都能聽到他的聲音——“老李,這個習慣不好,先確認好周圍環境再干。”“張師傅,按操作規程來,不要嫌麻煩。”工作現場,不論是對新工友還是對老工人,所有的習慣性違章,他都會毫不留情地指出來,并嚴格督促落實好相關的安全技術措施,及時制止各種違章行為。職工做得不對的地方,他親自示范。他的義務監督行為,既確保了職工安全施工,又增強了對職工的凝聚力,提高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2023 年10 月,付林沖負責210911 綜采工作面的回收工作。接到任務的那一刻,付林沖是有些壓力的。他悶頭撲在技術室,展開圖紙,一遍遍梳理工作程序:下井前該做啥,下井后又要做啥,各項工作如何協調……那些天,泡在一堆資料里的付林沖眼睛熬得紅通通的,走路都在思考問題。有工友時不時打趣道:“是在想新媳婦了吧?當心撞墻上。”面對大家的玩笑,他抬起頭來嘿嘿一笑,然后甩甩手,一路小跑向技術室奔去。他叫來采區技術員,趴在繪圖桌上,這里點點,哪里畫畫,一描一點就是一天。

隊組職工在檢查設備狀態
待一切準備就緒后,來到現場的付林沖底氣十足。工作現場,他嚴格督促落實好每一項安全技術措施,一邊排查隱患,一邊認真整改。他與職工一起干活,同上同下,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奮戰,實現了210911 綜采工作面的安全順利回收。
2023 年11 月,因生產需要,付林沖負責分管采區巷修隊組協同支護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巷修隊組質量標準化工作一直處于低位運行,于是開始琢磨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并決定實地考察。經過與工友交流后他了解到,導致隊組質量標準化工作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是職工圖省事、怕麻煩以及隊伍業務技能水平不高。針對上述原因,付林沖和分管隊組的隊長、驗收員、班組長溝通后,親自帶領職工在現場施工。他強調,只有從認識上扭轉職工的思維方式,工作效率才能提高。為提高職工對搞好協同支護和群錨支護質量標準化建設的思想認識,他利用班前會和職工學習時間,重點給職工講安全、生產、質量三者之間的關系。這一舉措,真正將質量標準化管理延伸到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工種,保證了工作面每道工序達到標準。他還建議加大對班組質量標準化建設的獎罰力度,把考核評比結果與職工收入掛鉤,以激勵為主、教育為輔,充分調動職工參與質量標準化建設的積極性,讓職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成為自覺、成為習慣。
“咚咚咚”的響聲從樓梯間傳來,不用看就知道又是付林沖急匆匆向技術室走去。看來,他又開始琢磨下一項工作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