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鳳,魏紅梅,王宇航,蔡佳琪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34)
近年來,智能花盆研究在國內外取得了顯著進展。英國設計了一種智能花盆,具有自動監測土壤溫度和濕度的功能,可利用燈光報警系統向使用者發送提醒信息。美國推出了WaterLink智能花盆產品,使用濕度傳感器收集土壤中的水分數據,借助WCDM網絡將這些信息持續傳遞給終端用戶,用戶可利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獲取花盆資料。我國發明了一種智能花盆,具備測定土壤溫度、濕度及光照強度等功能,還可自動灌溉。有人開發了一種基于GSM技術的智能花圃盆,為人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1-2]。本研究設計了一款智能花圃盆,通過智能化調控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及遠程操控,滿足植物需求,為植物養護提供便利。
智能花圃盆主要由中央控制系統、感應部分、顯示部分、電動部分、WIFI傳輸模塊組成?;ㄆ耘杞Y構由盆體、養料箱、水箱及其他內部結構組成,其中內部結構由根部溫度傳感器、中央控制器、根部加熱器、電機、液體泵、霧狀加濕器、濕度和離子濃度檢測傳感器組成。從功能上看,內置濕度檢測器和離子濃度檢測模塊能夠準確把握灌溉時間。盆栽空腔處設有溫度傳感器和增溫保溫裝置,能夠在低溫條件下保證綠植的正常存活。盆栽邊緣設有霧狀加濕器,保證葉片和莖部濕度充足。配有供能裝置,與水箱、養料箱一體化,可有效實現電能供應,將所需養料向根莖部輸送。顯示屏顯示綠植健康狀況并及時反饋給養殖者,可隨時隨地了解綠植狀態信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兼顧養殖者對綠植照料不便、缺乏科學照料方法等問題,提升綠植存活率。該裝置通過多個部分協調工作實現智能灌溉、施肥、施藥一體化,通過合理、精準護理提高植物存活率,從而滿足用戶養殖需要。

圖1 花圃盆結構Fig.1 Flowerbed structure
當綠植移入盆栽時,盆栽根部的溫濕度檢測器和離子濃度檢測器開始檢測,將信號傳輸給中央控制系統,控制系統通過數據處理進行土壤離子濃度信息反饋,用戶通過云平臺了解植栽實時環境信息,選取植株類型,控制系統通過設計好的算法配比適當的離子濃度營養液,加入物料箱。控制系統對土壤濕度傳感器檢測數據進行處理,控制水泵和電磁閥,實現自動澆注功能。當土壤濕度達到上閥值時,控制器斷開水泵電源,停止對盆栽植物根部注水,滿足綠植對土壤營養及濕度的需求。當綠植感染真菌時,配置器可選擇性配比藥劑進入物料箱,進行殺菌除蟲。在控制環境室內濕度方面,盆栽邊緣放置濕度檢測器,當濕度低于綠植莖葉濕度要求時,邊緣處的霧狀噴射器開始增加濕度。在控制環境溫度方面,盆栽空腔內有控溫加熱棒,當根部溫度檢測器監測到溫度較低時,進行加熱處理,當溫度達到根部要求時則斷開。通過啟動保溫裝置保證根部溫度恒定。采用MQTT協議進行服務器與WIFI設備數據開發[2]。

圖2 運作形式設計Fig.2 Design of operation form
中央控制系統采用MSP430單片機為主控制器,其他部分均由主控制器進行控制運行。MSP430微控制器系列的顯著特性是低能量消耗和高效性能,MSP430單片機的低能量消耗特點是可以在低電壓和低電流條件下正常運行,適用于電池供電,可延長設備電池壽命,保證花盆在控制模塊選取上的耐用性。MSP430單片機具有較高的處理能力及良好的性價比,可在滿足智能花盆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中央控制系統控制整個花盆,當溫度、濕度等發生變化時,傳感器會立刻做出反應,信號被傳遞到中央控制系統,并向各種反應器發送不同的信號,以保證盆栽的各項性能指標正常。
開發了一個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應用程序(App),智能花盆可實現與手機的實時連接。此應用程序利用Android平臺的WIFI功能實時將智能花盆傳感器收集的溫度、濕度、離子濃度等多項數據同步到手機App端,為用戶提供遠程監控。用戶可利用應用軟件與花盆形成連接,在App界面上查看植株的各項實時數據,監控并調整植株的生長環境數據,從而更好地照料植物??稍谑謾CApp上選擇想要監控的植物,進行多選操作,為每棵植物設置姓名,避免數據混淆,如果不需要命名,也可跳過此步驟。完成注冊后,傳感器開始采集數據并發送至App端。App會及時向用戶反饋植物情況,允許用戶遠程控制花盆的移動、澆水等操作。當花盆的存水裝置缺水時,花盆會通過App提醒用戶,App還會根據不同植物的特性推薦適合的肥料品牌,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所需肥料。App會提供相關的植物專業知識,提供用戶交流平臺,以便更好地照料植物。
智能花盆與手機App的結合可便于遠程監控及管理植物,提供智能化、便捷的植物養護方式。用戶初次選擇App時,不通過初始注冊階段是無法進行數據操作的。參照具體的分析控制,需要通過兩次注冊才能實現遠程控制。點擊手機App系統菜單,等待出現登錄界面,如沒有注冊,需要確認注冊。登錄后需要添加木本植物。如果再次打開系統菜單,相關綠色植物信息將出現在主頁上,即連接成功。新用戶注冊成功后可自動關閉澆水并定時控制兩個方向的轉向和小于一定限度的移動。如果是冬天,室內溫度在18 ℃左右,環境濕度約為51%,如果App顯示為圖3,則為正常。如果土壤酸堿度足夠,則為5滴水,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持續下去,表層土壤會越來越干燥。當只剩下一小滴水時,App會開啟提醒功能,將光照時間、澆水量歷史數據記錄下來,生成折線圖,幫助養護人員更好地分析數據,科學學習養花知識[3-4]。該應用程序將參考符合特定情況的木本植物,由App推送具體內容。

圖3 狀態顯示Fig.3 Status display

圖4 水泵控制Fig.4 Water pump control
后臺服務器與ESP8266WIFI模塊連接成功后,每隔10 s接收一次WIFI模塊傳遞過來的花卉環境信息,并把信息存儲到數據庫中[5]。
該控制系統以MSP430單片機為中心控制單元,利用土壤濕度和空氣溫度傳感器收集土壤濕度及環境溫度數據,將這些數據傳輸到單片機進行進一步控制和處理。土壤溫濕度傳感器采用Sensirion SHT3x系列,其薄膜是 ePTFE 類型金屬箔片,專用于保護傳感器開口,防水防塵,符合 IP67 標準,即使在充滿水霧和灰塵等惡劣條件下,傳感器仍能提供精準的測量,實現溫度、濕度檢測,保證數字化、高精度輸出,便于與智能花盆控制系統進行通信及數據處理??刂葡到y對信息進行處理,通過算法分析濕度要求,控制水泵和電磁閥的工作狀態,保證植株生長環境的科學性。
遠程控制、后臺服務器與ESP8266WIFI模塊連接,中央控制系統采用MSP430單片機為主控制器,控制繼電器打開,水泵開。為了精準滿足不同植株對氮磷鉀鈣鎂含量的需要,在土壤中設計添加離子濃度傳感器,根據土壤中離子的實時濃度來調整物料箱中的營養液配比,提供精確的養分供應。離子濃度傳感器基于離子選擇電極及離子傳感材料來測量土壤中的特定離子濃度,通過離子選擇膜與該離子發生反應并生成電信號,從而測量粒子濃度。土壤中溫控加熱棒選擇GROWNEERWaterproofSeedlingHeatMat加熱墊,具有防水設計,適用于花盆和種植托盤,還配備了溫度控制器,可根據需要設置溫度范圍。
智能花圃盆設有顯示屏,可實時顯示土壤溫濕度、植物信息等,整體采用MSP430單片機控制,利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離子濃度檢測模塊實時掌握土壤水分、溫度情況,控制實施機構實現自動澆水、自動加熱、自動施肥等功能,中央控制系統還可通過App將這些信息反饋到用戶手機上。

表1 主要技術參數
智能花盆運用土壤濕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對盆栽土壤進行實時監測,當土壤濕度傳感器檢測到土壤濕度低于閾值時,控制器對信號進行處理,啟動水泵和電磁閥電源,噴頭出水。淺層根部濕度傳感器實時向控制器反饋,當檢測土壤濕度達到上閾值時,控制器控制電磁閥關閉,斷開水泵電源,停止對盆栽植物澆水。溫度傳感器與控溫棒在控制器處理下實時接收溫度數據,控制控溫棒工作狀態,實現智能控溫。其中,土壤溫度及濕度和室內環境溫度及濕度實時檢測結果即時顯示,如圖5所示。

圖5 顯示結果測試Fig.5 Display result test
通過對土壤濕度與溫度、室內溫度與濕度的顯示,初步掌握花圃盆自動澆水、施肥及溫度控制動態,檢驗花圃盆功能的可實現性。實驗顯示屏顯示初始溫度,數據穩定,沒有浮動,啟動開關,設置選擇綠植類型,控制系統分析數據,根據程序設計預定溫度、濕度數值,根部溫度加熱器和盆栽噴頭對植栽分別進行控溫和澆水,顯示屏與手機接收端信息實時變更,控制器對溫度、濕度信息進行處理,控制結束。此時溫度信息與濕度信息符合綠植需要,顯示屏與手機信息一致,符合綠植培育數據的設定。實驗表明,此設計可實現對植栽溫度、濕度的智能調控。進行實驗,評估測量控制數據精準范圍,對數據精度進行計算,確定產品參數,數據如表2。
在施肥實驗中選擇植株類型,分析肥料成分。檢測土壤中的離子濃度值,數據實時反饋,用戶根據信息反饋加裝肥料成分,配比營養液置于物料箱中,根部施肥器開啟,檢測濃度符合綠植培養數據時停止施肥。此時,疏根部離子濃度檢測器檢測營養液數據符合植株生長培育需要。
目前市場上主要使用大型灌溉設備,設備價格昂貴,安裝復雜,而一般的灌溉設備則缺乏智能化功能。智能花盆灌溉系統根據預設數據來調整灌溉時間、出水及土壤環境溫度,實現全自動無人值守灌溉,節約能源,滿足使用需求。通過科學護理,參照不同植物的生長需求,提供不同的生長方案,通過算法,對不同生長方案數值進行預設,實現精準科學養殖。該設備外觀設計合理,不影響美觀,采用的算法控制技術穩定可靠,結構功能協調統一,適合規?;a,可滿足人們對智能家電的需求,符合市場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