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圣國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帶動了我國鄉村經濟產業革命。本文簡析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的特點及價值,重點分析現階段我國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包括特色農業產業特點不突出、基礎設施落后、數字化技術采納度不足、產銷信息不對等、生產要素投入不足,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即特色產業差異化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引入數字化技術、提高市場化水平、構建一體化全產業鏈,為我國山地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
山地特色農業產業是我國貴州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核心環節。早先貴州地區由于自身的山地區域特點,農業發展相對緩慢。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的提出,貴州地區結合當地的農業特色資源,建立山地特色農業產業,促進當地農業發展,打破農業生產困境,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其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許多問題也開始顯現,有關部門及企業應重視現階段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促進農業產業持續增值。
1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特點
1.1資源多樣性
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具有資源多樣性的特點[1]。貴州山地生態環境相對較為復雜,因此山地區域的資源較為豐富,區域內同時存在著水平分異和垂直分異,這也就使得當地的自然資源相對較為豐富,生物多樣性得到了保證。并且,山地的地形差異使得該地區的人文因素也存在著諸多差異,從而保證了當地人文資源的多樣性。資源的多樣性為其特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資源基礎。
1.2生產綠色性
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具有環境脆弱性的特點[2]。由于其山地地形的復雜性,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除了為其提供資源多樣性的優勢,也為其帶來了環境脆弱性的劣勢。因此,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環境脆弱性的特點,選用綠色農業生產方式,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生態的共同發展。
1.3產業融合性
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具有產業融合性的特點[3]。該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依托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打造了獨特的山地特色經濟體制,并從橫向和縱向雙重角度,進行了產業鏈的延伸,從而通過第一產業,帶動二、三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了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融合,保障了其地域特色,優化了產業形式。
2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的重要價值
2.1促進貴州城市化建設進程,促進現代化建設
貴州地區城鄉間發展極為不平衡,是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一大難點。隨著該地區打造出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因地制宜,充分發揮了本地區的資源優勢,促進了該區域的農業經濟建設,從而加速該地區的農業產業振興,推動了該地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減少了貴州地區的城鄉差異,進而促進了貴州城市化建設進程,促進現代化發展[4]。
2.2助推貴州脫貧攻堅,迎合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需要
貴州地區是我國“脫貧攻堅戰”中難度較大的“關卡”。但是,自從該地區發展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后,農業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并且為了不斷提高當地的特色農業經濟的發展,不少特色農業產業企業開始延伸產業鏈,擴大生產規模,為當地人員的就業提供了更多的崗位與機會,從而帶動貴州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助推貴州地區的脫貧攻堅,并為貴州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發展[5]。
2.3帶動貴州生態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共同發展
貴州地區在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出于生態脆弱性角度的考慮,十分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打破傳統地區生態環境的限制,帶動當地生態建設,實現了經濟與生態的共同發展。并且,通過產業創新,建立了綠色農業生產區,通過互聯網信息傳播優勢,促進了當地的旅游業發展,優化了產業結構,提高農民的農業收入,從而使得農民獲得更高的幸福感及滿意度,進而促進社會穩定,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共同發展。
3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3.1特色農業產業特點不突出,難以形成特色農業品牌
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的核心就是“特色”二字,自然因素優勢使其資源多樣化,其在發展過程中應該秉持特色化理念,走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發展道路。但是,現階段貴州地區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產業雷同現象,同質化較為嚴重。因此,貴州特色農產品可能只會帶起一時的農產品購買熱潮,當市場上的模仿者不斷增多,其特色產業的優勢將會喪失,難以形成獨特的產業特色。其對于市場需求的重視度不足,單一地站在生產者的角度進行農業生產,沒有了解相應的消費者需求。以貴州特色茶產業為例,該地區的茶產品結構單一,以綠茶為主,但是市場上對于茶葉的需求是多元化發展的,且貴州區域內大多數茶農生產綠茶,這也使得綠茶市場飽和,同質化現象嚴重,難以突出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的特點,進而不利于當地特色農業產業品牌的建設。
3.2基礎設施較為落后,難以滿足農業產業發展需要
貴州地區基礎設施較為落后,難以滿足農業產業發展的需要。首先,交通設施落后。貴州地區由于當地特殊的地理條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為落后,當地政府提供的資金難以支撐其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使得當地交通網絡結構高效性建設難以進行。其次,水利基礎設施落后。山地地區的農業灌溉是一大難題,現階段,貴州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難以對農業區域進行有效灌溉。最后,農田基礎設施存在問題。貴州地區標準化農田數量不足,當地的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受到制約。
3.3數字化技術的采納度不足,難以提高生產效率
貴州省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對于數字化技術的采納度不足。在農業生產管理過程中,還是以傳統的人工為主,進行相應的農業生產及管理,這使得當地農業生產效率相對較低。當地農戶的綜合素質相對較低,其對于數字化技術的了解度及掌握相對有限,對于未知領域不愿主動學習。同時,由于數字化技術及其設備的成本相對較高,所以大多數農戶不愿意采用,這極大地阻礙了該地山地特色農業的高效發展。
3.4產銷之間信息存在不對等,難以制定完備的銷售策略
貴州地區山地特色農業銷售過程中,生產單位對于市場需求的了解存在不足,產銷間的信息存在不對等,因此難以制定完備的銷售策略。現階段,貴州地區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過于重視基地建設,對于產品的宣傳力度不足,這使得很多消費者不了解貴州特色農產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其農產品銷售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相應的生產單位沒有去了解市場的需求變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足,市場認可度較差,最終造成產品滯銷,對其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帶來致命打擊。
3.5生產要素投入不足,難以實現產品附加值
生產要素投入不足,難以實現產品附加值,進而對當地特色農業的發展造成阻礙。首先,人才要素投入不足。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生產缺乏專業的人才支持,經營及管理過程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及合理性。其次,技術要素投入不足。雖然該地區的特色農業產業有所發展,但是相應的資本轉化率較差,缺乏技術支持,從而對其產業鏈的延伸和產品附加值的提高造成了不利影響。再次,資金要素投入不足。該地區的山地特色農業融資相對較為困難,這使得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及設備相對較為落后,從而不利于產業的長遠發展。
4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策略
4.1特色農業生產差異化發展,打造特色農業品牌
貴州地區山地特色農業在生產過程中,要秉持著因地制宜的原則,依托農業生產區域的自然優勢進行農產品生產。貴州地區的山地地勢使得該地不同區域的自然條件存在差異。因此,結合當地多樣化的自然條件,輔以數字化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該區域農產品同質化問題。借助不同特色農產品的優勢,打造具有地標性的特色農產品品牌。重視產品的宣傳,充分利用現階段互聯網的優勢,與各大互聯網平臺進行合作,進行貴州特色農產品推廣,提高產品的知名度。也可以利用明星效應,尋找明星代言,從而利用明星自帶的粉絲群體及粉絲黏性,進行產品推廣,打造特色農業品牌。當然,在打造特色農業品牌的同時,要注重對于特色農產品的品質把控,宣傳只能吸引更多的客戶群體,而能否留住這些客戶群體,靠的還是農產品的品質。
4.2擴大融資渠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擴大融資渠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當前貴州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首先,政府應加大對于貴州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出臺相應的政策扶持該產業的發展,簡化相應的辦事流程,并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吸引更多的企業進行投資與合作。其次,拓寬特色農業產業鏈。將貴州特色農業產業與第二、三產業融合,依托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例如,將當地的特色茶產業與旅游業相融合,成立相應的旅游園區,游客可以體驗制茶過程,感受貴州獨特的茶文化。產業鏈的延伸能夠大大提高貴州特色茶葉的商品附加值,從而提高產業收入,為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再次,吸引外地企業投資。可以通過牽線搭橋,進行客戶對接,通過相應的貴州特色農業產業的宣傳推廣,吸引外部投資,擴展產品的銷售市場,進而擴大其資金來源。最后,打造產業IP。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打造出獨具當地特色的地域產業IP,從而不斷擴大消費者市場,讓更多的企業能夠看到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品的附加值,并搭建專門的宣傳網頁,有利于企業間的信息溝通,從而讓外部企業有了投資的渠道與理由。
4.3依托數字化技術,提高特色農業產業生產效率
依托數字化技術,建立貴州特色農業生產管理系統,提高其特色農業產業生產效率。一方面,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引入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設備。選用自動化農業生產機械,從而減少人工成本支出,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推動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進程。同時,政府、企業、專業機構進行三方合作,不斷研制出更高水平的生產技術及設備,從而滿足多樣化的生產需要。另一方面,在農業管理過程中,搭建“智慧+特色農業管理”平臺,將該平臺與農產品生長或養殖區域的監控設備相連接,引入自動化、傳感、3S等技術,進行農業管理,管理人員只需登錄該平臺就可以實時關注農業產品的生長情況,并且該平臺可以利用物聯網人人、人物、物物之間的關聯性,對農業生產情況進行分析,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對問題區域進行定位,并將信息推送至管理人員的移動設備中,便于管理人員進行及時處理。同時,其也會根據相應的農產品發病特征,匹配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這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4.4提高市場化水平,搭建特色農業市場信息共享平臺
提高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的市場化水平,需要搭建特色農業市場信息共享平臺,在平臺中設置農業市場信息、區域市場需求分析、農產品銷售策略分析、農產品信息共享四大模塊。
農業市場信息模塊。該模塊依托互聯網資源共享的技術優勢,打破了時空壁壘,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相關負責人可以在該模塊中了解現階段農產品市場的價格、需求量等信息,從而為其銷售策略的制定提供參考。
區域市場需求分析模塊。該模塊是將農業市場信息模塊的數據進行細化,根據其農業產業的市場發展方向及區域,進行有針對性的區域市場需求情況分析,制定相應的生產及銷售方案,從而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最大程度地保證農產品銷量。
農產品銷售策略分析模塊。該模塊是基于前兩個模塊的數據分析,自動生成銷售方案。銷售方案生成之后,該模塊會依托互聯網的分析匹配優勢,對于該方案進行二次分析,從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證了該方案的合理性及科學性。
農產品信息共享模塊。該模塊主要是將貴州區域內的農產品生產信息進行匯總,不同企業間進行農產品信息交流,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農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同時,該模塊對消費者開放,該模塊與農產品生產或養殖區域的監控系統進行連接,消費者可以隨時進行觀察,提高消費者對于產品品質的滿意度,增強其特色農業產業的品牌影響力。
4.5培養專業型人才,構建一體化農業全產業鏈
培養專業型人才,構建一體化農業全產業鏈是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重視人才培養。相關政府建立相應的人才激勵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貴州特色農業建設之中。另一方面,引入大批數字化人才,建立特色農業電子商務體系。
在貴州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應該積極融合數字化技術,提高農業生產及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不斷擴大其融資渠道,進而優化其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其品牌宣傳。相關部門及企業應該立足長遠發展的角度,結合該產業的特點及優勢,創新其發展策略,解決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該區域農業經濟的發展,加速當地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我國經濟邁向更高領域。
參考文獻:
[1]黃爭鳴.開發性金融支持鄉村產業振興的路徑選擇和政策建議——以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為例[J].開發性金融研究,2022(05):89-96.
[2]王玉玲,周燕玲.鄉村振興視域下貴州山地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研究[J].理論與當代,2022(04):62-64.
[3]王哲捷,徐十,王永平.數字賦能貴州山地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J].貴州商學院學報,2022,35(02):10-18.
[4]熊肖雷.貴州特色農業產業綠色發展的路徑選擇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05):21-25.
[5]劉蓉,朱滿德.企業介入、政策扶持與山地特色農業發展——基于貴州省貞豐縣火龍果產業發展案例分析[J].南方農村,2020,36(01):14-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