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摘 要:文章針對小漿果藍莓的栽培技術方法進行研究。采用實地調查、案例分析、文獻總結等方法,指出藍莓的形態特征和生長習性,從選園定植、整形修剪、水肥管理、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5個方面,詳細闡述了東陽市小漿果藍莓的栽培管理方法;并以浙江東溪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為例,介紹了藍莓栽培過程中的創新技術,包括無土栽培、滴灌施肥、無人機噴灑葉面肥。希望本研究為藍莓的栽培管理提供參考,提高藍莓生產效益,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藍莓;生長習性;栽培技術;管理方法
藍莓屬于杜鵑花科越橘屬落葉灌木,原產于加拿大和美國,在日本、新西蘭、中國等地均有引種,國內主要分布在山東、吉林、遼寧、江蘇、貴州、云南等地。相關研究證實,藍莓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不僅具有很高的營養保健價值,還能夠防止腦部神經老化、軟化血管、強心臟、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等功能,有“水果皇后”的美譽,并于2017年被國際糧農組織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保健價值和生態觀賞價值,市場前景廣闊[1]。近年來,東陽市大力發展藍莓栽培產業,實現了園內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基本形成了種植基地、產品加工、果旅休閑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對藍莓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法進行探討。
1 藍莓的形態特征和生長習性
1.1 形態特征
不同品種的藍莓樹體差異明顯,其中高叢藍莓樹高在1~3 m之間,矮叢藍莓樹高在30~50 cm之間??傮w上,藍莓小枝綠色,呈菱形或圓柱形;葉片暗綠色,接近于革質,呈橢圓形,邊緣有鋸齒;總狀花序,花尊綠色無毛;花冠呈圓筒狀,主要顏色是白色、粉紅色;漿果呈球狀,暗藍色,表面有一層白色粉狀物。藍莓的根系纖細,分布較淺,沒有根毛,內生菌根和真菌共生,有助于吸收水分、養分。
1.2 生長習性
藍莓喜溫暖氣候,較耐高溫,適宜生長溫度為13~30 ℃,最高可至40~50 ℃,超過這一溫度范圍就會影響根系吸收水分,導致發育不良[2]。藍莓在一個生產季內可多次生長,以二次生長多見,一年內的兩次生長高峰分別在5~6月和7~8月。受到品種和氣候影響,藍莓的花期有明顯差異,我國南方地區多在3月上中旬開花,北方地區則為4~5月。在浙江地區,早熟品種的藍莓在6月上旬開始成熟,晚熟品種在7月上旬開始成熟。
2 小漿果藍莓的栽培管理方法
東陽市是浙江省轄縣級市,由金華市代管,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下轄6個街道、11個鎮和1個鄉,總面積約174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8.9萬人。東陽市境內以丘陵和平原為主,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具有良好的藍莓種植條件。近年來,當地充分利用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自然生態優勢,打造藍莓種植基地,以果為基建立果業全產業鏈。藍莓的栽培管理方法總結如下:
2.1 選園定植
2.1.1 選園
藍莓對土壤條件的要求嚴格,選園時應選擇灌溉排水方便、通風透光好、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其pH值在4.5~5.5之間[3]。土壤堿性較大,可施用硫磺粉進行調整,用量一般按照130 g/m2計算。土壤酸堿度調整后進行整地,翻地深度在50 cm左右,將有機質(如酸性草炭)、原土按照1∶1混合后改土。有條件時,可收集樹皮、輸液、作物秸稈等,等待腐熟后作為有機質使用。整地完成后作畦,畦高30~40 cm,寬度為120 cm。
2.1.2 定植
開挖寬50 cm、深40 cm的定植溝,向溝內施用有機肥和氮磷鉀復合肥。選擇2~4年生苗木,要求苗木高度達到40 cm,具有3個及以上分支,且枝干粗壯、根系完整。定植時間最好在春季,根據具體品種確定種植密度,一般株距為11.5 m,行距為23m。苗木定植后,及時灌水沉實,提高苗木成活率。在土壤條件差的地區,也可嘗試基質栽培技術,不同栽培模式的對比見表1。
2.2 整形修剪
藍莓沒有明顯主干,樹形呈多主枝叢狀,主枝數量為5~8個。過去粗放管理模式下,藍莓樹形為自然圓頭形;隨著栽培技術的發展,科學修剪有利于萌發新枝,出現了自然叢狀形、二層開心形[4]。修剪在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以冬季修剪為主,春季、夏季修剪為輔。
2.2.1 春季修剪
春季修剪主要是去除凍害、病蟲害、機械傷的枝條,并根據藍莓的花量和結果特點,將部分花芽剪除,以提高漿果質量。
2.2.2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是在藍莓采果后,作用是改善透風和透光條件,促進枝條更好生長,促使花芽分化。具體修剪時,疏枝是剪除一年生、多年生的枝條,解決病枝、枯枝、過密枝問題;短截是將一年生的枝條剪除一部分,避免枝條徒長,有助于新稍增殖;回縮是將多年生的枝條剪除一部分,解決主枝衰老的問題。
2.2.3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是為了改善透風透光條件,控制樹形生長,提高漿果品質。藍莓苗木定植后的第1年,不修剪或少修剪,增加枝葉的數量,盡快擴大樹體。苗木成年后,修剪時注意保護樹冠,促進根系發育,合理選擇疏枝、短截、回縮等方法。
2.3 水肥管理
2.3.1 澆水
藍莓苗木根系較淺,旱澇均不利于苗木生長??紤]到這一特性,滴灌成為最佳的澆水方式,不僅能精準控制根系周圍土壤的含水量,而且能顯著節約水資源。整體來看,藍莓生長過程中有4個階段需水量較大:一是萌芽階段,澆水增加土壤濕度,有利于花芽萌發,避免春季干旱引起抽條現象。二是開花階段,澆水能保證開花整齊度,有助于坐果率的提高。三是結果階段,澆水能滿足漿果發育要求,提高漿果的產量和品質。四是越冬階段,澆水增加苗木內的水分含量,改善土壤墑情,實現安全越冬。澆水后,可采取一定的保水措施,如在樹盤覆蓋稻草、豆秸、鋸末等,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抑制雜草生長。另外,夏季降雨量大時要及時排水,避免水分長時間積聚在果園內,會影響根系呼吸,甚至造成爛根病害。
2.3.2 施肥
和其他果樹相比,藍莓對礦物質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如喜銨態氮、對氯敏感、厭鈣。研究顯示,若土壤中的鈣元素豐富,則藍莓苗木容易缺鐵;若土壤中的氯元素豐富,則藍莓苗木可能中毒死亡,因此不宜使用鈣、氯含量高的肥料[5]。在實際生產中,一是在冬季施用足量基肥,以有機肥、農家肥為主,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發生。二是在萌芽期、花期、果期追肥,以復合肥為主,其中萌芽期施用氮肥,坐果期和成熟期分別施用磷肥、鉀肥。三是合理使用生物菌肥,如酵素菌肥、木霉菌制劑、阿維菌素等,能改善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促進苗木生長,增強苗木抗性。
2.4 花果管理
2.4.1 人工授粉
藍莓自花授粉,而且花冠開口朝下,由于柱狀隱藏在花冠內,自然授粉過程難以完成,導致坐果率低。對此,可在果園內配置多個品種、花期相近的藍莓,并且人工輔助授粉。傳統人工授粉由人工完成,缺點是人力成本高、勞動強度大,而且最佳授粉時間不易把握。如今,人工授粉主要依靠昆蟲媒介完成,常見如蜜蜂、熊蜂,不僅坐果率高、成本低,而且環境因素的影響小。
2.4.2 預防鳥害
藍莓坐果期間還要防止鳥類啄食,常見如斑鳩、烏鴉、喜鵲、麻雀等,嚴重時會造成減產和經濟損失[6]。另外,考慮到一些鳥類能捕捉害蟲,因此預防工作中不能傷害鳥類。一是設置隔離網,對鳥類的防控效果好,缺點是成本高。二是視覺驅鳥,如在果園內制作稻草人、懸浮氣球、張拉閃光膠帶等。三是聲音驅鳥,利用音頻設備錄下鞭炮、天敵的聲音,不定時播放來防止鳥類靠近,以保護漿果。
2.5 病蟲害防治
2.5.1 常見病害
我國對藍莓的引種栽培時間短,專門性的病害少,主要是一些普遍性病害,防治時將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措施結合起來。①僵果病。該病害由新枝和花序感染真菌、病毒引起,藍莓果實快要成熟時成為僵果并脫落。防治方法:定期清理果園,對枯枝、落葉、病果及時收集焚燒;花期使用福美鐵,用量為1.2~1.5 kg/hm2,2~4周后再噴1次。②白粉病。該病害由真菌感染引起,葉片會變成白粉狀并早期落葉。防治方法:開花后使用福美鐵,用量為10 kg/hm2,10~14天后再噴1次。③花葉病。該病害由病毒感染引起,葉片呈黃綠相間斑點狀,嚴重降低漿果產量。防治方法:定植無病毒苗木,定時清理受害植株。④根瘤腫病。小枝、大枝、貼近地面的枝條均出現腫瘤狀突起,直接影響苗木生長和藍莓生產。防治方法:從健康苗木上取條育種,修剪時對工具嚴格消毒。
2.5.2 常見蟲害
①小地老虎。危害藍莓的地下部位,根系破壞后因水分吸收能力降低,造成苗木失水、萎蔫甚至死亡。防治方法:設置黑光燈、高壓滅蟲燈、糖醋盆誘殺成蟲,使用辛硫磷乳油500 mL,加水2.5~5 L,進行噴灑防治。②藍莓蛆蟲。多見于漿果成熟期,受害果實早期脫落造成減產。防治方法:漿果接近成熟期時噴灑馬拉硫磷,用量為0.5 kg/hm2,10天后再噴1次。③藍莓蚜蟲。蚜蟲從芽中吸食汁液,導致芽畸形,不能正常坐果,果實呈水泡狀并停止發育。防治方法:噴灑硫丹進行防治,用量為0.6 kg/hm2。④黃刺蛾。幼蟲危害葉片,影響樹勢和果實產量。防治方法:消滅越冬蟲源,摘除蟲葉并焚燒,利用燈光誘殺,噴灑氰戊菊酯、殺螟松乳油防治。⑤金龜子類。成蟲喜食藍莓的花蕊、花瓣,啃食果實,幼蟲破壞根系。防治方法:噴灑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順豐3號乳油1500倍液。
3 藍莓栽培過程中的創新技術
浙江東溪農林開發有限公司位于東陽市千祥鎮四友村,于2014年6月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果樹及林木種植、農業休閑觀光服務、初級食用農產品、果酒加工、銷售等。該公司藍莓種植面積200畝,產量75000 kg,畝產量約為375 kg。在栽培藍莓的過程中,該公司創新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如無土栽培、滴灌施肥、無人機噴灑葉面肥等,在提高藍莓產量的同時,降低生產管理成本。
3.1 無土栽培技術
無土栽培是使用基質、營養液代替土壤,分為基質栽培、水培兩種栽培方式?;|栽培主要使用有機質(草炭、松針土、椰糠等)和無機質(巖棉、珍珠巖、蛭石等),將二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水培則是使用營養液,通過調整營養液的成分、濃度等指標,滿足藍莓苗木在不同階段的生長需求。實際生產中,草炭與椰糠按照3∶1的比例混合制成基質,加入硫黃粉,將基質的pH值調整至5.0左右,此時基質的保水性、透氣性良好,有利于藍莓生長??偨Y起來,無土栽培技術的優點包括:①保水性能好,藍莓苗木生長中的水分損耗小,節水率達到50%~70%。②利用容器栽培,其生產模式單一,方便統一開展管理工作。③病害、蟲害少,既能防止土壤鹽漬化,又能提高漿果產量,改善藍莓果實的品質。
3.2 滴灌施肥技術
滴灌施肥是一種新型的水肥管理技術,其中滴灌是將壓力水經管道系統輸送至毛管,以水滴的形式均勻緩慢地滴入土壤,滿足藍莓苗木的生長需要。在滴灌條件下,靠近滴頭的土壤水分飽和,其他部位的土壤非飽和,在張力作用下擴散開來,既能精確控制灌水時間,又能減少蒸發損失。滴灌施肥是在滴灌的同時,將肥料帶到苗木根部,實現了水肥管理的一體化。滴灌施肥能節省勞動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且改善土壤環境條件,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滴灌施肥時的注意事項如下:①水源使用尼龍網或不銹鋼網過濾,定期清洗過濾器,保證輸水系統運行順暢。②施肥前先打開施肥區的開關進行滴灌,然后在肥料池溶解肥料,滴灌20 min后開始施肥。③選用溶解性好的肥料,如尿素、硝酸鉀、硝酸銨、氯化鉀等。④施肥后不能立即關閉滴灌,保證足夠時間沖洗管道,防止系統堵塞。⑤經常在果園內檢查,及時發現漏水、斷管、裂管等現象并維修。
3.3 無人機噴灑葉面肥技術
葉面肥是一種特殊的肥料,將肥料直接噴灑在藍莓的葉面上,使植物吸收充足的營養,提高漿果產量和品質。無人機噴灑葉面肥的優點包括:第一,可實現全天候、全程無人作業,避免人工操作帶來的勞動力浪費和時間浪費,降低管理成本。第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掌握農作物的生長狀態和需要施肥的部位,實現精準施肥,提高使用效率。第三,相較于傳統施肥方法,能避免水污染、土壤污染,保護并改善果園生態環境。在栽培藍莓的過程中,無人機噴灑葉面肥的注意事項包括:①在晴天、風力不能太大的天氣條件下進行噴灑,氣溫控制在10~35 ℃之間,且葉面保持干燥。②噴灑農藥葉面肥時進行二次稀釋,將藥液稀釋均勻,準確把握藥劑用量和使用濃度。③注意配制藥液時的水質問題,堿性水質可添加食醋中和。④控制無人機的飛行速度和高度,保證噴灑均勻一致,避免藥液、肥液浪費。
綜上所述,藍莓栽培技術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苗木生長和漿果產量。文章結合實際案例,詳細總結了藍莓的栽培管理方法,未來應大力推廣無土栽培、滴灌施肥、無人機噴灑葉面肥等新技術,以實現降本增效、節能環保的目標,推動藍莓種植產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真真,邱立軍,郭衛東.無土栽培技術研究現狀及在藍莓上的應用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22(2):62-64.
[2]鐘程操,陽翠,陳昌琳,等.藍莓栽培技術研究進展[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22):70-74.
[3]孫秀莉.浙江藍莓高產高效栽培管理技術的實踐[J].農民致富之友,2021(31):47-48.
[4]錢榮青,沐嬋,姚照兵,等.不同施肥量對藍莓產量及果實養分含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21,49(1):30-33.
[5]吳立仁,王明潔,梁文衛.不同施肥措施對藍莓植株生長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落葉果樹,2021,53(1):23-25.
[6]劉秉祺.有機水溶肥料在藍莓栽培上的應用效果[J].農業科技與裝備,2022(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