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龍,鄧華成,覃廷玉,楊濤
貴州省思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思南 565100
貴州省思南縣按照國家、省、市和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自2014 年起逐步開展基層動物防疫體系改革工作,實行政府向動物防疫合作社購買服務,改革鄉鎮組建動物防疫合作社(公司),讓部分不適應、不愿意參加基層動物防疫隊伍的人員退出,合作社人員接管全面工作。2014年以來,興隆、思林、塘頭、三道水、雙塘等27個鄉鎮(街道)先后進行了村級動物防疫體系改革工作,至2019年已全面完成。改革完成后,思南縣共組建27個動物防疫合作社,從業社員(動物防疫員)241 名。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的公益性獸醫服務和市場主導的經營性獸醫服務相結合的新格局。但仍然存在基層動物防疫隊伍人員平均年齡偏大、學歷較低、月補助低、設施建設薄弱、服務范圍窄、服務能力差、陣地條件差、核心競爭力不強、制度不完善等問題。為此,要進一步深化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實行動物防疫痕跡管理,創造示范服務、創新發展模式、改革管理體制、完善運作機制,打造為可復制、易推廣的動物防疫新模式和示范工作。根據《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貴州省2022年激勵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方案>的通知》(黔農發〔2022〕20號)和貴州省激勵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的《全省“揭榜掛帥”榜單表》文件精神,袁子龍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團隊開展了2022 年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產業“揭榜掛帥”榜單的揭榜掛帥工作,并對2022 年貴州省思南縣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揭榜掛帥”項目實施成效進行分析,總結項目推進工作經驗,提出今后的工作建議,為今后持續開展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工作提供借鑒[1]。
組織實施貴州省2022年“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揭榜掛帥榜單的團隊為袁子龍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團隊,牽頭單位為貴州省思南縣農業農村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參與單位有貴州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大學、貴州省思南縣畜牧發展中心、三道水鄉農業服務中心、許家壩鎮農業服務中心、大壩場鎮農業服務中心、青杠坡鎮農業服務中心。團隊成員共20 人,涉及省、市、縣、鄉4級,正高及以上職稱3人,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4人,助理職稱6人。
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地點為貴州省思南縣三道水鄉動物防疫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組建于2015 年,從業社員6 人。主要負責該鄉鎮動物強制免疫、疫病監測、疫情排查處置等重要防控措施的落實。同時,肩負著宣傳貫徹發展畜牧業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協助上級畜牧管理部門搞好防疫工作,開展畜牧業新技術推廣、動物疫病防控等重要職責,在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2]。雖然改革時間較長,有一定的基礎條件,但仍然存在設施建設薄弱、防疫設備落后、陣地條件差、制度不完善、服務能力較差等問題。因此,選擇在該鄉鎮開展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工作,以進一步深化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工作,補足設施設備不足短板、提升陣地條件、完善規章制度、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范圍。
一是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等強制免疫應免密度達到100%,免疫抗體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二是生豬檢疫申報率100%;三是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四是在三道水鄉創建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點1 個,帶動大壩場鎮、許家壩鎮、青杠坡鎮3 個鄉鎮推進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工作,推動本縣動物防疫社會服務工作更上一層樓;五是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點防疫、檢疫及相關制度;規范疫苗保存和廢棄物處置,資料收集完善歸檔;六是培訓動物疫病防控技術人員30 人以上,疫苗保存、免疫操作技術規范,疫病監測能力提升。
實施疫病免疫、抗體檢測、診斷、消毒、檢疫、無害化處理等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技術。
團隊成員充分發揮業務部門的引領帶動作用,及時開展示范創建培訓指導,及時了解示范創建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并及時研討解決,建立三道水鄉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點1 個,完善合作社管理、防疫、檢疫、疫苗保存和廢棄物處置制度。同時加強疫病免疫、抗體檢測、診斷、消毒、檢疫、無害化處理等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技術示范。帶動青杠坡鎮、許家壩鎮、大壩場鎮3個鄉鎮的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工作,切實強化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的示范引領作用。
一是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團隊組織鄉鎮業務干部、鄉村獸醫開展了動物疫病診斷技術、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2期,累計培訓204人次,切實提升基層動物防疫隊伍的服務能力。二是組織鄉鎮合作社社長、副社長、特聘動物防疫員開展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專題技術培訓1 期,培訓55 人次,引導動物防疫合作社立足于規模養殖場(戶)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發展的需求,開展獸藥飼料經營、診療、人工授精(豬、牛)、畜禽糞污處理等服務性項目,大力拓寬經營服務范圍和收入來源。
一是示范創建鄉鎮在選用人才上大膽嘗試,及早謀劃,及時充實隊伍力量,對在家從事養殖的專業技術人員、畢業未就業專業人員進行引導吸收,提升基層隊伍的活力,改善基層防疫員隊伍的學歷低、年齡偏大問題。二是在服務范圍上敢想敢干,引導探索形成以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為主,開展獸藥飼料經營、養殖場技術承包服務、畜禽糞污處理、動物疫病診治、人工授精(豬、牛)等經營服務項目,擴大合作社經濟收入來源。并根據各自特長,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提升團隊的核心競爭力。
團隊成員通過“揭榜掛帥”,結合本縣《動物防疫能力提升項目》的實施,用項目資金為三道水鄉、大壩場鎮、青杠坡鎮、許家壩鎮4個鄉鎮配套安裝了電腦、打印機、辦公桌椅、冷鏈設備、滅菌鍋、消毒機、文件柜等。同時,引導合作社自籌資金開展陣地建設,補全設施設備薄弱的短板,切實提升了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組織的陣地條件。
通過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改善了動物防疫合作社的陣地條件,增加了收入來源,提升了基層動物防疫隊伍的能力水平和工作責任心。動物防疫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得到顯著提升,2022年全縣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等強制免疫應免密度達到100%,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達70%以上。縣域范圍內未發生區域性口蹄疫、豬瘟、禽流感、小反芻獸疫、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減少了因動物疫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了畜禽養殖的經濟效益。
通過示范創建推廣實施,補齊了鄉鎮基層動物防疫員隊伍人員平均年齡偏大、學歷較低、月補助低、設施建設薄弱、服務范圍窄、服務能力差,陣地條件差、核心競爭力不強,制度不完善等問題短板。切實提高了鄉鎮動物防疫合作社的服務能力和范圍。為全縣養殖場(戶)開展集中免疫注射、診療、畜禽糞污處理、人工授精等服務工作,服務能力和范圍得到大幅提高,深受廣大養殖戶歡迎,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
通過示范創建,探索形成了由醫療廢棄物公司進行集中收集、統一處理本縣疫苗空瓶等廢棄物,有效切斷了過期廢棄疫苗帶毒傳播、焚燒等污染環境情況的發生,2022 年統一收集防疫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疫苗空瓶、棉球、過期疫苗、采血針管等廢棄物2 000 kg。同時在縣內重點企業思南溫氏畜牧有限公司、貴州黃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文雨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公司開展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切實降低了飼養成本和動物的發病率、死亡率。同時,規范了企業藥物的使用,既減少了動物用藥在動物產品中的殘留,也減少了向環境釋放,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
1)團隊部分成員服務能力次數不足。雖然團隊成員參與積極性高,但由于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時間跨度較長、服務面較廣,而部分團隊成員掌握的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的知識面較窄,使得其在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過程中服務次數不足,服務能力較差。
2)示范創建宣傳推廣帶動力度不大。在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過程中,團隊成員總結發現了許多值得學習和推廣借鑒的經驗做法,但沒有及時進行宣傳推廣,導致示范創建工作的示范帶動作用大大減弱,極大地影響了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工作在全縣的推廣普及。
1)提升團隊成員服務能力水平。要進一步優化團隊成員的搭配,并加強對全體成員的培訓,確保團隊成員掌握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要領,具備較為全面的技術指導服務水平和較強的責任心,從而切實提高示范創建團隊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
2)加大示范創建宣傳推廣力度。團隊成員要將工作開展活動圖片、簡報等上報到相關部門和媒體,利用微信公眾號、融媒體中心等宣傳平臺,采取觀摩和示范創建交流培訓的方式強化工作,及時營造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的良好氛圍,激發團隊成員的熱情和創造力。并及時對示范創建工作進行總結提煉,加大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示范創建工作在全縣的普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