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京族民間故事的家園意識

2024-04-07 04:38:29丁麗君
今古文創 2024年9期

【摘要】京族民間故事作品蘊涵的家園意識是京族作為跨境民族在形成民族意識和民族主體過程中的精神訴求和情感意志的集中體現。京族民間故事的“家園意識”成了增強族群凝聚力、推進與周邊民族和國家文化交流的積極動力,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關鍵詞】京族民間故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家園意識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09-0050-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9.015

基金項目:2021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的京族民間文學家園意識研究”(項目編號:2021KY1622);2020年度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校級科研課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的北海咸水歌和京族海歌比較研究”(項目編號:2020XJKY28)。

民間文學是各民族族群歷史和集體情感的集中體現。京族民間文學涵蓋民間故事、海歌、史歌等多種類型的作品,民族特色濃郁。近幾年京族民間文學研究得到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研究視角趨于多樣化,研究層次愈加深入,特別是近兩年對京族民間文學與其他民族文學的比較研究、京族民間文學的保護和傳承以及京族民間文學的家園意識和民族認同意識等角度的研究有上揚之勢,形成了研究層次深入、研究視角多元的研究態勢。但是相對于京族文化和京族民俗研究來講,京族民間故事的研究并不是非常活躍,單從研究成果來看就遠遠比不上前兩項的研究。京族民間文學特別是民間故事的家園意識、文化內涵挖掘、同源民族民間文學的跨國研究和京族民間文學的保護和傳承等方面還有一定研究空間。

“‘家園是我們的居住之地,是我們祖先的安息之地,也是我們的根之所在。”[1]家園不僅具有地理空間上的內涵,而且具有精神空間的內涵。家園意識是人們對賴以生存的家園的珍惜、保護和熱愛的情感,體現為對家園的歷史、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尊重和傳承,與族群的歷史記憶、身份確認、文化建構都有著緊密的聯系。京族民間故事中蘊涵的家園意識是京族作為跨境民族在形成民族意識和民族主體過程中的族群記憶和情感意志的集中體現,體現了京族與周邊民族互助交融、和諧共生的生產、生活場景,更展現了京族人民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尊嚴所做的英勇抗爭。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深化文化認同、匯聚民族力量,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中實現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諧發展,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強大精神紐帶。”[2]京族民間故事中的家園意識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的精神資源。

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對京族民間故事的家園意識進行研究,使得隱藏在民族內部的文化記憶寶藏能夠得到交流和傳播,有利于高揚文化自信、振奮民族精神,在與周邊民族和國家的文化交流中,更加積極地表現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亦可為該少數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堅實的文化基礎。

一、京族民間故事中的家園意識是京族族群記憶的

生動書寫

京族民間故事中出現大量的海洋意象,凸顯了京族民間文學的地域色彩和海洋文化特征,形象生動地展現京族溫婉堅韌、博大包容的民族性格。京族民間故事的海洋敘事展現濃厚的家園意識,是京族族群認同的表現,也是京族民間故事體現其民族特性和族群歷史記憶的生動書寫。

海洋不僅是京族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家園,還是京族人傳承和創新文化的精神載體。“海洋的大氣、壯闊與包容培育了京族開放性的民族性格與審美心性……也生發了京族獨有的以海洋為主要審美意象的藝術創造。”[3]海洋是京族民間故事的土壤,也是京族人民內蘊豐富的精神家園,寄托著京族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京族民間故事通過大量的海浪、海堤、海潮、漁船、港灣、魚蝦蟹螺等海洋意象凸顯了鮮明的地域色彩和海洋文化特征。京族人熟悉的海洋生活和生產場景在民間故事中隨處可見,比如海洋動植物故事和傳說《海龍王開大會》《海龍王救墨魚》《山欖探海》《鱟的故事》《比目魚的來由》《海獺》等,從標題中就可以看到京族民間故事和傳說濃郁的海洋風味。京族民間故事中,海洋常被賦予神圣和靈性的屬性,如《海妹和海哥》中的海神、《趕海妹》中的海龍王等,這些形象反映了京族人對海洋的敬畏和信仰,也體現了京族人對海洋的感恩和依賴。再比如《山欖探海》講述的是原來生長在十萬大山里的紅、白、黃、黑山欖四兄弟先后去海里探海。紅、白山欖被海洋森林的絢麗所吸引,與珊瑚姐妹結了婚,世代在海底定居。黃、黑山欖下海探得情況,回報山神。山神大怒,帶領草木兵馬與海洋的蝦兵蟹將大戰一場,大敗而歸,最后只好帶著黃、黑山欖退回十萬大山去了。故事洋溢著對海洋美景誠摯的贊美,就連山神也被海洋美景所吸引,“它(山神)看到大海茫茫,碧波連天,海面在陽光下起伏動蕩,泛出寶石般的顏色,感到非常神奇。”[4]而紅、白山欖的棄山赴海生動地展現了京族人民熱愛海洋、依戀海洋、以海洋為家園的真摯情感和民族心態。

民間故事《海龍王開大會》中講到在海底世界的大會上,龍王為保護弱小的海洋動物,決定根據這些動物的特性分別給他們配備武器,比如螃蟹,“你已有四對腳,再賜鉗一對,裝在身前,遇到敵手,開鉗夾它。”[4]龍王還賞賜給身圓肉肥的鯆魚長鞭一條,給體軟無力的章魚長腳八條,給眼力不夠的鱟利劍一把,給韌鯆身扁皮滑電麻器一對,而遲到的龍利魚則被龍王賞了一巴掌,從此嘴就歪了。故事饒有趣味,各種海洋生物的外形特性如在目前,其中龍王的形象尤為生動,他既是同情弱者的善神,又是情緒多變,易怒的海中之王。這些精彩的情節生動地體現了京族人民對海洋的熟悉和對自然環境樸素的理解,凝聚著京族人民的智慧,表達了京族人民對恃強凌弱的抨擊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京族人依靠海洋生活,海洋既是富饒遼闊的,同時又是嚴酷神秘的,既給予京族人民豐富的物產資源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不可預測和抵抗的自然災難。在生產、生活中認識海洋,與海洋的惡劣氣候變化做斗爭成了京族民間故事的重要內容。例如在《珠子降龍》《京島傳說》《三島傳說》等故事和傳說中就十分生動地展現了海洋波濤翻滾的恐怖,“在大海中間果然有條綠色的巨龍,它正在翻騰跳躍,張著大口噴云吐霧,兩只眼睛大得像兩個大燈籠,閃射著青光,兩只腳就像粗大的樹丫,十分兇惡。”[4]京族人民總是希望海洋能風平浪靜,對平復海洋帶來的自然災害和建設美好家園往往有著各種富有浪漫色彩的想象。比如在《珠子降龍》中有一名叫珠子的青年勇斗妖龍的生動描寫,“珠子笑著說:‘既然認輸,那么你聽著:第一,立刻把狂風收住!妖龍被迫把頭點一點,呼呼的狂風馬上息了……妖龍把角一擺,漫天烏云立即飄散……妖龍馬上閃動雙眼,海面也跟著如碧鏡般平靜下來了。”[4]再如《京島傳說》中提到海面上有一只蜈蚣精在搗亂,吞噬了許多魚蝦。仙人很生氣,就拿出寶劍下山去懲治蜈蚣精,最后蜈蚣精被仙人砍死。“仙人又用寶劍在海面上劃了三個小圈……一會兒就變成三個海島……三個沙島……成了三個仙境一樣的海島。”[4]故事展現早年的京族人民面對氣候多變的海洋辛勤勞作、建設家園的決心和依賴、敬畏海洋,希望能從海洋中獲取更多的生產和生活資源的美好愿望。這些民間傳說和故事充滿鮮活的族群記憶,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浪漫主義色彩,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傳說生動地解釋了京族三島的來歷,“蜈蚣精在海里沒翻騰多大一會就斷作三截……后來那三截尸首就變了三個島,一個是巫頭島,一個是山心島,一個是澫尾島。”[4]京族人把京族三島視為仙人賜予的禮物,感激仙人的恩惠,也珍惜家園的美麗。他們把自己的家園命名為巫頭島、山心島和澫尾島,分別對應蜈蚣精的頭、心和尾,寓意著他們對海洋的勝利和掌控。這個故事表達了京族人對海洋和家園的深厚感情和獨特認識,海洋是他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他們信奉和敬畏的神靈。更為重要的是故事反映了京族祖先早年安家落戶、建設家園的族群歷史,是京族人民追尋族群來源,強化族群身份的文學書寫。

《趕海妹》《海妹和海哥》《計叔的故事》系列故事、《獨弦琴的聲音》《獨弦琴的來歷》等故事更是充滿了濃郁的海洋氣息和對真、善、美的歌頌,寫出了海洋勞作的艱辛,反映了京族人對大海多變氣候的深刻認識和對親友海上勞作的深切關懷,其中對獨具民族特色的樂器獨弦琴傾注的濃烈的喜愛之情極能動人心弦。這些故事有十分鮮明的海洋特色,成為京族溫婉堅韌的民族性格的最好寫照,也是京族人民民族自覺性的生動反映。

海洋不僅是京族人獲取生產、生活資源的物質場地,同樣也是寄托著京族人民獨特審美趣味和感性經驗的精神場地。于京族人而言,海洋是賴以生存、護佑心靈、信奉敬畏的“家園”,蘊涵著京族人民獨特的生產生活經驗和族群歷史記憶等深層文化內涵。京族民間故事在哈節等重要的民族節日上以“唱哈”的形式口耳相傳,起到強化族群身份和加強族群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海洋這一意象在京族民間故事中大量重復出現,京族民間故事正是通過充滿“海洋味道”的敘事來強化族群記憶和歷史想象,彰顯鮮明的海洋民族身份,其中以海洋為家園,依賴、敬仰海洋的家園意識是凸顯其“海洋民族”身份的重要基點。

二、京族民間故事的家園意識蘊涵著對國家的

認同和歸依

維護國家統一是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原則。京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在其民間故事的“海洋敘事”中不僅展現了濃厚的“家園意識”,而且也表達了對國家的認同和歸依,凸顯京族人民真摯的愛家愛國之情。

京族人民有反侵略,愛家衛國的光榮傳統。在1883年12月中法戰爭爆發前后,澫尾村的京族村民杜光輝組織了一支由京、漢漁民組成的隊伍加入了抗法名將劉永福的黑旗軍抗擊侵略者,勇敢地站在了保家衛國的前沿。[5]“京漢漁民慘遭蹂躪,真是人人怒火中燒。杜光輝見此情景,立刻率領京、漢漁民,投奔劉永福率領的抗法黑旗軍,跟法國侵略軍展開了浴血搏斗……義軍將士志同道合,紀律嚴明,常常打勝仗,到哪里都受到老百姓歡迎。”[4]京族民間故事中,杜光輝先是團結京漢漁民奮起反抗山匪,“他(杜光輝)召集島上的京家叔伯兄弟和漢族漁民,結盟立誓,決心合力抵抗盜匪。”[4]在與匪徒的戰斗中,杜光輝設下陷阱,一箭嚇破敵膽,把匪徒打得暈頭轉向。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有很多描寫杜光輝智勇雙全的細節,十分精彩。“村口有十幾束火把簇擁著一匹大馬,馬上端坐著一個手持長矛的大漢,那架勢就像要竄下山來的猛虎。山匪頭子見勢不妙,扭頭就跑。”[4]故事中對杜光輝帶領漁民勇斗匪徒的場景進行生動描述,讓人聽來如歷其境,如染其情,贊揚了京族人民熱愛家園,不畏強暴的精神。

如果說杜光輝團結京漢漁民反抗山匪是護家的話,那么抗擊侵略者則是衛國。杜光輝率領義軍與法國軍隊斗智斗勇,浴血奮戰,靈活運用生產和生活中的經驗,使出了“土辦法”與法軍周旋。“法國強盜穿著高筒皮靴追趕義軍,踩著黃豆三步一滑,兩步一跌,一步一歪扭,像醉漢一樣撞到石頭和樹枝上,撞得頭破血流。”[4]用黃豆來對抗裝備精良的侵略者,以土勝洋,故事熱烈歌頌杜光輝的機智和勇敢,生動地描述了法國侵略軍的狼狽。戰斗中杜光輝被法國侵略軍俘虜,遭到嚴刑拷打,還被丟到安南(越南)的孤島上。“遍體鱗傷的杜光輝心酸地遠望茫茫大海,想著義軍,想著相親,想著養育自己的祖國漁島和漁場,更痛恨萬惡的法國強盜,他決心想方設法活下去,要活著回到祖國。”[4]最終,杜光輝劃著自制的竹排回到了澫尾島,養好傷之后繼續和法國侵略者戰斗。杜光輝頑強的斗志來自對家園和祖國的愛、對侵略者的恨。故事對杜光輝強烈的要回到祖國的愿望進行反復敘寫,渲染了濃烈的愛國思鄉之情,其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頑強抗爭的精神正是這個民間故事的藝術魅力所在。直到今天,京族人民仍然不忘杜光輝,杜光輝形象不僅出現在民間故事中,而且還活躍在京族的唱哈詞里:“中越邊界的京、漢、壯、瑤各組人民都非常懷念他。巫頭島、澫尾島的京家……山心島的京家都聚集在哈亭里……‘唱哈謳歌民族英雄杜光輝。”[4]這些精彩的民間故事是京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對抗外敵的詩性描寫,蘊涵著京族人民愛家愛國的真誠情感,成為邊疆地區民族團結的文化印記,也激勵著一代代的京族人在危難中挺身而出,勇敢反擊侵略者。

京族民間故事不僅是族群記憶的歷史敘事,也是京族人民尋求國家認同的文化敘事,體現出家園安定、邊疆和平、維護國家主權尊嚴的精神訴求。歷史記憶以及文化傳統對于少數民族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維系以及邊疆地區的穩定和繁榮,其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京族民間故事和其他少數民族民間故事一樣,主要通過口耳相傳的形式在族群中傳承,一代代從老一輩人口中聽著這些故事、傳說,族群記憶和蘊涵其中精神品質由此得以強化。“對于自己的‘家,自己的族群、自己的國家的忠誠,被視為(京族)族群中人的一項歷史性的義務和當下的一份責任。”[6]對家園的熱愛和對祖國邊疆和平的堅定維護在京族人的眼里是相互依存的,“因為沒有國家的支持,作為一個弱小的民族,京族社會的穩定和京族百姓的生活就沒有保障。在他們看來,雖然他們的‘家是自己的,但是如果沒有國家的認可,這樣的‘家也就不能成其為‘家了。”[6]沒有祖國的和平、穩定,哪來家園的平安幸福。《漁村抗暴》《黃豆計》《懸崖飛兵》《孤排渡海》等民間故事通過充滿海洋味道的敘述,再現了京族與其他民族人民團結一致,抗擊法國侵略者、捍衛國家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不受侵犯的光榮事跡,蘊涵京族人民濃濃愛護家園和護衛國家的真摯情感,張揚著民族團結的鮮明旗幟。這些民間故事不但成了京族人民保家衛國的珍貴篇章,反映了京族人民對國家的歸依和熱愛,也是這一地區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基礎。

三、京族民間故事的家園意識成為與其他民族進行

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石

民族之間的交往、交融是中華民族得以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動力。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時,在文化的交流中融合和吸納他族文化的精華,是一個民族保持生命力的重要途徑。京族民間故事《田頭公》《米碎姐和糠妹》《董永與劉姑娘》《好心的弟弟與壞心的哥哥》《蟾蜍將軍》《金仲與阿翹》等作品體現京族鮮明的海洋民族特色,也是京族與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突出代表,京族民間故事中的家園意識成為與其他民族進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石。

京族人在16世紀開始陸續從越南涂山遷徙到京族三島以及周邊一些村落定居。“祖先原居涂山地,捕魚來到白龍里。”“前接后繼十幾代,蒼桑經歷數百年。”[7]京族人民在三島建設了家園,得以安居樂業。在京族三島,京族人民和漢、壯、苗等民族交融雜居,無論是生活習俗還是民間文學都有相互影響和借鑒的痕跡,形成了多元、開放、包容的民族文化特色。京族人在生產、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需要借助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資源和智慧來解決和克服。京族人也在不斷地向其他民族傳播和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價值觀。因此,京族民間故事中常常涉及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互動,比如與漢族的文化交流。漢族是京族最主要的鄰居和伙伴,京族與漢族的文化交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京族民間故事中,有許多反映京族與漢族的友好往來、合作共贏、相互學習、相互尊重的故事,如《計叔的故事》中的計叔與漢族漁民的友誼、《獨弦琴的來歷》中的京族漁民與漢族音樂家的合作、《海妹和海哥》中的海妹與漢族少年的愛情等。這些故事表達了京族人對漢族人的感激和敬重,也展示了京族人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和驕傲。此外,京族民間故事中還有許多反映京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相互影響、相互借鑒、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等方面的故事,如《獨弦琴》中的獨弦琴與壯族樂器的聯系、《趕海妹》中的趕海妹與黎族漁民的友情、《海妹和海哥》中的海妹與苗族少年的愛情等。這些故事反映了京族人對其他少數民族的友好和包容,也展示了京族海洋文化的開放和多元。再比如民間故事《田頭公》講的是一個京族的狀元郎在朝做官,每晚騎飛馬回家與妻子團聚,狀元郎的母親都被蒙在鼓里。妻子懷孕后不堪婆婆的猜疑,把丈夫的朝靴藏起來,想要留住丈夫。狀元郎尋找朝靴,耽誤了上朝的時間。他只能暫時關起太陽,往腳上抹上黑泥冒充朝靴,趕去上朝,后被皇帝認定為反叛之人,被處死。狀元郎把頭顱接上,騎著飛馬回鄉,回到家后,恰逢妻子在殺雞,母親說:“雞砍了頭,就死了。”[4]狀元郎由此頭顱落地,死去。狀元郎死后化為竹子,使計讓皇帝跌落水里淹死了。之后京族人為了紀念這個狀元郎,供他為“田頭公”,每年的八月十五都要祭拜他。這個故事和漢族的《白馬狀元報夢》、壯族的《莫一大王的神力》在故事結構和具體情節上基本一致,京族的《田頭公》在情節上更加緊湊。“《田頭公》傳說的產生,有可能由壯族傳說變異而來,內涵嶺南區域文化的積淀。”[8]這個情節高度相似的民間故事是京族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展現了京族開放包容的民族性格,凸顯京族與其他民族文化交融,互動的和諧景象。

京族在接受其他民族文學影響的時候并不是照原樣生搬硬套,而是以自己獨有的海洋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為基礎,對其他民族文學進行選擇和加工,突出地展現了京族海洋民族的特色,展現鮮明的家園意識。京族灰姑娘型故事《米碎姐和糠妹》與壯族的民間故事《葉限》《達架和達侖》主體情節基本一致,都有這樣一些情節:后母虐待前妻的女兒;女兒得到親生母親幻化的鳥或者牛的幫助,穿上新衣新鞋遇到富貴的意中人;女兒在民族節慶上丟失一只鞋子;意中人撿得鞋子,尋訪姑娘;經歷種種波折,有情人終成眷屬;后母及其親生女兒害人終害己等。但是京族的《米碎姐和糠妹》有著明顯的京族民族風情,使得這一故事呈現十分鮮明的海洋民族特色。故事中有好些細節反映京族的民俗風貌的,比如描述米碎姐時講道:“米碎姐貌美如花,又有一個好歌喉,惹得三島的后生們都來找她對歌,向她求愛”[9]故事還講到天子聽聞米碎姐的美名,特意來村上開亭唱哈選美人,村里的姑娘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地來對歌應選。哈節是京族最重要的民俗活動,活動上包括祭神、祭祖和唱歌等活動,這些故事情節都生動地展現了京族青年男女在哈節上自由唱和,尋找意中人的民間風俗。再比如米碎姐被后母害死,“一年以后,埋米碎姐的荒野地里,忽然長出一棵高大的拉提樹來。”[9]米碎姐就是依托拉提果轉世為人的。拉提樹是京族人喜歡種植在屋旁的果樹,果實黃澄澄的,并不是十分美味,但有奇香,風拂過,遠近都香氣飄揚。故事的這一細節生動地展現了京族地區極富特色的風貌。海洋是寄托京族人民喜怒哀樂的精神家園,在《米碎姐和糠妹》故事中融入了富有海洋氣息的細節,比如,救助米碎姐的是蝦婆,蝦婆每天還要“到淺海里撿貝,撈蝦”“她關了門,就拎著海貝和魚蝦到圩上去賣了”[9]等,這是京族人民海洋勞動的常見景象。《米碎姐和糠妹》這一民間故事如同京族的拉提果一般,永遠飄蕩著民族團結、文化交融的芬芳。

除此之外,《董永與劉姑娘》《好心的弟弟與壞心的哥哥》《金仲與阿翹》等民間故事同樣體現鮮明的海洋特性和以海洋為家園的民族心理,生動地展現京族對周邊的漢、壯、侗等民族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特別是《金仲與阿翹》“從文學的流傳、變異角度,更為清晰地為我們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來往與交流”[10],在京族民間故事和周邊民族文學相互影響、交融的過程中,京族人民充分運用智慧將他族故事加以“京族化”,使之更能貼近自己的生活,展現了京族如大海一般的開放和包容的民族性格。京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和諧共處,友誼深厚,如同《京漢結義歌》唱的那樣:“一代春秋功在漢,共同日月結義同天,京漢共發一誓言,山崩裂世代相傳。”[11]京族與其他民族文化交流是一種復雜而多樣的現象,它既是一種物質層面上的資源共享和利益平衡,也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認同互動和價值協商。

通過對京族民間故事中文化交流的分析,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京族民間故事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和歷史變遷,也可以更好地認識京族民間故事所展現的文化多樣性和文化包容性。京族人民在創造了本民族的優秀文化的同時又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豐富養料,這使得京族民間故事成了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文化交融的豐碩成果對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

中國京族作為一個人口較少、位處邊緣的少數民族,其民間故事蘊含豐富的家園意識。家園意識是族群記憶的生動書寫,包涵京族人民對國家的認同和歸依,亦使得京族在與周邊民族進行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以更加包容和積極的心態營造出文化交融共生,邊疆和諧的良好生態氛圍。京族民間故事的家園意識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該民族地區的構筑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參考資料:

[1]曾繁仁.生態美學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400.

[2]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9/27/content_5434024.htm,2022-08-16.

[3]龔麗娟.京族文學的整生規律研究[J].學術論壇,

2014,(12):80.

[4]蘇潤光.京族民間故事選[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4.

[5]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京族百年實錄[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15:109.

[6]呂俊彪.京族人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175,159.

[7]陳增瑜.京族喃字史歌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38,55.

[8]蘇維光,過偉,韋堅平.京族文學史[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3:54.

[9]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廣西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廣西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1:601-603.

[10]陳麗琴,李玢辛.論京族民間文藝的兼容性[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14,(6):1.

[11]蘇維光,王戈丁,過偉.京族民歌選[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88:143.

作者簡介:

丁麗君,女,京族,廣西防城港人,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文學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欧美|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亚洲精品第五页|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爱做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色噜噜中文网|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亚洲午夜天堂|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高清免费毛片|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a毛片免费看|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毛片视频网址|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99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9|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在线播放国产99re|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精品91在线|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伊人色婷婷|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国产成人夜色91| 亚洲视频免| 亚洲欧美极品|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p区| 国产导航在线|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91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中国精品自拍|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