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榕
[摘 要]文章基于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現狀,提出人力資源配置優化管理實踐策略,旨在提升事業單位的績效和競爭力,為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為推動組織變革和提升績效提供指導。
[關鍵詞]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配置優化;組織績效;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7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06-0077-03
事業單位作為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的提供者,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當前事業單位存在低效率、人才流失和績效不穩定等問題,對事業單位的發展和競爭力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亟需采取措施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組織績效和競爭力[ 1 ]。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討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配置優化對組織績效和競爭力的影響,通過對招聘與選拔優化、崗位設計與組織結構優化、員工能力培養與崗位匹配、績效管理與激勵優化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找到提升事業單位績效和競爭力的有效策略,為事業單位提供實踐指南和理論依據,推動組織變革和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一)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配置的特點
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配置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事業單位通常服務于公眾和社會福利領域,其員工多為公務員或事業編制人員,具有相對穩定的就業和福利待遇。
其次,事業單位的組織結構和運作模式較為官僚化,決策相對緩慢,靈活性較低。事業單位通常面臨著政策引導和社會責任的雙重壓力,需要在績效和公共責任之間取得平衡[ 2 ]。
(二)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配置的特殊性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傳統的招聘與選拔方式和崗位設計可能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市場環境,導致人才匹配不足和工作流程不暢。
事業單位的組織結構常常較為僵化,難以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和需求變動,導致效率低下和決策滯后。部分事業單位在員工能力培養和激勵方面不足,導致員工發展空間受限,影響其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
(三)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配置優化的需求
面對上述問題和挑戰,事業單位迫切需要對人力資源配置進行優化。針對人才流失和招聘與選拔不足的問題,事業單位需要優化招聘與選拔流程,制定更科學的人才評價標準,加大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度。
在崗位設計與組織結構方面,事業單位需要優化工作流程,簡化決策流程,增強各部門間的協同性和協調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事業單位需要加大對員工的能力培養和人崗匹配力度,通過培訓和發展計劃提高員工的技能和能力水平,結合崗位需要進行精準匹配。在績效管理和激勵優化方面,事業單位需要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激勵員工積極工作,促進工作創新[ 3 ]。
(一)經濟環境變化對人力資源配置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事業單位需要面對各種人力資源配置方面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事業單位可以采取一些對策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首先,事業單位應加強人力資源規劃,根據經濟環境的變化分析人力需求和供給情況,及時調整。
其次,事業單位可以加強員工培訓和能力提升,提高員工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以應對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此外,事業單位還應建立靈活的用工機制,如雇傭臨時工或借調人員,應對臨時性的工作需求和人員短缺的情況。
(二)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對人力資源配置的影響
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的快速發展對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配置帶來了新的挑戰,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數字化的普及,一些傳統崗位可能面臨淘汰,同時新的技術崗位不斷涌現。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事業單位應加大對員工的技術培訓和數字化技能提升投入,為現有員工提供適應新技術要求的培訓和學習機會,使員工具備滿足新崗位需求的能力。可以對崗位進行重新設計,結合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的要求,重新定義崗位職責和要求,確保其與技術的匹配度。此外,可以引進外部專業人才,通過人員招聘或合作,吸引具備相關技術和數字化能力的人員加入組織,彌補內部技術和數字化轉型方面的不足[ 4 ]。
(三)人才流失與留住策略
人才流失是事業單位在人力資源配置中面臨的重要問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人才流動性增加的情況,事業單位需要制定有效的留住策略,避免重要的人才流失對組織產生負面影響。
事業單位應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建設包容開放、積極向上的組織文化,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單位應加強員工發展和職業規劃,為員工提供發展機會和晉升通道,滿足員工的職業成長需求。此外,應加強員工關系管理,建立溝通機制和加強員工參與,增強員工對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四)組織文化和領導力對人力資源配置的影響
組織文化和領導力對人力資源配置具有重要影響,組織文化可以影響員工的動力和行為,領導力則是組織文化的關鍵驅動力之一。
為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事業單位可以采取一些對策塑造良好的組織文化和領導力。明確和弘揚組織的核心價值觀和文化理念,通過組織內部溝通和培訓強化員工對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建立積極的領導風格及培養有激勵作用和影響力的領導者,通過榜樣力量和能力培養,影響員工的行為和態度,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和團隊合作精神。
(一)招聘與選拔的優化
在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配置中,招聘與選拔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優化招聘與選拔流程和方法對于吸引和選拔到適合崗位的優秀人才、提高組織的人力資源質量和能力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事業單位可以優化招聘渠道和方法。傳統的招聘方式往往限制了人才的多樣性和覆蓋面,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廣泛利用互聯網和專業人才市場等新型招聘渠道,吸引更廣泛的人才群體。此外,科學合理地采用面試、筆試等選拔方法,既可以評估候選人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又可以考察其個人素質和適應能力。
事業單位可以建立和完善招聘與選拔評價體系。事業單位通過制定明確的招聘崗位要求、構建勝任能力模型,明確待招聘人員所需的技能、知識、經驗和能力,從而明確對候選人的期望和評估標準。此外,事業單位可以建立系統的面試評估方法,包括結構化面試、行為面試等,以確保評估過程的公正、客觀和準確。
事業單位可以加強招聘與選拔中的信息溝通。事業單位應及時向候選人提供招聘信息,包括崗位職責、任職資格和薪酬福利等,以便候選人全面了解崗位和組織,作出明智的選擇。同時,在招聘與選拔的過程中,及時回應候選人的疑問和關切,提供必要的面試反饋,樹立良好的單位形象[ 5 ]。
事業單位可以加強招聘與選拔的數據分析和持續改進,包括對招聘效果、候選人流失率、員工績效等關鍵指標的監測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不斷優化招聘與選拔的策略和方法。
(二)優化崗位設計與組織結構
優化崗位設計與組織結構可以提升工作流程的協同性和協調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績效。事業單位需進行崗位分析與評價,通過對各個崗位的職責、權限和任務進行全面梳理和評估,建立崗位模型和績效指標,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崗位分析與評價的結果可以為員工提供了解崗位職責和評價標準的途徑,為后續的組織設計和人員選拔提供依據。
事業單位需要優化組織結構。事業單位常常面臨著官僚化和結構僵化的問題,導致決策滯后、職能重疊和協同不暢。優化組織結構可以通過減少決策層級、簡化決策流程、明確各部門間的責任,實現更加靈活高效的組織運作。單位可以制定橫向溝通和跨部門合作的機制,促進信息流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6 ]。
另外,事業單位需要優化和重組工作流程。單位通過全面審視和再設計工作流程,可以發現和消除流程中的瓶頸和冗余,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在優化工作流程時,相關部門和員工要建立溝通和合作,充分了解工作的實際情況和現有問題,避免設計出不切實際的流程。
事業單位還要注重多元化和彈性化的人員配置。在優化崗位設計和組織結構時,單位應充分考慮員工的技能和能力,將合適的人員分配到合適的崗位上,實現人崗匹配。同時,可以靈活調整和調配人員,應對需求的變化和工作量的分配。
(三)崗位匹配與員工能力培養
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崗位匹配與員工能力培養能夠有效提升員工的工作表現和滿意度,增強組織的競爭力。事業單位應通過對各個崗位的職責和要求進行全面梳理和評估,明確不同崗位的技能、知識和素質要求。崗位分析的結果可以為事業單位提供明確的目標,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和評估崗位,為員工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
事業單位應進行崗位與員工能力的有效匹配,通過將員工的技能、經驗和興趣與崗位需求相匹配,可以減少誤工和資源浪費,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工作績效。在匹配的過程中,可根據員工的意愿和職業規劃,為員工提供更有挑戰性和發展空間的崗位。
事業單位還應加強員工的能力培養和發展,通過制定個性化的培訓計劃和發展路徑,幫助員工提升技能和能力水平(能力培養包括技能培訓、專業知識學習、領導力發展等方面),全面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使其更好地適應崗位要求和組織發展需要。事業單位還可以通過導師制度或者崗位輪崗計劃,促進員工能力的全面發展和個人的全面成長。
事業單位應注重員工能力的持續提升和跟進。能力培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事業單位不斷梳理員工的能力提升需求,提供持續的培訓和支持。通過持續的能力提升,員工可以更好地適應組織發展和市場變化,實現個人與組織的共同成長。
(四)績效管理與激勵優化
事業單位應建立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績效管理是系統性的過程,包括目標設定、績效評估和績效反饋,單位應通過與員工討論,幫助其制定明確的工作目標,使其對任務和預期有清晰的認識。在績效評估階段,管理者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如K P I、360度評估等)對員工的績效進行客觀評估。在績效反饋階段,管理者應及時與員工溝通,為其提供準確、具體的反饋,幫助員工了解自己的績效水平和改進方向。
事業單位應實施差異化的激勵機制。差異化的激勵可以根據員工的績效水平和貢獻程度進行量化和非量化的獎勵,激勵員工發揮更大的工作動力和創造力,激勵包括薪酬激勵、晉升機會、培訓發展等多種形式。單位通過建立公開公正的激勵機制,能夠調動不同績效水平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鼓勵員工爭取更高的績效水平。
事業單位應關注員工的發展和成長。除了激勵措施外,單位還要為員工提供發展機會和培訓支持。事業單位可以制訂培訓計劃,針對不同崗位和個人發展需求,提供專業知識培訓、技能提升等多種培訓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素養,還可以增加員工的職業發展機會和實現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事業單位應注重正面激勵和培養員工的積極心態。積極的心態和工作動力是績效優化和持續發展的關鍵,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建設正面積極的文化,鼓勵員工的創新和合作,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歸屬感。此外,管理者還可以通過定期的溝通和反饋,關注員工的需求和問題,為其提供支持和幫助,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提高其忠誠度。
文章深入分析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配置管理現狀及挑戰,并針對性提出人力資源配置優化管理實踐對策,包括招聘與選拔優化、崗位設計與組織結構優化、崗位匹配與員工能力培養以及績效管理與激勵優化等,助力事業單位提升人力資源配置的科學性、靈活性和效率性。展望未來,應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應用,加強對組織文化和領導力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研究,進一步提升事業單位的績效和競爭力,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1]王彩虹.優化配置,推動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發展[J].人力資源,2023(06):146-147.
[2]鄭曉恒.事業單位如何優化人力資源規劃與配置[J].人力資源,2023(04):134-135.
[3]董梅.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配置優化對策探討[J].財經界,2022(20):146-148.
[4]逯建玲.事業單位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路徑研究[J].財經界,2018(17):139.
[5]胡啟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事業單位經濟效益[J].人力資源,2021(20):88-89.
[6]楊曉燕.完善事業單位崗位聘任制度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重點探尋[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0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