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芳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國學生近視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強新時代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閔行區從2019 年起開始推行教育部首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區”工作[1-3]。各幼兒園努力實踐積極推進“政府—醫院—學校—社區—家庭—互聯網+”新模式,從管理機制、創新實施、課程聯動等方面探索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專業支撐、數據賦能、家校互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幼兒近視防控(以下簡稱“近防”)策略。
研究對象為2019—2023 年閔行區在園保教人員。
1.2.1 抽樣方法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按幼兒園辦學性質分層(公辦、民辦幼兒園)、幼兒園等級分層(示范、一級、二級、三級幼兒園),以幼兒園為抽樣單位,抽到的幼兒園盡量涵蓋園長、班主任教師和衛生保健教師、保育員等。具體抽樣方法為:按照20%比例在全區180 個機構中抽取36 所幼兒園,其中公辦23 所(示范5 所、一級13 所、二級5 所)、民辦13 所(一級3 所、二級8 所、三級2 所)。辦學等級占比分別為:示范有5 所,13.8%;一級有16所,(44.4%)、二級有13 所(36.1%);三級有2 所(5.6%)。每所幼兒園抽取6 人,包括園長1 名、保健1 名、保育員1 名、小班教師1 名、中班教師1 名以及大班教師1 名,共調查保教人員216 人。
1.2.2 調查內容
問卷根據幼兒近視控制的內容自行設計。問卷主要包含七部分內容:①互通聯動情況;②基礎工作落實情況;③園所領航情況;④近視防控宣傳情況;⑤項目實踐參與情況;⑥園所規范管理情況;⑦課程實施情況。采用“問卷星”電子問卷,開展保教人員線上自填問卷調查。
1.2.3 質量控制
調查人員培訓:通過培訓讓調查人員明確填寫要求,獨自填寫,反饋真實現狀。問卷收集過程中的質控:對回收問卷進行梳理,刪除重復問卷。
1.2.4 統計學處理
通過問卷星軟件收集信息,并運用Excel 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根據統計需求匯總數據,并進行描述性分析。
本次調查共收到問卷223 份,刪除重復問卷14 份,最終獲得有效問卷209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3.7%。其中園長有36 份、班主任教師有103份,其余為保健教師和保育員。
調查顯示,被調查對象對于閔行區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區”的知曉率最高,為99.04%。閔行華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篩—轉—服”一體化復診服務是閔行區的試行點,知曉率較低。見表1。

表1 “近防”工作互通知曉情況

表2 “近防”工作宣傳情況 (%)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對于“能做好視力不良檢出率等的登記備案工作”落實情況最佳,達100%。對于“視力檢查反饋”“就診結果入檔”“了解遠視儲備情況,并制定近視預防策略”的落實率都達到99%以上。有92.34%的調查對象了解視覺環境檢測情況;有98.56%的調查對象能落實“分三個年齡段的調整桌椅高度”;有85.17%的幼兒園能根據個別幼兒的實際情況增加桌椅配置型號。有60.77%的幼兒園完成燈光改造工程,完成部分改造的有19.62%,但未完成的有19.62%。僅有33.49%保教人員表示參觀過閔行區研學基地。
調查顯示,調查人員參與各級各類近視防控活動(100.00%),有80.38%的主要集中在區級和園級,有3 所幼兒園(示范2 所、一級1 所)參加過全國、市級的近視防控活動。有69.86%的調查對象表示幼兒園能開展近視防控課程研究并形成課程體系,13 所幼兒園還未形成近視防控的課程體系。有40.67%的幼兒園簽訂了幼小銜接近視防控協議,16 所幼兒園與專業單位等簽訂了近視防控共建協議(公辦13 家、民辦3 家),共占36.11%。
調查顯示,有97.13%的調查對象能及時組織區域內開展的近視防控宣傳,以“假期重點宣傳”的有94.74%,開展“愛眼”主題宣傳達100%;定期對幼兒、教職工、家長開展近防宣傳教育,每學期二次的占44.98%,每周一次的占6.7%。見表1。
調查顯示,有67.94%的保育分管領導、保健教師、保教主任、校園醫生、健康副園長參加“近防”保教醫培訓研討;有69.86%的調查對象參加區內組織的近防保育案例、保育視頻大 賽等活動;參加全國性、市級、區級和片級相關近防主題征集活動的比例分別為6.7%、7.7%、37.8%和6.7%。
調查顯示,有26.32%的調查對象參與各級近視防控課題研究并獲獎;有95.69%的調查對象能正確指導幼兒坐姿及眼與書本距離;有97.13%的調查對象知道并落實近視防控“20—20—20”法則,集體教學多媒體使用不超過15 分鐘;有99.04%的保教人員能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設定合理的近視防控活動目標;有94.26%的保教人員開展幼兒近視防控自主探究活動。
閔行區3~6 歲幼兒的視力異常發生率從2019年的11.72%下降至2023 年的7.45%,降幅達到36.43%;矯治率從2019 年的53.17%上升至2023年的92.09%,升幅達到42.26%[4]。閔行區政府為3~6 歲幼兒近視防控工作創設了優良的區域環境和氛圍,開展“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區”工作,構建“政府—醫院—學校—社區—家庭—互聯網+”的近視防控新模式,如舉行區教育系統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推進會、試點“健康副校長”項目等,并將近視防控工作納入教育局對幼兒園年度績效考核,積極探索“篩—轉—服”一體化管理為兒童青少年提供復診服務。幼兒園重視近視防控組織機構架構、納入規劃、建立制度、重視考核激勵。調查對象有較高責任心落實近視防控的日常基礎性工作,如及時做好各類近視防控相關檔案的分檔管理、制定近視預防策略、開展近視防控宣傳、參與園內近視防控游戲研發等活動。在課程實施中保教人員已經樹立保教結合的理念,能將近視防控的諸多要素如調整座位形式頻率、眼與屏幕及書本之間距離、近視防控“20—20—20”法則、保證每天2 小時戶外活動等融入課程實施過程中并注重幼兒主動性的發揮。
對于區域整體工作,以下幾個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①“篩—轉—服”一體化復診服務可以逐步向其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展,使更多的兒童受益。②幼兒園的燈光項目需要加快改造進度。③調查人員認為參觀近視防控專題科普館,能提高近視防控的感性認識。④幼兒園有與近視防控專業機構、小學簽訂共建協議的意識,尚有近50%的上升空間。⑤民辦幼兒園在近視防控工作納入五年規劃、績效考核,參與近視防控保育案例、主題征集活動等工作中有待提升。⑥保育骨干能在各層面進行近視防控工作交流,可以搭建平臺擴大經驗輻射面。⑦保教人員聚焦近視防控的科研項目和水平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