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小學生初步接觸作文訓練,主要以仿寫為主,但是受課時影響,仿寫教學收效甚微。基于此,本文從仿寫教學入手,分析仿寫訓練的種類與指導方法,旨在為廣大同仁開展仿寫教學提供參考。
一、仿寫訓練的種類
1.仿寫字詞
字詞是作文組成的最基本部分,字詞的仿寫是也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主要手段。學生在剛接觸寫作的時候,能運用的字詞非常有限,此時進行字詞的仿寫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現實意義。仿寫字詞的教學不只是傳統的聽寫與抄寫,還有按照要求寫詞語,如使用ABB或者ABAC、AABB的形式進行字詞的仿寫。在幫助學生積累詞匯的同時,還能初步了解仿寫知識。字詞是小學生閱讀與表達的基礎單位,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仿寫的形式重視字詞,在閱讀中提煉關鍵詞語,并有條理地運用這些詞語,完成詞匯的積累與仿寫。
2.仿寫句子
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尋找適合的句式供學生仿寫。小學生經常接觸的句子仿寫有三種:第一種,利用一個詞語進行句子的仿寫,如《桂林山水》中“我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里的“波瀾壯闊”一詞,教師在講解其含義之后,可以讓學生仿寫,以特定的場景中理解詞語的意思。第二種,句式的仿寫,這是寫作訓練中最常見的句子仿寫形式。如課文中的“一邊……一邊……”“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結構。通過句式的仿寫不但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還能鍛煉其思維能力。第三種,句子寫法的仿寫,小學階段最常見的句子寫法有比喻句、擬人句等,如仿寫《秋天的雨》中“小朋友的腳,常被那香味鉤住”這句,先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鉤住了小朋友的腳”,然后思考秋天的果園里有什么,喚醒學生對秋天的記憶,繼而爭先恐后地說一說自己在秋天最喜歡的東西,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模仿欲望,進而參加仿寫實踐。
3.仿寫段落
小學階段常見的段落仿寫是針對文本中的段落,通過變換不同的角色進行仿寫。如《檢閱》第六自然段中有五個連續問句,這種構段方式旨在讓學生通過解答問題,層層遞進,從而掌握段落大意。在明確主要內容之后,學生可以博萊克鄰居朋友的身份仿寫。
4.仿寫篇章
篇章的仿寫主要是針對文本的寫作手法進行“點式”模仿,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仿寫語篇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對篇章結構的模仿,如總分總、并列式、承接式,學生通過仿寫將這些構段方法運用到寫作中,能優化文章結構。另一種是學生在掌握文本的基礎上開展想象,補白文章,加深文本內涵。例如《慈母情深》一文中通過兒子與母親的對話,讓讀者感受到母親干凈利落的語言,了解母親的性格;文章中的“我”欲言又止,學生可以補充“我”想要說的話。
二、優化仿寫教學的方法
1.以思維導圖確定仿寫目標
一篇范文的仿寫角度很多,學生要從哪個角度仿寫,教師要先確定仿寫目標,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完成這一任務。以《春》為例,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制定的仿寫目標(如圖1所示),可以仿結構、仿修辭、仿主題、仿表現手法、仿記敘方式等,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還可進行綜合性仿寫練習。如果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不符合學情,學生接收到的學習內容會含混不清,難以達到仿寫的目的。因此,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盡量細化,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參加什么樣的訓練,制定合情合理的教學目標,順應小學生的仿寫需求,盡量減少其畏難情緒。
2.拓展范文來源
在確定仿寫目標之后,就可以篩選范文,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與原則選擇范文,再科學引導學生仿寫。篩選范文時,要注意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仿寫質量為目的;選擇的范文不能過于高深,或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生活的范文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進而產生學習興趣。范文的來源渠道很多,教師可通過下面幾種方法靈活取材。
(1)以教材里的課文為范文
課文是小學生學習仿寫的主要范本,每篇課文都是編者花費大量時間精心選編出來的,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審美價值。學生仿寫課文,不僅能加強對課文結構、語法、修辭的理解,還能熟練運用各種仿寫方式。例如,寫景課文《桂林山水》《頤和園》與寫物課文《我愛故鄉的楊梅》《趙州橋》等,都是十分適合仿寫的課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精讀課文,賞析其中的好詞佳句、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文本結構、思想情感等,讓學生在精讀過程中喚醒自身的情感體驗,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在此基礎上仿寫,將感性認識凝練為具體的寫作知識,從而提升總結分析、遷移應用的能力。
(2)以“下水文”為范文
下水文的概念最早是由葉圣陶在《教師下水》一文中提出的,要求教師多“下水”——在寫作教學之前,教師要先自己多寫多練,結合作文要求與教學目標寫作,并以此為范文指導學生寫作。教師先寫,能更好地把握作文題目、謀篇布局與遣詞造句等內容,在寫作中能預測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寫作要用的時間,能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仿寫,抓住重點,提升仿寫教學的效率。其次,教師親自寫作,能及時把握學生在寫作時會出現的問題,如此也會更有把握地評改學生的仿寫作品,更好地啟發、引導學生。最后,以教師寫的下水文作為范文,教師能以身作則,與學生一同討論,如此不但能減輕學生的畏難情緒,還能激發其寫作興趣。
(3)以優秀作文為范文
除了上述介紹的幾種范文,教師還可選擇一些與學生同年齡作者的作文作為范文,此類范文可以是班級學生的優秀作文,還可是優秀作文集中的作文。利用更加接近小學生生活的文章,可以縮短學生與范文之間的距離感,還可以減少仿寫的畏難情緒。另外,教師可帶領學生在課堂中評議、交流優秀作文范例,通過對優秀作文的研讀,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汲取寫作經驗,進而更好地寫作。
(4)多元運用范文
一篇范文可以借鑒的地方很多,教師要從不同角度挖掘范文的可取之處,有針對性地啟發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第一,在展示范文之后精講范文,根據不同的寫作教學目標選擇最匹配的范文借鑒點。例如,四年級上冊《高大的皂莢樹》一文以變幻的四季為線索描寫皂莢樹的各種形態,同時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描寫更加生動形象。作者還結合自然之美、場景之美、情感之美,讓讀者感受皂莢樹的魅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眾多可模仿的角度中選擇一個最重要的角度作為仿寫的核心。比如,有學生模仿作者的敘事順序,描寫了石榴樹在四季中的不同風貌:春天,細嫩的綠葉初綻,給人帶來生機勃勃的氣息;夏天,繁花似錦,紅艷艷的石榴花熱鬧地開放,吸引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到了秋天,果實累累,紅紅的石榴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冬天,雖然葉落枝裸,但石榴樹依然傲然挺立,等待春天的到來。
第二,多種方法結合進行仿寫教學。即使是相同的范文也可以運用到不同類型的作文仿寫教學中,在此要教師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仿寫教學,綜合性地運用范文。例如在《桂林山水》一文的仿寫教學中,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讓其針對課文中的“桂林的山真奇啊……形態萬千”進行排比句式的仿寫,開展句型訓練;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讓其仿寫《桂林山水》的謀篇布局。如此實現范文的多元運用。教師還可以提供一篇文章中的一部分作為范文,讓學生補充缺少的部分,如此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范文內容,發散思維。通過范文多種形式的運用,讓學生在對立意、修辭手法、句式結構、謀篇布局的仿寫中提升綜合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根據作文題目選擇不同的范文,通過綜合對比了解不同范文的主題。總的來說,通過對范文的綜合運用,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范文的理解,還能發散學生的思維,仿寫時更加得心應手。
3.仿中求創
有的學生對仿寫作文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仿寫沒有用,殊不知仿寫是寫作的起步階段,是學生創新寫作的主要基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引導,幫助學生轉變仿寫無用的觀念,能在理解范文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見解,進而寫出更加精彩的文章。其次,在仿寫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加強對范文的理解,在略讀與精讀后,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對范文進行自我解讀。如閱讀范文后,學生要知道這篇文章的特點、寫作形式、語篇結構等,達到深入了解范文的目的。最后,在仿寫中,還要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鼓勵學生背誦古詩詞、名人名言等,并將其運用到寫作中。閱讀是積累素材的好方法,要多讀多寫,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這樣在仿寫的時候才能正確表達情感,而不是刻板地完成仿寫任務。總的來說,在仿寫教學中,教師要將仿寫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其擺脫范式,寫出獨具特色的作文,這就是創新。
4.優化評改環節
評改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教師要客觀地點評,并以激勵為主。詳細評改方法如下:第一,精當點評。在仿寫教學中,教師不只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還要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接受自己,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評改的時候,會因為學生的基礎問題或者素材使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嚴厲批評,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反感寫作。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與尊重,在評價的時候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其對范文的理解與仿寫情況,在與學生交流的時候以激勵為主,鼓勵學生在仿寫中抒發情感。
第二,及時反饋。教師要提供練筆的機會,可以一周安排一次仿寫講評課,以此考查學生對范文素材的積累情況,還能鼓勵學生多參加仿寫訓練。可以讓學生通過口語作文的形式對范文進行仿寫,教師要及時反饋,讓全班學生都能受益。還要為學生提供公正與準確的反饋,讓學生能明確了解自己仿寫的優點和缺點。獎懲法的運用是為了調動學生仿寫的積極性,如對于語文能力強的學生,在其進行仿寫練習的時候,教師要及時引導其創新,并給予客觀的評價;對于語文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要運用鼓勵講評法。總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科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