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高峰
摘要:“雙減法”的出臺,改變了老師和父母的錯誤觀念,把成績作為衡量一個人優劣的標準,使我們的教育走向合理化、科學化,并從整體上促進了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雙減”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矯正“課外輔導”的泛濫,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正確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全面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
關鍵字:減負;增效;初中數學;應用策略
前言
“雙減”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的家庭作業和課余時間的負擔。既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又讓他們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去自主學習。教師根據不同的數學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采取適當的方法,把數學的困難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這樣才能在“雙減”前提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雙減”是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革契機
通過“雙減”,不但可以讓學生們學到知識,還可以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在中學的教學中,老師們要從整體上思考,既要提高課堂的整體效益,又要探索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斷地進行創新、改革、探索,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既能有效地提高中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又能促進中學數學的改革。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改變過去的被動學習。“雙減”的實行,不但使教師的教學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求教師在各個方面都要進行新的教學觀念,既要堅持傳統的素質教育,又要對教學體制進行重新界定,使課堂教學更加的完善。
1.豐富課堂教學? 促進數學教育健康發展
“雙減法”的出臺,旨在在現有的教學改革成果的基礎上,推進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使其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的人才需求。因此,在中學數學“雙減”政策下,中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往往會對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剖析,認為它的單一化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使其厭倦程度與日俱增。而且,在這個基礎上,還會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更加專注,更加活躍,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這些知識,從而獲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采用雙減法進行數學教學,既能豐富課堂教學,又能促進初中數學教育健康發展。
2.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多媒體教學是目前教育活動中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習效果,學校實施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使學生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因此,學校應從教學手段、設備等方面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以尋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教學質量。而信息化教學具有高效、優質等優點,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利用教學資源,使教師能夠將相關數學資料、數據和教學資源進行完整地呈現。通過信息化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的探究欲,實現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
比如,初中數學“簡單幾何體的表面展開圖”的教學,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要求很高,但初中階段的學生并沒有很好的空間思維,所以這一章的教學內容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幾何模型來展現幾何圖的仿真動畫,使他們能夠在教室里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來呈現幾何體的表面圖片。
3.了解知識的生成 感悟解題之法
數學知識是人類在探索和思考的過程中得到的,而學生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則是通過對前人的探索而得到的。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到知識的生成,并將其組織起來進行探索。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只會告訴學生,怎樣判斷兩個三角形的等值,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和背誦。這種方法,只能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變得機械,而不能靈活的使用。通過“雙減法”,老師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生成。首先老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形狀的三角形,并讓他們猜測哪個三角形是完全相等的。當學生做出評判后,老師不會馬上給出答案,而是鼓勵他們自己判斷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這個問題一出,所有人都來了精神,開始
了熱烈的討論。學生們從三角形的特性出發,很快就發現了問題的解決之法,學生們通過三角形的角度和邊長,很快就得出了一個定理,證明了這兩個三角形是相等的。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老師可以讓每個人都說一遍自己研究過的東西,然后把他們的觀點綜合起來,得出結論。
總之,在“雙減”的大環境下,我們數學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根據學生的各自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從而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卜春明.“減負增效”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淺探[J].求知導刊,2021(6):8-9.
[2]孫翀.“減負增效”下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實踐分析[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2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