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毅
山東省莒縣財政局作為全省內控聯系點,堅持財政內控“五位一體”工作法,從完善制度、流程再造、閉環監管、業務延展、成果運用五個方面發力,實現財政內控提質增效。 2023 年,在此基礎上聚力實現“三項突破”,進一步完善財政內控體系建設,持續為財會監督助力賦能。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堅持多年的“月審月促”制度基礎上,莒縣財政局對內部科室和單位會計賬務創新實施“一月一審”工作法,加強對財政資金運行過程的閉環監督,推動監督關口前移。“一月一審”工作法主要是對會計基礎工作檢查、賬務處理質量檢查及撥款程序合規性檢查,在實現審核會計賬務、 審核專項資金撥款資料和重要審批事項、核對分析銀行存款、核對分析上級專款結余結轉、核對分析科室代管資金、加強業務交接管理六個方面監管的基礎上,牢牢把握資金流向這條主線,對預算管理一體化提取數據、國庫報送數據、業務科室報送資料進行三方對比,使內審業務提標擴面,進而達到以內審促內控的目標。
山東省省委辦、省府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財政部門要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健全內部財會監督機制,督促其嚴格執行各項財經法律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規定”。加強單位財會內控建設,不僅要關注事后監管,更要重視事前指導規范。 針對加強單位財會內控建設,莒縣財政局主要做了兩項工作:一是將內控評價與財會監督、績效評價相結合,指導單位做好內控體系建設。 對61 個縣直一級預算單位、51 個縣直二級預算單位集中開展財會監督和部門預算績效評價,針對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財務管理、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具體工作暴露的問題, 指導單位梳理各自存在的風險點,督促單位進一步做好單位內控體系建設。二是編制《縣直行政事業單位財會業務操作手冊》及《鄉鎮財政業務操作手冊》,指導單位規避潛在財務風險。針對各單位在各項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梳理財政財務制度22 項,精簡形成8 項業務財務管理規范,內容涵蓋會計基礎管理、經費支出管理、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績效管理等內容,同時將財會監督、社會保障等17 項財政主要業務編印二維碼,便于單位了解查閱。此外,針對部分單位在新舊會計制度銜接后仍沿用老財務人員記賬辦法,科目使用不規范、自行設置會計科目等問題,在手冊中整理了人員經費、公用經費、項目支出等5 大類賬務處理規范。列明單位記賬會計分錄,對部門支出經濟分類科目進行說明,確保單位真實、準確登記會計事項的同時,也便于查閱各單位會計賬簿,形成統一標準化的會計賬務體系,助力各單位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相較于此前編制的各類制度匯編,《操作手冊》具有更高的操作性和實用性。
財政內控不是一項獨立的工作, 而是以財政資金流向為導向且貫穿于財政工作的始終。為提升內控信息化水平,就必須嘗試轉變思路,通過借助外力,達到借力打力、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基礎上,開設內控監督賬號,進行實時監控。一是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從系統模塊配置、流程設計、支出標準控制等方面,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活動進行多維度、 全方位、 立體化控制,將預算單位的人員管理、資金分配使用、債務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各環節串聯起來, 基本杜絕了傳統模式下部門預算粗線條、預算編制與執行相互脫節的潛在風險。 二是建立健全項目庫管理模式和“三保”預算執行監測功能,有利于規范預算支出管理和監測“三保”支出的執行進度。 三是通過系統模塊功能匯總、提取相關檢查數據,改變了傳統的表格匯總數據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更加方便了數據采集和加工,提升了內控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