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醫學生的調查研究,探討了當前高職醫學生“責任與擔當”意識的培育現狀,分析了培育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強培育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醫學生;“責任與擔當”;培育現狀
■課 題: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資助項目“時代新人視域下醫衛類高職學生‘責任與擔當意識培養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1F80)的研究成果。
當今社會,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培養具有“責任與擔當”意識的高職醫學院校畢業生,對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湖南省包括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湘潭醫衛職業學院在內的4所醫衛類高職院校進行了實地調研,旨在了解高職醫學生責任認知現狀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并據此進行科學分析研究。問卷中涉及的問題包括學生個體責任感的認知程度、對職業責任的理解、在實踐中是否有展現責任擔當的行為、對社會責任的態度等。要求參與調查的高職醫學生根據問題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回答,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對“責任與擔當”的認識和實踐情況。
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一是高職醫學生個體責任感的認知情況。根據調查結果,約58%的高職醫學生表示自己具備較高的個體責任感。這顯示了他們對于自身學業和職業發展的責任意識。他們普遍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和決策會對自己和他人產生影響,因此對待學習和工作都非常認真負責。
二是高職醫學生對職業責任的理解。在對職業責任的理解方面,絕大多數高職醫學生認為職業責任包括提供專業醫療服務、保護患者隱私、尊重患者權益等。他們認識到作為醫學專業的從業者,有責任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維護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在從事醫療工作的過程中要遵守職業道德準則,保護患者的隱私和權益。只有少部分學生對職業責任的內涵和重要性認知不足。
三是高職醫學生在實踐中是否有展現責任擔當的行為。調查結果顯示,約47%的高職醫學生在實踐中展現了責任擔當的行為。他們在實習、臨床實踐等環節中,能夠積極主動地承擔起工作任務,并盡力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尊重患者的需求和意見,并與團隊成員積極合作,確保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然而,也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在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責任擔當的能力。他們可能在實踐中遇到了一些挑戰或者感受到了自身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四是高職醫學生對社會責任的態度。高職醫學生對履行社會責任持積極態度。調查結果顯示,約78%的學生表示愿意投身到社會公益活動中,為弱勢群體提供醫療幫助。他們認識到醫學專業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愿意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做出貢獻,通過參與志愿者活動、參與社區醫療項目等方式來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
綜上所述,絕大多數高職醫學生認為個體責任感對于高職醫學生非常重要或重要,這表明高職醫學生對于個體責任感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然而,有相當一部分高職醫學生認為高職醫學生“責任與擔當”意識培育存在不足之處,包括缺乏相關教育和培訓、學校和教師對責任意識的培養不夠重視、缺乏實踐機會和指導等。
(一)受社會環境的影響
受功利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影響,部分高職醫學生更加注重自身利益而忽視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和擔當,沒有建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和行為準則。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更加關注個人的成績和榮譽,而忽略了對社會、患者和醫療行業的責任和擔當,不能承受醫療服務所帶來的壓力。這樣的心態和行為與高職醫學生應當具備的職業道德和擔當精神相背離。
(二)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
醫學專業具有知識結構較復雜和專業化的特點,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醫學知識和技術,才能勝任崗位工作。在傳統教育模式下,醫學教育往往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學生職業道德和責任感的培育,導致高職醫學生在校期間缺乏對責任和擔當的認知和實踐。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家長在孩子的道德和價值觀培養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家長過度關注孩子的學業成就,而忽略了他們的品德修養和責任感培養。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缺乏對于責任和擔當的積極引導和培養,很難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念和行為準則,導致一些高職醫學生缺乏對于醫療服務責任和擔當的深刻理解,對于患者權益的尊重和維護意識不強。
(四)醫療行業本身的特點
醫療行業是一個高風險、高強度的行業,醫生需要承擔很大的職業責任。同時,由于醫學專業的學習壓力較大,學生常常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和實踐,可能無暇顧及責任和擔當意識的培養。加之醫學行業的特殊性,潛在的風險和挑戰使一些學生在面對困難和壓力時選擇逃避或推卸責任,而非積極應對和解決問題,難以履行職業責任和發揚擔當精神。
(五)醫療實踐經驗的缺乏
在學習階段,學生往往只是在模擬環境下接觸患者,缺乏對真實醫療情境的直接體驗,這也影響了他們對于責任和擔當內涵的理解和踐行。
(一)完善教育體系
高職醫學院??梢蕴峁└尤婧途獾慕逃Y源,建立健全高職醫學教育體系,加大對高職醫學生“責任與擔當”意識的培養力度,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高職醫學生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也要注重實踐技能培養。除了醫學知識和技術,學校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修養。通過組織開展人文教育、藝術體驗和社會實踐等活動,提高高職醫學生的審美情趣、情緒管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使他們能夠充分體會醫療服務的重要性。
(二)加強社會實踐
社會各界應加強對高職醫學生的引導和激勵,讓學生接觸真實的醫療場景,了解醫生的職責和擔當,加深學生對責任和擔當的認知和理解。通過實踐,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醫療服務的特殊性和難度,培養對患者權益的尊重和維護意識,增強生命責任擔當意識,將對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尊重逐漸內化為自覺主動擔當,將這種意識作為一種自覺的自我意識,規范和指導后續社會活動的實踐。
(三)榜樣示范引領
高職醫學院??梢匝垉炐愕尼t療專家分享他們的職業經歷和理念,營造良好的學習和實踐環境,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樹立模范榜樣。通過榜樣示范,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醫學工作中的責任和擔當,樹立正確的醫療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
(四)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高職醫學生應通過自身努力,提升專業素養,努力在醫學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梢酝ㄟ^參加相關的培訓和活動,增強自身的責任感,發揚擔當精神。
(五)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
高職醫學院校應加強醫學課程的教學和實訓,提高學生的醫學知識和技能水平。高職醫學生只有具備扎實的醫學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高職醫學院??梢酝ㄟ^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承擔起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增強他們的責任感,發揚擔當精神。
(六)鼓勵學生參與志愿服務
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需要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體現,因此,高職醫學院??梢酝ㄟ^組織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和滿足感,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精神。
總之,高職醫學院校在培養學生時,需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意識,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以適應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療服務人才,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1]陳瑜,周紅.新時代大學生價值觀取向調查與教育對策[J].高校輔導員,2019(5).
[2]王潔,楊文金.新時代高職院校醫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與應對[J].高教學刊,2019(17).
[3]孫敏.高職生責任意識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2.
(作者:李揚,長沙衛生職業學院輔導員)